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863494.html完TS(投资意向书)、做完DD(尽职调查),最终还是放弃投资。如果发生在两年前,作出这样行为的投资机构一定会被很多创业公司“拉黑”,沦为大量融资者避之不及的存在,而此刻,这份黑名单上的机构正在逐日增加,成为业内不置可否的常态。
机构没钱了可以等,创业公司却不能停。
一颗水滴足以折射出整个落日,从一个个正在发生的故事里,憎恶也好,害怕也罢,年的创投行业真实情况正在浮出水面。
跳票
“现在有些投资者,几乎是在用买理财产品的标准看项目。”
历时五个月,接受数十家投资机构的“检阅”后,连续创业者、长三角某AI初创公司融资负责人南山这一次深刻体会到:资本市场里,创业者是真正的弱势群体。
难题一层层从机构传导到创业公司。
一方面是去杠杆、去通道大主题之下,资金面收紧,IPO速度放缓,投资机构的资金来源减少,退出渠道受阻。
另一方面,整个创投市场到了年双创热潮后的“挤泡沫”阶段,经过3-4年的发展,部分投资机构的回报率不佳,该为过去买单了。
*策和市场发展的双重因素导致机构普遍遭遇募资难。
谨慎甚至悲观的情绪,从二级市场层层传导至一级市场,从投资人传导到FA(财务顾问),而处在信息链条末尾的创业者,总是后知后觉才察觉水温的变化。
在去年12月29日的一场饭局中,南山还觉得一切很顺利,觥筹交错间,他就和一位投资人达成口头意向,敲定了公司估值和投资金额。1月4日,双方开始起草TS;1月28日,这家机构正式向南山的公司发出投资协议。
但过完年的3月初,这家机构提出了3个新的附加条件——进驻财务人员、获得董事会席位和分批打款——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业绩承诺,再打下一阶段的款,否则断粮。
苦谈一整天,双方最终未达成一致。在早期投资领域,上述要求,特别是“进驻财务人员”并不多见,而这条是南山 不能同意的。
南山回头复盘,在春节期间,报信的猫头鹰就曾经来过。
在当时的一场创业者聚会里,南山得知一位朋友公司的万元A轮融资已经签了TS,还是*了。
这位朋友告诉南山,这家基金 才说出三句真话:
“其实还没募到钱。
本来以为能募到的。
什么时候募到了再联络。”
但即便听闻了朋友的坏消息,自己又经历了跳票波折,南山仍没觉得事情会很难,因为“我们也不是 次创业了,有融资经验”。
年后,他靠朋友、熟人关系,在3月到4月见了20多家机构,一线基金和“没听过名字”的各占一半。许多投资机构里都有他的朋友、同学、前同事。
可是,这次商业世界显示了它坚硬的一面:投资机构自身难保、弹药将尽时,面上的关系左右不了底层的计算。
5月,南山辗转找到某FA机构,在其帮助下重新梳理了BP和路演话术。到6月初,有4家机构走完了出TS前的Pre-DD(预尽职调查)流程。可其中一家机构在签TS的 关头说,人民币基金没钱了,要用美元投。南山表示公司架构不太合适拿美元,容他考虑一个周末。周一下午,对方告诉他:实在对不起,人民币和美元都暂缓投资。
半年内,本来认为融资不难的南山连续遭遇两次跳票。
投资机构的募资难,已经传导为创业项目的融资难。
根据VCSaaS的数据,年 季度投融资事件总数为起,较去年同期下滑21.5%。
某一线精品投行内部人士告诉「甲子光年」,她最近也遇到数个签完TS、做完DD(尽职调查),投资方最终还是放弃的案子。
很多迹象表明,投资人正变得空前谨慎。不安的氛围笼罩行业,创业者在融资时遇到了以下的诸多变化:
·Pre-DD(预尽调)重新成为常态
3、4年前,还是上午见面下午就能签TS的“好时光”,“3分钟打动投资人”更成为屡见不鲜的新闻,DD一般在签TS后进行。而如今,创业者不得不重新适应投资人Pre-DD(预尽调)的要求,在签署TS前向意向不定的多家机构展示核心信息。
·约见频繁,但投资人却迟迟不表态
“当面说得很好听,回去迟迟不表态,要么出差了,要么还没上会,让投资人动心变得越来越难了。”一位两周内陪会数十场,目前正在服务一家创业公司的FA告诉「甲子光年」。
「甲子光年」从以太易项平台获得的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之后(3月-5月),投资人通过以太易项平台约见项目的次数在每月次左右,而去年年末则为每月次左右。这种“越没钱越想看项目”的心态,令本就融资困难的创业者付出了更大成本。
·人心浮动,部分投资人出现不规范操作
一些逐步察觉到自己机构没钱的投资经理、投资总监(机构最初没钱时,通常只有核心合伙人知晓),开始“动作变形”。
这有时会让不清楚其中微妙利益关系的融资者收到错误的反馈。
某投资机构合伙人向「甲子光年」透露,因为自知机构没钱推不过会,部分投资经理会私下把项目介绍给FA,从中赚取中介费。也有人通过不停约见,急切地挖掘好项目,好作为跳槽下一家机构的投名状。
一位在今年上半年接触过数十家投资机构的创业公司CEO告诉「甲子光年」,他在见过一些机构后得知,原来部分机构已投资或正准备投资他们的竞品,这些机构的目的可能是打探对手的内部消息。
“发出去一个BP(商业计划书),过了一段时间,你发现你的BP已经人手一份。”
被“没钱了还看项目”的投资机构伤多了,一些创业者不想再浪费时间,他们会直接问机构:
你有钱吗?你怎么证明?
