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于凡95后南大女生的黎巴嫩志愿,我们在感


白癜风病初期图片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324/6123995.html

地表温度50摄氏度,她走过一个个荷枪实弹的警察,绕过一顶顶密集的帐篷和板房,她看见的,是女人在战火中只余骨架的脚;是小孩弯曲的脊背、长了虱子的头颅;是老人枯瘦如柴的手和止不住的泪流......

这不是一个用眼泪诠释的故事,这是于凡的五周。

于凡——一个来自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级的女生,在这个夏天,选择前往黎巴嫩,做一名志愿者。

当谈及黎巴嫩,多数人的反应是避之唯恐不及,那里的硝烟太浓、那里的难民太乱。但在于凡看来,除了难民生活困顿之外,黎巴嫩还有许多令人震撼的古建筑、古文明。

(于凡在巴尔贝克神庙,脚下两公里不远处就是isis基地)

(黎巴嫩原先是法国殖民地,这里有阿拉伯语、英语、法语三种语言,市中心很美)

(这里有17种宗教,清真寺和天主教教堂并排而立的大概只有黎巴嫩这个国家了吧)

所以,当她向AIESEC(国际经济学商学联合会)提交申请时,脑海中只余一句话,“我想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拥抱不一样的风景、帮助更多进退维谷的人。”

爱可以变得很难

七月中旬,于凡踏上了贝鲁特(黎巴嫩首都)炙热的地面。这座灯火辉煌的城市并没有渲染上太多硝烟的痕迹,但在街头巷尾却随处可见泡沫经济的牺牲品——难民乞丐。在黎巴嫩,难民人数占国家人口总数的近1/4,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受战火殃及的混乱之地。

与于凡之前的设想所不一样的是,随着近年来国际组织对难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63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