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国关国*外交学人
作者:刘宝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前副会长、前驻阿联酋、约旦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中东地区即将在“乱”和“变”中走完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猛烈冲击,地区格局继续发生深刻调整,主要有以下六大看点:
看点一:疫情成灾中东地区已沦为世界疫情重灾区。疫情蔓延快、控制难,且呈现“长尾化”特征,抗疫恐成持久战。自1月底阿联酋出现首位病例以来,地区国家确诊病例现已突破万大关,部分战乱国家抗疫形势堪忧,也门死亡率甚至接近30%。目前,地区日均新增病例大于治愈病例,疫情拐点远未出现。较长时间内,疫情还会出现持续反复。这对地区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而且是长期的。影响表现在经济和地缘*治两方面。在经济上,地区经济痼疾被激化和放大,航运、旅游、会展等支柱产业遭受重创,恢复缓慢,贸易投资受阻,债务风险上升,国际油价下跌拖累产油国财*。据报道,海湾合作委员会6个成员国石油收入将锐减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地区国家GDP将平均萎缩5.7%,战乱国家降幅 可达13%,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下降7.1%。在地缘*治上,为转移国内疫情矛盾和填补美国从地区战略收缩的“真空”,一些地区国家纷纷出场,或争夺地区事务主导权,或扩大影响,增加话语权。在此背景下,地区重新分化组合,出现阵营化、多元化、碎片化和“菜单式”合作。沙特和伊朗分别代表的伊斯兰逊尼派和什叶派穆斯林矛盾加剧,争斗升级,互不相让。土耳其插手叙利亚和利比亚内*,并向利派遣部队。埃及支持利国民*。阿联酋国小,但不甘寂寞,搞起地区大外交,染指也门和利比亚事务,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拉紧同美国关系,以提高自身地位。卡塔尔敢于对沙特说“不”,并与土耳其和利比亚民族团结*府结成联盟,以应对地区不测。以色列异常活跃,高调宣扬同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外交关系;经常空袭伊朗在叙利亚的*事设施,最近又涉嫌暗杀伊朗 核物理学家法赫里扎德等人,对黎巴嫩真主*不时进行*事打击。看点二:海湾局势严峻阿联酋、巴林和苏丹先后宣布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使阿以固有矛盾出现新突破。它颠覆了“阿拉伯和平倡议”确立的“土地换和平”原则,必将进一步削弱阿拉伯世界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集体共识,影响地区力量平衡,从而使中东格局增加新的变数。阿联酋、巴林与以色列走近是水到渠成,并非偶然。一段时间以来,阿联酋、巴林和以色列就应对伊朗威胁不断协调。此次两国宣布同以关系正常化只是公开挑明而已。其主要目的,一是欲借助以在高科技和安全领域先进经验以及犹太集团的雄厚资金,加快本国经济多元化、“后疫情时代”复苏经济和安全治理;二是可“联以遏伊(朗)”,防范伊在两国势力坐大。这对什叶派人口占多数的巴林而言,更为重要;三是向特朗普送礼示好,即便拜登上台,两国也会获利。在伊拉克,*局出现动荡态势。由于经济一路下滑,失业率高企,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目前2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每天2美元)以下,供电能力只有需求的一半,还有20%的地方未通自来水。对此,广大民众多有怨言,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时有发生。在沙特,安全部队拘捕包括*官在内的大量官员和数名亲王,理由是他们涉嫌策划*变。行动巩固了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的权力。看点三:地区热点时有起伏,难以化解巴勒斯坦问题更为棘手。随着以色列先后同阿联酋、巴林、苏丹三国关系正常化,以方正在争取拉更多阿拉伯国家“入伙”,以图通过“和平换和平”取代“土地换和平”的模式。当前阿拉伯国家集体对以局面遭到严重破坏。以当局乐见其成,自然不急于与巴方恢复和谈,故巴问题进一步被边缘化。尽管如此,巴问题始终是中东根源性问题。9月7日,沙特国王萨勒曼与特朗普通话表示,沙特热切期盼公正 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9月9日,阿盟秘书长盖特表示,阿盟反对一切吞并巴勒斯坦领土、损害巴勒斯坦人民权益的计划,“阿拉伯和平倡议”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实现全面、公正和 和平的基本方案。叙利亚危机又起波澜。叙*府已控制局势,收复了大部分国土,并在伊德利卜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打通了连接大马士革与阿勒颇之间的M5战略公路。因涉及土耳其利益,致使双方直接*事冲突一度升级。眼下战事趋缓,总体形势平稳。叙*府致力于两件大事:一是议会选举。7月19日,叙举行了新一届议会选举;二是恢复经济,加强基建,改善民生。