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解读以巴冲突解不开的仇恨,搬不走的邻居


·7·以色列的思路与巴勒斯坦人的反抗以色列之所以成为今天中东地区的小霸王,包括对付巴勒斯坦人的各种招数,不是一天炼成的,而是一个渐次推进的过程。探究一下以色列的心路历程,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很多*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分两个阶段来谈。一是以色列建国前;二是以色列建国后。以色列建国前,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奥斯曼统治时期和英国委任统治时期。我们先来看看奥斯曼统治时期:从赫茨尔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又称锡安主义运动)正式开展(年 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召开为标志)后,犹太人后裔们在其祖先被驱离巴勒斯坦地区年之后开始着力建立犹太国的努力。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先驱赫茨尔曾有过50年后可以见到犹太国成立的预言,这真是神预言,50年过后,以色列果然建国了。但最初犹太人很是懵懂,在哪里建国并无定见,找世界老大英国人出主意,英国人在自己的殖民地给了包括非洲的乌干达犹太人建国方案。后来复国主义甚至考察了阿根廷。但最终都被大多数犹太复国主义者否决,他们执意要在巴勒斯坦这块祖先们生活过的地方复国。赫茨尔为拜会过统治着巴勒斯坦地区的奥斯曼苏丹,苏丹一口否决:“要我让出巴勒斯坦?没门儿!就是你拿刀枪对着我也不行!”说出这话的苏丹,其实外强中干,这个时候的奥斯曼已经到了帝国的*昏时期了。犹太人明面上不行,就开始暗中行事。主要方式就是慢慢买地、逐步移民。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世上本无犹太国,犹太人多了,总会建成犹太国。如果没有奥斯曼的衰落和 次世界大战引发的世界形势大变化,犹太人这种积沙聚塔滴水石穿的努力,真不知道犹太建国复国那一天是猴年马月。 次世界大战,间接助了犹太人一臂之力,出于对犹太人各方资源的需要,也处于自身的战略利益考量,英国人向犹太人伸出援手,发布了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人的民族家园的《贝尔福宣言》。这个时候英国人还没有占领巴勒斯坦,因为他们还没有打败奥斯曼。犹太人的幸运就在于,后来英国人打败了奥斯曼,在统治巴勒斯坦初期,英国驻巴勒斯坦*府遵从大英帝国旨意,《贝尔福宣言》被写进了巴勒斯坦委任统治的宪章。这下犹太人就可以名正言顺大张旗鼓地移民返回巴勒斯坦了。英国委任统治时期:当时的巴勒斯坦,穷得不得了,哪里经得住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带着财富、资金、技术和经验的冲击,巴勒斯坦的百姓,很快,失地、失业、穷困潦倒的不计其数,贫困造成社会动荡的因子在增加。犹太人来到这个他们祖先居住过的圣地而今却是又穷又落后的地方,不管是从宗教上,还是文化上,经济上,生活上各个方面,他们心里对当地人是十分鄙夷的。大概的意思是,你们也配住在我们祖先居住过的圣地?这就奠定了后来犹太人的一种主流思想——笔者上文提到过的“转移”——的基础。所以,犹太人逐渐弃用当地阿拉伯农民和工人、自己建立自己的犹太人伊休夫社区基布兹基地等,与阿拉伯人隔离生活,形成犹太人自己的生活圈,这不仅仅是宗教和生活习俗不同的原因,是有其思想渊源的。英国人扶持犹太人,阿拉伯人自然不满,流血冲突加剧,这就造成后来的阿拉伯大起义。犹太人是既得利益者,选择了跟英国统治者站在一条战线。英国人调查后出来个意见,要限制犹太人,后来基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冲突无法调和了,英国人又提出个两国分治方案(十年后联合国捡起了这个方案),犹太人不干。后来阿拉伯人闹得太厉害了,加上欧洲形势告急,英国人不得不向阿拉伯人妥协,这次的方案对犹太人很不利,不仅限制买地,连以后向巴勒斯坦移民的人数,都要经过阿拉伯人同意才行了。犹太人相当不满。