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3千名难民遭暴行,以色列还推波助


引言

“巴勒斯坦的难民问题若没有找到解决办法,以色列和阿联酋会商议关停联合国援巴机构。”这是一条来自法国《世界报》的消息,揭示了以、阿、巴三方紧张的局势,其中尤其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关系最为僵持,近年来两地冲突不断升级,时常见诸新闻报端。为何两国之间会走到今天?这可能要源于以色列曾经的一个冷血行径,其曾放任强暴与杀戮兽行在巴勒斯坦难民营上演,导致人受害,这样的行为在巴国人民看来简直连禽兽都不如。

01

年,在路透社的报道中曾出现过一桩奇异的状告案,一名巴勒斯坦妇女要前往布鲁塞尔提起诉状,而起诉的对象竟是以色列总理沙龙。一名平民要状告一国总理,实在是闻所未闻,但女子却是意志坚定,她说:“我代表着我的整个民族。”那么,整个巴勒斯坦民族和以色列总理沙龙之间有什么过节呢?细细梳理之后,整件事情的起始却指向了第三个国家——黎巴嫩。

▲以色列总理沙龙

黎巴嫩在整个中东地区,都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在伊斯兰教几乎垄断了整个中东国家信仰的背景下,黎巴嫩却在公元五世纪时期,诞育了基督教马龙派,其创始人马龙和子孙在前往黎巴嫩的同时,也完成了教派的迁移和传播,基督教马龙派逐渐在黎巴嫩有了影响力。循着时间的推移,教派的声势日渐强盛,到二战结束后几乎达到顶峰,最终这个教派获取了国家的领导权,形成了以基督教马龙派为领导,分为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穆斯林派与其并存的、两教鼎立并平衡的状态。

▲黎巴嫩及周边国家地区

然而,这种平衡随着以色列在二战后的建国,而被打破了。在战争中,总有一方会被另一方掠夺资源,弱小的巴勒斯坦便充当了被以色列掠夺的角色,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大片土地从巴勒斯坦流失,许多巴难民被迫开始向别国逃亡迁移,黎巴嫩也是在这一时期涌入了大量难民,这些难民信奉伊斯兰教,使得黎巴嫩国内伊斯兰势力大大增加,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平衡开始被打破。

▲巴勒斯坦难民

而且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还为伊斯兰势力带来了武器装备,这对于执*教派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两方的冲突一触即发,而导火线就是年的两起暗杀事件。4月13日,四人丧生于贝鲁特的一座基督教堂,这被认为是一场有策划的谋杀。于是作为报复,基督教马龙派领导的长枪*,对一辆公交车进行了伏击,车上30名乘客无一人幸免,而他们全都是巴勒斯坦人。这激化了黎巴嫩两个教派之间的矛盾,黎巴嫩内战爆发已是无可避免。

02

这场内战时间长、规模大,甚至波及到周边国家,年,以色列也开始插手其中。一开始,以色列站队基督教马龙派,为他们输送武器弹药,借他们之手打击巴勒斯坦难民。但年6月3日,一次伏击事件令以色列改变战略,不再假手于人。在其驻英国大使阿尔戈夫受袭事件后,以色列便开始在别国领土上亲手对巴勒斯坦人发起“制裁”。

▲以色列*队

即便袭击大使的分支力量和黎巴嫩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已经没有关系,以色列也不想放过这个发难的机会。三天后,贝鲁特被以色列*队包围。紧张的局势下美方也掺和进来,在美*的介入下,各方各退一步,首先是巴解组织要在黎巴嫩的领土上消失,其次,以色列也不能染指聚集着大量巴难民的贝鲁特西部地区。

▲美国*队

毫无抵抗能力的巴勒斯坦难民亲眼见证了巴解组织的撤离,随着他们撤出贝鲁特,难民营失去了武装力量,他们没有武器,也无法寻求别国保护,陷入了一种被动的境地。而等待他们的,还将是更加残酷的现实。

03

年9月14日,对于居住在贝鲁特西区难民营的巴勒斯坦难民来说,是一个记忆深刻的日子,在这一天,黎巴嫩刚上任不及一月的总统巴希尔·杰马耶勒遇袭身亡,其还有一个特殊身份,便是长枪*的领导人。这场刺杀让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了巴勒斯坦人,大多数人都认为巴勒斯坦人策划了恐怖袭击,所以应该付出代价。

▲以色列国防部长的沙龙

这本是黎巴两方之间的问题,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的沙龙却立即登上了去贝鲁特的飞机,落地后便与长枪*达成合作,要把隐藏在难民营中的两三千有武装力量的巴解成员抓出来,这个两三千的数据却没有经过缜密调查。以色列*队违反了在多国磋商中的承诺,进入贝鲁特西区设置岗哨、路障等,将难民营区域团团围住,钳制起来。里面的难民出不来,长枪*招募的民兵却可以被放行进入。

▲巴勒斯坦难民

这名民兵都携带着武器,后来发生了什么可想而知。在难民营外站岗的以色列哨兵,耳边尽是难民营中传来的惨叫、呼救和哭声,无数难民被强迫排成一队逐一杀害,女子则被施以强暴后殒命,许多小孩也在此次杀戮中遇难,他们有的被阉割,有的头皮被割掉,惨不忍睹。据说这群施暴者是长枪*在招募时,特意挑选的前科人员,在进入难民营之前,他们就叫嚣着“强暴和杀戮”。

▲难民营

以色列和长枪*都知道放任这群人进入难民营,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但他们还是放任兽行,造成了一场人受害的事件。此次事件后,有组织专门认定有超过名难民遇难。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着辅助角色的以色列受到了来自各国的舆论谴责,

国防部沙龙引咎下台,一年后,难以承受各方压力的以色列总统也提出了辞职。

▲死去的巴勒斯坦难民

然而此事却并没有画下句点,最开始引发此次杀戮行动的黎巴嫩总统被杀事件,最终却被查明与巴勒斯坦难民营无关,策划事件的是基督教马龙派的另一个信徒,也就意味着这是教派或长枪*的内部矛盾,却让巴勒斯坦难民在其中成为了矛盾的牺牲品。

结语

《庄子·逍遥游》中有云:“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意思是厨师不做饭,祭师也不能代行其事。而以色列占据别国土地,导致了巴勒斯坦流民四散,插手别国事务,导致了难民营惨案。干涉别国,酿成了耸人听闻的杀戮事件,也成为以色列历史上不光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她因为抗日和丈夫分开,73年后再“见面”,百岁老人哭得像个孩子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回忆:母亲被直接砍头,新婚妻子脖子被削去半边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回忆:母亲被直接砍头,新婚妻子脖子被削去半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5711.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