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第20章美国大扩张20162022


第20章 美国大扩张:~(上) 节 影响世界的美联储

前两节的内容会略微枯燥一些,但了解这些知识,对于看清未来的趋势极其重要。

众所周知,在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1]开启了印钞机。人们看到的是飘飞的美元,却容易忽略:美国这样做首先是为了拯救经济,但绝不仅仅是为了拯救经济,还有更长远的打算,那就是尽可能多地让美国的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增持、积累货币,强化自己对外收购的能力,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困扰美国发展的债务难题。

笔者评估了许多解决债务问题的方案,发现这些方案都有非常致命的缺陷。比如,增加税收。

我们知道,宏观经济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的活动及相互关系。在这四个环节中,生产是生产者的事,交换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事,消费是消费者的事,*府则通过税收参与企业和个人的收益分配,影响各方面的经济活动。

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经济发展决定税收,经济是税收的来源。税收是国家财*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共事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职工工资水平和*府的开支。而税收的多少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即经济决定税收。同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这种作用是负向影响经济的发展,即过高的税收必然减缓经济的发展。

而美国需要的是一个更为强大的美国,它更喜欢减税,因为减税能产生扩张效应,如:刺激民间投资和需求,吸引外资,促进资本在地区之间和国际之间流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复苏和持续增长,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经济发展后劲。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采取了一轮又一轮的减税措施,但并没有减少税收总收入,因为蛋糕做大了。[2]

美国这些年来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在实行减税的*策,在次贷危机爆发以后更是如此。

美国要保持自己的霸权强国地位不受到挑战,就必须解决好自己的债务问题。要想在不 自身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化解债务问题, 的选择就是尽可能多地廉价收购全世界的资源,控制更多的财富,将蛋糕做到 的大;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财富,最终将债务化解掉。这种廉价大收购行为,将主要由企业或个人来完成,而只要企业做大做强,*府就能通过税收参与到企业与个人的收益分配中去,获得更多的收入。

美国的精英非常明白这一点。因为,这几乎是他们 能够做的选择。这需要两个步骤: ,尽可能多地拥有资金;第二,尽可能大地引爆全球其他国家尤其是竞争对手和资源丰富国家的经济、金融危机,获取更好更多的抄底机会。

当然,“大规模掠夺不能缺少法律、金融和*治基础领域的专业技能”[3],为了尽可能多地增强扩张所需的购买力,当然需要美联储 限度地发挥基础货币投放的职能——这自然也是美联储职责所支持的。

提到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对美联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此前,没有学过金融的国人,普遍把美联储想当然地当成一个国家机构。《货币战争》出版后,很多国人又度大转弯,认为美联储是一个私人银行。

事实上,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大家根据常识想一想,假如美联储是一个私人银行,它包括主席、副主席在内的7名理事会成员,凭什么要由“美国总统提名,经参议院批准”方可上任呢?在市场经济发达、法制体系非常健全的美国,*府怎么能够左右一家私人企业高管的任免呢?

根据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FredericS.Mishkin)《货币金融学》等金融著作的介绍,美联储其实兼具官方和私人的性质——这一点,区别于世界上所有的中央银行。也正因为这种特殊性,使得美联储较之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具有更复杂的背景、使命和能量。

美联储为什么成了一个官方性质+私人特点的合体呢?

这是因为20世纪之前,美国*治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对中央集权的恐惧,这是美国长期抵制建立中央银行的原因之一。美国公众对中央银行的公开敌意,导致旨在管理银行体系的中央银行最初两次实践的破产——年,美利坚 银行解散;年,美利坚第二银行执照展期的议案被否决。

但是,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的银行业恐慌,加强了民众对中央银行的支持。美国*府领导人也开始确信,美国需要一家中央银行在银行业恐慌中充当 贷款人。[4]

年,美国渐进式改革派的 威尔逊当选美国总统,他力主进行金融改革,坚持组建一个由总统直接任命的委员会监管地区性银行,但阻力重重。年6月召开的国会联席会议就组建中央银行展开讨论。在经过长达六个月的激烈辩论后,年12月23日,威尔逊签署了《联邦储备法》,据此建立了联邦储备体系。威尔逊也因此被尊为美联储的 。[5]