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人在跟屠杀犹太人的法西斯德国干仗,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犹太人选择了暂时不跟英国人闹,打败法西斯德国要紧。二战结束后,犹太人开始闹事,刺杀、破坏、袭击,不仅针对阿拉伯人,更重要的是针对英国统治者。这算是犹太人跟自己的大恩人英国人彻底翻脸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英国人在犹太人建国复国问题上,就像犹太人的干爹,帮了犹太人很多很多(当然,干爹也是看着犹太人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否则,按照英国这种老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无利还得起早的事,他会干?)。但干爹也有干爹的难处啊,干爹手中的天平一旦不向犹太人倾斜了,犹太人就开始逆反闹事,甚至抄起家伙打干爹的黑棍,朝干爹背后开冷枪。这只是个不恰当的比喻哈,完全是为了形象一点,莫当真。英国人被搞得很狼狈,加上国内二战后需要重建。这样子,干爹被惹毛了,自家还有一堆破事要办呢,干儿子的事,烫人得很,老子不管了!联合国接过了这个破摊子。犹太人大离散、不得不流浪散居于世界各地,对犹太民族而言是个大悲剧。但祸福是辩证的,可以互为转化。老子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诚哉斯言。联合国的投票,实质上就像发朋友圈,看哪个的朋友多点赞得多,是吧?阿拉伯人的朋友圈哪有足迹遍天下的犹太人人脉广呢?他们干不过犹太人。联合国成立时就确定了的五位大佬中,苏联人、美国人、法国人都支持犹太人,英国人和中国国民**府投了弃权票(国民**府正忙于跟中共搞内战,无暇他顾,同时国内有不少穆斯林,国民**府已经获悉阿拉伯人要武装反抗分治决议,他们不愿得罪穆斯林,而且国民*认为巴勒斯坦这地方,犹太人能进去多少?周边全是阿拉伯国家,犹太人怎么干得过人多势众的阿拉伯人?)。美苏两个大佬居然同时支持以色列建国。这在联合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尤其随后冷战的到来,两大佬几乎总是针锋相对,以色列建国这事,成为两国争霸史上的一个另类(投弃权票的英国,内心实际上倾向于支持阿拉伯人,他们在阿拉伯有着巨大的石油利益和地缘*治利益,即使退出了这一地区,也希望能保住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保住既得利益,就跟年统英国同意印度独立一样。英国认为,美苏两国不可能就此达成共识,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说“这种情况以前没有发生过,现在不可能发生,将来也绝不会发生”,事实打了英国人的脸,毕竟,没落的帝国,怎懂得两个新生超级大国的心思呢?)。美苏两国当然都有着自己的国家利益考量,但流浪散居在两国国内很多年的犹太势力,实际上起到了很大作用。抱病到美国做游说工作的魏茨曼,找到了杜鲁门总统多年前的一个犹太商人朋友帮忙,才最终说动了杜鲁门全力支持犹太人。苏联就更不用说了,十月革命和其后的苏俄内战时期,布尔什维克的很多高层领导本身就是犹太人。难道苏联人美国人就认为犹太人一定能干得过不服气的阿拉伯人吗?这么想就太天真了。他们的目的并不在乎结果。鸡蛋有裂缝,苍蝇就自然能钻进去。事实上, 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没武器弹药了,在停火期四处购买武器,美国人都没给(理由是给巴以双方都实行武器禁运),以色列人是从捷克那里搞到*火的,由此看出当初美国人对犹太人的实力心里并没有底,犹太人 取胜,连美国人都很吃惊。年联合国的巴以分治决议,犹太人笑到了 ,尽管他们也不是很满意。这个巴以分治方案,实质上是以联合国的名义在给犹太人建国背书。这个比当初英国人自己搞的那个所谓的《贝尔福宣言》效力可是大得多了,影响也大得多了。诡异的是这个方案里,把50万阿拉伯人划在了以色列国的领土范围里,当时犹太人有80万左右。既然要搞两个民族分别建国, 竟然这样划分,难道联合国的砖家们不晓得,阿拉伯人跟犹太人根本就搞不到一块儿吗?英美居然都支持,安的什么心思,不用明说都懂:就是不让这块地方安生,两个民族闹得越起劲越好,这个样子美苏才有介入的机会和理由啊!