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图片:王立新教授)
(建议横置屏幕阅读)
《山东外语教学》年第40卷第3期第3-11页
I
南开大学文学院
王旭峰,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后殖民理论与文学,西方文学。电子信箱:wangxufeng
nankai.edu.cn?
王立新是南开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天津市外国文学学会会长。本次访谈涵盖了希伯来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基本内涵和学术意义、《古犹太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希伯来圣经文学研究》的学术理念、王立新教授目前所进行的研究工作等内容。本次访谈尤其重视探寻王立新教授希伯来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学术思想和研究心得。王立新教授指出,对希伯来文学文本的研究不能脱离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他强调,希伯来文学研究要统合“语言形式”“文化影响”“神权观念”和“现代诗学”四个层次和维度。
希伯来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思想;研究心得
希伯来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思想和路径——王立新教授访谈录
王旭峰
王旭峰:王老师您好,很高兴有机会对您进行一次深度的学术访谈,首先向您表示感谢和敬意。您在希伯来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耕耘多年,成果丰厚。请问这一研究的具体内涵和学术意义是什么?
王立新:你好。这些年来,希伯来文学与文化是我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同时我还兼及其对西方文学影响的研究。希伯来文学与文化和古希腊文学与文化通常被认为是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两大源泉,但是两者却有着非常不同的特质:前者强调虔敬驯服、契约精神和信仰至上;后者则强调以人为本、讲求理性和英雄崇拜。在西方,这两种传统之间争论、互补,辩证发展,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耶路撒冷与雅典”传统之辩。在国际学术界,对希伯来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和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一样,属于显学。希伯来文学与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希伯来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属于上溯传统的研究,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这一研究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古代以色列民族所创造的希伯来文学、文化的理解,也是我们全面探析西方文学与文化的基础。
王旭峰:谢谢您的介绍,看来希伯来文学与文化研究确实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我看来,每一位成功的学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道路。您可否为我们讲讲,是怎样的学术道路和学术历练,使您成为希伯来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的?
王立新:我在希伯来文学与文化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经历,说起来话就长了。我是年考入南开大学文学院的前身中文系的。在校学习期间,我就对外国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听了很多这方面的课,读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留校任教后,我有幸在老一代著名学者,我国希伯来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奠基人朱维之教授的指导下,进入了希伯来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当时,在我国高校中将希伯来文学与文化作为一个重点研究方向的还很少。朱维之教授退休后,为使南开的这一研究传统不至于中断,年我派赴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随许鼎新教授学习古希伯来语。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至年我又赴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师从艾伦·伊伯教授(ProfessorIreneEber),学习希伯来文学及古代近东文化与文学,并继续学习古希伯来语。这段留学经历对我后来的研究有很大帮助。回国后,我感觉这一研究领域不仅涉及文学与文化问题,而且和历史研究密切相关。年,我又师从我国世界上古、中古史学者,著名历史学家王敦书教授读博,具体研究方向就是古代以色列的民族史。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以色列历史文献、历史框架、历史观念研究》()出版后,成为国内学术界第一部从实证性角度系统研究古代以色列历史文化的专著。这部著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被学界研究犹太史、犹太文学、犹太教、犹太文化、古代近东历史文化与文学等领域的诸多学者征引。年,我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古典与近东学系做访问学者,从事希伯来文学与古代地中海文化关系的研究。这些年来,我还在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多次进行短期学术交流。
现在回首看来,从进入希伯来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至今,我确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学术历程。当然,这也是一个必然的历程。在任何一个研究领域中要想有所作为,都需要经过艰苦的训练和长期的研究实践。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更多体会到的还是一种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学习、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这也是学术研究本身给予学者的一种珍贵回馈吧。
王旭峰:《古犹太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希伯来圣经文学研究》出版以来,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感觉到,您总是能够通过对具体文本的解析,带领我们深入这些古典文本,感受历史长河中希伯来文化变幻多姿的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念,让您的希伯来文学研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呢?
