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人文胶州


大河润胶州相映杜宝丽/摄作者实地采风幸福纽带姜蕙真/摄水碧鸭儿闹刘进清/摄沽河桥下王世宽/摄

  □姜蕙真

  初春时节,有幸到大沽河岸边一走,真是长风浩荡,气象万千,让久居室内、伏案闷读的我襟怀舒畅、眉目顿开!

  车行在大沽河李哥庄镇一段平坦的堤坝上,伴着窗外初春微冷的风,放眼望去,高高的堤坝内外栽植着宽阔的速生杨生态林,新鲜晶亮的杨叶乘风雀跃在枝头,一排排修长的杨树像一队队碧绿衣裙的舞者,在春风中踏歌舞蹈。阳光、和风都被这些绿色的精灵梳理得更加明媚、妖娆。河床中,大沽河水静静地流淌,反射着阳光,储蓄着热量,涵养着鱼虾水草,自北向南,徐徐缓缓、弯弯曲曲,匍匐于胶州大地,使人顿感天地阔大、风景伟岸。

大沽河,母爱的河

  至少在春秋时期,大沽河就已经在我们祖先的身边汩汩流淌。让我得出这一推测的,是因为这样一段史料:大沽河古称“姑水”、“沽尤”,最早记载“沽尤”名称的是《春秋左氏传》,沽即大沽河,尤即小沽河。大沽河发源于烟台市招远阜山西麓的山溪之中,可见水质清澈、出自天然。自招远市由北曲折南流,途径招远、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城阳等市(区)流入胶州湾,全长.9公里。大沽河在胶州半岛西部舒展延伸,流域面积多平方公里。我市因位于大沽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上,所以进入胶州的大沽河流域土层肥厚、地势平坦。拥有着大沽河这片青岛市 、最稳定的本土水源,承受着她神圣的恩泽,多少年来,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母亲河”。

  对于母亲河的理解,最早来自于老家那位90多岁高龄的说书老爷爷的故事。小时候,每逢夏夜来临,整条街的人都会聚集到前街中部老爷爷家门口,等待他的重孙一手提着他的大马扎子、一手提着他的长烟袋,出现在大人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开始他独特而绵长的精彩讲述。关于母亲痛失爱子后意外重逢的故事,是老爷爷重复讲述次数最多的,也是大沽河众多传说中最温暖的,更是在我内心深处化“河流”为“母亲”的比喻中最形象生动的——

  故事不知发生于何朝何代,那时大沽河水涨,河边孩子小二看到水中漂着一块很大很大的浮木,就想凭良好的水性下河捞上来用。他一头扎入水中,翻身骑到大木头上,低头细看,浮木上竟然“齿甲鳞鳞然”,原来是条龙!飞龙驮着他穿行于滚滚波涛之中,奇妙的是水已经没过头顶,小二身上却滴水不沾,瞬息间穿越了数百里。小二见龙苍苔遍体,身上沾满了各种水藻、青苔,鳞甲中有很多螺狮,便知龙为神虫。他摩挲龙身,擦掉青苔、剔掉螺狮,龙看起来好像很舒适的样子,原来这神物也需要爱护安抚。孩子在龙身上呆了三个昼夜,因想念慈爱的母亲,不禁失声恸哭。哭声惊动了神龙,打动了恻隐之心,腾身将他抛到了岸上。上岸一问,这里已是莱阳东北地界,于是他一路乞讨而归,母子终于重逢,大呼万幸,感念大沽河的神奇和慈爱。这个传说记载于清乾隆和道光年间《即墨县志》和清代笔记《小豆棚》等书中。这醇香美好的故事,被大沽河流域的善良百姓不断传颂,感动着讲述者,也感动着倾听者。

  我的家乡距大沽河有五六里地,童年时经常听父兄们在汛期结伴到大沽河流入我市的沙梁河段去网鱼、摸虾、挖河蚌。因为是个小女孩,所以多次苦求也没能得到应允跟随同去,不用说没能下到河水中,就连亲眼看见大沽河滚滚的波涛都没能如愿。作为胶莱人,虽然自小生活在大沽河和胶莱河的怀抱里,但大沽河浩荡的水波、广阔的河床、茂密的树林、丰美的水产,却只能在想象中给我一种浩瀚丰饶、温暖神秘的感觉。

