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勒斯坦 > 巴勒斯坦旅游 > 试卷赠送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七年级
当前位置: 巴勒斯坦 > 巴勒斯坦旅游 > 试卷赠送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七年级
-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50分)
1.读亚洲及两个半岛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a半岛和c半岛,纬度大致相同,气候却有显著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2.关于b半岛和c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半岛旱季盛行西南季风,雨季盛行东北季风
B.受地形地势影响,c半岛的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
C.城市①是本国 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D.城市②附近盛产*麻,煤、铁、锰资源丰富
3.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四分之三
B.青藏高原是世界上 的高原
C.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滚滚东流
D.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4.中国决定投资开挖泰国境内的克拉运河,读图回答4~6题。
图中①是我国的( )
A.渤海B.*海C.东海D.南海
5.
克拉运河开通后,东盟贸易区和西亚、欧洲之间的贸易将不一定再通过②( )
A.土耳其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
C.马六甲海峡D.德雷克海峡
6.
泰国人大部分信奉的宗教是( )
A.佛教B.基督教C.犹太教D.伊斯兰教
7.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读“西亚示意图”,完成7~8题。
石油属于( )
A.可再生资源B.新能源
C.非可再生资源D.清洁能源
8.
由图可知,阿拉伯半岛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
A.分布在河流沿岸
B.分布在沙漠地区
C.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
D.分布在沿海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地方
9.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罗斯海新站于2月7日正式选址奠基,读“南极地区”图,完成9~10题。
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位置约是( )
A.°E,75°SB.°W,75°SC.°E,75°ND.°W,75°N
10.
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2月份,原因是( )
A.此时积雪最多,降水丰富
B.有极昼现象,气温相对较高
C.有极昼现象,草类茂盛
D.是南半球的冬季,风力较小
11.澳大利亚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读图,完成11﹣12题。
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图中哪个阴影范围内?( )
A.甲B.乙C.丙D.丁
12.
影响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特征B.矿产分布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13.读图1“南亚冬季等温线分布图”和图2“南亚地形分布图”,完成13﹣14题。
图示地区等温线分布特点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北部密集一地势起伏大
B.中部与纬线平行一海陆位置影响
C.南部向南凸出一该季节陆地气温高
D.自南向北递减一西南季风影响
14.
有关南亚城市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卡拉奇位于恒河三角洲
B.孟买位于孟加拉湾沿岸
C.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
D.加尔各答位于印度河平原
15.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年5月14日在北京举行。读图完成15﹣16题。
下列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处是苏伊士运河B.乙处的海洋在不断扩张
C.丙处是印度 的港口D.丁处是马六甲海峡
16.
中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淡水资源匮乏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③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油轮进出繁忙④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7.读“世界某地区图”,完成17﹣18题。
图示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有( )
A.咖啡、玉米B.小麦、棉花
C.水稻、甘蔗D.天然橡胶、油棕
18.
通过图示海峡输往日本的主要能源是( )
A.铁矿B.煤炭C.锡矿D.石油
19.(2分)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 一片净土…南极洲,下面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 )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C.可以大规模捕鲸,丰富食物资源
D.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20.(2分)造成臭氧空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异常变化
B.火山、地震频繁
C.煤炭、石油等燃烧释放的 化碳气体
D.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排放的氟利昂气体
21.(2分)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
B.森林覆盖率小,每年大量进口木材
C.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D.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
22.(2分)日本最 的旅游胜地是( )
A.琉球群岛B.富士山C.濑户内海D.金刚石
23.(2分)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 )
A.北海渔场B.北海道渔场C.纽芬兰渔场D.舟山渔场
24.(2分)巴西绝大部分领土位于( )
A.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B.南极圈和南回归线之间
C.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D.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25.(2分)地球上 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
A.印度尼西亚群岛B.非洲刚果盆地
C.亚马孙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
二、综合题(50分)
26.(15分)(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岛
B岛
C岛
D岛
E海
F洋
G海
H山(日本 峰)
日本的首都是 (城市)位于 平原上。
(2)日本处在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发 和 。
(3)观察日本海岸线的特点 ,其有何优越性? 。
27.(12分)某班同学对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国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两个研究课题,课题A:“俄美自然地理特征研究”,课题B:“中美经济合作研究”。
材料一:
年5月17﹣18日,中美两国代表团在华盛顿就双边贸易问题进行了建设性磋商,并发表联合声明:不打 ,停止互相加征关税,两国将继续加强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等领域的贸易合作。
材料二:美国本土和俄罗斯地图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俄罗斯、美国东西都濒临海洋,两国降水都主要来自 洋,两国的分界线是 海峡。
(2) 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注入 海;美国中部的 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3)俄罗斯由于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气候 (特点),因此农业生产受到制约,粮食需要进口;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和区域化生产,粮食大量出口,五大湖附近的①(农业带)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4)俄罗斯有“天然气王国”之誉,通过 (运输方式)把石油、天然气出口到中国。
(5)美国“硅谷”位于②(城市)的东南部,这里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 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北京的 科技园。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是棉花带,这里热量充足,是历史上黑种人奴隶最集中的地区
B.④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
C.⑤是海港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原因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D.⑥是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俄罗斯重要的农业区
28.(8分)下面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轮廓及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由甲半岛上的山川分布可以看出其地表形态特征是 。
(2)乙半岛所在的南亚地区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 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
(3)丙半岛上有丰富的 资源,该资源主要出口到西欧以及 、 等国家。
(4)P、Q、R三地在气温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三地中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
