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如松鏖战金融ldquo山海关rdq


香港是中国的金融“山海关”,也是国际资本的角逐之地。

从宏观来说,在国际资本市场流动性越来越泛滥的时期,游资会不断涌入香港,利用香港自由港的地位从事投资或投机生意,也所以,在年香港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随着本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步入高潮,各路资本进入香港,房地产市场又吹起了更大的泡泡。据国际咨询机构Demographia的年国际房价负担能力报告,香港连续八年稳居 ,属于“极度负担不起”之列。香港的房价负担能力(以一个城市的房价中位数除以家庭全年入息中位数计算,数值越大负担能力越差)在年是19.4倍,这意味着,香港家庭要不吃不喝19.4年才能买得起住宅,紧随其后的是澳大利亚悉尼和加拿大温哥华,分别为12.9倍和12.6倍。当国际流动性逐渐走向匮乏的时候,香港也是国际流动性走向的风向标,资产价格方面受到的冲击也会最猛烈。

年底以来,港币兑美元汇率连续贬值: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或有两个原因: ,港币与美元利差不断加大。年12月1日,伦敦美元隔夜拆借利率是0.%,而香港港币隔夜拆借利率是0.%,到前天,伦敦美元隔夜拆借利率已经上升至1.%,而香港港币隔夜拆借利率却跌至0.%,美元与港币之间的利差不断扩大。造成港币低利率的原因应该与大陆资本有关,一些人将自己的人民币资本转港,丰富了香港的资本供给。但随着美元与港币之间利差的逐渐加大,就让投机资本的套利空间逐步加大,放大港币的贬值压力。第二,一些本地富人将自己的资产转移到了世界各地,这一点人们都心知肚明。这些因素让港币兑美元汇率在近日创出33年新低,向金管局设定的弱方保证(7.85:1)逼近。

未来的局势会怎么样?这是我们最关心的。

年至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下降了近四分之一,从年1月开始,随着各项外汇管理新规的实施,加上加大了外汇融资的力度,外汇储备开始上升,但这种上升更应该看作是反弹。因为美联储和日本央行从去年底开始缩表,欧洲央行预计今年也会终止量化宽松。在三大主要国际央行开始紧缩的影响下,再加上美国债务压力加大、全球贸易局势有恶化的迹象,从国际货币*策和贸易局势两方面看,都不支持中国的外汇储备进入新一轮的扩张周期。

3月7日,央行公布了2月份的外储数据,余额为万亿美元,环比上月减少了.75亿美元,虽然有春节期间国人境外旅游的因素在内,但考虑到1月出现了贸易逆差,很可能意味着外储继续扩张的难度越来越大。

当外汇储备无法继续扩张的时候,为保证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进口原材料的稳定供给,管理者很可能就需要对资本流出进一步加强管理,这将限制对港的资本输入,这会影响香港的资本流动性。

无论沪股通还是深股通,都是提升港股估值的手段,更是保护港股不被恶意做空的措施。但这也会带来相反的问题, ,加大了大陆资本流出的压力,冲击自身的国际收支平衡;第二,资本大量流入香港压低了港币的利率,实际上是给港币施加了贬值的压力。未来,管理者很可能需要对相关*策进行修改、补充。

这会影响香港最主要的资本来源。

因为港币执行的是联系汇率*策,美联储的货币*策对港币有最重大的影响。据3月7日美国公布的 贸易数据,继年贸易逆差创9年新高之后,年1月的贸易逆差创下年10月以来的新高,达到亿美元。美联储正在缩表,如果贸易项下的资本外流加快,无疑会恶化美国国内的金融环境和国际收支平衡。未来,美国有两项应对措施: ,加快加息的节奏或幅度,所以,高盛已经预计美联储有可能在今年进行五次加息。这实际是打压资产价格并进一步打压消费、增加储蓄的手段;第二,美国*府将 扩大化,甚至事实上退出WTO。无论是采取何种措施(很可能是两种措施结合使用),都将加速收缩国际市场的美元流动性,港币贬值的压力继续放大。

另外一件事还要记得,美联储正在缩表,每个季度缩表的幅度增加亿美元,对国际市场的流动性带来越来越强的冲击。

香港金管局怎么办哪?继续放任大陆资本进港,即便不考虑对大陆国际收支的压力,让港币低利率的环境继续下去,无疑会冲击港币弱方保证,那时,金管局只能加快加息或者抛售美元回收港币,稳定港币汇率,这实际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如果限制大陆资本入港,在美联储持续收缩的今天,香港的利率水平也需要快速提升,让流动性快速恶化,冲击的自然是股市和楼市等资产价格。

当然,还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对香港的资本流动进行管制,这意味着弱化了港币与美元利差对汇率的影响,如此一来,香港就很难再称呼为自由港,而应该称呼为“新香港”。个人观点认为这种办法并不可取,因为这将让港币失去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这是历史性的损失,港币的国际结算货币地位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基石之一,比维持资产价格泡沫要重要的多,管理者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谨慎抉择。

香港需要严守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严守联系汇率,作为自由港,一直在获得自由港的利益,在国际货币*策转型时期,就要面对一些资产价格方面的损失。如果万一失手联系汇率,按历史经验来看,都将造成汇率爆贬,通胀和利率暴涨,香港所有行业将遭到巨额的财富损失,这会比资产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大的多,这是不可取的。香港又是大陆主要的贸易通道之一,当联系汇率失手之后,贸易通道的作用会严重下降,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冲击。同时,香港还是广东的大门,无论在经济增长还是在财*贡献度上,广东对大陆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会进一步对人民币汇率带来冲击。

金融“山海关”这一战,绝不容有失,要坚决打退“黑势力”对港币的进犯!

