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耶稣和门徒快到耶里哥城了。碰到一个盲人坐在路旁乞讨,盲人一听到经过的是纳匝肋人耶稣,就大声呼喊说:“耶稣,达味之子,可怜我罢!”
许多人都叫他不要吵,但他却更加大声喊着。
这个瞎子称耶稣是达味之子,是明认耶稣是默西亚。他的盼望非常热切,他的恒心也是不平常的。
按圣伯尔纳多的讲论:认识天主,爱慕天主,是灵*的两眼。我们很多人却如同瞎子一样,不认识天主。
耶稣停下来,叫人带他过来。
“好了,不要吵了。起来,耶稣叫你了。”门徒们对盲人大声说。
盲人立刻丢下外衣,跳起来,跑到耶稣面前。
耶稣问他:“你要我为你做什么?”
“老师,我要看见。”那盲人说。
当初盲人一开口呼号的时候,耶稣就听见了。但他装作没听见,是为了试探他的恒心,增加他的信德。
盲人丢下外衣,跑到耶稣面前。因为他知道自己不久就能看见,抛下的物件不难寻觅。
我们明知道跟随耶稣,将来必得 永远不朽的财富,但我们舍弃世上的财富时,会这样爽快吗?
耶稣明明知道盲人的心意,还问他求什么,这是告诉我们:要想得到圣宠神恩,应该先祈求。
“回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立刻盲人就重见了光明,他还打算跟上耶稣一道走。
这个盲人重见光明,本来是天主的全能,但耶稣却说是他的信德,这就是要告诉我们:信德如何的重要。
玛窦福音说过耶稣使两个瞎子复明的故事:
耶稣从那里前行,有两个瞎子跟着他喊说:“达味之子!可怜我们吧!”
“达味之子”为默西亚另一名称。客纳罕妇人也这样呼求过耶稣。
他一来到家,瞎子便走到他跟前;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信我能作这事吗?”他们对他说:“是,主!”
耶稣先激发他们的信德。
于是耶稣摸他们的眼说:“照你们的信德,给你们成就吧!”
此处再次强调信德的重要:信则成,不信则得不到天主的恩典。
他们的眼便开了。耶稣严厉警戒他们说:“你们当心,不要使任何人知道。”
如同让哑巴说话一样,是典型的基督的事业,是先知们所宣告的天国来临的标记。
但他们出去,就在那整个地区把他传扬开了。
奇迹的受惠者和目击证人把耶稣的圣名传到每个角落,这是传播福音者所应有的精神,努力拓展天主的神国,为天主的爱作证。
耶稣同情人的疾苦,更关心人超性生命的成长。因此,我们无需为自己生理上病痛而难过,却要为了灵*的健康而谦恭地向耶稣祈求:达味之子,可怜我。
接下来,耶稣进了耶里哥,在这里他遇到了税吏长匝凯。耶稣亲临匝凯家中,而感化他痛改前非的事。几部福音中,只有路加福音做了记载:
耶稣进了耶里哥,正经过的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匝凯,他原是税吏长,是个富有的人。
“月神之城”耶里哥位于现巴勒斯坦地区,死海之北10公里处,距东边的约旦河8公里。这里水源丰富,以出产亚热带水果 。
耶里哥城是人类最古老的城市,在耶稣时代更是重要,位于约旦河谷前往耶路撒冷的必经之路,耶里哥是通往耶路撒冷的必经要道,这里十分富庶,被称为“巴勒斯坦最肥美之所”。因而该城也就成为巴勒斯坦最重要的课税中心之一,
耶里哥旧城位于新城的西北,两城相距两公里。新城是黑落德时所建,旧称“棕榈之城”。
此处指新城,是当时的重要商业市场,又是交通要道。
“匝凯”意为“纯洁”:是希伯来人的普通名字。这个“税吏长”被视为罪人,但在天主的眼中,他是一个清白的人。“税吏”代表着社会中被人藐视的群体。既然“税吏”被视为“罪人”,“税吏长”就自然成了众人眼中的罪魁。
匝凯虽然富有,但并不快乐。他很寂莫,因为他的职业使他受到众人的排斥。
他想要看看耶稣是什么人;但由于人多,不能看见,因为他身材短小。于是他往前奔跑,攀上了一棵野桑树,要看看耶稣,因为耶稣就要从那里经过。
在希腊文献中,“身材短小”也可形容一个人“心胸狭窄”,路加只是描述他在群众眼中的地位与形象,但在随后的描述中,路加要改变人们对匝凯的看法。
“野桑树”:希腊文直译为“无花果属的桑树”。此树的果类似于无花果,树叶似桑叶,暂译为“野桑树”。此树常见于巴勒斯坦,多产于约旦河流域,高约3丈到5丈,树冠甚大,是类灵乘凉的好去处。
为人所鄙视的匝凯一心追求天主的爱,他排除一切困难要见耶稣,不顾自己的身份,像孩子一样攀到树上。
值得留意的是,匝凯 不是靠着自己的能力得以见到耶稣的。
耶稣来到那地方,抬头一看,对他说:“匝凯,你快下来!因为我今天必须住在你家中。”
