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楼市20年大顶将至,关键词ldquo


来源:刘备教授

这个题目肯定会被很多人骂,特别是手里有很多套房子的。但事实、数据、逻辑就摆在那里,在历史潮流和经济规律面前,个人意志无足轻重。

吃瓜群众最近又创造了两个关键词。

个是“骨折”。泰禾集团的合肥院子年初必须验资万才能看房,价格2.1万,目前降到了1.6万,8个月跌幅20+%。所以这不是打折,而是被打到骨折。

第二个是“刚烈”。大杭州4月的时候出现了90岁老奶奶被抬着去摇房号的情景,有媒体采访被告知这位老奶奶是刚需。当时杭州一二手房倒挂15%左右,中签率低于5%,摇到一个号就相当于赚几十万。而目前部分一手房已经开始降价促销,前期摇号业主维权,这就是刚需变刚烈(士)。

恒大、碧桂园、万科等大房企已经开始抢跑。今天碧桂园已经开始全国打折活动,力度 是75折左右;万科CEO郁亮讲话要求今年首要目标是实现回款亿,后面准备好过冬。

所以当前楼市中最乐观的声音大概就是:三四线肯定要完蛋,二线也够呛,但一线城市只要放开限购肯定还会涨。

但是,一叶落而知秋。现在是整片森林都倒下了,就那么能确定那几个大树能独自撑起天空?

大天朝房产已经走了20年大牛市。但大部分人只知道房价涨了很多,却不清楚到底涨了多少。先给个大结论:以北京海淀区为例,从年到年,房价涨了23倍,同期GDP涨了7.5倍,房价涨幅是GDP增长的3倍。其中又可以分为3个阶段:

阶段1:年之前,房价与GDP同步增长。

年均价元,年10元,3.14倍;同期GDP3.2倍。

阶段2:年至年,房价增速为GDP增速的5倍。

年均价1.1万元,年4.76万,4.1倍;同期GDP1.6倍。

阶段3:后,房价增速为GDP的1.73倍。

年均价4.76万元,年8.3万,1.73倍;同期GDP1.42倍。

至于为啥会有3个阶段看上面那张图就明白了。年之前属于正常的增长,所以和GDP同步;但年和年嗑了两次药,人为推动了后面2个阶段的牛市。

全国各地的情况大同小异, 值得一提的就是年后的棚改推动了3、4线城市房价的大涨,有点定向放水的味道。

很明显,年开始的去库存药劲到目前基本上算是过去了。一手房因为限价看不出什么,给个 的二手房数据给读者大人们seesee。

9月的数据肯定还没出来,但全国各地都传来了房闹的消息,这肯定说明房价在跌啊,不然不可能有房闹啊。楼市向来有金九银十的传统,金九肯定没了,银十不跌就够意思了。接下来从11月到明年2月都是传统淡季,还会进一步下探。

那么问题就来了:还会嗑第三次药么?

答案就是NO。

理由1:美元加息和 背景下,嗑药就是找死——看看土耳其,再看看阿根廷。嗑药一时爽,但总是命更加重要。讲真,目前央行忍住不加息已经够吃力了。

理由2:年这一波去库存操作本来是为了解决地方*府债务问题。但实际库存去了,地也卖了,结果地方*府债务不仅没有减少还增加了。中央已经被猪队友坑了一次,还会主动去送菜上门被坑第二次么?

理由3:嗑药本质上是一种透支,每届*府通常会磕一次,给下届*府留个坑。本届已经磕了一次,结果给自己挖了个坑;再磕一次的话,这个坑还是自己的。人总不能两次都挖个坑把自己给埋了。

理由4:嗑药的效果每次也是递减的。从前面海淀区的数据可以发现,09年这次嗑药效果特别好,但年这次就要差好多。即便再嗑药,可能也是更小的收益和更大的损失。不如不嗑。

理由5:清空6个钱包导致消费降级,吃榨菜用拼多多,还搞出来一堆三和大神。后果很严重。

所以只要中央有基本的理性,就不会很快重启嗑药。恒大、万科、碧桂园都认清形势抢跑了,人家可是几千亿市值、消息灵通的大公司。

比很多人手里那几套房子金贵多了吧。

吃瓜群众可能还关心:任大炮老师不是说城市化还没结束,需求仍然茫茫多么?