王立新:这本书是我对希伯来圣经文学进行系统研究和阐释的一部作品。在撰写过程中,我力求达到文本分析、文学批评、思想解析和历史批判的统一。文本分析是研究的基础和起点,文学批评是我研究的本职工作和专业聚焦点,思想解析是深度的需要,历史批判则是整个研究可靠性的锚点。我们知道,圣经时代、古代以色列民族生活的时期与现在的我们既有历史距离,又有地理和文化距离。因此,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我们还必须时时审视和反思自己的研究立场、知识结构和阐释方法,以保证研究建立在一个适度合理的基础上。有几点是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首先,我们对希伯来圣经文学的研究必须是一种学术性研究,或者说是一种“客观性”的研究。虽然有学者认为,人文学科的研究难以做到纯粹的价值中立,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不断反思自己学术立场,使自己的研究保持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在研究《希伯来圣经》这样带有强烈宗教色彩和历史特性的文本时,这一点尤其显得重要。其次,在坚持学术性和“客观性”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尤其是其文化特质。必须承认,《希伯来圣经》不是普通的文献,而是一部具有特殊意义的经典:无论其最初的作者和接受者,还是后来诸多研究者和阐释者,对这部经典都有着独特的认识和定位。只有承认这一点,我们才可能真正去把握《希伯来圣经》的精神特质,认识其接受史和阐释史,进而理解其丰富性、深刻性和独特的美学意义。第三,对《希伯来圣经》的研究,应该尽量坚持历史意识,同时又要承认其内在统一性。我们必须认识到,《希伯来圣经》是在具体详实的历史中演变和形成的;同时,历史形成的《希伯来圣经》在结构、表意和审美等方面,又都是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整一性的。最后,研究《希伯来圣经》这样的古典文献,无论从何种角度切入,都必须坚持综合运用不同的理论方法。研究古典文献的目的,是发掘和阐释内蕴于古典文献本身的诸多特征。我们的研究必须以古典文献本身为目的,理论和方法的很多划分只是近代的产物,不可削足适履。
王旭峰:这部著作的主要研究对象,也是您多次提到的《希伯来圣经》,究竟是怎样的一部经典?您可否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王立新:好的。《希伯来圣经》是希伯来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我们现在常见的《希伯来圣经》在内容上相当于基督教新教《圣经》中的《旧约》部分。在希伯来—犹太民族传统中,《希伯来圣经》被称为《塔纳赫》。我们现在最常见的是《旧约》的中译本或英译本,《希伯来圣经》其实是由古希伯来语写成的,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妥拉》、《耐维姆》和《凯图维姆》。《妥拉》的意思是“律法”;《耐维姆》的意思是“众先知”、先知书;《凯图维姆》的意思是“作品集”。《希伯来圣经》与《旧约》内容相同,但是分卷方法和结构方式并不一样。根据《塔木德》的传统,《希伯来圣经》共分24卷;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分卷方法,根据马所拉犹太学者传统加注元音符号的《标准犹太圣经》,是分39卷的。
《希伯来圣经》是思想性、历史性和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对古代希伯来—犹太民族来说,《希伯来圣经》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希伯来圣经》并不是一时、一地、一人之作,它是古代以色列民族文化的文献总汇,其成书经历了漫长复杂的过程,其正典化则是多种因素合力形成的结果。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从希伯来—犹太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希伯来圣经》之所以能流传至今而没有散失,主要是因为其是希伯来—犹太民族重要的宗教经典,在希伯来—犹太人的日常生活和宗教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现在看到的《希伯来圣经》,总体上反映的是正典化时期成熟的宗教神学观念;不过,我们也能从中看到族长时期的希伯来人信仰、民族形成和国家建立后的古代以色列民族信仰等。从文学的角度看,《希伯来圣经》是具有极高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的文学经典,其语言表述优美、文学样式多样、思想内涵深刻、旨趣庄严崇高。总之,《希伯来圣经》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王旭峰:王老师,我知道您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希伯来文学经典与古代地中海文化圈内文学、文化交流研究”。我们知道,地中海周边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区域,历来受到西方学界尤其是历史学界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ly/9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