这里再次指出人的无能:匝凯和那瞎子一样不能看见,但耶稣最终使他看见天主的救恩。
由此可见,耶稣寻找罪人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对待罪人的慈爱是何等伟大。“今天”指末世时期天主救恩成全的日子,而“必须”也强调了天主的救恩成全的必然性。在这里,耶稣强调天主的救恩必要临到一个像匝凯一样被众人视为“罪人”的人。
他便赶快下来,喜悦地款留耶稣。
这说明匝凯听从了耶稣“快下来”的吩咐。
“喜悦”常用以描述人对救恩的回应。
众人见了,都窃窃私议说:“他竟到有罪的人那里投宿。”
“窃窃私议”:这一字眼在旧约中常用以描述天主的子民在旷野中对天主所发的怨言,路加借以形容人们对耶稣的不满情绪,也指明了群众和他们的祖宗一样,察觉不到天主在他子民中所施行的奇工。
匝凯站起来对主说:“主,你看,我把我财物的一半施舍穷人;我如果欺骗过谁,我就以四倍赔偿。”
皈依后的匝凯以实际的行动来表示他的改变。
匝凯承认自己有罪,而且他所赔偿人的数目远远超过法律的规定(出二十二1-7)。
耶稣对他说:“今天救恩临到了这一家,因为他也是亚巴郎之子。因为人子来,是为寻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
耶稣的话是向匝凯说的,但也指向匝凯的家人和门徒们,说明匝凯是亚巴郎之子,是在救赎道路上迷失的人,正是耶稣所要寻找的。
“人子来,是为寻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这与前面耶稣说过的话完全一致:“我不是来召叫义人,而是召叫罪人悔改。”。
匝凯的皈依告诉我们:若想得到耶稣的恩典,首先应当走近耶稣;若想作基督的门徒,首先应当对他有一种期盼和渴慕的心情。
分析小结: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在一篇文告里说:“税吏匝凯”这段经文隐藏很多信息,需要我们去领悟。
大家熟悉的匝凯,是一个有强烈欲望的人,为了得到真正的幸福,他不惜牺牲名誉,不断地积累,甚至搜刮同胞的财富。可是,纵然家财万贯,内心仍然饥渴。所以,当他听到,主耶稣的爱是那样宽、广、高、深,他给人的幸福让人可以放下一切追随他,便开始天天渴望耶稣来临,天天仰望他。所以,当那一天,耶稣经过耶利哥城时,他一定要抓住机会,要亲眼看看耶稣。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耶稣一看见他,就表示今晚要住在他家。随着晚宴的进行,通过与他的交谈,通过对耶稣的观察,匝凯真正的找到人生的 幸福。所以,过去眼里奉为至宝,视为命根的财富,失去了诱人的光芒。他就愿意为了爱而奉献一半的财产,甚至说,若亏欠了谁,就四倍偿还。我们巴不得教会中有大量的像匝凯一样,蒙恩得胜的基督徒,那么,拮据的教会一定会有大量的奉献。仰望主的人,得到主后,一定会完全胜过贪欲,真的,得到了基督,就得到了万有,会将其余一切看做损失(参斐3:8)。
匝凯的故事涉及我们信仰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就是救恩的问题,在四部福音中,很少记载耶稣公开肯定某人得到了救恩,匝凯是其中很特别的例子。
税吏匝凯的回头是天主对待罪人的忍耐和仁慈的一个例子。圣路加记载了匝凯回头改过的过程。他先描写匝凯的可笑行为,接着描述耶稣的召唤、群众的愤感,以及匝凯本人的表白, 结论出耶稣来到世上的目的:人子来,正是为了寻找和拯救那迷失的人。“寻找和拯救”这五个字具体地描绘了天主的忍耐和仁慈。
据《格肋孟书》记载,匝凯奉献家产之后,挂冠而去,背井离乡,当了伯多禄的侍从而义无反顾。后来又被伯多禄立为凯撒勒雅城的主教, 在豪郎地方为主致命。按法国桂息城当时的传说,在宗徒们离开巴勒斯坦后,匝凯也随着离开,他把自己的姓名改为所亚玛托尔,并在该城传道劝善。后来圣教会和科普特礼教会定于每年4月20日为他的纪念日。对此圣经虽然没有记载,但仍不失为一则可靠的圣传。
知识扩展:圣经中的耶里哥
耶里哥城的崩毁,是西方西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此城在圣经中多处出现,城中所发生的那一幕幕的故事,见证了天主与祂的选民在重返伊甸园之路上的血与泪。
一、耶里哥城墙倒塌或耶里哥战役(苏5:13-6:25)
