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谁在用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的血为自己谋利


特约撰稿丨刘炳辰编辑丨朱郑勇

大约在三周前,伊斯兰教斋月刚刚开始的时候,一位在耶路撒冷长期生活的老华人告诉笔者说他在这里这么多年有一个观察,就是几乎每次到了穆斯林斋月节期的时候,耶路撒冷总会迎来一些大大小小的冲突。果不其然,5月7日晚上,在今年斋月的 一个主麻日(每周五是穆斯林的主麻日,又称聚礼),以色列武装警察闯入耶路撒冷最为神圣也最为敏感的地区——阿克萨清真寺禁区(该地为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共同声索的圣地,穆斯林又称其为尊贵禁地“al-Haramal-Sharif”,犹太人则称其为圣殿山“TempleMount”),并在院内发生大规模冲突,巴勒斯坦朝圣者与以色列警察双方均有人负伤。5月10日,巴勒斯坦民众与以色列警察再度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爆发严重冲突,导致多名巴勒斯坦人受伤。随后,哈马斯向耶路撒冷发射火箭弹,以色列国防*则空袭了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多处*事目标。同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警告称,哈马斯已“越过红线”,以色列将作出“强力回应”。

阿克萨清真寺院内冲突的视频很快便通过社群媒体传播至整个阿拉伯世界,也使得该事件在中东其他穆斯林国家引爆大规模抗议,谴责以色列方面对巴勒斯坦人的欺压与暴行。西方各基督教国家也对此次事件给予了强烈关切,并呼吁以巴双方保持克制。

然而,在诸多的新闻报道中,媒体大都聚焦于冲突的结果,以及以色列方面如何镇压巴勒斯坦示威人群,而很少能够将事情的起因及发展过程向读者阐述清楚。本文试图根据笔者在耶路撒冷的亲身经历与见闻将此次以巴冲突的前后进展以及背后可能隐藏的原因作一些较为清晰的梳理与分析,以供有兴趣者参考。

冲突因何而起?

此次冲突最早开始的时间是在刚进入斋月的前几天。当时以色列方面因普遍接种疫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开始全面解禁,并于4月14日至15日在耶路撒冷举行了建国73周年的盛大庆祝活动。

被疫情困扰了一年多的以色列人认为他们已经战胜疫情,因此重新迸发了昔日的激情,重燃他们对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之成功的骄傲。在热烈庆祝国庆的民族主义氛围中,以色列内部极端右翼组织的气焰也开始高涨起来。几天后,因为一起普通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的纷争,以色列少数极端右翼青年认为犹太人在纷争中吃亏而开始在耶路撒冷市中心寻衅滋事,搜寻并殴打阿拉伯人。

巴勒斯坦族群得知此事后被迅速激怒,快速组织起来要对这些以色列极端右翼人士还以颜色。以色列极端右翼组织得知后没有收敛反而变得更加兴奋,喊出各种侮辱巴勒斯坦人的口号,双方的种族冲突也瞬时扩大失控并转变为对无辜群众的殴打和抢劫,耶路撒冷随即陷入骚乱。笔者在一次晚餐后的散步中遇到两位犹太女青年,她们因为害怕在路上被愤怒的巴勒斯坦人追打,要求笔者与她们结伴同行,可见当时双方民众之间的互不信任与恐惧。

在这样紧张的情形下,以色列警察介入冲突。以色列警察最初介入的目的是阻隔两个族群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分别保护两个族群的安全。最容易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地点在耶路撒冷老城附近,以色列警察采取的手段则是在老城大马士革门设置障碍(大马士革门是耶路撒冷老城众多城门中由穆斯林主要掌管的城门,其外面的小型广场也是巴勒斯坦穆斯林经常聚集的地方),以防止巴勒斯坦人在此大规模集结,也阻遏以色列右翼团体冲入该区域。然而巴勒斯坦群体却因为大马士革门被设障而变得更加愤怒,导致他们开始直接攻击把守在大马士革门周围的以色列警察。以警受到攻击后还击,冲突的性质随即从种族矛盾升级为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权之间的冲突(阿拉伯媒体习惯将以色列*权称为“占领*”)。各大媒体的报道此时也开始抨击以色列方面,谴责以色列妨碍了巴勒斯坦穆斯林在斋月期间自由朝拜的权利。在冲突逐渐扩大的情形下,以色列警察做出了让步,撤走了大马士革门周围的障碍物,为冲突降温。巴勒斯坦人则在大马士革门庆祝他们与“占领*”斗争的胜利,至此,此次冲突的 阶段宣告结束。

“乘胜追击”:巴勒斯坦人的转向

以色列警察的退让并没有换来冲突的平息,相反,被激怒的巴勒斯坦人开始进一步扩大冲突范围,由耶路撒冷老城转移至老城以北大约两公里的谢赫·贾拉哈社区(SheikhJarrah)。其缘由是以色列方面要将此社区的几户巴勒斯坦居民迁走,并用他们的房子设立定居点。

谢赫·贾拉哈的定居点问题由来已久,其原因是在此处发现了古代犹太圣人“义人西蒙”(ShimonHaTzadik)的墓穴,因此宗教犹太人士对此处提出声索,将墓穴加以保护并在周围建立定居点。在这里反对以色列建立定居点的抗议早在一两个月前就在进行,笔者每周五乘车去大马士革门市场购物时都会经过此地,并且每周五都会看到这里有小规模示威。但有趣的是在此次冲突之前,这里并没有成为巴勒斯坦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7549.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