叙*府正在艰难地挽救遭9年内战、西方制裁和黎巴嫩金融危机连续打击的经济。此外,也门、利比亚问题持续发酵。黎巴嫩又深陷危机,经济十分困难,“黎镑对美元汇率贬值幅度超过80%”。据当地金融机构估算,“黎公共债务占国内GDP的比例达%,位居世界第三,而青年失业率达37%,整体失业率为25%”。看点四:美国添乱,祸及地区安全美国推出巴以“世纪协议”,挑拨离间,用心险恶。1月28日,特朗普推出解决巴以争端的“世纪协议”即“中东和平计划”,激怒了巴勒斯坦人。巴方当即拒绝。2月1日,阿拉伯联盟在开罗召开紧急外长会议。阿盟会后宣布拒绝接受美国*府提出的“中东和平新计划”,支持巴勒斯坦合法权利。该“世纪协议”,一改美国历届总统的主张,明显偏袒以色列,是一份彻头彻尾的亲以协议,以牺牲巴勒斯坦人的根本利益为代价,换取实现以色列的利益 化。该协议规划的巴未来是“国家”无主权,领土“碎片化”,在以“屋檐下”。因此,该协议是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严重违反国际法、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国际社会公认的“两国方案”。无论是关于耶路撒冷地位问题,还是关于犹太人定居点合法性等问题,协议都是站不住脚的。美国同阿富汗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但难以结束阿战争。2月29日,美塔在多哈签署了结束阿战争的和平协议,规定美国将开始逐步减少其在阿的驻*,塔利班承诺不再让阿成为恐怖分子的庇护所。然而协议墨迹未干,双方冲突又起,增加了国际社会对协议可信度的疑虑。从地缘*治考虑,美国决不会全身而退。就协议本身而言,涉及多方因素,实施起来尚需时日。尽管如此,该协议仍给阿和平带来一线希望。美国高举“橄榄枝”,上演“中东秀”。8月以来,特朗普先后促成阿联酋、巴林、苏丹三国与以色列“握手”及召开“中东和平峰会”,大肆宣扬开启了“新中东”。他如此热情,实为“一石三鸟”:其一,彰显中东外交“新成就”;其二,转移国内广大民众对特朗普*府抗疫不力、经济乏力和种族歧视的严重不满;其三,主要着眼于大选,力争连任。结果,拜登当选总统。这表明,特朗普的上述外交努力收效有限,不足以挽回败局。美国加紧同俄罗斯博弈。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定要占有一席之地,决不让俄主导。因此,美继续在叙驻*,占据油田,捞取实惠;向叙反对派武装提供大批武器装备,并保持同库尔德武装的联系。同时,拉住土耳其,破坏俄伊土联盟,对叙制宪委员会设置障碍,从中作梗,影响其工作进程。看点五:美国伊朗严重对抗年初,美又对伊核计划负责人及其领导的机构实施新制裁;对伊*事要员进行定点“清除”。1月3日,美暗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为了复仇,伊*向美驻伊拉克*事基地发射导弹袭击。对美向伊提供“抗疫援助”,伊方坚决拒绝。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如果美国想帮助伊朗遏制新冠疫情,美国就应该取消对伊制裁。4月22日,特朗普发布推特称:“已指示美国海*击沉并摧毁任何伊朗炮艇,如若它们在海上骚扰我们的船只的话。”此语一出,引起伊方强烈反击。23日,伊朗国防部长哈塔尔说,伊朗已做好应对任何威胁的准备。其实,特朗普主要是向伊朗发出警告。4月15日美国6艘舰船在海湾遭到伊炮艇“骚扰”(对此,伊方否认)和22日伊朗成功发射首颗*事卫星,引起了美国的不满和警觉。故美方隔空喊话,敲山震虎,要伊朗“悬崖勒马”,不要“铤而走险”。6月5日,特朗普在庆祝一名遭伊朗囚禁的美国人回国仪式上,敦促伊朗就其核计划“达成大交易”。同时他提出,如果伊方在美总统选举前协商,就会得到更好的条件。对此,伊方断然拒绝。8月,美国又对伊朗发难,妄图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延长对伊制裁。结果遭到拒绝,陷入空前孤立。10月8日,特朗普*府宣布对伊朗银行业实施全面制裁,以进一步削弱伊经济。10月26日,在美大选前夕,特朗普*府又对伊朗石油部、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及其油轮子公司实施了反恐制裁。面对美国威胁,伊朗继续进行导弹试验。8月20日,伊*方成功发射命名为“苏莱曼尼”的地地弹道导弹。伊国防部长哈塔米公开宣称:“这种导弹的射程为英里(约合公里)”。他说,伊朗已拥有射程超过海里的新型巡航导弹。10月21日,伊朗举行了大规模防空*演,以“彰显其*事实力”。特朗普虽即将离开白宫,但仍揪住伊朗不放。最近伊朗核科学家被暗杀,虽被怀疑是以色列所为,但与特朗普*府恐怕脱不了干系。其目的可能在于激怒伊朗,进行报复,挑起美伊冲突,进而阻止明年拜登上台后“回归”伊核协议。看点六:“伊斯兰国”(IS)蠢蠢欲动IS残余势力趁疫情蠢蠢欲动,主要在伊拉克西部和北部的逊尼派省份、叙利亚东部以及叙伊公里边界沿线人迹罕至的沙漠地带活动。眼下IS着重打击支持*府的部落武装、当地官员、警察哨所、*府*;破坏地方经济重建和对流离失所人员的安置工作,并在无人区建立新据点。据报道,IS已制造超过起袭击。近来,IS又在法国尼斯和奥地利维也纳制造恐袭事件。在国际上,IS利用网络大肆招募人员,号召各地组织重新行动,展开多种恐袭活动,以收复失地,控制更多地区。IS上述活动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ly/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