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开始发端,这个运动要求在犹太人的历史家园巴勒斯坦建立独立的犹太人围家,年,部分出于为了获得全世界的犹太人支持协约国的目的,英国的劳合·乔治*府授权外交大臣贝尔福,于年11月2日向英国的犹太复国主义 罗思紫尔德勋爵发出一封信,信中保证英国*府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家园”,但同时要维护巴勒斯坦的非犹太居民的权利。这就是 的贝尔福宣言。年,国际联盟将巴勒斯坦置于英国的托管之下,英国*府立即面临希望在那里定居的犹太人和反对他们定居的当地阿拉伯人的两种相抗衡的要求。年,英国提出隔离犹太居民点和阿拉伯居民点的建议。这个建议被犹太人接受,却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反对,于是在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发生了斗争。纳粹在欧洲的种族灭绝杀死了约万犹太人,于是数以万记的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之间和之后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巴勒斯坦。许多犹太人幸存者认为他们已经无法在欧洲生活下去了。
年的英国外交大臣阿瑟·贝尔福(-)
以色列的建立
年英国的分治计划得到了联合国的支持,于是英国在年结束其在巴勒斯坦的统治时,一个独立的以色列国宣布成立,大卫·本-古里安担任了总理。周围的阿拉伯国家派遣*队试图打垮以色列,但是没有得逞。到年停火时,以色列占领的土地比起初分配给它的更多。巴勒斯坦人的约旦河西岸被约旦占领。以色列国的建立鼓舞了大规模的犹太人移民运动,到年大约有万犹太人从世界各地来到了以色列。与此同时,几十万阿拉伯人逃离了以色列,来到了邻近的诸如约旦和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年,一些流亡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建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目的是推翻以色列。
年,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犹太幸存者来到巴勒斯坦地区的海法,随后被英国当局逮捕
阿拉伯-以色列故争
在20世纪60年代,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的关系相当紧张。当时埃及在纳赛尔总统的领导下成为阿拉伯世界的 。年,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举措给了以色列以及英国和法国进攻埃及的借口,在*事行动中,以色列占领了从年以来就为埃及所控制的巴勒斯坦地区的加沙地带,而迫于联合国和美国的压力,以色列于年撤出了加沙地带。10年以后的年,在六日战争中(之所以叫六日战争,是因为战争只持续了6日,就以以色列的胜利告终),以色列夺取了耶路撒冷全城、约旦河西岸地区、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虽然西奈半岛根据年戴维营协议的有关条款归还给了埃及,但所有这些被占领的领土都受到了以色列法律的制约。本-古里安年辞去了以色列总理职务,接替总理职务的是列维.·艾希科尔。艾希科尔领导的是一个联合*府。年,联合执*的3个*派组建了以色列工*。年,戈尔达·梅厄出任了代表工*的总理。年10月,梅厄内阁执*即将结束时,在以色列一年中最神圣的日子爆发了赎罪节战争。以色列受到了埃及和叙利亚的进攻,经过3个星期的战斗,在战争的各方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之下,终于实现了停火。戈尔达·梅厄于年辞去了总理职务,伊扎克·拉宾将*接任了总理,领导以工*为首的联合*府。
年六日战争前后的巴勒斯坦地区地图
戴维营协议
在年的以色列选举中,联合*(利库德)集团在梅纳切姆·贝京的领导下出人意料地获得了胜利,贝京出任了总理。在随后的5个月内,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戏剧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主要是由于埃及总统萨达特在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的鼓励下采取了主动的行为。作为一个阿拉伯领导人,萨达特做出了历史上前任没有做过的事情,他于年访问了以色列,并在以色列议会发表了演说。年埃及和以色列领导人在美国的戴维营会晤,并签订了中东和平的协议。年签订了条约,年埃及和以色列相互派驻了大使,然而这一切引起了阿拉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不满。因为这一和平协议,萨达特在年被埃及的极端分子刺杀身亡。
因为和以色列签订和平协定而被刺身亡的埃及总统萨达特
以色列*队进入黎巴嫩
以色列于年撤出了西奈半岛,但仍然占领着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同一年,以色列在没有同埃及协商的情况下,派*队迸入了黎巴嫩,包围了贝鲁特西区,目的是歼灭被包围在那里的0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战士。美国谈判特使菲力普·哈比比作出的努力使得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没有发生裂痕,哈比比成功地于年8月将贝鲁特的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员和叙利亚的武装人员转移到了其他阿拉伯国家。