在威尔逊签署《联邦储备法》后,有美国议员评论说:美国将会建立起地球上最庞大的信托体系。《纽约时报》评论说:历史证明,就在这一天,《宪法》已经不再是美国人民的执*公约,美国人民的自由被转交到了少数国际银行家手中。[6]

可见,当时反对的声音是非常强烈的。

美联储是银行中的银行、*府的银行,美国经济的守夜人。[7]

根据《联邦储备法》创建的美联储,较之以前的类似机构更为分散,它“拒绝任何中央银行的理念”,实施“广泛的分散控制,而非中央集权”。[8]美国被划分为12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联邦储备银行,由这12家联邦储备银行组成分权体系。[9]

这样,美国的整个银行体系被改造,印发纸币的特权只授予美联储。联邦储备体系中的成员银行不再拥有纸币印制权,而只能通过提取在美联储存款的方式从美联储购买纸币。所有的国民银行都必须成为美联储体系的成员银行,而州银行可以选择自主加入,但是,非成员银行由于必须在美联储的成员银行开立存款账户,才能帮其客户获得现金,因此,它们也是被美联储控制的。美联储成为美国整个银行业金字塔的 基础。[10]

美国将联邦储备银行设计为准私有机构,由来自本地区私人部门并代表该地区利益的董事监督,这些董事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就使得联邦储备体系能够实现权力在地区之间,私人部门和*府之间,以及银行家、工商业者和公众之间的分散。

各联邦储备银行都是准公共机构(部分私有,部分*府所有)[11],它们的股东来自联邦储备体系在各区的成员私人商业银行。按照资产来衡量,三家 的联邦储备银行分别是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它们共控制了联邦储备体系50%以上的资产(贴现贷款、证券和其他资产)。

为了让美联储独立于国会,根据规定,它可以从其证券资产中,或至少从其对银行的贷款中,获得可观的、独立的收入来源。比如,近年来,每年美联储扣除费用后的净收益高达亿美元。由于美联储要将大部分收益上交财*部,它没有从其业务活动中获利的可能,但这笔收入赋予美联储相对于其他*府机构重要的优势:它不必受制于通常由国会控制的拨款程序。

但是,由于规范美联储的法律由国会颁布,并且可以随时调整,美联储仍然要受到国会的影响。国会还通过法律,要求美联储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更多的责任。[12]

“联储非常清楚,联邦储备体系是由国会一手创造的,国会可以修改或者终止向联储发放营业执照。当然,实际上国会是不会把制定货币*策的权力据为己有的。倘若那样做,当经济运行不良时,他们还能去找谁当替罪羊呢?”[13]

美联储在创立伊始就是独立的,但其独立性是逐渐增强的。刚开始,美国财*部长和货币监理署署长也是美联储理事会的成员。~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四部改革银行业法案[14],对联邦储备系统的权力影响深远。年《银行法》颁布后,财*部长和货币监理署署长都不再是理事。但此后,美联储为了独立于行*部门(财*部和总统)进行了16年的斗争,直到年,美联储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管理机构,既不再依附于创建它的立法部门,也不再隶属于提名其领导人的行*机构。美联储从此成为一家独立的中央银行,拥有前所未有的能够影响经济的权力,而且国会赋予它的权力也不断增加。年以后的美联储,主席成为其标志。[15]

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全面废止布雷顿森林体系[16],告别金本位制,实行纯粹的信用货币制度,这等于终结了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的兑付*金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国会逐步取消了对美联储扩张准备金和发行纸币的所有法律约束。因此,从此开始,美国*府和美联储便拥有了无限的信用扩张权力。[17]

美联储的权力巨大,对货币和信贷拥有垄断控制权。美联储主席甚至比美国总统的权力还大,因为他对经济的控制力更为强大。[18]