耶里哥城墙倒塌的故事在欧洲家喻户晓。在旧约中,以民渡过约旦河后即将占领的 座重镇就是耶里哥(苏6),但耶里哥坚如堡垒,城门紧紧关闭,实难攻破。若苏厄将司祭们召来,对他们说:“你们应抬着约柜,七位司祭带着七个羊角号,走在上主约柜的前面。”第七天,围绕城转七周,司祭吹号角。当羊角号吹起长声时,众百姓应当高声喊叫;那时城墙即刻坍塌,天主的选民轻而易举地拿下这一坚不可摧的重镇。考古学家挖掘出当年的古城墙,权威人士一致认为耶里哥是因地震而灭亡。这种巧合使我们更坚信天主大能的助佑。“因着信德,耶里哥城墙,被绕行七天之后,就倒塌了。因着信德,妓女辣哈布平安地接待了侦探,没有同抗命的人一起灭亡”(希11:30-31)。
二、妓女辣哈布得救
天主帮助若苏厄攻下耶里哥,也要他把耶里哥城中的一切完全毁灭,只有妓女辣哈布和她家人可以生存,因为她以信德和服从收留了上主的使者,把他们藏在屋顶上,上主拯救了她,并使她有份于以色列民族并进入了救恩历史。我们从玛窦福音耶稣的家谱中得知这个辣哈布就是耶稣的曾曾曾祖母!奥力振解释道,“我们不要谴责她过去的罪。她以前曾是妓女,现在却是贞洁的童女,与贞洁的丈夫基督相匹配。那妓女为避免与耶里哥同归于尽,就从探子手里接受了红线绳,作为最安全有效的记号。因为整个教会全靠基督宝血而得到救赎。”
辣哈布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天主是全然公义的。无论你的身世如何,只要对天主有信心,愿意付出行动,天主必会成就奇妙的结果,翻转我们的生命。在天主的眼中,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便在人看来,你从事着卑贱、污秽的工作或拥有不光彩的过去,只要你像辣哈布一样,对天主有信心,并愿意付诸于行动,天主就愿意改变你,并丰厚赐福与你。
若苏厄攻占耶里哥城后,立誓说:凡着手重建这耶里哥城的人,在上主面前是可咒骂的。他奠基时必丧失长子,按门时必丧失幼儿。(苏6:26)。年后,有贝特耳人希耳重修耶里哥城,果然因而丧失长幼两子,正应验了若苏厄的咒诅(列上16:34)。
耶稣的时代,耶里哥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城市,困为黑落德王在那里建筑很多希腊式的宫殿、别墅、水道、浴池、跑马场和露天戏场,这个黑落德兴建的耶里哥,位于古代耶里哥遗址的西南面两公里,福音里记载的,就是这个耶里哥。
可惜,黑落德兴建繁华的耶里哥,在公元后十二世纪时早已成了废墟,遗留下来的,只是些发掘出来的陈迹而已。今日的耶里哥,却是十八世纪的产儿,位于古代的耶里哥和黑落德兴建的耶里哥的遗址以东约一公里,原址是十二世纪十字*兴建的耶里哥。今日人口约三千,城外的难民则有六万多,大部分是回教徒;城里虽有一座“善牧堂”,但信仰耶稣的人的百分率,实在少和可怜。
三、耶里哥的厄里叟水泉
耶里哥的水原本不好,以致土产不熟即落。先知厄里叟来到水泉旁,将盐撒在水里说:“上主这样说:我已治好了这水,从此再也不会引起死亡和不熟早落的病。果然,照厄里叟所说的,那水直到今日常是好水”(列下2:19-22)。耶里哥的水真的甜甜的,这里有橄榄树、柠檬树、椰枣树;一簇簇色彩艳丽的三角梅叶子花,十几个品种,这种花的花期很长,无论你在哪个月份去圣地,到处争相盛开。耶里哥盛产亚热带水果,有无花果、葡萄、香蕉、柚子和橘子等等。由于水源充足,阳光强烈且照射时间长,水果的味道浓郁又爽口。
其实,有关客纳罕的农作物,土特产的详情,早在梅瑟时代已经派人侦查过了。梅瑟派若苏厄去“窥探那地方的人民是强盛或是软弱,是稀少或是众多;他们住的地方是好,或是坏;他们居住的城镇是不设防,或是设防的;有什么土壤,是肥沃或是贫瘠;在那里有没有树木。他们一直来到厄市苛耳山谷,砍下了一枝只有一嘟噜的葡萄,两人用杠子抬着,又摘了些石榴和无花果”(户13:16-23)。
今天,以色列旅游局所用的徽章就是两人用杠子抬着一嘟噜的葡萄,取自《户籍纪》本章节的圣经。
四、由耶里哥上到耶京的路
耶里哥与耶路撒冷中间落差超过米,耶里哥位于海平面以下米,而耶路撒冷则超过海拔米,因此,当地人习惯说从耶路撒冷下到耶里哥;从耶里哥是上耶路撒冷去。
对基督徒朝圣者而言,由耶里哥前往耶路撒冷的这段路程特别神圣,这是耶稣当年走向死亡、逾越以及圆满的爱的路。
如今的耶利哥城已经成了朝圣旅游之地。
标准HR
天主喜欢乐捐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dl/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