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纽约客
作者:JohnSeabrook
原文:TheNextWord——Wherewillpredictivetexttakeus?
译者:朱演瑞
编者按:AI领域,OpenAI开发的GPT-3在过去的年中独领风骚。除了吃瓜,人类作家们如何看待这类“AI作者”的存在?
《纽约客》作者JohnSeabrook发表在年的一篇文章,便描述了作为严肃文字创作者的他与GPT-2的一次近距离接触。文中许多感受与观点现在来看仍不过时。“散文易学而难工”,AI也会如此吗?出于知识传播目的,“数据实战派”现将原文编译如下(有基于原意的删改):
此时,我低头看了看我的左手拇指,仍然停留在Tab键上。我做了什么?我的计算机是否会成为我文章的共同作者?这是人工智能向前迈出的一小步,但对于我自己来说,这会是我向后退的一步吗?
想到这里,我脖颈处的皮肤有了被刺一下的感觉。这种感觉似乎是可用“恐怖谷”理论(机器人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人类对一台非常像人的机器可能会产生恐惧和排斥)解释的非自愿反应。
谷歌在年推出的SmartCompose功能,会根据你所写的字词,以及数以百万计的Gmail用户频繁使用过的字词,来预测你接下来的想法。这种预测会节省你的时间,为你整理句子,你能看到用灰色字母显示的“建议文本”。单击Tab,就可以节省多达二十次的击键数。
而这段时间,我尽量不采纳SmartCompose的建议。在我看来,这是写作者在AI的帮助下完成的句子,并非完全是自己的思考。
SmartCompose远远超出了拼写检查的范围。它并不是在纠正我已经在脑海中形成的词语,反而是通过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的一种方法)的预测能力来为我造句。对我来说,这是它们的想法。
机器学习是一种对大型数据集进行计算的复杂方法,这几年人工智能的巨大进步几乎都依托于它,被应用在包括导航、图像识别、搜索、游戏和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而SmartCompose这个案例,则是对Gmail.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