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勒斯坦 > 巴勒斯坦时差 > 以色列预告篇一起去流淌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
当前位置: 巴勒斯坦 > 巴勒斯坦时差 > 以色列预告篇一起去流淌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
旅行/摄影/见闻/生活
开篇
以色列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家,在国际新闻中为我们所知的永远是战乱和冲突。巴勒斯坦、叙利亚和黎巴嫩边境冲突不断,哈马斯、法塔赫恐怖组织虎视眈眈,国内时常有人肉炸弹和枪击事件。
以近乎当大家知道我要去以色列的时候,都表现出了一副“你不怕死呀!”的表情。
同时对这个国家我们又很陌生,以至于很多人都会问我以色列到底有啥好玩的?可能你并不熟悉以色列,但是如果说出以下几个关键词:耶路撒冷、希伯来文化、犹太人、耶稣、圣经、死海。相信很多人已经开始对以色列有了些兴趣。
当我准备提笔记录旅行见闻的时候,心里压力特别大,这和我前往以色列前,到达以色列时的感觉完全一样。去之前怕了解他不够多,到的时候怕拍不好他,而现在怕写不好他,毕竟这个国家有太厚重和悲壮的历史,对人类文明造成太大的影响。
作为以色列游记的开篇,我不想太快进入流水账行程中,更想简单的介绍下这个传奇的民族国家。同时附上一个详细的出行攻略。
在文章里面播放国歌是一件很2B的行为,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分享一下以色列的国歌《希望》,感受下这个民族的悲壮历史。
为什么是以色列?
年历史
亚伯拉罕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迁徙到迦南,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重回应许之地,大卫王统一部落成立犹太王国……这些仅仅是这块联接亚欧非三大洲陆地传奇历史的开篇,在今后几千年的时间里它将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
但凡统一过三大洲的帝国都曾占领过这里,并留下不可磨灭的历史痕迹。波斯、马其顿、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奥斯曼,甚至十字*和马穆鲁克。高晓松曾笑谈过,如果一个土夫子拿着洛阳铲来这里挖一挖,每一铲都可能是一个旧文明。
在圣殿山上有一块“世界基石”,传说上帝在这里创造了人类。曾经它是犹太人的圣殿,是上帝在 的 住所,千年后它变成了一座清真寺,而犹太人再也没有登上过这里。
希律王一个以残暴闻名的君王,却有着对建筑无尽的追求,第二圣殿的辉煌、马萨达的宏伟都源于他之手。为了讨好罗马总督而修建了凯撒利亚,宏伟的城门如今已是一片废土。??十字*东征留下太多龌龊和耻辱的事迹,当 一批十字*离开这块土地返回欧洲的时候,阿卡古城里留下的不仅仅是十字*的城堡,更有在几百年统治后最终彻底失去圣城的遗憾,ThewillofGod。大卫城塔原是希律王的皇宫,在罗马占领这里之后改建成了一座城堡,在经过几个王朝的改建和修葺后,最终定格在奥斯曼苏丹的手上。如今这里成为了博物馆,给游客讲述耶路撒冷年的历史。民族与宗教
英文中有一个单词“Diaspora”,译为离散的犹太人,这个聪明又偏执的民族经历了太多磨难,颠沛流离,散布于世界各地。几千年的流亡最终回到故土的时候早已是不同肤色、特质和语言的混合人种,但他们心中永远有一个高高在上的“YHWH”,成为他们精神的链接。阿拉伯和犹太人本是同一祖先,却因为土地的争夺和信仰的不同成为了几百年的宿敌。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也许背后真正的始作俑者是从古至今的那些帝国主义者吧。“如果上帝要给 寄一份信,应该寄到哪里去?””耶路撒冷”。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教圣地,世界上神圣的地方。曾经所有的教徒都想占为己有,却在今天成为宗教文化共存的地方。这里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是年前犹太圣殿遗址的一面墙。哭墙,每一个犹太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为圣殿被毁而哭泣,为千百年的流亡而哭泣。当圣海伦娜在各各他发现耶稣受刑时的十字架时,曾经的骷髅地变成了圣墓教堂,每一个基督徒都会来这里亲吻和抚摸那块为耶稣涂膏油的石头。先知默罕默德在阿克萨清真寺夜行登霄,见到了真主并听取教诲,从此这里成为了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圣地,每天清晨穆斯林们都会在这里独自诵经祷告。生活与艺术
???