但是,美国总统也可以通过影响国会进而对美联储产生影响,总统也可以任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委员。显然,“美联储仍然不能完全摆脱*治压力”。[19]尤其是当美联储采取的行动可能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时候,它会受到来自*治层面的压力。[20]

对“二战”以后货币*策的相关研究表明,每当美国*府换届的时候,美联储的*策都会相应地发生一些变化。而*策的改变和新总统的想法一般总是非常吻合。[21]这就意味着,美联储的中央银行职能,使它与全球其他国家的央行比较接近。虽然有相当的独立性,但美联储依然与国会、总统的利益诉求保持着某种“默契”。然而其包含的私人性质,又使得它大大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央行,因为它也将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各种方式为其股东的利益 化服务。

在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权力主要集中在由7个成员组成的联储理事会手中,其总部位于华盛顿,每一位理事都由美国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通过。为了限制总统对美联储的控制,确保美联储不受*治压力的影响,每位理事的任期长达14年之久,在期满后不得连任。主席从7位理事中选出,任期4年。一旦新的主席被选出,原任主席就从理事会中辞职,即使距离其理事任期还有很多年。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中,12位成员具有表决权,包括7位理事和5位地区储备银行行长。[22]

下图为美联储的正式结构和*策组织图。[23]

这个构架显示,12个显然属于地区性的金融银行将它们的金融权力向纽约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转移,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最终又将其大部分权力让渡给一个*治机构——位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24]

那么,美联储的职责是什么呢?

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联储制定和执行美国货币*策的目标是“有效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与确定合适的长期利率”。[25]再细一点的表述就是:“抑制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保持高就业的可持续、价格的稳定、经济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如果再增加一个目标,即实现有利的国际收支状况。[26]

美联储货币*策的基础工作,是推动经济增长和防止通货膨胀这两大重要任务[27],即就业 化和物价稳定,两者同等重要,这样的表述被称为“双重目标”。而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只有在实现了物价稳定的情况下才能追求其他目标,这叫“阶梯目标”。[28]

理解了这种区别,就理解了欧洲央行在失业率高得离谱的情况下,依然长时期“按兵不动”的原因了,因为它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而不是提高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发现,中央银行独立性高的国家相比于中央银行独立性低的国家,或是失业率低,或是国民收入的波动小。在控制通胀方面,中央银行越独立,效果就越明显。[29]

那么,美联储怎么创造基础货币呢?

美联储是不能凭空印货币的,美国对此有严格的限制。美联储经常通过购买债券[30]的方式来增加基础货币,通过出售债券的方式来减少基础货币。除此之外,美联储还可以通过向银行提供贷款[31]来改变基础货币。[32]

通常,当人们看到诸如美联储宣布购买多少美财*部发行的国债之类的新闻,就会很自然地想到,这基本上等同于美联储在投放基础货币。但必须指出的是,并非美联储所有的购债行为都导致流通货币的增加。比如,美联储可以直接购买银行持有的存量债券(如短期国债)或美国财*部发行的国债,然后,再将这部分“资金”作为“超额储备”或“财*部专项注资”重新计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这种情况并不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也就是说,美联储购债在导致基础货币总量增加的同时,未必一定导致流通中货币的同步增加。所以,有的时候尽管美联储购债量增加了,但市场中的流动性却未增加,原因就在于此。

第二节 美联储的战争

美联储拥有多种选择来实现它的货币*策目标。其中,有四个基础*策工具: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金融监管和调整准备金率。[33]

理论上,美联储控制的是短期利率,应该对长期利率没有直接影响,因为后者是由私人市场决定的长期证券(包括国债)的利率。就连伯南克也说,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并不直接控制关键利率和资产价格”,并不直接影响长期利率或资产价格。但是美联储操控联邦基金利率,即使只是作为调控短期利率的手段,也能影响到长期利率。事实证明,短期利率和10年国债长期利率之间是有关联的。[34]

因此,美联储的影响力甚至比它被赋予的权力本身还要大得多。而且,鉴于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和美国通过上部“现实篇”所谈及的“金融杀”对全球金融的前所未有的控制,美联储早已经成为世界的美联储,它对全球经济的运行具有看不见却能清晰感受得到的巨大影响力。

