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苏伊士运河大堵塞,背后的中东问题更严峻敌


北京时间3月24日下午,中国台湾长荣海运(EVERGREEN)集装箱船“长赐轮”(EVERGIVEN)在苏伊士运河新航道搁浅,导致运河双向都出现了交通大阻塞。出事船只于埃及当地时间3月23日上午8时左右,从红海北向进入苏伊士运河时,在河口南端6海里处疑似遭到瞬间强风吹袭,造成船身偏离航道并搁浅。埃及方面采取了拖引船牵引、挖掘机挖掘河道、试图让船头调整角度等多种方法,最终在北京时间24日晚间将“长赐轮”脱浅,下步是将“长赐轮”拖离事发位置。苏伊士运河是欧亚的大动脉,堵了谁都会急,埃及更急:这条运河为埃及的重要财源之一,年给埃及带来58亿美元的收入。可是急归急,这事情的处理效率不容乐观。这条运河曾经见证了埃及人民的伟大,见证了埃及不惜战争的雄心,也见证了埃及现在的种种诟病,例如懒惰、势利、低效等。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船长们,都知道准备礼物应付埃及的官员、引水员、拖船的船员,只有小恩小惠到位了,工作才有继续的可能。这次“长赐轮”除了交罚款,估计要向挖掘机、装载机、9艘拖船缴纳“不菲的香烟”。另外一个角度是,没经历过过别人的苦,怎么会体会伸手卡要的羞耻。埃及,全称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冷战期间,苏联扶持埃及,给予了纳赛尔*府的大量援助,*队大量装备苏式武器。在年、年、年、年、年的中东战争中,埃及参加了前4次。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纳赛尔领导下的埃及直接向英法开战,取得了战略胜利,收回了苏伊士运河主权。这些,都显著提升了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不过,赢少败多的中东战争证明了阿拉伯联*的不堪一击。年纳赛尔总统去世之后,上台的萨达特总统开始与美国结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苏联不支持埃及收回西奈半岛。屡战屡败与苏联的态度转变,促使埃及重新思考了人生:要不要与以色列和解?年3月26日,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华盛顿签订《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美国总统卡特作为连署人在和约上签字。该条约及其三个附件的主要内容是:结束战争、两国建交,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就这样,埃及在战场上没打回的领土,通过外交手段拿回来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条约签订后的第二天,即年3月27日,18个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代表在巴格达举行会议,通过对埃及实行*治和经济制裁的决议,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中断同埃及的外交关系——埃及背叛了阿拉伯世界。自此,埃及放弃了阿拉伯世界的老大,当起了美国的小弟。年,埃及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社会陷入动荡,执*30多年的总统穆巴拉克被驱赶下台,甚至被送上法庭接受审判。可是,风波过后,埃及局势并没有好转,*治闹剧不断。金融危机的影响、动荡的局势,让这个承载着近1亿人口的贫瘠土地更为痛苦。这种状态,处于中东中心的埃及几乎是中东现状的典型样本。中东,*治家眼中这个世界上 的破碎之地,再次被打碎之后,美国发现用民主竟然不能填饱当地民众的肚子,果断选择了脱身——没有什么比逃避更容易解决问题。中东的现实是,曾经的敌人和解了,曾经的盟友敌对了——基辛格的话是,“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缺乏统一的领导,同源不同道的宗教,帝国的历史记忆,再加上对核力量的努力,眼下的疫情,让这个地区变成了“世界的巴尔干”。年3月1日,徐州舰为撤离我在利比亚同胞的埃及游轮护航埃及海*的二手佩里级护卫舰异常复杂的情况,让那些纵横捭阖的*治家们很难为埃及开出药方,对于中东几乎是明哲保身般的不作为。世界享用着苏伊士运河的便利,却不想稳定这条水道的周边环境,给这片炎热土地上的*治降降温。最终,这种视而不见引发的破窗效应,将会波及到每一个国家。还记得年1月,中国领导人出访了沙特、埃及、伊朗。还记得年底,中国、俄罗斯、伊朗在阿拉伯海举行了联合演习。中东,世界的巴尔干,也是检验大国抱负与世界良心的地方。END美国会报复吗?美国的明天是重新孤立?英国海洋战略的启示:一直在埋头苦干,却忘了仰望星空英国将退役3艘舰艇,媒体发出灵*之问,何时拥有24艘驱护舰?英国要成为世界棋手?新*策主动适应变化,重点瞄准印太方向法国核潜艇部署亚太,主要原因可能有两点,不排除与印度有关第三次印巴战争40年:印度 潜艇服役,艇名继承自参战潜艇美日印澳加5国反潜演习,出动核潜艇当陪练,联手抵消水下优势印度不沉“航空母舰”,全面武装扼守马六甲海峡,距缅甸仅50公里舰艏行处是长城

转发就已满足赞赏更是溺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jj/7023.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