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之间,有一片美丽而又神奇的水域。那里既没有水草,也没有鱼儿,甚至那片水域的四周也寸草不生,一片荒凉,人们叫它死海。死海南北狭长,面积多平方千米。湖水有米深,最深的地方有米,湖底最深的地方在海平面以下多米了。死海的北面有约旦河流入,南面有哈萨河流入,但是,却没有水道和海洋通连,湖里的水只进不出。由于死海的含盐量很高,水的浮力很大,因此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在死海中淹死,对于一些不会游泳的游客来说死海是十分理想的休闲好去处,同时游客们还发现死海里的水还有治病的功效。随着媒体的广泛宣传,死海已成为一个奇特的旅游胜地。不但前来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些风湿和皮肤病的患者也经常光顾此地。长期以来在死海的前途命运问题上科学家们一直是众说不一的。从各自的理论出发,科学家们得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死海在日趋干涸,若干年后,死海将不复存在,死海的前途也就“死”定了,等待死海的只有厄运。经过多年研究,约旦大学地质学教授萨拉迈赫表示,虽然许多地图上标明死海水面的高度是海平面以下米,但那并不是死海现在的高度,而是20世纪60年代测量所得的数据,现在死海水面的实际高度经过测量为海平面以下米。这一数据清楚地表明,在过去的40年里死海的水面正以每年0.5米的速度(现在还有水位每年下降1米的说法)在下降。萨拉迈赫教授警告,如果任凭死海水面不断下降而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死海将从地球上永远消失。据一些科学家说,60年代死海的面积大约为平方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减少下去的话,再过10年其面积将减少到平方千米。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水位继续下降,死海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小湖。但是,还有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死海并不是一潭绝望的死水。这种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来考虑的观点,认为死海位于叙利亚-非洲大断裂带的最低处,而这个大断裂带正处于幼年时期,终有一天会有裂缝在死海底部产生,从地壳深处会喷涌出大量海水,随着裂缝的不断扩大,一个新的海洋终将生成。由此看来,死海的前途还是充满光明的。而且,死海并没有绝对的“死”。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发现在死海中正迅速繁行着一种红色的小生命—“盐菌”,而且数量十分庞大,大约每立方厘米的海水中含有亿个盐菌,正是由于这种物质的存在才使得死海中的水正不断变红。另外,人们还发现死海中生存着一种单细胞藻类动物。这些发现似乎说明死海仍是有生命的尽管如此,死海的前途却不容乐观,因为一个严酷的现实是海水在化,干涸的威胁还在扩大,死海主要的水源——约旦河中的河水已不再流入死海;此外,死海南部因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水位也在不断下降。如果人类再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的话,或许不久的将来,死海就真的“死”了。海上坟地马尾藻海马尾藻是一种普通的海藻,可是生长在大西洋的马尾藻却与众不同,它们连绵不断地漂满约万平方千米的海区,以至于这个海区被称作马尾藻海。马尾藻海位于北大西洋环流中心的美国东部海区,约有海里长、海里宽。海上大量漂浮的植物主要是由马尾藻组成,这种植物以大“木筏”的形式漂浮在大洋中,直接在海水中摄取养分,并通过分裂成片、再继续以独立生长的方式蔓延开来。厚厚的一层海藻铺在茫茫大海上,一派草原风光。马尾藻海一年四季风平浪静,海流微弱,各个水层之间的海水几乎不发生混合,所以这里的浅水层的营养物质更新速度极慢,因而靠此为生的浮游生物也是少之又少、只有其他海区的1/3。这样一来,那些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大型鱼类和海兽几乎绝迹,即使有、也同其他海区的外形、颜色不同。年9月16日,当哥伦布的探险船队正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大西洋上时,忽然船上的人们看到在前方有一片绵延数千米的绿色“草原”。哥伦布欣喜若狂,以为印度就在眼前。于是,他们开足马力驶向那片“草原。但当哥伦布一行人驶近草原时,不禁大失所望,原来那“草原”是一望无际的海藻,那边海域即今天的马尾藻海。马尾藻海有“海上坟地”和“魔海”之称。这是因为许多经过这里的船只,不小心被海藻缠绕,无法脱身1致使船上的船员因没有食品和淡水又得不到救助,最后饥饿而死。最先进入这片海域的哥伦布一行就在这里被围困了一个多月,最后在全体船员们的奋力拼搏下才得以死里逃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奥兹明少校曾亲自去了马尾藻海,海上无风,“绿野”发出令人作呕的奇臭,到处是毁坏了的船酸。到了晚上,海藻像蛇一样爬上船的甲板,将船裹住不放,为了航行,他只好把海藻扫掉,可是海藻反而越来越多,像潮水一样涌上甲板。经过一番搏斗、筋疲力尽的他才幸得以逃生。马尾藻海位于大西洋中部,强大的北大西洋环流像一堵旋转的坚固围墙,把马尾藻海从浩瀚的大西洋中隔离出来因此,由于受海流和风的作用,较轻的海水向海区中部堆积马尾藻海中部的海平面要比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海平面平均高出1米那么,马尾藻海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如果把大西洋比作一个硕大无比的盆子,北大西洋环流就在这盆中做圆周运动。而马尾藻海则非常平静,所以许多分散的悬浮物都聚集在这里,海上草原就是这样形成的。但是,马尾藻海里的马尾藻究竟是怎么来的,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肯定的答案。有的海洋学家认为,这些马尾藻类是从其他海域漂浮过来的。有的则认为,这些马尾藻类原来生长在这一海域的海底,后来在海浪作用下漂浮出海面,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马尾藻并不是原地不动,而是像长了腿似的时隐时现,漂泊不停。一些经常来往于这一海区的科学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怪事:他们有时会见到大片绿色的马尾藻,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却不见它们的踪影了。在这片既无风浪又无海流的海区,究竟是何种原因使这片海上的大草原漂泊不定呢?这至今仍是个谜。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fz/13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