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塞萨洛尼基,曾经的马其顿王国之都


塞萨洛尼基在希腊的位置

维基百科介绍:

塞萨洛尼基(英语:Thessaloniki;希腊语:Θεσσαλον?κη)位于爱琴海北部的塞尔迈湾,希腊第二大城市,也是希腊北部 的城市,人口约万,希腊中马其顿大区和塞萨洛尼基州的首府,有着延续两千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塞萨洛尼基是希腊北方工业重镇、运输港口,所有从雅典开出的国际列车都会停靠塞萨洛尼基.

塞萨洛尼基拥有2所国立大学(塞萨洛尼基亚里斯多德大学──建于年的希腊 的大学,马其顿大学),学生人数居希腊首位,超过雅典。作为文化中心,它以拥有大量的拜占庭建筑杰作以及一些重要的奥斯曼帝国、犹太人建筑而知名。该市以每年9月初在此举行的国际贸易博览会知名,希腊总理每年会在此发布下一年*府的计划。塞萨洛尼基还以东南欧最重要的文化活动──塞萨洛尼基国际电影节而闻名,吸引了许多国际名人。好像我们的上海与北京有一拼,塞萨洛尼基 可以与雅典相媲美。

塞萨洛尼基市区内有三条平行的主要大街,就像北京。中间的一条“长安街”叫做:埃格纳提亚大街(Egnatia),靠北部的一条“平安大道”叫做:圣吉米特里奥斯大街(AgDimitriou),靠南部的一条“两广大道”叫做:米特罗波奥斯大街(Miteopoteos)。塞萨洛尼基的大多数景点都集中在这三条大街及其周围,包括各种名牌店、酒店和娱乐场所。

与三条主大街平行且紧靠海边的尼基斯大街(Nikis)类似于上海的外滩,沿街向海耸立着一栋接一栋的赛城最现代、最豪华的酒店和公寓,它们的底层统统都是餐厅。每到夕阳西下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餐馆里都坐满了食客,根本看不到一点儿经济危机的样子。12月份是这里看日落的 季节。

塞萨洛尼基是古代马其顿王国的京城。公元前年,马其顿国王卡山德在塞尔马(Therma)古城遗址以及周围26个村庄的基础上,建成塞萨洛尼基城,并以妻子帖撒罗妮加(亚历山大大帝同父异母的妹妹)的名字命名,她恰好出生在父亲菲利普二世在战争中取胜的那天,于是就以帮助他取胜的色萨利人为新出生的女儿命名。塞萨洛尼基的意思就是“色萨利人的胜利”。

马其顿王国衰落以后,塞萨洛尼基于公元前年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城市。罗马人在此建造了巨大的港口── 的“洞穴港”(Σκαπτ??Λιμ?ν),支持该城的贸易直至18世纪,后来被Axios河的泥沙所淤塞,被开垦为田地,到远处另建辟口。旧港口的船坞遗迹今天还能在Frangon街,靠近天主教堂。

这里有一个犹太人居留地,建立于1世纪,也是基督教的早期中心。使徒保罗曾在第二次传道行程中在该城 的犹太会堂讲道,创立了一个早期教会的根基。年,塞萨洛尼基开始有了一位主保圣人,圣底马翠斯,据称他施行了许多奇迹来保护这座城市。他是罗马帝国的希腊总督,当时的皇帝马克西米安仇视基督徒,于是他被关进罗马监狱并殉道,年,罗马伊利里亚行省长官里昂提阿斯将那里改建成圣底马翠斯教堂,至今尚存。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在此地颁布敕令,确立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

至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京城分别在君士坦丁堡和罗马),塞萨洛尼基处于东罗马──东罗马帝国控制下,其重要性仅次于首都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最重要的两个商业中心之一。

塞萨洛尼基在10-12世纪进入一个新的和平与繁荣的*金时代,拥有大量人口和繁荣的商业,带来了智力和艺术的全盛期,有众多的教堂及壁画,还有许多知名学者在此任教。每年10月,在城墙外举办 的圣底马翠斯集市,持续6天时间。在该市有许多东罗马帝国艺术的杰作保存了下来,特别是一些古老教堂的镶嵌工艺,包括圣索非亚教堂(Αγ?αΣοφ?α)和圣乔治教堂。在12世纪,由于Komnenoi皇帝的强有力的统治,东罗马帝国向北远扩张到塞尔维亚和匈牙利,塞萨洛尼基的经济继续扩展。当时该市繁荣的另一个标志,是帝国的造币厂设在这里。

年,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塞萨洛尼基,但在年与帖木儿帝国的安卡拉战役后失去了该城。不过拜占庭帝国在无法抵挡奥斯曼帝国的情势下,被迫将塞萨洛尼基出售给威尼斯共和国。年3月29日,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拉德二世率*围攻3天以后,攻占了塞萨洛尼基。

