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谈巴以局势,归根结底,还是要说巴以双方实际控制的领土。平时介绍的以色列地图,其实并不是以色列目前的实际控制图,而是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联合国划分的巴以地图。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以色列此后通过一系列手段和*事行动,占领了更多巴勒斯坦土地,实际上以色列控制了约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地区还有加沙的部分地区。巴勒斯坦土地实际上已经被分隔包围了。请看下图:
注:图中绿色为巴勒斯坦人控制区,白色为以色列人控制区
张图是年时国联托管英国具体管辖下的巴勒斯坦地区,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当时绝大部分土地归巴勒斯坦人,犹太人星星点点地控制约6%的巴勒斯坦土地。第二张图是年联合国决议的“巴以分治”地图,也大致是巴以双方当时的实际控制图。此时犹太人已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人数达到约60.8万,巴勒斯坦人则为.2万。根据“巴以分治”决议,“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巴勒斯坦地区的56%;“巴勒斯坦国”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占巴勒斯坦地区的43%;面积约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由联合国管理。当时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国家拒绝联合国“巴以分治”决议的主要原因,就是一年前还不具任何建国可能性且人口远少于巴勒斯坦人的犹太人获得大部分地盘,且“巴勒斯坦国”还被分成互不相连的几块。
但“巴以分治”决议十分诡道的是,在划分的“以色列国”地盘上有.5万人,其中巴勒斯坦人竟达49.7万,这样给世界的映像是“以色列国人口多,所以理应占地盘大”。可是,在“以色列国”的阿拉伯人亦即巴勒斯坦人至今被“依法”排除在“国家管理者”范围之外,基本上没有*治权利,完全是“二等公民”,被“禁止购买、租用或以其他方式拥有土地”,其地位和境况与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的黑人无异。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巴以分治”决议是美苏两国力促的,当时连英国都反对,所以英国在 次中东战争中曾站在阿拉伯国家一边讨伐以色列,苏联则全力支持以色列,还紧急把本国的犹太人空运到以色列以补充其兵源。当然,后来由于以色列完全倒向西方并对巴勒斯坦人太过分,苏联又派*事人员到中东,为巴勒斯坦人及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交锋,许多苏联飞行员血洒中东上空。第三张图是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前的巴以地图。该图表明以色列控制地区达2.07万平方公里,比“巴以分治”决议“分给”他们的土地增加43%,也就是从联合国“巴以分治”决议前他们占有6%的土地扩大到占有76.7%,而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又减少了一半,只剩下“名义”上22%的土地。可令人倍感无奈和悲哀的是,已故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法塔赫的奋斗目标亦即执行“奥斯陆协议”的 目的就是真正拿到这22%的土地。以色列和法塔赫还都曾反复重申以年战争爆发前的停火线为巴以未来边界。这也是哈马斯反对奥斯陆协议明确的“和平进程”,且认为法塔赫出卖、背叛巴勒斯坦人利益的主要原因,更是后来哈马斯赢得巴勒斯坦大选并代表巴勒斯坦主流民意的关键。第四张图是年以色列的实际控制地区。以色列通过多次对巴勒斯坦人的打击,又控制了巴勒斯坦人“名义”上22%土地的一半以上,以色列的面积达到2.5万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地区的93%;巴勒斯坦人通过与以色列的艰苦和谈,陆续收回了仅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可这些土地是多块大大小小几乎互不连接的地块,平均每个地块面积只有13-14平方公里,且巴勒斯坦人只能在这些地块上实行有限自治,只有民事管理权。名义上现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实行巴勒斯坦人自治,可实际上以色列仍控制着约旦河西岸60%和加沙地带40%的土地,还控制着90%的水源。在这样的地理和“自治”条件下,加之铁桶般、窒息式的封锁,巴勒斯坦人要发展什么产业是不可能的,更不能建立什么防务体系,要建立国家那更是困难重重。在背后大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打赢了历次中东战争,而且越打越强,每次战争以色列都有所收获。面对以色列的犹太人,巴勒斯坦人处于弱势;
在欧洲受了苦难的犹太人何时会对巴勒斯坦人有同理心呢?以这种趋势再走下去,巴勒斯坦还有希望建立真正的国家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ly/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