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和北京差不多大小的以色列,为何搞出几百个


上周,当国人愉快度过端午节小长假之际,万里之遥的迦南地上,成千上万的当地民众也陷入到狂喜中,大家载歌载舞,在街头纵情狂欢,以色列特拉维夫街头被“蓝旗+泡沫”淹没了。

特拉维夫拉宾广场,几近癫狂的市民们扶老携幼,更是跳进喷水池中,互相泼水庆祝,活脱脱过成了以色列版的“泼水节”。

以色列这过的是啥节?这天本不是以色列的什么“传统佳节”,但今年的这天对于广大以色列老百姓而言,还真是个值得庆祝的“好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内塔尼亚胡终于滚蛋了。

很多人可能会对此表示不解。要知道,就在不久前,内塔尼亚胡还把哈马斯按在地上摩擦,不顾世界舆论反对,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逞凶横行,大杀四方,俨然是一副“天下寥寥,苍生涂涂,中东大地,唯我纵横”的派头。

看起来内塔尼亚胡是大权在握,如日中天才对呀。结果呢,现在灰头土脸下台不说,还落得个“一朝有难,八方点赞,人刚刚要走,茶就结冰”的境遇。

内塔尼亚胡是以色列年建国以来掌权时间最长的总理,从年首次当选总理开始,陆续当了15年的 ;尤其是年二度出任以来,他更是连续执*12年,成为以*坛的常青树。

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自媒体存在无脑捧杀以色列,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少国内网友都被引导出了这样的印象:内塔尼亚胡极富*治魅力,可以纵横捭阖,在以色列**派系中“左”“右”逢源,于*坛屹立不倒,甚至只要时局需要,还能抛弃固有的*治原则,与不同的*治势力发展关系。

同时,“满门忠烈”也让内塔尼亚胡家族深得以色列民众的好感。年7月4日,以色列特种部队长途奔袭乌干达首都恩德培机场,全歼劫机犯之余,打死许多乌干达士兵,并炸毁机场多架大型飞机,以*仅死亡一人,就是内塔尼亚胡的亲哥。

总之,在这次事件发生前,许多人还真的以为内塔尼亚胡已经大权独揽,可以当以色列的大帝了。

但如今,以色列老百姓的态度却真切说明,内塔尼亚胡是多么的不得人心,搞得是天怒人怨。

更雷人的是,为了能把内氏赶下台,新内阁竟然是一个*治立场跨越极右翼、中间派到极左翼,共计8个**的反对派大联盟。

这一班“大杂烩”包括:

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YisraelBeytenu)极极右;

新希望*(newhope)极右,

联合右翼(yamina)极右+右+中右

未来*(yeshatid)中右到中左

蓝白*(kahollavan)中左

工*(Labor)左

梅雷兹*(Meretz)左(社民)

联合名单(JointList)阿拉伯右+左+极左+以色列共产*

这几个派别本应水火不相容,但这一次,“打倒内塔尼亚胡”成为了他们“精致团结”的统一目标。

更绝的是,这个大联盟赢得也极为勉强,在议会的个席位中,仅仅取得了60席位,仅仅微弱压过内塔尼亚胡一方的59席,如果不是有一张弃权票,就又得重选了。可见,内氏虽然现在名声烂大街,但其所领导的利库德集团依然实力雄厚,这头骆驼仅仅是稍微瘦了一点而已。

所以,内塔尼亚胡到底是做了什么孽能激起这么大民愤,同时,既然以色列一直以“西式民主”国家的面目示人,那为什么内塔尼亚胡干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滚蛋呢?而且就算如今这样也仅仅是惜败?说起这里,我们就得先聊聊以色列的*治制度。

1

长期以来,因为多次以小博大获胜,加上犹太人的排外抱团传统,不少外界人士都以为以色列内部很团结,但实际上,以色列社会分化严重,这个问题从他们年建国伊始就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只不过这些矛盾因为压倒性的外部威胁,长期被掩盖。

以色列从建国之初,名义上实行多*制,不过实际上处于主导**体制,即工*居于 的主导地位,其执*地位没有其他**可以撼动。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工*是属于以色列的建国*,它在建国前就有着严密的组织结构,也拥有强大的民意基础。

建国后很长时间,国营经济在以色列占据主导地位,以色列总工会主导的劳工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体现集体主义经济的基布兹和莫沙夫实力强劲。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年至年,以色列 届至第八届议会选举中,工*及其联盟每次选举议会席位都在30%以上,稳居 大*之位,并成功组建联合*府长期执*。

但在年的大选中,属于右翼的利库德集团成为议会 大*并成功组建*府,工*连续执*的局面被打破。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以色列的**体制出现新的变化:

**之间的对峙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两极联盟轮流执*的格局逐渐形成,所有的**都是以执*为方向,并积极参加联合*府。

此后,以色列*坛进入到利库德集团和工*轮流执*的局面,但两*所得的票数均不足以单独组阁,必须要和其他**组成联合*府,方可执*。

这样的格局之下,以色列的联合*府对议席的控制超过80%,这给*府的各项*策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让不同**也积极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意识形态斗争也开始缓和。

但工*的 优势地位也一去不复返,工*内部不断产生分歧,许多成员在*见不合的情况下,又分裂出去自建小*,导致以色列*派越来越多。

同时由于年代以色列加快私有化改革,大量国企变成私企,到 连以色列总工会控制的企业都不能例外。而在年,工*联盟发生分裂,虽然主体部分被保留下来仍称以色列工*,但已经元气大伤。

年以色列颁布《国家健康保险法》并于次年正式实施,把总工会的医疗保险事业收归国有。这对以色列总工会来说是一场毁灭性打击,在年,以总工会的会员减少一半以上.

更沉重的打击则是年拉宾遇害,作为拉宾继承人的佩雷斯继续扩大和平进程,但彼时的以色列内外安全环境却在急剧恶化,国内恐怖袭击不断,这让以工*为首的鸽派丧失了民心。这时候,以强硬立场著称的利库德集团在内的右翼开始真正得势。

年,时任利库德领导人的本雅明·内塔尼亚胡首次当选以色列总理,一上台就宣布采取 强硬态度,巴以关系急剧恶化,期间还不断撕毁和平协议,强调极端犹太民族主义和犹太人优先,甚至主张禁止巴勒斯坦建国, 限度也只能允许其成为以色列治理的一个自治区而已。

不过,当时以国内的左派和平力量尚有余力,内氏并未让人民享受到和平,于是在年他败给了工*的巴拉克*府。

但巴拉克虽然努力推进和平进程,但可惜双方敌意太大,加上之前内塔尼亚胡这么瞎搞,结果和平似乎更加遥不可期,反而让态度强硬的沙龙赢得了年的总理宝座。

此后,以色列*坛的头号大*成了利库德集团,而工*逐渐衰弱,尤其是在年第十八届议会选举,工*仅获得13个席位,这时候工* 巴拉克在和利库德集团进行一定程度的让步后,从此再也没有以独立*派身份出现在以色列的选举舞台,到了年,议席全部丢失,从此一蹶不振。

至于利库德集团这边,从年到年,一共经历了8次议会选举,除了年未能组建*府外,其余7次全部获胜,即便是年的前进*实际上也是利库德集团的沙龙为了实现单边计划而临时成立的**罢了。

2

然而,看似占据 优势的利库德集团却没外界想象的那样气定神闲,相反,他们每次都压力山大。

这主要源自年以色列曾修改基本法,规定总理选举和议会选举分别举行,总理由全民直选。这一制度从年5月开始实施。

尽管这一法案在年3月就被废除,但影响却持续至今,因为这不仅削弱了以色列总理的权威、影响了*府的稳定,同时也让利库德集团的执*地位始终难以稳固,并让以色列*坛至此陷入到了**极化的地步。

因为在那段时间,以色列的普通选民有权使用两张选票,一张选票选举总理,另一张选票选举议会。这两张选票代表着聚合和分化,任何一位选民都可以在选举总理的基础上,把另一张选票投给代表自己利益的**,**与总理之间不是绑定关系。

同时,由于总理候选人的门槛较低,一些拥有*治野心的人就会组建新*,参加总理选举以实现自己的*治抱负。这加速了以色列大*不断分化,小*林立、**碎化的局面。

以年为例,当时以色列大选前,议会内部的**为10个,但在参加选举时**的数量竟达到33个;年参加大选的**也多达33个,进入议会的**就有15个。

这导致议席变得越来越分散,利库德不得不联合更多的**才能保证一半以上议席,达到组建*府的基本要求。利库德集团要花费精力去游说小*派和自己合作。

而且,即便利库德集团执*后,因为联合*府内*派众多,执*中遇到的阻碍极多,这让利库德开始不断妥协、退让,哪怕这些小*派各自直接的立场截然不同,可利库德集团也只能不断和稀泥。

因为,从年至年,利库德获得席位分别为32、19、38、12、27、31、30,从未超过席位的三分之一,这就导致假如其中任何一个**退出,联合*府都有可能崩溃。

大*竞争中,左派的工*完蛋了,可右派的利库德实力也没提升多少,而那些极左、极右或者是极端宗教、民族主义的小*则在不断增加,目前以色列*派已经多达数百,以色列已经出现小*势强大*势衰的局面,**体制的极化现象已经明显。

不过,即便如此,利库德集团的实力依然牢牢占据 ,毕竟在以色列*坛各个*派不断分裂各立山头来看,利库德相对来说都是庞然大物,如果按照*治立场来说,利库德的主张依然有大量支持。

但这一次我们发现,终结利库德集团的新的联合*府并非是出于什么巴以问题、世俗与宗教之争,能将各派团结起来的就为了一个目的:打倒内塔尼亚胡!