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塞萨洛尼基涌入了大量穆斯林和犹太人。年,塞萨洛尼基有4,名穆斯林和6,名希腊东正教徒,以及少数的天主教徒,还没有犹太人。但是到年,人口构成发生了变化:3,名犹太人、7,名希腊东正教徒、8,名穆斯林,穆斯林的人数居首位。在此后的4个世纪中,瑟法地犹太人、穆斯林和希腊东正教徒一直是该市的3大主要群体。

土耳其人将塞萨洛尼基改名为萨洛尼卡(Selanik),直到年都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是帝国的一个省城,也是帝国内最重要的贸易与商业城市之一。在至少两个世纪中,塞萨洛尼基是世界上 的犹太城市。

年11月9日,在 次巴尔干战争中,塞萨洛尼基的奥斯曼帝国驻*向希腊*队投降。次日,保加利亚*队到达,声称该市属于保加利亚。于是进入紧张的共管时期。年3月18日,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在塞萨洛尼基被刺。奥地利*府提议将塞萨洛尼基变成一个中立的国际化城市,既不属于希腊,也不属于保加利亚、土耳其和“犹太”,类似于后来的但泽;这个中立区面积-km2,人口有26万。年8月10日签订的布加勒斯特条约最终确定了塞萨洛尼基的归属。但是在希腊,该市的解放日确定在年10月26日,主保圣人的纪念日。

年8月,城市的大部分被法国驻*引起的一场火灾事故所摧毁,火灾造成72,人无家可归(当时全市人口为,人)。Venizelos禁止重建市中心,直到准备好一个完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几年后,该规划终由法国建筑师和考古学家ErnestHebrard完成。Hebrard规划将塞萨洛尼基的东方特征一扫而空,从此该市成为一个欧洲风格的城市。

大火的影响之一,是摧毁该城接近一半犹太人的家园和生计,他们被迫出国。许多人去了巴勒斯坦。部分人乘搭东方快车前往巴黎。还有一些去了美国。不过,他们的数目迅速被希土战争(-)后被土耳其驱逐出境的希腊难民所填补。结果该城人口大幅上升。它的绰号“难民首都”(IProtévoussatonProsfígon)和“穷人的母亲”(Ftohomána),甚至今天该城的居民和文化仍带有安纳托利亚的特征。

塞萨洛尼基从年4月9日到年10月30日被纳粹德国占领。该城遭受同盟国炸弹的严重损坏,几乎全部犹太人口被纳粹灭绝,仅有一千犹太人幸存。塞萨洛尼基战后迅速得到重建,从-年代,人口增长,新建了大批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工厂,不过这一时期的发展缺少合理的规划,带来严重的交通拥堵等问题,至今仍困扰着塞萨洛尼基。年6月20日,塞萨洛尼基在一场强烈的地震中(6.5级)受到严重损坏,市中心一幢公寓楼倒塌,造成40人死亡,许多古代遗留的拜占庭建筑受损。

年,塞萨洛尼基的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年,塞萨洛尼基成为欧洲文化城市。年,该城举办了年夏季奥运会的部分足球比赛。

主要名胜:

亚里士多德广场

从海滨的胜利大道通往PanayiaHalkeion教堂所有的道路汇聚而成,广场的形状像一个瓶子。

塞萨洛尼基古罗马广场

位于亚里士多德广场,设有两层柱廊,在20世纪60年代意外挖出。广场上有两个罗马浴场,其中一个已经挖掘出来,而另一个还埋在地下。一个小剧场还用于角斗士比赛。虽然最初的广场建筑群并非建于罗马时期,但是主要是在公元2世纪重建。广场和剧院至少使用到6世纪。

水滨码头地区

有许多店铺和咖啡馆,胜利大道从塞萨洛尼基白塔通往巨大的宫殿(现在是一个渡口)。左侧临海,右侧有许多店铺和咖啡馆。这里风光绮丽,游人如织,是休闲、散步、运动、购物、美食的好去处。

塞萨洛尼基白塔

高33米,建于年,位于萨洛尼卡海滨广场西南角。它曾是外国侵略者关押和屠杀萨洛尼卡人的地方。年外国侵略者被赶走,塔上升起希腊的国旗。从此,白塔成为萨洛尼卡自由的象征,被公认为该城的标志。

白塔现在已经没有了白色,里面是拜占庭文明博物馆,登塔可以观看市中心和海港的美景。白塔周围是赛城的文化展览中心,集中了好几个 的博物馆和影剧院,亚历山大大帝的雕像就在这里。博物馆关门很早,周二到周日每天下午3点就关门,周一到下午5点关门。