(5)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三大半岛上的国家都属于 国家。
29.(8分)对比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小明同学利用地图学习甲乙两国的过程,请帮助她完善下列学习内容。
(1)位置方面:两国都是临海国家,回归线都穿过其领土,其中跨寒温热三带的是 (甲或乙)国。
(2)地形方面:两国地形都是三大地形区,甲国中部①是 (地形区),乙国东部②是 山脉。
(3)农业方面:两国都大量出口 (农产品),都有发达的畜牧业。请据图和你学过的知识分析乙国东北部乳畜业发达的社会经济原因。
(4)城市方面:两国首都都不是全国 城市,甲国的③是 。乙国西部城市④是 ,有“硅谷”之称。请据图和你学过的知识分析甲国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30.(7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东临 洋,首都 位于热带,终年绿草如茵,原因是 。
(2)巴西的经济作物主要有 ,粮食作物主要有 。
(3)亚马逊河流域主要自然资源是 ,现在遭到破坏,引发了 等环境问题。
-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50分)
1.读亚洲及两个半岛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a半岛和c半岛,纬度大致相同,气候却有显著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解:读图可知:a半岛是阿拉伯半岛,c半岛是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和中南半岛纬度大致相同,受海陆因素影响,气候差异很大,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该气候出现在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的影响,气流下沉,降水少,中南半岛海陆差异显著,形成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故选:B。
2.读亚洲及两个半岛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关于b半岛和c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半岛旱季盛行西南季风,雨季盛行东北季风
B.受地形地势影响,c半岛的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
C.城市①是本国 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D.城市②附近盛产*麻,煤、铁、锰资源丰富
由题干提供的图示可知,b是印度半岛,印度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c是中南半岛,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解:读图可知,b印度半岛为全年高温,降水一年份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雨季盛行西南季风,旱季盛行东北季风;故A错误。
c中南半岛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受地形地势影响,中南半岛的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故B正确。
城市①是孟买,该地盛产棉花,是印度 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故C正确。
城市②附近盛产*麻,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这里是钢铁工业发达;故D正确。根据题意。
故选:A。
3.读亚洲及两个半岛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四分之三
B.青藏高原是世界上 的高原
C.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滚滚东流
D.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 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约占四分之三;故A错误。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 的高原,面积 的高原是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故B错误。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多数河流从中部流向周围的海洋;故C错误。
亚洲地处世界 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面对世界 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使得亚洲东部和南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故D正确。根据题意。
故选:D。
4.中国决定投资开挖泰国境内的克拉运河,读图回答4~6题。
图中①是我国的( )
A.渤海B.*海C.东海D.南海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解:我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依据位置,图中①为南海。
故选:D。
5.中国决定投资开挖泰国境内的克拉运河,读图回答4~6题。
克拉运河开通后,东盟贸易区和西亚、欧洲之间的贸易将不一定再通过②( )
A.土耳其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
C.马六甲海峡D.德雷克海峡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解:克拉运河开通后,东盟贸易区和西亚、欧洲之间的贸易将不一定再通过②马六甲海峡,该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故选:C。
6.中国决定投资开挖泰国境内的克拉运河,读图回答4~6题。
泰国人大部分信奉的宗教是( )
A.佛教B.基督教C.犹太教D.伊斯兰教
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解:泰国位于东南亚地区,主要信奉的宗教是佛教。
故选:A。
7.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读“西亚示意图”,完成7~8题。
石油属于( )
A.可再生资源B.新能源
C.非可再生资源D.清洁能源
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解: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铁矿、煤,石油等。
故选:C。
8.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读“西亚示意图”,完成7~8题。
由图可知,阿拉伯半岛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
A.分布在河流沿岸
B.分布在沙漠地区
C.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
D.分布在沿海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地方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1/4.西亚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3/5.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解: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受石油资源的影响,如图阿拉伯半岛城市分布在沿海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地方。
故选:D。
9.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罗斯海新站于2月7日正式选址奠基,读“南极地区”图,完成9~10题。
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位置约是( )
A.°E,75°SB.°W,75°SC.°E,75°ND.°W,75°N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分析可知,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依据经纬网的判读及0°、°经线的位置,可判定,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位置约是°E、75°S。
故选:A。
10.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罗斯海新站于2月7日正式选址奠基,读“南极地区”图,完成9~10题。
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2月份,原因是( )
A.此时积雪最多,降水丰富
B.有极昼现象,气温相对较高
C.有极昼现象,草类茂盛
D.是南半球的冬季,风力较小
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河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 时间。
解: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 时间,2月份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有极昼现象。
故选:B。
11.澳大利亚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读图,完成11﹣12题。
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图中哪个阴影范围内?( )
A.甲B.乙C.丙D.丁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首都堪培拉是一座经过规划建设的城市,环境优美,悉尼是全国 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解: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即乙地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故选:B。
12.澳大利亚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读图,完成11﹣12题。
影响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特征B.矿产分布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首都堪培拉是一座经过规划建设的城市,环境优美,悉尼是全国 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解:澳大利亚的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影响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素,该地区主要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故选:A。