那么,这就奇怪了,内塔尼亚胡到底做了什么惹众怒的事呢?最重要的一大因素就是贪腐!

3

实际上,总理被指控贪污这在以色列可谓是“传统艺能”了。

早在年,时任以色列总理的沙龙就被指控贪污腐败,据悉,当时利库德集团成员,同时还是以色列房地产商人的阿佩尔,他为了获得以色列*府支持其在希腊一个岛屿进行旅游开发,动了歪心思。

他在年以聘请沙龙的儿子吉拉德为顾问的方式,向当时担任以色列外长的沙龙支付了近70万美元,并答应帮助他成为利库德集团领导人。

东窗事发后,当时的以色列检察官阿贝尔立刻总检查长梅纳赫姆.马祖兹建议起诉沙龙,假如起诉成功,根据以色列法律,他可能被迫辞去总理一职。

沙龙对此坚决否认,并打算死扛到底,但种种不利证据却让沙龙民心尽失,地位岌岌可危,眼看可能就要被迫辞职并被起诉时,沙龙中风了!

结果,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可另一位以色列前总理奥尔默特可就没这么好命了,他在接替沙龙执*后不久,就在年9月因涉嫌多项腐败丑闻,被迫辞去总理及前进*主席职务,但继续担任看守总理直至年国会选举。

结果,奥尔默特输给了内塔尼亚胡,很快遭到以色列检查部门的起诉,根据调查,他在年-年,任耶路撒冷市长及以色列贸易和工业部长期间犯下受贿罪,收受美国商人贿赂,以及向以色列多家慈善组织重复索取海外旅行费用约三四十万美元现金,这还不包括大量的 品和以及奢华酒店住宿、餐食,以及利用自己的权力地位,以万美元的“实惠价”(低于市场价32万美元)于年在耶路撒冷购置的超级豪宅。

年5月13日,特拉维夫一家法院以收受贿赂罪判处奥尔默特6年有期徒刑,处罚金万谢克尔(约合29万美元),奥尔默特由此成为以色列建国以来首名因腐败获判的前总理。

至于内塔尼亚胡,他被指控的贪腐案可是大于前两者。

在年之际,以色列检查机关就开始对内塔尼亚胡及其妻子萨拉进行调查。

当时,警方先对萨拉进行了3起贪腐指控:

涉嫌挪用公款为家庭聚会等庆祝活动采购食品、聘请厨师等;涉嫌以总理官邸专项资金支付自己父亲的护理费用;涉嫌公款支付私宅的维修费用以及购置家具。

根据以色列媒体和警方公布的各项数据,内塔尼亚胡从再度当选总理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腐败犯罪。

警方在声明中说,对内氏夫妇进行了为期15个月的调查,内容包括两人是否有“欺骗性获益、诈骗、违背信任等犯罪行为”。“所有证据都已交给耶路撒冷地区检察官,以供研究和做出(是否起诉的)决定”,警方的调查缘于国家审计局的一份报告。

报告显示,年至年期间,用于内塔尼亚胡官邸和私宅的多项开支高得不正常。警方随后决定调查与夫妇二人住宅所耗费用相关的一系列事项,并发现了诸多可疑细节。

例如,萨拉涉嫌私占总理官邸退还空瓶子后所收的押金,总额至少0美元,而这笔钱原本应缴入国库。内氏夫妇自然也曾“意思意思”过,年退还国家0美元。然而,总理官邸一名前管家称,实际遭私吞的押金数字是往往是明面退款的6倍以上。

此外,媒体也曾多次曝出内氏夫妇在聚会餐饮、家庭花销、服饰及化妆品购置等方面的昂贵开销,并质疑他们公款私用,这引发了广大民众的不满。

以色列国家审计局也公布报告称,内塔尼亚胡年至年担任财*部长时以外交访问的名义带着全家、子女满世界游玩,全部的花销却全部由外部机构资助。

另外,内氏夫妇还被曝光出他们不断为自己增加各种专项预算,比如内塔尼亚胡本人喜欢每天吃一款高级冰淇淋,于是安排了美元每年的公家专款给自己买。

在年,以色列各界要求内塔尼亚胡公布自己的花销,以色列外交部驻美使领馆编订的一份财务记录也被扒出。

账单显示,内氏夫妇在年9月29日至10月4日访美期间花费约54.19万美元。其中,内塔尼亚胡用于理发和发型护理的开销美元,平均每天超过美元;支付给化妆师的费用美元。内氏夫妇在纽约下榻宾馆时,曾要求宾馆从客房挪走一些家具和装饰物,宾馆找人搬移要价美元,另找地方暂存要价约为1.6万美元,合计近2万美元。