谁没钱了?
年末,经纬中国创始合伙人张颖曾在给创业项目的7条融资建议中说:“这个市场现在看是不缺资金的,年创投基金的规模较前两年增长了62%。”
但形势在年很快调转。
据投中研究院统计,年一季度,国内VC/PE机构完成募集基金规模.3亿美元,同比下降74.85%;数量共支,同比下降54.82%。
4月,情况更坏,VC/PE市场完成募资规模下降85.78%,数量同比下降69.41%。
某投资机构合伙人还观察到,很多基金包括许多头部基金都在“提前募资”,即使账上还有钱。
“我所知道的大基金都在募资,包括经纬、愉悦和IDG等。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们募资一次可以投3、4年,本轮可以说是提前了。”他自己所在的机构也提前启动了募资计划,过去都是找朋友,这一次专门组建了募资团队,因为几个合伙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年下半年会更不好。
“扎堆募资”,进一步提升了整个市场的募资难度。
到底谁没钱了?
一家一线精品投行人士透露,年从成熟机构分裂出的一批“VC2.0”机构目前较普遍地遇到了募资难题。
所谓“VC2.0”,即很多原来一线基金的小合伙人、高管由于分利不均等原因,顶着在老东家的trackrecord(过去的成绩)和“双创”大潮的市场热度,纷纷出来成立自己的基金,高举高打,渴望开辟一番新天地。
通常,国内基金为“3+2+2”模式,前三年是投资期,中间两年是退出期, 两年是延长期。
到了年,这批VC2.0经过3-4年的发展,投资期接近尾声,回报率逐渐显现,成绩不好的投资机构便很难继续募资。
新基金难做并非中国特色。一项包含了家美国VC公司在年到年间发行的支基金的调研显示:
仅有10%的VC发行过4支以上的基金;对于66.4%的VC来说,他们的 支基金也是他们的 一支基金—— 支没做成,以后基本不太可能完成募资。
国内,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成立的基金95%会死掉,这丝毫不亚于创业者九死一生之命运。
那么,创业者究竟应该如何判断谁有钱,谁没钱?
一种方法是看近期是否有募资新闻和投资新闻出现。但即使是最近仍有少数投资消息披露的机构,也不一定还有钱,因为投资消息的披露往往有一定滞后性,此刻披露消息,不代表基金账上还有钱可以继续投。
此外,如果机构中有上市公司担任LP(有限合伙人),可以通过检索上市公司的公告获取部分出资信息。
此刻真正手握弹药的,除了最 的大基金,还有产业资本,而后者正越来越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如今,以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正越来越多介入早期投资。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年3-5月,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分别有25、18和11起投资事件,且其上半年的投资事件中,有7次属于天使轮\种子轮,已接近年全年该轮次投资事件总数。
年 季度最活跃投资机构排名(图片来源:VCSaaS)
对创业公司来说,还需要了解的是,什么赛道能吸引钱,什么赛道已成昨日*花。
年-年 季度,不同行业投资事件占比变化(图片来源:甲子智库)
整理投中研究院历年的年度VC/PE统计,可以发现,按行业来看,除了一直最吸金的互联网行业,从年到年 季度,逐渐呈上升趋势的赛道包括医疗健康、教育及人力资源和制造业。
而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近30日内,除互联网和IT领域外,最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ly/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