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巴基斯坦号称每年能最多生产50-60辆"哈立德"(中国MBT-/VT-1的授权生产型)主战坦克,但由于预算和其它原因限制,生产"哈立德"的塔西拉工厂已把年产量下调至可怜的12辆,依靠"哈立德"主战坦克完成巴基斯坦装甲部队的现代化也成空谈。
而在印度豪掷28亿美元购置辆T-90S坦克的同时,巴基斯坦就连倚靠"哈立德"的机会也都不复存在,只能以"地板价",从塞尔维亚购置车龄超过30年的二手T-55坦克应急……
图为巴基斯坦从塞尔维亚处购置的T-55N坦克,带有塞尔维亚自研的反应装甲。
长期以来,印度在*购领域,乃至于是装备生产领域都有冤大头的"美名",其原因也很简单:除了"乖乖掏钱",印度很难在组装外国部件之外的领域有所作为。
但比起仍旧掏得出钱的印度,巴基斯坦的情况还要更糟:负责生产(实质上是组装)"哈立德"主战坦克的塔西拉工厂曾一度拥有每年30辆的平均产能,但这一切已经随着预算的消减化为乌有。
图为组装"哈立德"主战坦克的塔西拉工厂,火炮、发动机和火控组件都来自外国。
相比之下,印度T-72M和T-90S主战坦克的组装项目完全可以说是"平稳进行":尽管在技术转让、制造细节等方面存在摩擦和缺漏,但印度的T-72M组装效率能突破每年辆,这一效果不仅令巴基斯坦人望尘莫及,更对巴基斯坦施加了极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压力。
具体而言,就算不考虑最终数量将破辆的T-90S,光是在印度本土组装的T-72M主战坦克数量就超过辆,几乎是巴基斯坦所有坦克的总和:先进的"哈立德"、85-IIAP和T-80UD主战坦克总和也不过近千辆,数量和质量几乎同时处于下风。
图为集结中的印度陆*机械化部队,印度人始终占有数量和质量的优势。
也正是因为如此,巴基斯坦就算做不到扩充装甲部队的规模,也要把维持现状作为重要任务:否则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陆*基础战力差距就将越拉越开,后果不堪设想。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巴基斯坦糟糕的财*状况不仅无法支撑起所谓的VT-4主战坦克引进和国产化计划,就连进展20年的"哈立德"主战坦克制造计划都难以为继,必须另想办法。
图为正在建造中的"哈立德"主战坦克车体。巴基斯坦也依赖外国供给装甲钢。
而引进二手的,价格低廉的塞尔维亚T-55N坦克,就是巴基斯坦人能拿出的 办法:塞尔维亚这些经过现代化改造,附加有反应装甲和新型火控系统,以及马力发动机的T-55坦克价格仅几十万美元,这无疑能帮助巴基斯坦迅速替换掉老旧坦克,至少在数量上能暂时填补印度增购T-90S带来的冲击。
图为整齐排列出厂的印度T-90S主战坦克。
但要指望这些T-55N能够逆转当前巴基斯坦陆*,乃至于整个巴基斯坦国防体系的不利态势,那无疑是痴人说梦:糟糕的经济状况是"本",主战坦克的建造和更新缓慢是"标"。即便表面上"无钱造坦克"的现象能用充足经费缓解,这又势必以巴基斯坦其它的重要项目做出牺牲为交换,不能算是"尽善尽美"的结局。
当然,对于外界而言,巴基斯坦眼下的困境仍不失为长鸣的警钟:任何国家的*力发展都无法脱离经济基础,指望"穷国出强*"的想法虽好,但总要在现实的高墙前撞得头破血流。
图文来源于网络作者:利刃号
更多精彩内容
它才是真正的实战派魔改T-72
这款美*轻型卡车炮成新晋网红
韩国新一代科幻主战坦克曝光
土豪美国佬竟然在这里栽了跟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dl/10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