魏茨曼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以色列最终能否建国,一纸决议是靠不住的。必须靠自己。务实的本-古里安早就在为此准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不可惧,毕竟像本-古里安这样的犹太人移民到这里,已经生活了几十年了,这里的阿拉伯人的实力怎样,本-古里安他们十分清楚。但备不住周边的阿拉伯人啊,泛阿拉伯地区的阿拉伯人,总计上亿。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只不过占当时巴勒斯坦地区人口的三分之一,也就80万人左右。此时的犹太人,生活在阿拉伯人的汪洋之中,阿拉伯人一人一口唾沫都会把犹太人淹死。年3月成立的阿拉伯国家联盟,把巴勒斯坦视为阿拉伯国家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侵犯,就是对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侵犯。阿拉伯人早就放言,要以武力反抗两国方案。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是无此实力的,因此,犹太人的真正敌人,是这些泛阿拉伯主义的国家:埃及、伊拉克、沙特、叙利亚、黎巴嫩、外约旦、也门等。此情此景,刚刚建国、啥都还没有的犹太人(连国防*都还没建立,只有之前在英国统治时期秘密建立的或零星的武装力量)也是很悲壮的,有一种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感觉。 次中东战争,称得上犹太人保家卫国的战争,他们自己称之为独立战争。战争的胜利给犹太人树立了很大信心。历史上犹太人屡屡遭受歧视、驱赶,颠沛流离,一千多年以来,犹太人 次挺直了腰杆,依靠自己的力量浴血奋战,最终站立在了中东这块土地上,怎么评价这一胜利对于以色列国和世界上的犹太人的意义都不为过。凤凰涅槃一般的以色列,从此摆脱了弱者心态。这一心态,通过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全面取胜进而得到了强化。年5月21号,以色列人连美国总统的话也不听了,继续猛烈攻击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这种心态,发展到今天,如今的以色列可以说是天下 横人,就算天王老子都管不了它了。第二阶段,以色列建国后。基于前述犹太人“转移”思想产生的基础,叠加以色列人在 次中东战争的胜利和第三次中东战争的胜利两次强化,以色列人一方面出于对国家治理的需要,另一方面确实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步步强化其“转移”思想和行动。 次中东战争前夕,英国佬撒手不管巴勒斯坦地区的事务,还没建国的犹太人依靠实力,开展了名为转移实为驱赶的行动,原本划在以色列国境内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到 次中东战争结束,大部分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都被赶走了。到今天,以色列国境内的公民(实际上是二等公民)阿拉伯人占总人口比例为20%( 次中东战争前后,留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有15万,占当时以色列人口的15%多一点)。想当初年分治的时候,划到以色列境内的犹太人人口是80万左右,阿拉伯人是50万人左右,那时候以色列国内的阿拉伯人占比接近40%,以阿拉伯人的生育能力,如果当时的阿拉伯人不被赶走,即使后来犹太人大规模移民到以色列国内,恐怕也干不过阿拉伯人口的增长速度,那么现在以色列国内的阿拉伯人恐怕就不止万了,以色列的人口构成恐怕至少达到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五五开的水平。以色列人对留在国内的阿拉伯人也是不信任、防范为主。在*事管理时期,对包括占领的原本属于巴勒斯坦的领土上的没逃走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府是按照*事管理来管理的,后来废除了*事管理之后,这些阿拉伯人仍然不能当兵。