  “想当年,大沽河连河叉子里都满是鱼鳖虾蟹和苇子,豆*季节,大虾往怀里蹦、毛蟹往脚下爬,一网下去,脂鱼、梭子拉都拉不动……”如此诗意诱人的描述,出自一位老渔民之口,是我几年前曾经在大沽河下游村庄采访时听到的。浪花欢跳,大沽河从家乡胶莱镇流进胶州市区,一路流经李哥庄、胶东、九龙,扑进胶州湾的怀抱。既然是母亲河,是“母亲”就会有“偏心”的时候,大沽河这位“偏心的母亲”对胶州这位骄子特别地偏爱,张开她温柔的双臂,将两岸的子民深拥入怀,无私地献出芳醇的甘乳。翻阅四季,大沽河在我们身边展开一幅幅富丽的画卷:春暖花开时,她奉上的是“水族”的盛宴;芦花飞舞时,她捧出的是仓廪的殷实;盛夏河中戏水、水边垂钓,冬天河边赏雪、水边听风;临河人家,傍河而居,风光旖旎,日月丰饶。

  “沽河脂鱼海中鲳鱼,地上驴肉天上龙肉”,提起大沽河的水产,胶州人都会深情向往一种叫做“脂鱼”的美味,在这四样稀罕物里,“海中鲳鱼”和“地上驴肉”我都有幸品尝过,但对“沽河脂鱼”和“天上龙肉”来说,想着如此神圣的上品恐怕只有上仙才可享用,我等凡夫俗物连“垂涎”的胆量都不敢有,便只能在神秘的遥想中体味连连。据说,“脂鱼”只生活在大沽河入海口附近咸淡适中的“两浆水”中,因为脂肪肥厚,所以肉质太脆,掉在地上鱼身立即就会摔的四分五裂、分成四绺八瓣。我的祖母对“沽河脂鱼”情有独钟,听父亲讲,当年她为了尝到这种传说中的美味,连续耗时一个半月,点灯熬油、日夜奋战,亲手编织了一担“ ”甩网,郑重交给大伯父。之所以说这担网是“ ”的,是因为其用料、工艺之绝顶——天才的祖母把自家地里种的土麻剥下外皮,用水浸泡至柔软坚韧,晒干后拿指甲细细厉开,一根根刮掉乱毛,再用鸡蛋清浸泡,晾干做成丝线。用这样的丝线织成的甩网,网丝高度凝练、特别滑爽沥水,照着鱼群的影子一网甩出去,“唰”的一声入水、再“唰”的一声出水,鱼落网中,难逃一条,干脆利落,沉实迅即。不像一般的渔网,照着鱼群的影子甩出去,轻飘飘的在空中飘舞,等落下水中,鱼儿们早已逃之夭夭。拿着这张珍贵的甩网,大伯激动地拍着胸脯保证,坚决不负厚望,不日一定让她老人家吃到“脂鱼”!在同伴们艳羡的目光中,大伯扛着他心爱的“ ”甩网风里来雨里去,可是那神秘的“脂鱼”最终也没有因为他的勤恳下力而露出半点影子!我想,或许所谓“脂鱼”,只是传说中的神鱼,流水纵深处,无处觅仙踪……

  如今,大伯的“ ”甩网和大伯一样,早已化为尘埃,留在父亲的记忆中,留在我的缅怀里,留在家族的传说中。大沽河却依然如故,年年以滔滔的清波和肥美的水族吸引着人们。每隔一阵子,我都会陪父亲去老家胶莱镇大沽河沙梁大桥的桥头走走,望望敞亮的河面,照照清澈的水波,逛逛桥头的河鲜市场,临走,挑上几样欢蹦乱跳的小河鲜,鲫鱼、河虾或者*鳝……年增岁月人增寿,年过花甲的老父,只要一嗅到大沽河特有的土腥气息,就立马变得腿脚轻快,眉目舒畅,仿佛回到快乐的青少年时光。而我,不但会被他的好心情所感染,更会为他的旧情怀而感动,对大沽河凝聚起化不开的亲情、乡情……