13.读图1“南亚冬季等温线分布图”和图2“南亚地形分布图”,完成13﹣14题。
图示地区等温线分布特点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北部密集一地势起伏大
B.中部与纬线平行一海陆位置影响
C.南部向南凸出一该季节陆地气温高
D.自南向北递减一西南季风影响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读图分析可知:
北部是喜马拉雅山,等温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故A符合题意。
中部与纬线平行﹣﹣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南部向南凸出﹣﹣同纬度地区该季节海洋气温高,故C不符合题意。
气温自南向北递减﹣﹣纬度因素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读图1“南亚冬季等温线分布图”和图2“南亚地形分布图”,完成13﹣14题。
有关南亚城市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卡拉奇位于恒河三角洲
B.孟买位于孟加拉湾沿岸
C.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
D.加尔各答位于印度河平原
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总面积约万千米2.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以及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两个印度洋上的岛国。
解:读图可知:
卡拉奇位于印度河平原,A错误;
孟买位于阿拉伯海沿岸,B错误;
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C正确;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三角洲,D错误。
故选:C。
15.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年5月14日在北京举行。读图完成15﹣16题。
下列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处是苏伊士运河B.乙处的海洋在不断扩张
C.丙处是印度 的港口D.丁处是马六甲海峡
世界各国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截止年,世界上共有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个,地区为35个。
解:图中的甲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乙是红海,处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范围不断扩大;丙是加尔各答,印度 的港口是孟买;丁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
故选:C。
16.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年5月14日在北京举行。读图完成15﹣16题。
中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淡水资源匮乏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③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油轮进出繁忙④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解:中东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淡水资源匮乏;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位于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因此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油轮进出繁忙;中东地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
故选:C。
17.读“世界某地区图”,完成17﹣18题。
图示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有( )
A.咖啡、玉米B.小麦、棉花
C.水稻、甘蔗D.天然橡胶、油棕
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 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矿产以锡和石油最 ,其中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锡产量最多的国家。
解: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 产地;玉米、小麦、棉花是温带农作物,不适合东南亚种植,水稻属于粮食作物,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8.读“世界某地区图”,完成17﹣18题。
通过图示海峡输往日本的主要能源是( )
A.铁矿B.煤炭C.锡矿D.石油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解:图示海峡为马六甲海峡,通过马六甲海峡日本从中东地区进口的能源是石油,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故选:D。
19.(2分)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 一片净土…南极洲,下面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 )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C.可以大规模捕鲸,丰富食物资源
D.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解:南极地区气候酷寒,不适宜人口居住,故A错误;
南极地区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不能大力开采,否则会破坏南极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故B错误;
南极地区的生物资源不能随便破坏,故C错误;
为保护南极地区,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故D正确。
故选:D。
20.(2分)造成臭氧空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异常变化
B.火山、地震频繁
C.煤炭、石油等燃烧释放的 化碳气体
D.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排放的氟利昂气体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解: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 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排放出的氯 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臭氧减少或出现臭氧空洞会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故选:D。
21.(2分)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
B.森林覆盖率小,每年大量进口木材
C.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D.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
是一个多山,多火山地震的群岛国家;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河流短小湍急,富水能资源;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矿产资源缺乏.
解:A、国土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过1亿。
B、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
C、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贫乏,是世界上 的原料进口国。
D、日本地形多山地,地狭人稠,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单位面积产量高。
故选:A。
22.(2分)日本最 的旅游胜地是( )
A.琉球群岛B.富士山C.濑户内海D.金刚石
(1)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 的岛屿是本州岛,西隔日本海和中国、韩国等隔海相望;
(2)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
解:富士山海拔米,是日本 的山峰,也是 的活火山;富士山山体呈圆锥形,山顶常年积雪,山坡森林葱郁,山麓瀑布、温泉和湖泊广布,是日本最 的旅游胜地。
故选:B。
23.(2分)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 )
A.北海渔场B.北海道渔场C.纽芬兰渔场D.舟山渔场
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周围的多个岛屿组成.
解: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北海道渔场,该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
故选:B。
24.(2分)巴西绝大部分领土位于( )
A.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B.南极圈和南回归线之间
C.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D.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巴西是南美洲 的国家,其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圣保罗是巴西 大城市,亚马孙平原覆盖着地球上 的热带雨林,巴西绝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 的国家。
解:巴西绝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 的国家。
故选:A。
25.(2分)地球上 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
A.印度尼西亚群岛B.非洲刚果盆地
C.亚马孙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
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 的平原,它是由亚马孙河长期的冲积而成的,在这生长着世界上面积 的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称。由于人们对它的滥砍滥伐,其面积在不断地缩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ly/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