这又何尝不是世界的缩影?以今天的世界局势来说,各国都是债务缠身,只不过*府债务、国企债务、私人债务和私营企业债务各有侧重(香港主要是堆积在楼市上的私人债务)。以今天的债务水平、国际贸易与*经局势,*府和国企债务都不可能按现价货币购买力进行偿还,而聚集在严重资产价格泡沫上的私人债务也很可能无力偿还,这些沉重的债务是次贷危机之后央行大印钞的结果。以*府和国企债务来说,部分会寄托于债务稀释(通胀是手段之一),减轻还债的压力,而更多会直接违约、赖账(年的阿根廷是典型);而聚集在严重资产价格泡沫上的私人债务,当利率上升时也会有很大部分无力偿还。债务稀释是通过通胀进行货币贬值,而形成死帐烂帐,意味着以往央行印出来的货币直接变纸。

所以,未来的资本市场虽然短期各有热点,但长期来看,抵御纸币贬值才是 正确的方向!是“躺着”的投资。

/03/08

时寒冰:关于个税调整,你们都错了

3月5日,李总理一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引来最热烈的掌声。

于是,有关个税起征点的讨论热烈起来。随后,有消息报道,全国工商联拟向全国*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目前的元提升至元;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建议个税起征点调整到00元。

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征收个税的目的的到底是什么,然后,再谈论个税起征点的调整才有意义。

许多人在讨论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在我国,个税的意义,重点在于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竞争和经济协调发展,在此前提之下,让税源逐渐扩大。

个税并非简单地是为了增加财*收入。这是很多人认识的一个误区。实际上,个税只占财*总收入的6%,如果个税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增加财*收入,这么小的比例,显然是不足以承担重任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映衬出,中国个税的目的乃是为了发挥调节作用。

正是基于这个目的,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正式开征的时候,起征点为月收入元。这意味着什么呢?

在年12月出版的《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中,我是这样写的:“年职工平均工资约为每月60元,而起征点为元,大约为月工资的13.3倍。如果比照时的比例,现行(年)的个人所得税法,把起征点定为元以上才更具有合理性,才不至于沦入两年不到起征点标准就显得过低的困局。”

必须首先说明的是,这是年时的观点。

年8月的时候,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个人所得税修正案》,将个税起征点调整提高到元。年3月,个税起征点标准再次调整,提高到了元,增幅不大,仅增加了元。

考虑到通胀因素、货币贬值因素等等,这个时候的个税起征点,已经失去了调节的功能,而几乎完全变成了以增加财*收入为目的。因为,普通工薪阶层成为了纳税的主体。年11月11日的《光明日报》在题为《个税改革提速:如何为工薪阶层减负》的报道中说:65%的个税来自占个税缴纳群体80%的中低收入者,而占个税缴纳群体20%的高收入者,占有银行存款总量80%的比例,其缴纳的个税比例却偏低。对此,很多专家直言,个税沦为“工薪税”的现状亟须改变。

个税在任何国家,富裕阶层都是纳税的主体,工薪阶层反过来成为纳税的主体,具有诸多弊端:

?无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不利于缩小中国贫富差距、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目标的实现。

?不利于工薪阶层休养生息。工薪阶层面临着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交纳按揭或房租、生活费、医疗费等等繁多的开支,在当下,月收入即使在一万以上的人,也并不轻松。如果再交纳个税,生活压力会更大。反过来,如果把个税起征点大幅度上调,则有利于工薪阶层财富的积累,这将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长远来看,也有利于藏富于民,激活内需,让中国经济更加健康。

?也无助于增加财*收入。个税起征点并非越低,越有利于增加财*收入。从表面上看,个税起征点低,纳税的工薪阶层更多了,但是,他们的消费能力降低,无法改变中国经济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现状,长远来看,将损害到中国的税源,反而会抑制税收的增长。如果由于个税起征点的提高,藏富于民,让民众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将带来税源的扩大,反而有利于在未来增加财*收入。

因此,我认为,现在有关个税起征点调整的讨论,普遍偏离了个税开征的积极意义。个税起征点不应该在缝缝补补中做小的调整,而应该按照时的思路,做根本性的一劳永逸的改革:按照平均工资的13.3倍的标准确定个税起征点。这不仅有助于藏富于民,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长远来看,也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qz/4803.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