  内涵决定气质。杨柳扶风,河边漫步,冲积平原淡水甜甜的气息扑面袭人,沿河两岸地势平整端庄,田畦方正大气,既没有丘陵区的沟沟坎坎、小阡小陌,也没有大海边的盐碱荒滩、冷硬礁石。那种独有的辽阔旷远、舒缓畅达,任何一种地方都无法比拟,这就是大沽河独特的气质。岸边一望无垠的麦田和油亮苍翠的蔬菜在清澈水流的浇灌下,就像畅饮着母亲甘甜乳汁的娇儿,茁壮成长,一年比一年丰收。河水滋润的肥田沃土还养育了无数的动植物群落,使大沽河繁衍出丰富而和谐的生态链。岸边的野草野菜野花葱笼茂密,五彩斑斓,像一幅经过了超级设计大师手笔的硕大地毯,蜿蜒烂漫地铺设在水边。飞蛾、蝴蝶、蚱蜢栖息嬉戏,偶或有对舞的双蝶、和鸣的小鸟追逐在草叶间或枝桠里,野趣盎然。水中,苇子、蒲子、芦荻都秀出细嫩的绿箭,刺出水面。鸟雀们循着春的芳踪自南方北飞,野鸭、鹭鸶、大雁、百灵、喜鹊、山鸡,在大沽河中摆开方阵,亦歌亦舞,载翱载翔,兴奋地赶赴一场场盛大的约会。大沽河,具有如此真实的母爱特质,是让我最真切地体验到母爱温暖胸襟的 的河!

大沽河,文化的河

  当然,由“龙族”主宰的大沽河也有因过度开发和暴雨泄洪而导致满溢成灾的时候,给沿河人家带来过 和泪水。为治理大沽河,历代水利人和流域百姓步履维艰,付出了高超的智慧和晶莹的汗水。在河流综合治理之前,大沽河在我市境内建有20多座桥涵闸,南沙梁村的公路交通桥、双京村的提水站、大贾疃拦河闸、大屯村的引水涵洞、码头村前(少海新城)的高速公路桥等。

  较近的两次大规模的大沽河治理工程让生活在当代的胶州人记忆犹新: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大沽河堤坝大面积沉陷断裂抢修工程,另一次是年大沽河下游治理一期工程。近年以来,从大沽河入海口码头村到胶东办事处的城区东部,少海旅游度假区的大手笔规划使大沽河的防洪功能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依湖而建的大型园林风光更是为大沽河畔“塑身美容”。少海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源于大沽河下游防汛与蓄洪工程——东部滞洪区的设计规划。年,我市为完善城市防洪功能,将开挖拥有6.28平方公里浩淼水面的东部滞洪区、建设高品位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列入当年实事工程,融资6.8亿元,拉开了滞洪区工程的战幕。在满足滞洪功能之余,决策者顺势而为,以少海为核心,再造一片亲水生态新景观。已建成的少海南湖、北湖水面景观,像一位撩开面纱的美丽少女,秀美婉约、绚丽多姿;新建的秧歌城、板桥镇,恢复建设的慈云寺、万佛塔,恢弘壮观、内涵丰富;特意保留的原生态湿地,涵养着肥美的水族,经常引来天鹅的美丽仙姿。昔日的荒滩已经升级为一处 AAAA景区,也成为一处弘文尚德、展览古迹的名胜,吸引着八方游客。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后,在极少不加班的闲暇片刻,就像那些水鸟一样,少海南湖成为我放松身体、放飞心情、放牧灵*的栖息地。

  辛勤的汗水,数番的拼打,变“水患”为“水利”,几代胶州人终于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每当提起大沽河治理,亲身见证过其艰辛历程、感动过其无私付出的人,都会禁不住唏嘘感叹。而我,在一次次采访最近这次大规模、 次的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的策划者、指挥者、建设者的过程中,眼前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大禹治水的上古神话。遥想时空深处,鲧、禹父子受命于尧、舜,面对滔滔洪水,不畏天险、父承子业、前赴后继、开山疏水,那艰辛、那跌宕,光照史册。尤其是击退洪水、拯救万民的大禹,忠恳、热诚、执着的家国深情,流淌过华夏数千载历史长河而千古流芳。他忠于职守、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身影,至今让我每每忆起,便眼角润湿、激动不已。