如果说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人的精神圣地,那么特拉维夫就是世俗的游乐场。这座城市有着全境的海岸线、素有“白城”之称的包豪斯建筑群、精致又小资的咖啡厅和餐厅,琳琅满目的艺术作品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场所。傍晚走在特拉维夫的海滩边,感受不一样的惬意和舒适,看一个个美好的肉体从身边走过, 是视觉和精神的双重愉悦。在卡梅尔市场旁边的艺术集市上,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手工艺制品,不同于纪念品商店里面的量产货,这里的每一个作品都出自匠人之手, 。以色列在科技和艺术的造诣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在以色列当代艺术博物馆中你可以尽情感受绘画、雕塑和音乐作品所带来的冲击,也会偶然在某个墙面上惊喜的发现梵高和毕加索的真迹。战争与和平
无论是古代多少次征服与易主、摧毁与重建,还是近代多少次的中东战争。以色列在战火中站稳了脚跟,建立起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那些战争留下的创伤和痕迹一直勉励着这个国家进步和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态。在这个离叙利亚边境只有几十公里的戈兰高地上,可以隐约看到远处的大马士革。这里留下很多战时的壕沟、墙架和铁丝网,遥望山脚还有人生活的村庄,不禁深思。以色列人赢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惨了。这面多公里的隔离墙把两个民族从物理和精神上都彻底的分开了,让巴勒斯坦人犹如在一个大监狱中生活着。战争从来没有双赢,愿世上和平常在,fuckwalls!*沙与碧海
即使全国60%的土地是荒漠,以色列依然存在令人惊叹不已的自然景观。除了东部的地中海沿岸风光外,从南到北都有值得一看的风景。位于密支培拉蒙的地坑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地貌景观,这里逐渐成为了户外爱好者锻炼坚韧意志的地方。这里曾是耶稣传到的主要地方,也是以色列境内 的淡水湖,作为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加利利湖无疑是犹太人的生存之本了。平静的湖面与天同色,辽阔壮丽,这可能就是高晓松口中的远方吧。一个存在于小学课本中的神奇地方,一个低于海平面几百米的凹地,一个逐年下降的咸水湖——死海是以色列的一张名片,死海漂浮更是一个神奇的体验。随行小伙伴
让我隆重的介绍下此次出行的男女主角。▲左起:导游小韩、翻译小王、司机小高、摄影小叶
拍摄:三脚架
以色列安全不?
虽然新闻上经常播放以色列与周边国家的冲突事件,但是10天的旅行经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以色列境内都很安全。特别是几大核心城市,市民的生活不要太安逸和舒适,随处都是遛狗遛娃、在咖啡厅享受生活、在海边晒太阳玩耍的市民,哪有新闻里说的水深火热。
以色列安保工作的严格举世闻名。在很多公共场所和景点入口处都需要配合进行安检和例行询问,重要的街区和出入口都配有全副武装的安保人员巡视,只要有可疑人士出现便会上前询问搜身。
司机小高曾在圣殿山上当众喷防晒喷雾,附近安保人员快速接近询问意图,相信这时候他身上已经出现若干红点,若不是亚洲面孔,恐怕早已被狙击手一枪毙命了。
以色列全民皆兵,无论男女都需要服兵役,所以在街上看到穿*装背枪的年轻人也就不足为奇,虽然 次见到的时候还是有些奇怪和震惊。比如在超市收银的时候遇到一个持步枪的少女在你前面排队?
话虽如此,边境和敏感区域还是谨慎前往,比如加沙地带、巴勒斯坦地区和戈兰高地等。特别是自驾尽量不要驶入巴勒斯坦地区,否则在进入以色列时需要面对非常严格的安检和盘问,同时还有以色列车停放在巴勒斯坦地区还有被砸的风险。旅游保险记得买。
以色列怎么去?
签证
目前办理以色列签证非常的简单,如果不想自己麻烦可以在淘宝上找旅行社或代理公司,价格略高一些。
自己办理也不麻烦,以色列在全国有四个签证受理中心,北京、上海、成都和广州。根据自己的户口所在地选择,然后递交相应的材料即可。
材料不复杂,不需要很夸张的资产证明,甚至只要有北上广的户口或者美签、申根签都可以不提交资产证明。
B2个人旅游签证费用,签证中心服务费,快递费60。总计(5块手续费),必须通过中信银行支付。
在签证中心网站上注册后就能查看签证办理流程,快的话两个星期内就能收到签证了。可能以色列太喜欢我了,虽然申请表写的是单次, 还是给了我个10年签。
▲十年签,以色列真爱我
出入境
以色列出入境堪称史上最严。入境的时候还好,就问了我两个问题:“你来这里的目的?”,“你和谁一起来?”,大概就2、3分钟吧,就拿到了入境卡。
出境的时候就很夸张了,所以建议提前三个小时以上到达机场。在换登机牌前,会有一个贼严格工作人员,开始长达10分钟的询问,一边翻阅你的护照,一边开始问:
“你为什么去土耳其/印度尼西亚?”