伽列里乌斯拱门及墓室

常称为Kamara,装饰华丽,用红色石头建造是一座圆形教堂,但没有传统的东正教圣幛。这座教堂建在过去希腊罗马异教庙宇的废墟上。

圣底马翠斯教堂

全城最重要的教堂,在罗马广场的遗址上,有3个附属礼拜堂,一个博物馆,和地下墓穴,还有关押该市主保圣人圣底马翠斯的囚室。

考古博物馆(ArchaeologicalMuseumofThessaloniki)

该馆收藏了在希腊北部发现的古风、古典、古代马其顿以及罗马时代的贵重发掘品。

塞萨洛尼基城墙:上城和kastro

小宫(Kyvernion),位于城市东部,前希腊国王和王后行宫。

现代风格的塞萨洛尼基音乐厅

音乐厅位于城市东部,靠近Posidonion体育中心。

上城(AnoPoli)

奥斯曼时期遗迹,有美丽的木屋,盘绕而上的街道直至全城 处,还有一些最古老的教堂,特别是圣大卫教堂、圣尼古拉堂。

市中心圆形的圣乔治教堂,圣索非亚教堂及周围窄街

AgiaParaskevi修道院Latomos修道院

特色食品:

快餐:

这边满大街都是叫做Goodys的餐饮连锁店,性质属于希腊的麦当劳,主菜4-6块,多是沙拉配肉,也有汉堡,加上饮料2个人10-15块能吃得很好。一般情况下至少营业到晚上10点。

当地菜馆:

一个人平均10欧差不多.主菜6-8块,餐前会给面包和水,但都是收费的,每人1欧左右。这边比较流行吃Grills,就是烧烤的做法,可以吃猪肉、牛肉、鸡肉、海鲜等等。沙拉比较推荐腌渍过的大号红辣椒和类似扁豆的东西,如果你吃得惯的话,橄榄也不错。到餐厅里一般都会说英语或者有英文的菜单,不过我倾向于听侍者的推荐,不会只挑贵的推荐给你,人还是比较厚道的。推荐菜gyros(烤肉配薯条),souvlaki(竹签串肉筋烤配薯条),mousakasbougiourditzatziki(*瓜拌类似蛋*酱的东西,不油腻,好吃的)。

甜点及咖啡:

饮料有一种叫做frape的冰咖啡在这里非常受欢迎。我觉得Greekcafe也很好喝,有点板蓝根的味道。这里的甜品店和cafe特别多,尤其是各类的蛋糕,简直是眼花缭乱了。有一种甜品比较有特色叫做bougatsa,三角形,吃之前会往里填充一些类似奶油和奶酪的东西,1欧1个或者16欧1斤。一般会放在冰箱里,你点了才会拿出来给你灌馅料进去。

马其顿与希腊关系的历史背景:

希腊北部由三个省份组成,西马其顿、中马其顿和色雷斯—东马其顿。在历史上,这三个省的地盘就是举世闻名的亚历山大大帝的出生和发祥之地:马其顿公国。

古代马其顿人也是雅利安人种的多利克人的一大部族。与到达南方、后被称作希腊人的部族是兄弟关系。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马其顿人和希腊人在语言文化上有了很大的差异。在当年以雅典、斯巴达等城邦为中心的希腊人眼里,马其顿人根本就是异族。

用个不太恰当的比较,就好像我们中原的汉人与东北的旗人的关系一样。当年的文化、人口和地域面积远比旗人强得多。但是,由于从努尔哈赤开始的旗人励精图治,加上明王朝后期的腐败堕落,致使野蛮战胜了文明,出现了近三百年的大清国。

当年的马其顿也是一样,从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开始,就窥测到了希腊主要城邦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矛盾,早就有心统一全希腊。他饶有远见的聘请了大哲学家亚历士多德做了其太子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并且在自己的*队中发明了无坚不摧的“马其顿方阵”。在后来以两个城邦为代表的希腊两大集团连年不断的征战而两败俱伤的 时机,腓力二世乘势占领和征服了希腊北部和中北部地区,有点儿像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安抚蒙古一样。

当腓力二世在迎娶自己的第二任新娘的婚礼上遇刺身亡时,当时的希腊各城邦欢呼雀跃、异常兴奋,可见当年的古希腊人对马其顿人的愤恨。咱们的先人不是也曾经喊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口号嘛。

但是,谁也没想到当年仅仅20岁的亚历山大并不是古希腊人眼中的“毛孩子”,他好学上进、胸怀大志、铁血无情、继承祖业。终于在其有生之年将希腊真正的统一成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极其精彩的一笔,也因此将灿烂辉煌的古希腊文明推向了世界。

所以,在古希腊历史上反而称这一时期为“希腊化”时代。当然,马其顿人在此过程中也基本上被希腊化了。就像此次在亚历山大骑马雕像前问一位当地人时,他骄傲的说:对,这就是亚历山大大帝,一位伟大的希腊人。这也很像我们很多汉人对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和满清开国皇帝们的推崇一样吧,^-^。

希腊为何逼迫马其顿改名为“北马其顿”?

(文章来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6583.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