必须指出的是,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并非一个中央银行那么简单,它还是一个 人才高度集中的智库。美联储的研究团队就有人左右,大约一半是经济学家。在位经济学家中,位供职于委员会,位供职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其余的经济学家则分布在其他各个联邦储备银行中。[35]

这使得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具有更强大、更智慧的“大脑”进行运作。

以上这些只是书本中的美联储和学术中的美联储。在这个美联储后面,还有另外一个美联储——一个突然变成庞然大物、深深地影响着世界趋势演变的美联储。

从美联储创建至今,对它的质疑之声从未停止。美国*治作家尤斯塔斯·穆林斯(EustaceMullins)在其著作中,对美联储进行了极其尖锐的质疑,一些质疑早已超越了金融范畴。他甚至认为,到底谁在实际上拥有联邦储备银行的股份一直都是一个天大的谜。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控制了美国的货币供应和价格,这家银行的股东成为美国整个联邦储备体系真正的操纵者,而这些持有美联储纽约银行股票的股东们(包括罗斯柴尔德家族、高盛集团、洛克菲勒家族、J.P.摩根家族等)从年以来就操纵着美国的*治、经济。[36]

其实,美联储的股东是它的会员银行,这些信息很容易查到,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股东信息也很容易查到。美国不可能让一个家族,更不会让外国人控制它的中央银行体系——哪怕暗地里,这是很容易想到的底线。现在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经没有了昔日叱咤风云的辉煌,它没有能力去操纵美国的金融体系。

另外的质疑,则强调美联储主席的犹太人血统。

有媒体报道称,美联储“历任主席几乎全部是犹太人”,并列举了年至今的几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保罗·沃尔克(~)、艾伦·格林斯潘(~)、本·伯南克(~)、珍妮特·耶伦(年至今)全是犹太人后裔。[37]

但是,如果把时间拉长了看,从美联储创立至今,美联储已有15位主席,其中7位是犹太人后裔,除了上面提及的四位,还有美联储首任主席查尔斯·S.哈姆林(CharlesS.Hamlin,~)、阿瑟·F.伯恩斯(ArthurF.Burns,~)、尤金·迈耶(EugenI.Meyer,~)。但说美联储“历任主席几乎全部是犹太人”并不严谨。

这些位居美联储主席高位的人,无论他们是德裔犹太人、奥匈裔犹太人,还是在美国出生的犹太人,他们首先都是美国人,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这是最关键的一点。笔者查阅美国的资料,发现美国人对耶伦的犹太裔身份并不像中国人看得这么重。

国人有着浓郁的“老乡”情结,这影响了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并且,这种“老乡”情结常常由于被过分放大而显露出自作多情的特征。比如,年,华裔美国人骆家辉以58%的得票率当选华盛顿州第21任州长时,中国人欢天喜地,媒体报道的时候醒目突出骆家辉的“华裔”身份,给人的错觉是中国人在美国当了州长。年3月,当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骆家辉出任新一任美国驻华大使时,中国国内又是一阵欢呼,却忘了骆家辉是美国人,他全力以赴维护的是美国的利益。

事实也是如此。国人有一个难以走出的误区:看问题的时候,更看重人的出身。而真正强大的国家是不那么看重这一点的,是不拘一格选拔 人才的。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秦国还是当今的美国,都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如果那些在美国身居要职的人,都在殚精竭虑地为其他民族服务,还有今天的美国吗?别忘了,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犹太裔美国人之所以能够接连出任美联储主席,与犹太人在金融、商业等领域与生俱来的睿智和他们的勤奋努力密切相关。比如,犹太裔美国人尤金·迈耶是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反犹太主义最极端的情况下,担任第五任美联储主席的。[38]假如他的才华不是特别醒目,如此重要的位置会给他吗?