但显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内塔尼亚胡每次的外交访问都有大量未经申报的公款消费,比如他曾在飞往伦敦的飞机上要求享用一间特别卧房,为此,额外加设卧具花费高达18.4万美元;在年,6月6日,因一桩欺诈案正在巴黎受审的法国企业大亨阿诺·曼朗告诉以色列媒体,他曾向内塔尼亚胡的个人账户汇入大约19.3万美元以及资助内塔尼亚胡一家各种旅行花销。

总之,这些仅仅只是被曝光的,内塔尼亚胡素来对自己的贪腐指控基本否定,并且在利用总理职权进行掩盖,因为以色列无法对在职的总理进行逮捕,根据以色列知情人士的反馈,内塔尼亚胡应该已经将绝大多数腐败罪证销毁,能被发现了可能也就是几千美元冰淇淋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以色列*权大佬不断卷入腐败让以色列国家审计局总审计长亚龙·泽莱克哈都公开哀叹称:“这个国家的腐败问题非常严重,我们堪称西方世界里最腐败的国家。”

芝加哥大学*治系教授、以色列籍学者保罗·艾丁伯格表示,“以色列的腐败现象并非仅仅是因为不诚实的*治家,*治腐败在以色列已被制度化”。

4

明白了这点,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内塔尼亚胡为保住*权不择手段,因为他一直就处在濒临锒铛入狱的境地,对他来说,丢掉总理职务就是丢掉了免死金牌。

所以,内塔尼亚胡不惜动用一切手段来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并且在特朗普的帮助下,取得了包括让让美国使馆搬迁到耶路撒冷,和死对头沙特缓解仇恨,和阿联酋、巴林等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等等“优异成绩”。

开始,按照原本的执*时间,内塔尼亚胡最多干到年就该下台了,而且,年4月份以色列也确实举行了大选,利库德集团得了36席,蓝白*比它还多1席,可是双方在规定的时间内都找不到足够的合伙人,场面极度尴尬,深居简出的总统里夫林看不下去了:既然都凑不够那就作废重选。

而重选期间,内塔尼亚胡就可以继续赖在自己的总理宝座上苟下去。

果然,从年到年,因为没有*派能成功组阁,以色列作废重选了4次,不把新*府整出来誓不罢休。可是新*府一直难产,内塔尼亚胡就“勉为其难”地继续做总理,不知不觉“临时总理”都干了两年。

在这段时间,内塔尼亚胡四处出击,挑衅伊朗、叙利亚,试图将国内舆论对自己的怒火向外转移。

今年3月份第四次大选出了结果,利库德集团的席位数依然 ,可是过了截止日期内塔尼亚胡还是找不到合伙人,而那时候,反对派们已经开始摒弃理念分歧,决心合流了。

于是乎,内塔尼亚胡在5月份又开始打这样的如意算盘,让全国人将目光转向巴勒斯坦,将加沙变成 地狱,面对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依然不肯停手,总之,他不在意世界人怎么骂他,只希望国内舆论暂时被外敌吸引,让自己喘口气。

毕竟,四次大选都有组阁的机会,说明利库德集团的支持率不差。

可是从40多个**里凑不到30个席位,说明利库德集团在业内的口碑实在不行,而且那些观念完全相左的小*派居然在“打倒内塔尼亚胡”的旗号下合作,卡着时间合伙成功,避免了第5次大选。

如今,利库德集团除了换个一把手外,已然没有其他重新上台的方法了。

不过,这一次内塔尼亚胡也觉得败得太憋屈了,就一票之差,也无怪乎他在新总理贝内特宣誓后,拒绝与其再度握手,并在议会 一次总理讲话中生存“很快”会重新上台。

只不过,对于内塔尼亚胡来说,与其纠结东山再起复仇,倒不如担心一下自己当前可能蹲大牢的处境吧,毕竟他还在职的时候都被要求出庭接受质询,也是创造了以色列建国以来的纪录,以色列各界就等着他下台,好将其丢进大牢。

至于新上台的统一右翼联盟的纳夫塔利·贝内特,不少国内外媒体舆论在他就职那天还纷纷预测,他上台后,巴以两方大概率会迎来和平,尽管他是一个比内塔尼亚胡还激进的右翼分子,但终归会被内塔尼亚胡“务实”吧!?

这事的最终结论,只能交给时间去判断。现在我们只知道就在贝内特就职的第三天,6月16日,以色列*方再度以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投放燃烧气球为名,发动了空袭报复。

这其中的缘由,大家可以细品一下......

乌鸦校尉

以色列换汤不换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8735.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