以色列,是地中海东岸的小国,国土面积1.49万平方公里,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只有20%的国土可以不经改造就耕种,耕地面积仅41万公顷,人均1亩地。以色列水资源匮乏,气候干旱,降雨量偏少,年均降水量约毫米,人均水资源吨,不足世界人均的3%。以色列国土总面积45%是沙漠,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但以色列却是中东为数不多实现了粮食自给的国家,并且每年大量出口谷物、油料种子、肉类、咖啡、可可和糖。
此外,以色列农业科技异常发达,是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领航国家。不仅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和食品种类的极大丰富,还把自己的农产品打入欧盟等奉行 品质标准的市场。从听天由命,到事在人为,以色列农业发展让人叹为观止。如今,以色列农业产值和出口比年建国时翻了数百番,但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50年代的60%降为目前的1.8%。农民从总劳动力的70%降为仅3%。以色列农产品自给率达95%,还大量出口,只进口部分粮食、糖、油、咖啡、茶等。进出口相抵,仍净出口近2亿美元。以色列国际合作项目的1/3是农业项目,每年多农业专家在外国讲学,60多个国家的人员来以色列培训。按照以色列的农业水准,地球可以养活3倍于现在的人口。以色列极其匮乏的自然资源和极其发达的现代农业,“遍地奶蜜”的奇迹是如何产生的?▌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科技为本,科技永远离不开奇思妙想和大胆创新,现代农业也是如此。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曾说过,以色列所孕育的创造力,与国土面积完全不成比例,却与国家所面临的危险相当。以色列把“科技兴农”作为国策。农业发展主要受益于科技,农业投入也主要用于农业科研,*府通过宏观调控和具体指导,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以色列*府每年农业科研经费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3%,全国有多个高科技农业公司和7个农业研究。早在年,在特拉维夫的MikvehIsrael就建立了一所农业学院,农业学科的教员与导师在那里开展农业研究,并帮助许多早期的犹太定居点种植实验性的作物。(因为环境恶劣,巴勒斯坦之前几乎没有现代农业生产经验。)其后,农业研究机构不断发展。而今,希伯来大学(雷霍沃特校区)、巴伊兰大学、特拉维夫大学、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本·古里安大学(内盖夫校区)也都有许多下属的与农业研究有关的学院或系。它们的主力是承担3/4农业科研的农业部的研究组织,它下属农技、水土、种植、动物、园艺、农作物、储存等研究所,形成了有科研人员、技术员和农民密切合作的体系,使科研成果迅速推广普及。以色列的高科技公司的数量仅次于美国,其研究领域包括材料、化工、电子、基因、细胞、医学、生物工程等。以色列分子水平的生物工程研究能随心所欲地开发菜果、花卉、畜禽新品种,新品种问世周期大大缩短。用生物工程改造番茄,不但产量倍增,而且口味好、耐储存,现已开发出40多种,种籽出口每公斤价格达数千美元,现在,欧洲的西红柿种籽40%来自以色列。除了种籽,以色列农业从育苗、栽培、灌溉、施肥、收割、加工、储藏、温室等每个环节,都努力追求 效益,发展成高度专业分工的科技密集型产业。农户像经营现代化工厂一样管理农场。在温室方面,精确控温控水控通风技术使高附加值作物的产量得到巨大提升,一个例证是每公顷西红柿的单季平均产量达吨,是露天产量的4倍。以色列农业还有专门的农作物收获后学科,主要致力于新鲜作物的高品质保护、处理、加工、储存和运输,细到薄薄一张水果保鲜膜都要追求透气性、防病害性、耐存储性、保持原有风味性的完美统一。总之,以色列农业分工之细、各个领域研究之透彻和相互支持、高科技对农业的介入之深,都是 的,正是这些因素与高素质人力的完美结合,帮助以色列实现了农业腾飞。▌不浪费每一滴水?北水南调是基石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曾预言,以色列的未来在南方沙漠。水是改造沙漠的命脉,以色列从年起耗资1.5亿美元,用11年时间建成了公里长的“北水南调”输水管道。以色列的“北水南调”,每天可输送万立方米的水,在6年其中的60%用于农业灌溉,35.5%为生活用水,其余的4.5%为工业用水。?滴灌是法宝在以色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真谛,不在于挖沟渠,而在于科学灌溉高效用水。