的确,城市化还没结束。目前天朝一线人口1亿,二线2亿,三线到十八线4亿,农村7亿。

所以未来一二线城市人口再增加50%左右是大概率的。这些人都需要房子。

但需要不是需求。今天我去朋友家玩,我也很需要他那个市价万的小别墅。但我不是需求,因为我根本买不起——买得起的才是需求。

假设房价不变,一线上车盘万,攒万才能上车。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6万,能一年搞到12万可支配收入的都算是高端人口,才能上的起车。正态分布了解一下,这样的高端人口最多占比20%,剩下的都是等待*策房和租一辈子房的命。

所以需要很多,需求很少。在长远的未来北京还会增加大概0多万人口,但其中买得起房的只有万,按照目前平均2.5人一套房的标准,还需要80万套商品房。

北京市每年大概新增商品房8万套左右,10年就能满足这些新增高端人口的需求。即便北京商品房供应继续减少,一年5万套左右,那么16年也可以满足。

也就是说,最迟16年后,北京和其它一线城市的人口就不会再明显增长了。在这16年里面,也都会实施比较严格的控制措施,不存在突然爆发的需求。

其它二线城市的情况类似。不过存在某些二线城市突然爆发进入1.5线的可能,但那都是个案而已。

给个结论:城市化的确没有结束,但新增的城市人口必须接受城市折叠的现实。对其中大部分人来说,按照目前的房价,他们哪怕再需要房子,也没有能力变成需求。所以新增的需求是有限的。

除非未来个人收入能有再次的大幅增长...但真的很难了。

以上都是基本面分析, 再客串一把趋势分析。

从年开始,北京房价23倍,是GDP增长的3倍。比GDP多的那部分,自然都是杠杆。

而最近2年多,一个绝无仅有的现象就是房市已无空头。大空头如时寒冰、牛刀这些都已经被打脸到死。我自己也在年翻多,先后换房两套,并且先后持有万科、融创、碧桂园、中国奥园、绿城等房产股,大赚一笔。

但是没有空头的市场是最可怕的,这意味着多无可多,再也没有增量资金了——这也和目前所有人耗尽6个钱包的现状是一致的。

这种资金现状,即便没有任何*策出台,也意味着变盘一触即发。实际上限购限价*策的推出,因为留住了部分资金个杠杆,所以根本不是利空,而是 限度延长了牛市。

但悲剧的在于三四线城市的火爆却消耗了这部分宝贵的资金和杠杆。许多人因为一二线限购,转战三四线,表面上看是大赚一笔,但实际上变现困难。三四线的特点是只要行情一变,二手房根本跑不出去。

举例来说,碧桂园今天75折跑路了,你二手房还能比碧桂园跑得更快吗?考虑到二手交易成本,二手房要跑赢碧桂园必须65折才行,就炒房的那帮韭菜,忍心给自己来这么一刀么?

刚需变刚烈就 说明了这一点。上涨周期中90岁的老奶奶也是刚需;下行周期中真刚需也会变成刚烈。

所以未来 的可能就是多杀多。当然*府早有防备,大招就是限售。买在山顶上的这些走不了,山腰上有利润的不会割肉。

这样的杀跌就是坚定而温和的。一年下一个台阶,直到价值回归或者经济全面复苏、个人收入大幅上升。

写到这里,又获得两个 消息。泰禾集团在苏州的项目,地价2.6万,房价3万就卖。以泰禾的融资成本,算一下每平米至少亏出去8千以上。碧桂园合肥中堂项目,备案价2.2万,中秋特价1.7万。

必须提醒一叶落而知秋。何况现在根本不是一叶落,而是碧桂园、万科这样的巨头都在抢跑。

万科一年赚小0亿,都在说要过冬。

一叶知秋,所以凛冬将至。只不过现在还是秋末冬初,还会有回暖,但千万不要有幻想。但愿20年大顶,刚需变刚烈不是你就好。

-全文完-

觉得文章不错

建议大家把快刀洪七置顶

每天 时间收到我们的推送!

要是转发到朋友圈就更好了!

快刀洪七读书

长按







































如何防止白癜风的复发
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出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ly/3962.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