年,以色列议会通过了一项《民族国家法》,宣布只有犹太人才有自治的权力,并废除了阿拉伯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变为特殊语言。这是以色列进一步强化犹太民族国家特征的措施。这是要从法律层面进一步压缩境内阿拉伯人的*治、文化、生活等空间。转移思路基本上没有停止过,如今,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生活着名义上属于巴勒斯坦公民的阿拉伯人有万人左右,而流亡在外国的难民营的巴勒斯坦难民则也有万左右,这些难民,也多数都是由于故园被以色列占领不得不出逃的阿拉伯人及其后裔。他们离开后,以色列人将不断移民而来的犹太人安排到他们离开后的土地上,后来开始在巴勒斯坦被占土地上大兴定居点,将其变为以色列人的土地。这造成当今巴以冲突另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一思路在第五次中东战争时发展到另一个层面。当时的战争指挥者沙龙(后来任以色列总理)要求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实行“净化”策略。这可是骇人听闻的恐怖行径,等同于二战前后法西斯德国对犹太人搞的“完全解决方案”。强大起来的犹太人,针对阿拉伯难民搞起了类似的*策,简直让人难以置信。究其思想根源,“转移”是一脉相承且有所发展。当然,犹太人没这么傻自己干这样的蠢事,黎巴嫩基督教长枪*被找来垫背,充当了刽子手,替以色列人背上了历史骂名。但在实施“转移”策略过程中,以色列人没少干这种脏活儿。骨子里,犹太人把自己活成了当年自己弱小时被欺负被屈辱时曾经十分愤恨的那个样子。沙龙是个以色列强硬分子,对付阿拉伯人从来不手软。年时他还是一个少校。为了报复之前阿拉伯人的手榴弹袭击,他的突击队和一支伞兵部队突袭约旦河西岸的阿拉伯人居住区域,杀死了69名巴勒斯坦人,其中三分之二是妇女和儿童。这样的报复性仇杀,基本上从以色列建国就开始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不像以色列建国了,有自己的国防*和警察部队。他们只能靠游兵散勇,靠简陋的武器,靠自发搞搞袭击、破坏和暗杀之类的活动。但这一循环,作为强大一方的以色列,从来就没有过怀柔的心理,一律是血债血偿,加倍偿还。究其潜意识里,还是笔者上述的心理在起作用。据统计,年到年,以色列杀死了偷偷返回故地的阿拉伯人约有-0人,同一时期巴勒斯坦人在各种暴力活动中造成名以色列人死亡。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加沙被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的平民再次受到以色列的*事管制,三分之二的加沙巴勒斯坦人只能住在8个大型难民营中。这一次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并没有像 次中东战争时的巴勒斯坦人那样四散逃亡。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十分失望,这意味着以色列无法实施其“转移”策略,从而把加沙变为以色列的领土,安置犹太移民。为达到恐吓驱离阿拉伯人的目的,当局不仅实施*事管制,还在两起指控中,把以色列家庭的男人们统统杀死在家里,另一些人被排成一排处决。年11月3日这一天,以色列*队还杀害了多名巴勒斯坦人,其中有人是难民。以色列的“转移”思路还体现在另外一些方面。整个20世纪50年代,以色列正式场合和语言中都不提起巴勒斯坦这个名词,似乎巴勒斯坦是空气般不存在一样,这可是他们建国的决议中明确了的另一个国家啊。当然这个国家现在并不存在。巴勒斯坦人面对以色列这个强敌,一度十分期望众多的阿拉伯兄弟国家能帮助自己,然而,巴勒斯坦人最终失望了。巴勒斯坦人必须靠自己才能获得自身解放的意识开始抬头。对于不共戴天的死敌以色列,能力有限的巴勒斯坦人选择了用暴力和恐怖活动进行回击。年,30岁的阿拉法特和朋友一起在科威特成立“巴勒斯坦解放运动”(所写为“法塔赫”)。法塔赫的目标是“解放整个巴勒斯坦,摧毁所谓犹太复国主义殖民者占领的国家和社会的基础……恢复那个仍然萦绕在大多数巴勒斯坦人心中的巴勒斯坦,恢复他们年以前的家园。”法塔赫成立后,暴力袭击成为对抗以色列的主要手段。然而,对于建国这样的伟业来说,这些都太小儿科了。