年,一位农民偶然发现水管漏水处的庄稼长得格外好。水在同一点上渗入土壤是减少蒸发、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农药最有效的办法。这一发现立即得到了*府的大力支持,闻名世界的耐特菲姆(NETAFIM)滴灌公司于年应运而生。滴灌的原理很简单,然而,让水均衡地滴渗到每颗植株却非常复杂。以色列研制的硬韧防堵塑料管、接头、过滤器、控制器等都是高科技的结晶。以色列滴灌系统目前已是第六代,最近又开发成小型自压式滴灌系统。如今,世界80多个国家使用以色列的滴灌技术,耐特菲姆滴灌公司年收入2.3亿美元,其中80%来自出口。在一般人印象中,滴灌就是布设大量打上微小孔洞管线的一种较节水的浇灌方式,但以色列人把它做到了 。以一个深埋地下的简单喷嘴为例,它就凝聚了大量的高科技。首先,它由电脑控制,依据传感器传回的土壤数据,决定何时浇、浇多还是浇少,绝不浪费的同时也保证作物生长的需要。其次,为防止作物的根系生长堵塞喷嘴,喷洞周围精确涂抹专门的药剂,仅抑制周边一个极小范围内的根系生产。再次,为防止不喷水时土壤自然陷落堵塞喷嘴,需要在喷水系统中平行布置一个充气系统,灌溉完毕后即刻充气防堵。 ,以色列不能大量使用可饮用水灌溉,农民使用的基本上是回收水,为防止回收水中较多杂质堵塞喷嘴,事先需要在回流罐中使用环保的物理方法沉淀杂质,并在管线中安装第二道过滤阀门。事实证明,滴灌的效益是惊人的:一是节省宝贵的水资源。传统浇大田方式,85%的水都是白白蒸发没有被作物吸收,而地下滴灌可把水的利用率大幅提升到95%。二是隐形地节省了人力成本,铺完管线以后,未来大量农田的灌溉将由少数几个农民通过智能设备来控制。一名基布兹(集体农庄)社员就展示了他手机中的灌溉应用程序,他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浇灌他的作物,农民赤日炎炎辛苦挑水浇田的景象一去不返。滴灌使每寸土地都透着高科技,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喷灌系统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它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证明,以滴灌为代表的科学灌溉将大大缓解全球水资源危机。滴灌不仅改变了以色列农业,也改变了全世界农业的灌溉方式。▌正确的发展战略:产业化之路以色列农业奇迹得益于正确的发展战略。建国50年来,以色列农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农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从80年代开始,以色列农业实现产业化。根据国际市场和本国自然条件,以色列70年代开始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从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向发展高质量花卉、畜牧业、蔬菜水果等出口创汇的农产品和技术,用高科技、现代管理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形成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高产出的特色,建成了一整套符合国情的节水灌溉、农业科技和工厂化现代管理体系。此外,以色列还坚持可持续发展。以色列建国后陆续制订了关于森林、土地、水、水井、水计量、河溪、规划与建筑等方面的法规,把水和土地作为最重要的资源严格计划使用。水资源是以色列的战略资源,以色列把科学用水作为基本国策,专门建立了国家水资源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分配、收费及污水处理。以色列注重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保护资源、环境,实行用水许可证、配额制及鼓励节水的有偿用水制,推广节水技术。农业用水执行配额奖惩,水成本每立方米0.3美元,城市水价0.7美元,农用水价0.18美元-0.28美元,用水超过配额加价3倍。以色列污水利用率达90%,占农业用水的20%。目前,以色列正在建立国家绿色核算体系,污染税、环境许可证、绿色标志等环保制度都是为了引导、鼓励绿色消费。在世世代代的犹太人的改造下,以色列已不再是一百多年前的荒芜原野,今日其已成了《圣经》所说的“流奶与蜜之地”,成了全球农业的领航者。信息来源:农资与市场杂志、农业网Agronet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ly/4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