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Word版下载链接
1. 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将会同我们达成协议。”你认为“割牛的头”和“挤牛的奶”的分别是(
)A.美国和英法
B.法国和美英C.苏俄和英美 D.英国和美法2.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提出“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 自由……”。其真实目的是(
)A.维护公海航行自由 B.限制德国潜艇的发展C.打破英国海上优势D.维护美国海上霸权3.(年天津卷·7)“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大会讨论’。津埠民众运动达到高潮。”上述史实发生于(
)A.五四运动期间B.巴黎和会期间C.华盛顿会议期间D.开罗会议期间4.华盛顿会议后,美国国务卿休斯说:“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这个“条约”是(
)A.《四国条约》
B.《五国海*条约》C.《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5.下列关于华盛顿会议召开时国际形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B.美、英、日海**备竞赛激烈C.日本利用一战时机独霸中国D.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尖锐6.美国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的根本原因是(
)A.抑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限制美、英、日海**备竞赛C.维护和扩大在亚太地区的权益D.帮助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完整7.对华盛顿会议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遏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扩张的势头B.日本放弃了独霸中国、称霸亚太的决心C.日本独霸中国的*策受到美国阻碍D.中国的主权和权益受到了进一步侵犯8.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包括(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②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 ③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④少数大国操纵,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9.法国联合比利时占领鲁尔地区的主要目的是(
)A.迫使德国及时赔款B.推行削弱德国的*策C.帮助德国经济复苏 D.掠夺鲁尔区的资源10.对德国而言,《洛迦诺公约》的 意义在于(
)A.有利于德国的经济复兴B.巩固了德国的边界安全C.提高了德国的*治地位D.消除了法德两国的矛盾
11.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 ,“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依据年条约那样分割的支离破碎,应按照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与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材料二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如果它(指德国)感到自己在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因此,正是为了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 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处置德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法国为什么要这样做?(6分)(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指出英国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反对过分制裁德国?(4分)12.(年全国Ⅰ卷·46)(15分)材料巴黎和会上,瓜分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时,法国坚持要占有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摩苏尔在内的大叙利亚。英国反对,认为大叙利亚的面积过大。即使法国放弃对巴勒斯坦和摩苏尔的要求后,英国仍不同意大叙利亚计划,逼得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这样一来“留给劳合·乔治选择的只有枪或剑了”。
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发生的争执及其实质。(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英法争执,评价威尔逊的委任统治主张。(8分)
13.(年全国Ⅱ·46)(15分)
材料 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 ,“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9分)
14.(年海南·25)[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处理一战的遗留问题,德国等战败国未被允许参会。5月,《凡尔赛和约》草案传到德国后,全国上下群情激愤,柏林等地举行了抗议示威;艾伯特总统、谢德曼总理等人,都以激烈的词句抨击和约。
但是,鉴于战败国的处境,德国还是同意接受大部分条款,同时提出加入国际联盟、公正调查战争责任及修改和约等要求。战胜国出于私利,拒绝德国的所有要求,还限其在5天内必须作出答复,否则将诉诸武力。6月,德国*府最终被迫签署和约。签约后,德国许多报纸都在 版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色镶边,并号召准备复仇。
——摘编自郑寅达《德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针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的诉求。(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影响。(7分)
答案
1—5:BCCCA
6—10:CBCBC11.(1)原则: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原因:法德之间有普法战争的宿仇;一战后法国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企图独霸欧洲。(2)不希望法国独霸欧洲大陆;认识到过分制裁会引起德国民族复仇情绪;可能会使德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或倒向苏俄。
12.(1)争执:法国提出大叙利亚计划,遭到英国反对;法国不惜以武力威胁。
实质: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
(2)被纳入国联盟约,暂时解决了英法争执;没有根本解决列强之间矛盾;暴露了美国意图领导世界的野心;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
13.(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
14.(1)要求参加和会,参与和约的制定;拒绝承认全部战争责任;减轻对德国的处罚;加入国际联盟,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8分)
(2)举国上下一致反对,复仇情绪蔓延;加深与战胜国的矛盾;为希特勒上台和二战爆发埋下伏笔。(7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构图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jj/7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