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萨拉丁middot阿尤布与ldqu


当我们讲述萨拉丁·阿尤布的时候,就不能不提及英格兰国王“狮心王”理查。耶路撒冷被穆斯林攻占之后,被称为“巴巴罗萨”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于年率领一支庞大的*队开始了东征。这支大*横穿巴尔干半岛和安纳托利亚中部,翻越托罗斯山脉抵达锡利夫凯。不过,巴巴罗萨在经过锡利夫凯附近的格克苏河的时候溺水身亡,他的*队也随之撤退。但是,欧洲人对圣土的热衷并没有因此减弱。年,因其父亨利二世突然去世在一年前刚登上王位的理查与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在弗泽莱会面,决定组成联*向耶路撒冷进发。两位国王兵分二路进发,于年7月11日攻占阿卡。阿卡的陷落,出乎萨拉丁和当地其他穆斯林埃米尔们的意料。但是,英格兰人和法兰西人在分割阿卡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法兰西国王因此回国。于是,理查掌管了联*的全部指挥权。

阿卡的陷落,让萨拉丁既愤怒又担心,因为这座城市的投降未经他的许可。萨拉丁提议通过达成协议交换战俘,并首先释放了手中的全部俘虏。而理查的目标并不是阿卡,而是尽快南下夺取耶路撒冷。他以战俘并没有被全部释放为由,下令将阿卡的名穆斯林战俘连同他们的妻儿悉数处决。这场骇人听闻的屠杀留下的是堆积如山的尸体。十字*把身首异处并已经开始发臭的尸体扔在阿卡城门口,继续向南进发。大屠杀的消息传到耶路撒冷,坐镇城中的萨拉丁·阿尤布知道和谈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阿卡之战的胜利点燃了理查和他的*队的希望,但是他并不具备对耶路撒冷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实力。萨拉丁对此十分清楚。因此,尽管在阿卡发生了屠杀,他还是继续娴熟地使用外交手段。对于理查提出的会面要求,萨拉丁拒绝了。他回复理查说:“国王们只有在协议达成之后才会相见。因为一旦他们相互认识,分享了同一块面包,再要兵戎相见就不合情理了。”理查毫不掩饰想要亲眼目睹名扬欧洲的萨拉丁的愿望。萨拉丁和他的将*们则认为,英格兰国王的目的并不是求和,而是摸清穆斯林*队的真正实力。而穆斯林方面也希望了解新来的十字*的规模。于是,萨拉丁任命自己的弟弟麦列克·阿迪勒负责和谈。萨拉丁知道自己无力从阿卡开始把十字*从巴勒斯坦沿海地区彻底赶出去。而且当时他身患疟疾,体力不支,已经导致部下们对他是否能够重振昔日雄风产生了怀疑。萨拉丁对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首要目标是保卫耶路撒冷。他在寻找不费一兵一卒的办法。

年9月,负责理查和萨拉丁之间的和谈事务的阿迪勒收到来自英格兰国王的消息。英王说,双方的损失都很大,很多城市被夷为平地,已经到了该达成协议的时候了。为此,他提出了三个条件:耶路撒冷,真十字架和土地。按照理查的条件,萨拉丁应该把耶路撒冷交还给基督教徒;把他夺取的、据信是耶稣留下的真十字架交给理查;把约旦以西至爱琴海的土地割让给十字*。萨拉丁听到这些条件之后微笑了一下,把书记员叫到跟前,让他写下了这样一封回信:

耶路撒冷对于我们之神圣,一如对于你们之神圣,但对于我们更加重要。因为我们的先知在这里登霄,在审判日到来的时候,安拉的民族将在这里聚集·····至于土地问题,这里自古以来是我们的家园,你们的侵略则是暂时的。穆斯林们衰弱了,你们才得以夺取这里。但只要我们一息尚存,你们在这里就不得安宁·····真十字架是我们手中重要的战利品,我们只有在对伊斯兰有益的时候才能交还给你们......

萨拉丁这一明确的答复促使理查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新建议:他将把自己的妹妹乔安娜嫁给萨拉丁的弟弟麦列克·阿迪勒,把占领的阿斯卡兰和其他海滨地区作为嫁妆送给乔安娜,这对新婚夫妇将居住在耶路撒冷;而萨拉丁则应允许基督徒自由进出耶路撒冷,归还真十字架,医院骑士团在巴勒斯坦的财产。一旦达成协议,理查将返回英格兰。萨拉丁听到这个提议又笑了。他觉得这是理查的一个玩笑或者是战争的诡计。不过,因为看到自己的弟弟赞同这个提议,萨拉丁就没有反对。于是,“萨拉丁接受了提议”的消息传给了对方。而此时,英格兰国王的妹妹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惊恐万分,暴跳如雷,表示无论如何也不会嫁给一个穆斯林埃米尔。看到事情陷入了困境,理查又提出让阿迪勒改信基督教。对于这样的要求,阿迪勒就像他哥哥那样报以了嘲讽的微笑。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理查又提出由他的表妹、布列塔尼公主埃莉诺嫁给阿迪勒,甚至计划从教皇那儿拿到一份“许可证”。但是这一企图也落空了。就这样,萨拉丁挫败了理查利用弟弟对付自己的图谋。阿迪勒与理查共进晚餐,相互恭维并互换礼物,然后就分手了。