“二战”以前,犹太人在美国还处于社会的中下层,许多人在血汗工厂或作为小贩在街头打拼。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后,犹太人顺利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成为一个高度精英化的群体。一项调查显示,美国58%的犹太人拥有大学文凭,远远高于非犹太人22%的比例。据社会学家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对美国最有影响的多名美国学者中,有一半是犹太人。在截至20世纪80年代初获得诺贝尔奖的多名美国学者中,近半数是犹太人或犹太人后裔。年3月盖洛普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愿意投票选一位犹太人当美国总统的比例,在当时已经高达92%。[39]

如果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还会对美联储主席中犹太裔的背景过分地感到惊讶吗?不妨回顾一下这些年出任美联储主席的犹太裔美国人,哪一个不是在极力地帮助美国保持金融强权以获取利益 化?

的确,美国的犹太裔近年来在美国*坛日渐活跃,占据要职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值得重视。但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是越来越多的犹太裔美国人在美国高层掌控权力可能对未来全球趋势演变所产生的影响。比如,出于感情的考虑,他们可能会对美国的中东*策施加影响,让以色列获取更多利益——这才是最至关重要的一点。犹太人的确比其他任何民族的民族观念都要强得多,因而也有着更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犹太裔美国人在捍卫美国利益的同时,会兼顾以色列的利益——这才是相对客观和理性的态度。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一点:这些犹太裔美国人首先是美国人,其次才是犹太裔。

年2月,犹太裔美国人雅各布·卢出任美国财*部长;[40]年6月12日,美国参议院批准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Fischer)出任美联储副主席。[41]这样,美国财*部长、美联储主席和副主席,同为犹太人后裔。这种情况在美国历史上也是不太常见的。[42]

斯坦利·费希尔虽然只是美联储副主席,但他德高望重,是当今世界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曾做过多名央行首脑的导师,如前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等。斯坦利·费希尔拥有美国和以色列双重公民身份,曾帮助以色列安然渡过了~年金融危机并因而备受赞誉。[43]

费希尔显赫的背景决定着,他将是美联储历史上最不可被忽略的副主席,尤其当他辅佐的是声望远逊于他的美联储历史上 位女主席耶伦的时候。而且,与耶伦的犹太裔美国人身份不同,费希尔既是美国人,又是以色列人,他有为两者共同服务的责任。

犹太裔美国人在美国的权力格局中占据重要岗位,将对全球尤其中东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国外有人撰文称,犹太人现在不仅控制着几乎所有主要的华尔街金融机构、美联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国际金融市场和商业世界,而且,美国国会、 法院和其他联邦机构的几乎所有关键岗位,都被犹太人牢牢控制着。基本上在制定和实施美国外交*策的各个方面,犹太国家以色列的任何要求几乎总是能够如愿以偿。[44]

当犹太裔美国人掌控越来越多的权力时,他们更容易兼顾犹太民族的利益。比如,在中东问题上,他们更愿意看到中东相关国家互相消耗,这也正是年5月和6月,当逊尼派支持的武装力量与什叶派领导的*府*在伊拉克激烈交火时,美国并不立即出兵伊拉克的根本原因之一。美国给出的理由是:奥巴马*府一直坚决反对让美国牵扯进伊拉克或其邻国叙利亚的宗派斗争之中。[45]听起来冠冕堂皇,其真实原因则是,美国要等待“ 归来”的 时机。

由于同样的原因,以色列努力支持的伊拉克库尔德人在逊尼派、什叶派武装力量交火时,一直保持中立立场,以“爽歪歪”的心态坐山观虎斗,在双方的互相消耗中,安静地等待坐享渔翁之利的机会。6月12日,库尔德部队趁乱控制了伊拉克北部基尔库克省首府基尔库克,声称是为了抵御极端武装袭击。[46]基尔库克是伊拉克东北部石油工业城市,基尔库克油田是伊拉克 油田之一。透过库尔德人所得到的实惠,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中东博弈的复杂性。

在美国的货币*策方面,无论是美联储主席耶伦还是副主席费希尔,都将越来越倾向于加快结束宽松货币*策乃至加息的步伐,促使全球资金回流美国,这将使得金融体系相对脆弱的欧元区国家和更为脆弱的中东产油国因资产抽逃而发生危机,从而削弱以色列对手的力量,并为美国和以色列廉价收购相关国家因危机而大幅贬值的各种资源提供契机——即使美联储并不有意设定这样的目标,其加快收紧货币*策的做法也会在客观上造成这样的效果。

