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丨杨靖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正如*治家对民生福祉负有责任,企业家也应担负社会责任。在埃兹尔看来,商业不仅是个人成功的利器,也承载着公众信任和期望;汽车只是短暂的商业,艺术却是永恒的事业;商业与艺术的结合,才是人生全部意义之所在。法国皇帝拿破仑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一切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20世纪初,与拿破仑齐名的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也宣称:他的一切商业奇迹无非是过眼云烟,但他的“福特主义”(Fordism)却足以改变世界。据美国《底特律新闻报》报道,亨利·福特是在参观芝加哥一家屠宰场时获得了灵感——屠宰场就像是一条“分解流水线”。年,在“泰罗制”的基础之上,亨利·福特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引入汽车制造业,使得机械化分工协作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主要方式,从而“一手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汽车时代”。不仅于此,作为企业管理大师,他在保护劳工权益方面的一系列举措,至今仍为人称道:他率先将日工资从不足2.5美元直接提高到5美元——按今天的币值计算,相当于将工人的年薪从3万美元提升到超过6万美元;同时,将每周6个工作日削减为5天(薪水维持不变)。如此一来,工人不仅有能力而且有闲暇进行消费——亨利·福特的名言是:如果福特公司造的车连我的员工都买不起,我造车还有什么意义?亨利·福特此举很大程度上颠覆了维多利亚时代(以狄更斯为代表)以来人们对于工厂的刻板印象:英国诗人布莱克称之为“黑暗的撒旦工厂”(darkSatanicmill),美国人斥之为工业种植园(IndustrialPlantation)——视其为《汤姆叔叔的小屋》之现代版。而福特公司的经营之道是:以流水线代替原先的工场手工业模式,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量产(massproduction)廉价商品,并且能够支付工人高额薪酬及福利。20世纪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对此激赏不已,在《狱中札记(-)》中将其命名为“福特主义”。HenryDominquez,Edsel:TheStoryofHenryFordsForgottenSon,Warrendale:SAEInternational,.▌福特二代:打造有人性的新一代汽车美学年元旦,亨利·福特将权棒交给独生子埃兹尔·福特(-),自己则退居幕后。尽管埃兹尔其时年仅26岁,但凭借出色的领导力和可靠的判断力,早已被视为同代人中最杰出的美国青年实业家。他在福特公司担任总裁兼设计总监长达25年之久(自年至年病逝),带领公司历经艰难险阻——尤其是经历大萧条时代的严峻考验。正如福特公司一部企业传记所说,倘若没有他沉着冷静的领导和鞠躬尽瘁的奉献,“福特这家公司可能不复存在”。这部辞藻华丽的传记还写道,“年,19岁的埃兹尔·福特完成了大学学业,开始接手庞大的公司。福特公司是由其父锻造的圣剑,几乎与他如兄弟般共同成长,若其自身足够强大,必然能够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可惜,这一“溢美之词”与事实严重不符。年12月,福特汽车公司,亨利·福特和埃兹尔·福特推出了全新的年ModelA。众所周知,老亨利对员工关怀备至,对儿子却一向从严要求。高中毕业后,埃兹尔并未能进入大学深造,而是在父亲“威逼利诱”之下进入工厂,因为老亨利认为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比书本知识更重要,而且当时工厂急需埃兹尔这样的“人才”——即便是在正式场合,老亨利也会不无骄傲地宣称:埃兹尔是福特家 真正的艺术家。或许是继承了母亲的艺术细胞,埃兹尔自幼喜爱音乐绘画,并且表现出惊人的天赋。虽然并未接受过专业训练,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超凡的艺术鉴赏力,在引领福特汽车升级换代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随着以福特(以及稍后的克莱斯勒和通用)为代表的汽车工业的崛起,地处美国中西部密歇根州的底特律迅速成为一座富裕之城——《纽约时报》恰如其分地称其为“建造在四个轮子和一个满满油缸上的城市”。作为机械工程师的老亨利,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而作为产品设计师的埃兹尔,则致力于提升人们的审美愉悦和满意度——他的选择是由汽车广告入手。