  乘风步云、硕果累缀。年8月,青岛市委、市*府下发了《关于实施大沽河治理的意见》,作为青岛市空间发展战略重大决策部署的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将撑起我市全域融入青岛“ 字型”核心区域的重要支点,成为我市“一带两区四板块”新胶州发展规划的“幸福纽带”,开启了大沽河治理的新征程。次年2月,我市正式启动大沽河治理工程,历经三年风霜雨雪,水利、绿化、交通三大工程全部结束,总投资24.43亿元。在青岛市*府组织的十二次观摩考评中,我市在青岛五区市中连连夺魁,无一居二,风风光光地捧回“十二连冠”的“大满贯”。

  “风光”的背后,是一群群治河人亲笔书写的“当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故事。而今,大沽河河道更加宽敞、河水更加清澈,两岸道路通畅、绿意葱茏、桥涵耸立,沿岸村庄日新月异、特色产业林立而起、观光旅游日益火爆。一路走来,农家宴活色生香、夜生活歌舞升平,南王疃采摘园、大店村太平寺、冷家庄黑陶等吸引着蜂拥而至的观光客、香客、淘宝客,生态农业示范带、新型幸福社区聚集区、滨海湿地保育带从北向南依次展开,房车露营度假基地、大沽河博物馆等一系列文化服务项目也拔地而起。垂钓者临波展杆,垂钓一河悠然;跑步者穿行绿色堤岸,播撒一路欢歌……

大沽河,精神的河

  谁说河流没有脚?沉默的古河道无言地演绎着大沽河婀娜的舞姿。据说,古代大沽河入海口在胶东办事处大麻湾村,几百年间,大海已经后退二十多里,如今沽河大堤下面附近的大河沟便是曾经的大沽河古道,从前的大沽河就是沿着这条河道顺着大堤往东北方向,一直流到了李哥庄镇的十字坡。关于十字坡,传说明代 道士李常明,在十字坡处修建了一座石桥,在桥下埋了一把镇河宝剑,镇着河里的鱼龙精怪不敢经过此桥,更不敢兴风作浪。据老人们讲,十字坡修大堤时,曾挖出古代石桥的大石板。沧海桑田,曾经的古河道早已废弃,如今的大沽河沿着后人新开凿的水道,依然鼓荡着往昔汹涌的波涛,哺育着金胶州绚烂的今天。

  历代播洒着心血开挖河道的前辈们如若健在抑或天上有知,定然会为家园的巨变而震撼,定然会为子孙后代的富庶而欣慰——今天,沿着大沽河两岸,胶东国际机场铿锵落子、带动临空经济区横空出世;向南延伸,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 ”,少海省级旅游度假区接连诞生;以多式联运为特色的胶州湾国际物流港迅速提升;李哥庄小城市建设加速度冲刺……进入*金发展期的胶州,确立了宏远的目标,建设航空之城、物流之城、尚德之城、生态之城,建设“幸福宜居青岛北部新区”。这一宏伟的蓝图,将胶州带入“抢抓*金发展期,蝶变升华进行时”,将80万胶州儿女带入激情与梦想洋溢的美好时代……

  大沽河畔,集纳了最典型的胶州风物,滋育了最迷人的胶州风情。亘古而来,大沽河奔腾的是子在川上的思考和感慨、是逝者如斯的长渺和永恒,是沧海桑田的变迁与演进。如画的四季卷轴、如歌的岁月音符,共同见证斗转星移、共同缔造物阜民安!

  我虽未通读中国古代地理名著、 散文《水经注》,但只略读部分篇章,就被其绚烂的文笔、清丽的语言所吸引。其中诸多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经常会被我自然而然地嫁接到大沽河上。苏轼曾吟:“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刘熙载亦云:“郦道元叙山水,峻洁层深,奄有楚辞《山*》、《招隐士》胜境。”何其巧合,除《水经注》外,屈原的《山*》、《招隐士》何尝不是我最喜欢的古代美文绝唱?这一切,又何尝不与大沽河伟岸的形象、博大的胸襟、高洁的精神特质相契相合呢?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大沽河代言着上古哲学,阐释着鲲鹏之志。几度沧桑、几番沉浮,就如同一路奔向大海的执着,大沽河从来没有停止过追逐时代的脚步。如今,汇入了盛世洪流的她,变得更加风姿卓越、大气磅礴,让接近她、读懂她的人慢慢省悟人生中“担当”、“奉献”、“付出”、“收获”的真谛,体会到从容淡定、慷慨大度的生命境界。

