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致中年人


NO.1|壹

朋友写了一篇文章,说中年男人的欲望,都被房子杀死了。有共鸣的是,很多中年男人把自己活成了无欲无求的佛系男。

比如,如此拉风的风光男人,在兄弟酒足饭饱之后,却意兴阑珊的叹息,“房贷一万两千八,刚好是工资的四分之三。”然后,打起精神,回去继续加班。背影蹉跎,略显臃肿。

职场上也传来惨惨嘲笑: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整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有车、有房、有娃,相当于三张血盆大口,车子吃汽油,房子吃房贷和现金流,而娃娃呢,更是相当于深不见底的金钱绞肉机。

因为有顾虑,所以中年人被黑得很惨,有时意气风发,想折腾点事业,想生活情怀点理想点,刚鼓足勇气,立刻被眼前的现实束缚,从而畏手畏脚。

NO.2|贰

有一个朋友是HR,她告诉我一件事。

这段时间很头疼,总部要裁员,各个部门都有指标。而且恶意满满的是,这些指标很可能指向资深员工。所谓资深员工,就是当年参与企业的发生发展阶段,工作有沉淀,收入比较高,而且在企业内部活得游刃有余,但毕竟中年了,没有特别强烈的追求,凡是求稳,心态保守,混成老油条。但市场饱和的现阶段,各方面成本上升,公司考虑活下去和节流,最容易被裁的,恰恰是这部分人,对企业的贡献率低而成本高,不如年轻人划算。

其实这帮老油条,在许多年之前,他们的拼搏、努力和智慧都变成企业的流程和业务,人员团队和架构成熟了,他们的作用就降低了。成了“多余人”。

而在家庭生活中,爸爸去哪儿,成为常态。孩子都是女人们拉扯大,语文数学英语课外补习,统统都是女人负责,男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消失,最多是周末和假期,带着孩子出去玩,体现出“爸爸”存在的一丁点意义。

工作上,把自己活成了“多余人”,这很可怕。而生活中,把自己又消失成“多余人”,等于是剥夺家庭残余价值。

中年人的隐蔽性恐惧在于命运被其他人定义和主宰,被企业的“成本-收益”考核,被同情和怜悯,以及被消失。

NO.3|叁

理工男的职场危机,技术在不断迭代进步甚至变革,如果没有在合适的年龄转换为管理层,结局就不好说了。

有些技术,的确会过时,属于越来越不吃香的理解。而且人至中年,有家有口,一下班,想的是孩子的奥数、补习和老人的身体,赶快就从公司到家。这还不如年轻人,一个人,潇潇洒洒,加班、熬夜、拼命。当年的华为就是如此,大量年轻人逼迫大量中年人跟着奔跑,一不小心就被比下去。

年轻时所做的一切,包括工作、拼命、买房、贷款、负债、用心竭力的努力,这些东西最终要变成沉淀,而不是轻浮掠过。

张爱玲的话因为刻薄而深刻:你还年轻,没关系,很快就会老的。

最近些年,老是遇到很多40多岁的人,老是跟我抱怨和追悔:“早应该买几套房,这样就好了。”

事实上,这种追悔,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时光倒流,意识没有改变,其实还是同样的决策、同样的结果。买不买房的不算什么,什么被牛刀时寒冰害了,什么当时不知道城市发展房价会涨,什么当时只知道工作没有







































白癜风哪里好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dl/395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