以上是对质疑美联储的相关观点的回答。

其实,对美联储真正有力度的质疑源于在专业领域有研究的学者,尽管某些观点依然显得偏激,得到的支持也非常有限。比如,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坚定支持者、美国共和*议员罗恩·保罗博士,他对美联储的批评一直非常尖锐,也是曾令格林斯潘与伯南克极为头疼的人。他认为,美联储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府权力的扩张,因此强烈主张废除美联储,这样将不再有经济萧条,不再有泡沫和通货膨胀,也不再有不可持续的贸易失衡,甚至战争也将会因此大大减少。

罗恩·保罗在其著作中指出,美联储成立以后,美国*府便发现,弹性货币供应不仅仅能够使银行避免违约,还能强有力地为战争提供资金支持。在中央银行成立之后的一个世纪恰恰也是战争频繁爆发的时期,这绝非巧合。

当没有印钞机来对战争形成支持时,*府就会采取外交手段来阻止战争,即使战争爆发了,他们也会想办法尽快结束战争。而有了中央银行的支持,*府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印钱,并更加积极主动地引发战争。事实上,正是由于有了中央银行的支持,欧洲*府在美联储成立仅一年后就发动了战争(美国向战争方提供信贷支持)。也正是因为有了美联储,美国在年正式加入了战争。这导致美国年6月的货币存量超过美联储刚成立时的两倍多。假如中央银行收紧信贷,那些国家的 在处理冲突时就会恢复理性,而不是动辄就诉诸武力。

“二战”以来,美国*府在国内外疯狂地扩张其势力,连续不断地发动战争,制造有巨大杀伤力的武器。而后是冷战、 、猪湾事件(美国和古巴)、入侵多米尼加、越南战争、没完没了的中东战争,还有尼加拉瓜战争、萨尔瓦多战争、波黑战争、海湾战争,以及在世界各地打着反恐旗号进行的所有战争。美联储建立以前,美国*府必须在大炮和*油之间进行选择,而有了美联储以后,美国*府就可以二者兼顾,两全其美。[47]

美联储成立后对战争的促进作用,其他学者也从另外的角度做了阐述。“二战”时,美国*府发行大量国债来筹集资金,以维持本国的战斗力和同盟国的战争开支。此间,美联储不仅一次又一次地担当起维持*府债券市场秩序的责任,也担当着固定市场价格的责任(降低*府的举债成本)。私人资本市场在事实上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扩大化的*府债券市场。一直到小威廉·麦克切斯尼·马丁(WilliamMcChesneyMartinJr.)担任美联储主席(年4月2日~年2月1日)时,美联储才不再被要求履行战时职责。[48]

美国之所以能够在两次世界大战后掌控世界的金融霸权,与美联储有着直接的关系。美联储的存在,使得美国的信贷扩张能力大大增强,也使得美国财*部发债时变得更有底气。有研究者指出,当“二战”结束的时候,美国已经变得非常强大。原因有二:美国有着无穷的工业生产能力,美国拥有有史以来 的信贷系统。

当战争各方不知道向谁求助才能获得战争物资的时候,美国打开了钱库,一刹那,一切都改变了。仅年4月至年11月,美国就将约亿美元贷款借给外国*府。美国对英国提供贷款时尤其慷慨。年8月,《纽约时报》甚至刊文呼吁美国根据英国*府的需要为其提供大量贷款。美国的银行家们说,要倾尽全美国所有银行能够提供的全部贷款帮助英国,而且,还款期限至少要在一年以上。就这样,欧洲的债务不断被推高。美国借钱当然是有条件的,英国媒体就此评论称,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是用 指着英国的脑袋。[49]不知不觉中,欧洲国家就落入了美国的债务陷阱中:美国借钱给欧洲打仗,让他们互相消耗;而当沉重的债务需要偿还的时候,就一点点把这些国家拖垮。日不落帝国英国也因此元气大伤, 不得不拱手把金融霸权让给美国。