“你去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有朋友在那边吗?”
“你在土耳其/印度尼西亚住在什么地方?”
因为我的是新护照,没有太多国家的签证章,主要就问了两个伊斯兰国家。同行的小伙伴就惨了,去了两次土耳其还在多哈转过机,被各种盘问还好没进小黑屋。
通过盘问之后就是一连串的电脑作答环节,需要在电脑屏幕上回答一些问题(中文),
“行李是自己打包的吗,有没有离开过?”
“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要给别人的?”
“有没有违禁品?”
全部“否否否”后就可以顺利通过了。
安检时候需要把所有的随身行李拿出来,挨个过检查,甚至连鞋底都不放过。前面一外国哥们,在金属检测门来来回回过了三次才通过检查。托运行李也会开箱检查,回国后打开箱子会发现东西已经被翻过,并留下了一张安全检查手册。
关于去过以色列还能去伊斯兰国家吗?
因为各种民族、宗教等问题,以色列和周围的伊斯兰国家还在冲突和矛盾中。目前与之建交的只有约旦和埃及,其他伊斯兰国家还在和平进程中。所以就有了护照上有以色列签证就不能去部分伊斯兰国家的说法。
因为我没有经历过,都是道听途说的经验。所以小伙伴们需自行判断,询问大使馆或者咨询有经验的人,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换护照。
通信
以色列毕竟是发达国家,所以酒店和餐厅都有免费的wifi可以使用。但是我们可是随时要联系父母朋友报平安(发朋友圈装逼)的人,所以买一张电话卡或者租一个wifi是 的方法。
电话卡淘宝有买,信号都还OK,大部分时间都处于3G、4G的网络下。千万别到了以色列在机场买电话卡,贼贵。
货币
以色列的货币是谢克尔(ILS),汇率大概是1:2。人民币不能直接换谢克尔,所以出发前需提前换一些美元。在本古里安机场换钱要手续费,我换了80美元的零花钱,手续费居然要40块人民币,天呐!怎么不去抢!
市区街头的商店和便利店门口都有以下这样的ATM机,支持银联取现,但是需要支付手续费的,而且是本地银行收取+国内银行收取,所以算下来也不划算。好在以色列大部分的消费场景都可以使用信用卡,所以能刷则刷吧,取一点现金日常使用即可。
请特别留意以下看似10元的硬币,一些不厚道的当地人会在找零的时候给你,其实它一文不值!期初我们以为是假币,后来有小伙伴科普说好像是真货币,只是价值很低,大概就10分、1毛的样子吧。
▲以上硬币千万不要收
消费
以色列物价真的很高,近乎是国内一线城市的三倍。饮料基本都是20人民币一瓶,饮用水也要15左右,所以带一个随身水壶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日常的餐饮人均差不多在-人民币左右,餐厅一个SET大概在左右,麦当劳一个套餐。后面几天我们已经穷到每一天只能吃一餐的地步。
旅游纪念品和艺术品也很贵,这些看似生产自义乌的东西,居然在以色列卖出了天价。最普通的冰箱贴平均15人民币一个,明信片8块一张,手工艺品更是价格不菲。下面不在列举了,但可以给大家两条省钱秘笈。
1、超市的东西比外面的相对便宜些,所以可以去屯一波货。
2、虽然只有“一墙之隔”,巴勒斯坦的物价比以色列低一半,诸如纪念品等东西完全可以在巴勒斯坦地区购买,比如伯利恒。
交通
海航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开通了直飞以色列的航线,起飞和落地的时间都还不错。提前半年入手了低价机票,广州直飞往返仅。
从机场到市区,市区到景点都有轻轨和公交车,通过googlemap可以清楚的查询到线路。在机场可办理一张当地的公交卡,好像对于游客有一些减免。返程的时候在耶路撒冷中央车站办理了公交卡,工作人员在机器上操作后让我们免费乘坐轻轨去了机场。一些小伙伴也有提到机场往返市区的交通是有免费的,具体操作不明。
以色列的出租车很贵,而且司机看是游客通常漫天要价,而不是bymeters,被坑的几率很大。所以可以考虑使用境外打车软件Gett,按里程计价信用卡支付。
特拉维夫是一个很适合骑自行车游览的海滨城市,市区内也有很多的公共自行车和电动平衡车租赁处,价格不低。
在海滩附近,你会惊喜的发现居然有摩拜单车!!民族自豪感飙升,但是价格嘛...emmmm7.3元人民币一小时!