  开发包装后的大沽河,并没有因人工的粉饰而失去纯朴野性的气质和自然大气的风范,看到她能够永葆其原生态的清纯唯美,真是令我欣喜异常!化解苦涩,化除悲忧,大沽河汇集万千气象,从昨天走来,向明天奔去。流过无数风风雨雨,在我心中、在我梦里,凝成一条乡土情结的“护城河”,早已化为一个永恒的符号,流淌着大河文明的文化血脉,守护着尚德仁厚的精神家园,激荡着大海一般辽阔深沉的家国情怀……

★★★★★★★★★★★★★★★★★★★★★★★★★★★★★★★★★★★★★

与书为伴

  于福文

  儿子读小学时,曾参加过一次学校组织的朗诵比赛,那稚嫩的童音犹在耳畔:我有一个充实而快乐的童年,因为我每天与好书相伴;我有一个漫步哈佛绿茵的梦想,因为《卡尔威特的教育》在那里珍藏;我有一个描绘祖国蓝图的志向,因为好书伴我快乐成长……

  由此想到好友曾发给我的一则   一个人爱读书,能够拥有幸福的人生;一个民族爱读书,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众所周知,占世界人口不到1%的犹太民族,却拥有多如繁星的杰出人才。有学者统计,对美国人最有影响的位文化名人中,犹太人占50%;美国 大学的教授,犹太人占30%;全世界诺奖获得者,犹太人占17%;世界十大哲学家,犹太人占8名……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科学巨擘爱因斯坦、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音乐巨匠门德尔松、艺术大师毕加索、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这些大师级的犹太名人,以其无与伦比的智慧在人类文明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犹太民族之所以如此之 ,就因为这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犹太人有一句格言:如果你在灯油方面所花的钱,比起食用油方面还要多得多,你就能成为智者。据联合国公布的各国国民每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以色列以每年人均阅读64本书高居世界各国榜首。犹太家庭的孩子出生后,母亲都会在《塔木德》书的封面抹上蜂蜜,让孩子去舔,使孩子从小就知道书是甜的。

  陶潜《与子俨等疏》有言:“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开卷有益,本是古人的读书心得,认为只要读书就有好处。然而,书海浩瀚、良莠不齐,要真正做到开卷有益,就需要读好书、善读书。选好方能读有所获,善思才会读而有乐。古今中外之国学经典、人文历史、文学名著、经济金融,均可置于床前案头。读国学经典可以开启人生智慧、领悟生命真谛,《易经的奥秘》揭示的是宇宙人生的密码,《素书》体现的是对人性的精到把握,《道德经》彰显的是自然之道,《论语》包涵的是“仁者爱人”之要义,《了凡四训》阐明的是“命自我立、福求自己”的人生感悟……国学经典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反复品读,必能使读者的心灵得到净化,人生境界得以升华。读人文历史可以增长见识、明鉴古今,无论是古代史之《史记》、《资治通鉴》,还是*史之《解放战争》、《 》和《长征》,都能够让我们穿越时空、感知历史、思考当今。读文学名著可以陶冶情操、涵养心灵,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让你品味语言的音韵,思考人性的善恶。自然文学经典如《醒来的森林》、《遥远的房屋》、《低吟的荒野》、《心灵的慰藉》……引领你走进万物共生的大自然,追寻心灵的宁静和思家的亲情。读经济金融可以登高望远、洞察大势,《货币战争》、《美元大崩溃》、《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等等,都能够让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世界经济战场的波谲云诡、风起云涌。

  明儒王阳明心学四诀诗云: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核心哲学思想是知行合一。当今有志之士如能祛除浮躁,视书为友,与书为伴,时常守一杯香茗,捧一本好书,品味茶的浓郁,迷恋书的芳香,静静地与智者对话,触摸思想的火花,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知行合一,必能感受学习的快乐、感知读书的幸福、感恩生命的律动。

★★★★★★★★★★★★★★★★★★★★★★★★★★★★★★★★★★★★★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资讯网
白点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ly/223.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