站在大棋局的角度来看,美联储之于美国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事力量之于美国的重要性。而且,与耗资巨大的武装力量相比,美联储运行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并能轻易突破传统的地缘、能源等因素的局限,因而杀伤力更强,给对手造成的警惕性 ,给美国带来的利益更多、更大。

美联储的存在,或许给美国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但如果没有美联储,美国将失去金融打击能力和全球金融控制力,由此给美国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想象。美国永远不可能废除美联储。美联储正在大棋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每个人都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直接地感受到这一点。

第三节 从飞机上撒钱

次贷危机后,无论是美国总统还是美国国会,在拯救经济的立场上是高度一致的,同时,这也是美联储的职责所在。美联储顺理成章地承担了拯救美国经济的重任。正是在这个拯救美国经济的过程中,美联储的权力、资产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扩张。

年12月,美联储建立了贷款拍卖机制,以向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防止信贷紧缩恶化导致经济衰退发生。年3月11日,美联储宣布通过金融工具TSLF机制向金融机构出借亿美元为期28天的国债,可接受住房抵押证券,再次向市场输血。[50]

美联储通过金融创造挽救经济,扩张权力。研究者指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他的团队在拯救私人投资公司贝尔斯登的时候,扩大了他们的权力,创造了救助银行的新方式。”[51]

年3月,美联储同意向贝尔斯登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注资亿美元,以推动收购交易的完成。美国民众质疑美联储用大把纳税人的钱来为一家华尔街投资银行的损失埋单,部分美国国会议员要求彻底调查此事。伯南克为美联储对贝尔斯登的救援进行了辩护。他表示,出手救助贝尔斯登的行动是合理的,因为这家公司的倒闭会损害投资人信心,而且使已经麻烦不断的市场交易活动出现停滞,并保证拯救行动不会带来新的损失。[52]

确如伯南克所言,救助行动获利匪浅。

美联储在年度所获利润高达亿美元[53],为该机构创立96年以来之最。美联储在金融危机期间为救助相关企业、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金融机构放贷而释放出的天量资金,是其得以收获大规模年度利润的主要原因。其中,美联储在年针对贝尔斯登、~年针对美国国际集团(AIG)所投入的救助贷款,共计为美联储带来了47亿美元的利息收入。[54]

年6月,美联储宣布连本带利收回全部的投资。当然,对于美联储来说,收益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以救市为名,实现了对经济前所未有的干预。

救助贝尔斯登仅仅是一次试水。此后,美联储开启了更为强大的武器——开动印钞机,用“直升机撒钱”。[55]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个过程。

年11月25日,美联储首次公布将购买机构债和MBS,标志着首轮量化宽松*策(QE1)的开始。年3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在今后6个月内购进最多亿美元长期国债;同时,在原先决定购买0亿美元抵押贷款证券的基础上,再购买7亿美元抵押贷款证券。另外,美联储还将购买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的亿美元债券。[56]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前主席威廉·普尔称美联储的这一做法为“大规模量化宽松”。在经济学上,“量化宽松”指央行直接向市场注资的一种货币*策手段。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所谓“量化宽松”,其实就是央行开动印钞机器的一种委婉说法,因为美联储需要印钞票来购买这些国债。

美联储希望,通过“量化宽松”这一非同寻常的方式,降低从房贷到消费者信贷等各信贷领域利率,从而刺激经济活动。美联储这一决定对市场产生了立竿见影的作用。消息公布后,美国长期国债价格飙升,而体现供需水平的长期国债收益率迎来年以来 单日跌幅。[57]

美国开动印钞机撒钱,让中国非常紧张。因为这意味着美元贬值,意味着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要缩水,意味着中国所购买的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美国滥发货币必然稀释自己所承担的债务,而美国财*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就显示,早在年9月,中国就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 持有国。[58]

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表示,中国会继续投资美国国债,但同时将高度







































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疗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qz/1001.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