福特公司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长期居于 地位,除了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因素,由埃兹尔掌管的公司广告部门更是功不可没。福特公司,底特律,年代。一开始,公司广告大力宣传由老福特引领的“机械制造的胜利”,如年刊登的一则广告声称:因“福特汽车零件精密,技术先进,材料优质”,故而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旗下T型车广受欢迎”。然而,在同行的追赶之下,时至年代,福特的技术优势早已不复存在。埃兹尔设计的广告乃别出心裁,大打“人性牌”,比如年福特公司 一则广告是一幅乡村医生外出问诊图——其下配有一行文字,“福特汽车:像医生一样可靠”。相比于广告宣传,埃兹尔更擅长的是汽车的造型设计——“我父亲制造了世界上 的汽车,而我则要设计出世界上 的汽车。”在车型开发方面的品味,埃兹尔和老亨利截然不同。由于埃兹尔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力,他对年轻一代汽车消费者的爱好非常了解,因此当老亨利平生最得意的杰作——福特T型车——十余年保持不变而行将淘汰的局面下,埃兹尔主持开发出多款高端时尚的新锐车型,为福特汽车开创了崭新局面。福特汽车广告以林肯西风(Lincoln-Zephy)品牌为例——该品牌是林肯大陆的最初型号,推出后被赞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汽车”。相对于老亨利的保守固执,埃兹尔通过市场调研发现美国女性消费者的潜力以及她们对于汽车外观造型的偏爱,同时也反思了通用和克莱斯勒在汽车美学上的认知不足,从而在汽车外型美观方面作出重大改进,一举将对手甩在身后。同时,在以E.T.格里高利(-)为首的设计团队配合和协助下,埃兹尔也彻底改变了公司产品设计的流程,引领福特汽车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飞跃。这一方面证明埃兹尔具备一双慧眼,善于发掘产品的美观而兼顾实用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他通达老练的为人之道:包装设计恰好是老亨利不太擅长的领域,可以避其锋芒——埃兹尔深知,也正是在这一领域,他才真正具有“话语权”。根据传记作者的说法,老亨利对艺术设计一窍不通(据说甚至连一份设计样稿也未读过)——因为他患有“图像恐惧症”。大约在年,名记塔贝尔(IdaTarbel)采访时曾问及这一话题,老亨利的回答是:“我看不懂。我喜欢透过窗子看树上的鸟儿,这是我爱看的图像。”与老亨利相反,埃兹尔是当之无愧的商人艺术家:除了早年喜爱的音乐绘画——成年之后,他通过自学绘画和艺术史的相关课程,成为一名业余画家和雕塑家——此外,他还对摄影产生了浓厚兴趣:不仅在自己家中设有摄影间,还在公司里成立了专门的摄影部门,用于协助产品研发和记录公司档案。福特汽车与女性消费者▌福特基金会背后的“难言之隐”:纠正老亨利臭名昭著的反犹主义作为商人艺术家,埃兹尔的成就之一是他与 建筑设计师延森(JensJensen)联手打造的福特庄园。这栋住宅的景观设计和简朴风格令人赞叹不已,而设计师倡导的“原生态草原风格”以及“本土植物与本土建材”的建筑理念在其中亦得以完美展现。更令人惊叹的是,作为艺术收藏家和慈善家,埃兹尔与埃莉诺夫妇在家中陈列了欧洲美术史上诸多名家的稀世珍品,如安杰利科(FraAngelico)、拉菲尔(Raphael)、霍尔拜因(HansHolbein)、雷诺兹爵士(JoshuaReynolds)、梵高(VanGogh)、雷诺阿(Renoir)、德加(Degas)、塞尚(Cézanne)、马蒂斯(Matisse)等人作品。埃兹尔去世后,埃莉诺将原作赠予底特律美术馆(DIA),而在庄园内悬挂复制品。在她本人去世后,根据其遗嘱,福特庄园整体捐赠给密歇根州作为公共博物馆——这也是夫妇二人共同的心愿,希望“能将它保留下来供公众使用”。这样,它就可以作为“过去的见证人,成为该地区历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能为后代人的生活增添色彩”。据不完全统计,自福特庄园被改建成家庭博物馆以来,每年大约有5万游客前往参观,实现了埃兹尔让艺术造福公众的遗愿。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身为汽车大王,埃兹尔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采用的是石材和木材,而摒弃了当时颇为流行的金属配件,因为他认为家居建筑设计必须注重其文化与艺术属性。从这个角度看,商人艺术家不仅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7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