住宿
此次所有住宿都是导游小韩预订的,混搭了酒店和Airbnb,我和司机小高还体验了一晚特拉维夫的青旅。
由于以色列的高物价,预算在平均每人每晚不超过人民币。在后面的游记中会详细介绍此行酒店,有很多惊喜哦!
自驾行程
上图中像一把尖刀直插在地中海东岸及亚非大陆中间的土地就是以色列,准确来说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图中灰色地带为巴勒斯坦)
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领土问题应该是目前最最最头疼和棘手的国际问题之一了。两个民族为这片弹丸之地的争夺留下了太多的血与泪,至今还有不少的边境冲突。
▲一张巴勒斯坦领土变迁图,来源:Ge.ys
秉承安全 的原则,此行不会进入巴勒斯坦地区(伯利恒除外)。并且自驾也不会穿过边境线,即使可以省去大量时间和汽油。
如果时间足够充裕还可以考虑入境约旦,游览沙漠上神秘的“玫瑰古城”--佩特拉。10天行程我们决定放弃约旦,转而深度游览以色列,除了最南端港口城市埃拉特,几乎把以色列重要的城市和景点都走了一遍,其中在耶路撒冷留了2天半时间。(但是还不够!)
行程安排
DAY1落地本·古里安机场特拉维夫一日游宿:特拉维夫
DAY2雅法古城-提车*-凯撒利亚宿:海法
DAY3海法-阿卡宿:沙罗纳(Sharona)**
DAY4拿撒勒一日游宿:沙罗纳(Sharona)
DAY5戈兰高地加利利湖半日游宿:死海
DAY6马萨达死海半日游宿:密支佩拉蒙
DAY7Ramon地坑-耶路撒冷,还车*
宿:耶路撒冷
DAY8耶路撒冷宿:耶路撒冷
DAY9耶路撒冷-伯利恒宿:耶路撒冷
DAY10耶路撒冷-特拉维夫,返程
*以色列汽车保有量极高,所以停车非常麻烦,特别是在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如果乱停很容易收到谢的罚单,还有小伙伴的汽车乱停放直接被拖走。所以非常不建议在这两座城市里面开车游览。
**沙罗纳位于提比利亚和拿撒勒中间位置,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这样安排顾及到了两天的行程,从沙罗纳到达拿撒勒和戈兰高地的路程都在1小时左右。
自驾Tips
以色列国土面积不大,是一个非常适合自驾的国家,而且承认中国驾照,左舵车也符合中国人的驾驶习惯。
我们提前在租租车上预订了一辆,考虑到行李较多所以选择了旅行车。取车的时候竟然帮我们升级成了SUV,悲催的是行李很艰难才勉强放下,后排空间挤压了很多。
导航方面我们主要选择googlemap和探图地图,随车带有一个车载导航(免费)非常的好用,感觉是一个联网系统,还可以精确的监控其他路上事故车辆的信息。
我们车上的音箱效果很差,而且也很难连接蓝牙,所以要体验 的自驾乐趣,可以自己带一个蓝牙音箱,一路嗨起来!
以色列城市市区内红绿灯和环岛特别多,行驶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礼让主道车辆和行人,否则对方会用喇叭“哔哔”你。
在拿撒勒这样的阿拉伯城市,一定要注意慢行,这里停车都是不讲规矩的,横七竖八的停在路中间。再加上山城特性,上下坡急拐弯很容易磕碰到路边的车。
以色列高速公路路况很好且不收费,限速但没人遵守,大家都开得飞快,我们也情不自禁的开上了。沿途主要以平原和戈壁居多,内盖夫沙漠景色还挺不错。
停车和加油都可以使用信用卡来缴费,油价接近国内的两倍。我们 次加油是在安息日,加油站没人上班,还好有一个热心的大叔教我们如何使用。
行前准备
以色列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宗教文化的地方,出发前一定得先补充一波知识,否则看着一堆古建筑很多宗教仪式完全不知道其渊源和背景就很尴尬了。
这里罗列些我出发前阅读和观看过的书籍、纪录片和电影。
书籍
《耶路撒冷三千年》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
西蒙?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宗教围绕“圣城”的角逐,以几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
点评:这本书堪称是史诗历史巨作,是了解耶路撒冷历史的 读物。但也因为如此让人及其难阅读,复杂的人名、地名,细枝末节的人物故事和旁人视角,还有一些让人摸不清头脑的翻译。这里特别推荐下这本书的讲书音频栏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