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应该让巴勒斯坦人再次陷入了绝望,以色列表现出来的超级战力,六日取胜埃及叙利亚等等,这一次,连耶路撒冷老城也被以色列占领了,曾像东西柏林一样分割的耶路撒冷,完整地回到了以色列人手中,而且以色列人声称 不会再放弃它。志在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人,如今还在组织敢死队搞袭击暗杀爆炸之类的活动的巴勒斯坦人,何以建国?这一次,巴勒斯坦又增加了几十万难民。经济落后条件更差的加沙一带的难民尤其条件艰苦。法塔赫决定在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上搞作战行动,阿拉法特他们潜伏回到了约旦河西岸。法塔赫的这种以鸡蛋碰石头的所谓作战行动,并未能给以色列造成多大影响,到年底,以色列宣布杀死了60名敢死队员,拘禁了人。年,1月,多名活动分子被抓,法塔赫称他们潜入的名战士几乎全*覆没了;2月,名法塔赫成员被逮捕,4月,被逮捕人数增加到人。以色列不能容忍巴勒斯坦人渗透进约旦河西岸搞破坏和恐怖袭击活动,年3月,以色列主动出击,越过约旦边境,针对约旦境内的法塔赫游击队发起了一次攻势,这一次打死了61名约旦人、名巴勒斯坦人。但以色列人也死了28个。这让法塔赫名声大振,巴勒斯坦人可以做到*事斗争的胜利抵抗。巴解组织这年7月将*事武装斗争列为了解放巴勒斯坦的 途径。年2月,阿拉法特成为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直到35年后去世。年底,巴解组织开始针对以色列发动袭击。约旦是对巴勒斯坦人比较宽容的国家,像它控制东耶路撒冷时给予了巴勒斯坦人护照,其他国家的难民则根本就不可能获得所在国的护照。年9月,巴解组织下面的“人阵”劫持了三架飞机,迫降于约旦境内。约旦留不得巴解组织了,约旦的武力驱赶使得巴勒斯坦人死了0-0人。约旦年7月进行了 一次驱离,0-0巴勒斯坦人逃到了黎巴嫩。由此而离开约旦来到加沙的巴勒斯坦战斗人员增多了。沙龙当时正是那里的以色列*队指挥官,他指挥*队用各种手段,既有残酷的,也有诡计和谋略,到年2月,名敢死队员被杀死,数百人被捕,多名巴勒斯坦人被法院判定在加沙犯下了危害安全罪。约旦驱赶巴解组织之后,以色列来自约旦的行动少了90%以上。巴解组织把对抗以色列的阵地和基地,转移到了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人的行动对以色列国内难以奏效,便把目光转移到了以色列的海外目标,比如在各国的民航飞机,还有就是越境发射火箭炮。巴解组织的境外袭击越来越多,从之战行动的3%,上升到了年30%。巴勒斯坦人制造的这些袭击活动中,最 的是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惨案。8名巴勒斯坦枪手潜入奥运村,劫持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要求以此换回以色列在押的名囚犯等,最终造成11名运动员死亡,5名抢手被杀。以色列人每一次都施以加倍报复。像慕尼黑事件之后,以色列杀死了人,许多都是巴勒斯坦平民。其后,以色列的特工组织施展了一系列间谍战,暗杀对手。年2月,以色列进攻的黎波里,杀死了40名巴勒斯坦人,其中很多是“人阵”的成员。4月,以色列在贝鲁特市中心杀死了3名巴解组织高级成员。这之后,巴勒斯坦人针对以色列的行动数量急剧下降,从年的起,减少到了年的起。巴勒斯坦人这些年的这些行动,在国际上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他们原本的正义事业,被跟恐怖主义画上了等号。而实事求是地说,巴勒斯坦人除了这些手段外,还能干些什么才能赢得尊严,赢得独立?我们谴责暴力和恐怖袭击,但也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背后的问题。弱者的背后,以及造成这些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一切,都发生在年以色列进入黎巴嫩境内打击巴解组织之前。今天世人最为熟悉的一支巴勒斯坦暴力力量,哈马斯,过了五年,年,就将登场了。下一节,我们将讲述哈马斯的故事。(一上午加一中午,敲了7字,看了点个赞再走呗。呵呵。谢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ly/7727.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