有关以色列参与了两个巴勒斯坦难民营大屠杀的传闻,使得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敌对进一步加深了。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间于年12月到年5月期间举行的会谈,达成了一项协议,这项协议是由美国国务卿乔治·舒尔兹起草的,这项协议要求所有外国*队在3个月之内撤出黎巴嫩。叙利亚拒绝承认这项协议,将人的*队留在了黎巴嫩东北部,留在那里的还有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战士。以色列为报复,也拒绝从黎巴嫩南部撤出自己的*队。
年的阿拉法特和卡扎菲
以色列的经济何题
在这一段时期,以色列总理贝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国内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飞速上涨的通货膨胀,以及以色列人对他外交*策的反对。贝京于年辞职,伊扎克·沙米尔组织了一个非常不稳固的联合*府。年7月举行的选举没有结果,西蒙·佩雷斯领导的工*联盟在议会中赢得了44个席位,沙米尔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则得到了41个席位。两*都不能够组织有效的联合*府,结果最终双方同意组建一个全国统一*府,在*府组成后的前25个月由佩雷斯担任总理,沙米尔担任副总理,佩雷斯的任期于年10月结束之后,再由沙米尔担任总理,佩雷斯担任副总理。
年,以色列总理贝京(左)和农业部长阿里埃勒·沙龙
以色列从黎巴嫩撤*
与此同时,黎巴嫩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年,黎巴嫩总统杰马耶尔在叙利亚的压力之下,废除了年同以色列达成的协议,但是特拉维夫的以色列全国统一*府仍然计划从黎巴嫩撤*,虽然以色列的行动可能会导致黎巴嫩南部发生内战。黎巴嫩南部的什叶派穆斯林游击队借此机会袭击撤回的以色列*队,以色列*队则通过袭击什叶派的村庄进行报复。年6月,以色列完成了大部分的撤*任务。以色列总理佩雷斯同年在法国南部秘密会晤约旦国王侯赛因,后来佩雷斯在对联合国的讲话中说,他不排除召开解决中东问题国际会议的可能性。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也同侯赛因举行了会谈,之后他在开罗宣布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将不在以色列占领领土之外进行一切活动。在以色列国内,全国统一*府在经济*策方面取得了成效,年通货膨胀下降到了可以控制的水平。
巴勒斯坦被占领土问题
埃及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提出一项计划,建议在被占领领土上实行巴勒斯坦人的自治。这个计划受到了以色列工*和美国的支持。利库德集团接受计划中的一些建议,但反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谈判中扮演任何角色。
在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了飞毛腿导弹,但以色列没有进行报复。沙米尔于当年8月同意了经过修改的中东和平计划。年1月,以色列的极端原教旨主义分子由于以色列参加和平会谈,而不再支持以色列联合*府。在当年6月举行的选举中,工*击败了利库德集团,其新领导人伊扎克·拉宾出任了总理。
和平进程
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进行了面对面的会谈,从而恢复了中东和平进程。以色列恢复了对黎巴嫩南部的袭击,试图迫使黎巴嫩*府采取行动打击黎巴嫩真主*组织。拉宾和阿拉法特还是在当年9月达成了一项初步的和平协议,。即《奥斯陆协议》,年,以色列总理拉宾、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外长西蒙·佩雷斯三人因为这一和平协议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获得诺贝尔奖的三人,从左到右分别是阿拉法特、佩雷斯和拉宾
在巴勒斯坦被占领领土上爆发的暴力事件阻碍了和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但双方还是恢复了和谈,并且于年5月在开罗就和平计划 阶段的实施签订了协议(加沙-杰里科协议)。以色列从加沙和杰里科撤*,阿拉法特成为加沙和杰里科巴勒斯坦自治权利机构的领导人。年9月,就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地区向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转让和选举巴勒斯坦委员会的事宜达成了和平计划的第二阶段协议。6个星期之后,以色列总理拉宾被一名反对和平计划的犹太人刺杀身亡,西蒙·佩雷斯继任总理。
年初极端组织哈马斯进行了一系列爆炸活动,试图減少以色列工*在选举中获胜的机会,并破和平进程。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采取了行动,包括对贝鲁特的火箭袭击。当年5月,利库德领导人本杰明·内塔尼亚胡成为以色列的新一任总理。当年12月,巴以双方开始了新一轮的和平会谈。
历史与文化趣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