这期间萨拉丁也没有闲着,同与理查不和的提尔大主教康拉德进行秘密谈判。他的目的是建立起一个对付理查的联盟,分裂十字*阵营。“狮心王”理查再次要求与萨拉丁亲自见面。但萨拉丁还是予以了同样的回答:

国王们只有在协议达成之后才会相见。我听不懂你的语言,你也听不懂我的。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双方都信任的翻译。所以就让这个人(现在的使者)继续做我们的中间人吧。如果能够达成协议,那时候我们再相见,就会成为永远的朋友。

谈判继续进行,但是理查已经疲倦了。特别是听到在英国的弟弟图谋不轨的消息,他深感不安。他做了 一次努力,几乎是以央求的口吻请求萨拉丁至少把阿斯卡兰交给他,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在这里过冬。面对这种含蓄的威胁,萨拉丁召见了查理的使者,让他向国王转达如下内容:

你去告诉国王:我不可能把阿斯卡兰交给他。至于在这里过冬的问题,本来就似乎无法避免。因为国王非常清楚,一旦放弃这片土地,就意味着他将失去一切。他真的想在这里,在这个远离自己的家人和国家的地方过冬吗?我很欢迎啊!我随时准备着在这里度过这个冬天,还有夏天,还有下一个冬天和下一个夏天。因为这里是我的国家。我在这里是与我的孩子和亲友们在一起。我为冬天准备了一支*队,为夏天准备了另外一支*队。我年纪大了,世间的享乐已经与我无关。我可以一直等到真主赐予我们中的一人取得胜利的那一天!

接到这个答复,理查明白他已经不可能收获更多,于是便在年9月同意签订一项为期五年的协议。十字*得到了提尔和雅法之间的土地,作为交换条件承认萨拉丁对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其他全部地区的统治权。协议签订之后,十字*士兵前往耶路撒冷朝觐。萨拉丁予以了盛情款待,并邀请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与自己同桌用餐。虽然十字*极力邀请,但是“狮心王”理查拒绝前往耶路撒冷。就这样,他直到回国也没能看到自己为了征服它而来的耶路撒冷,也未能与他崇敬钦佩的萨拉丁见面。

协议签订之后几个月,萨拉丁的健康状况突然恶化。被西方称为“迈蒙尼德”,被犹太人世界称为“拉姆班姆”的 犹太思想家,《困惑者指南》(又译《迷途指津》)的作者摩西,迈蒙应召前往大马士革,担任萨拉丁的私人医生。虽然他竭尽全力,还是未能挽救这位耶路撒冷的征服者。年3月4日,萨拉丁去世,终年55岁。根据为萨拉丁立传的巴哈丁记载,有人为这位逝去的 诵读《古兰经》。当念到“你们当崇拜的,是 的主宰,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古兰经》2:)这句经时,萨拉丁的脸上露出了微笑,焕发出光芒。他把自己的灵*交给了真主。

萨拉丁的意外早逝让叙利亚、耶路撒冷以及整个伊斯兰世界陷入了巨大的悲痛。我们不知道他的死在欧洲反响如何。但是,在耶路撒冷和附近见过他,与他互致过问候、与他同桌吃过饭、虽未曾谋面却听说过他的英名的许多十字*士兵、僧侣教士和犹太拉比都用尊敬和赞颂的口吻谈论他。萨拉丁既是一位历史的伟人,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几个世纪以来,他一直活在伊斯兰世界和欧洲的记忆里。近代以来为了巴勒斯坦而进行的自由斗争,都是围绕着他所留下的记忆而形成的。为了从以色列的占领下解放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领土而斗争的人们视自己为萨拉丁的后代,并不是一种偶然。欧洲人也再三表示他们了解萨拉丁留下的这份遗产。年12月11日,当英国将*埃德蒙·艾伦比从奥斯曼土耳其人手中夺取了雅法的时候,欧洲媒体以提及第三次十字*东征的方式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更具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年,法国将*亨利·古罗进入大马士革后,骑着马径直来到坐落在倭马亚清真寺里的萨拉丁陵墓前高呼:“萨拉丁啊!你看,我们回来了。我在这里的存在,就是十字架战胜新月的证明。”

Withyouontheroad

原创不易,感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6931.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