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吾乃以色列,與神搏鬥之人是也丨地球另一邊


在地中海的東岸,約旦河畔的土地,生活著一眾信奉魔神Baal的部落,因此,這裡被稱作“Baal之地”,唸作“巴勒斯坦”。

自埃及而來的以色列人將此地攻佔,因為他們認定這原本便是他們的“上主”應許給他們的地方。12家族圈地而治,興衰變遷。英雄輩出。直到Eli作族長的時代,首都示羅城淪陷。

為甚麼會這樣?

以色列民眾認為,因為沒有一個君王發號施令,使得民族一盤散沙。

·Saul王·

位以色列王

“先知,我們要一個王。”

以色列民眾來到先知Samuel跟前,苦苦哀求。他們希望建立一個以色列國,像巴勒斯坦各部落那樣,有一位國王將12家族凝聚成一根麻繩,集結全以色列的力量。

先知起初是反對的,他表示:“你們不知道由始至終你們都有存在一個無上的主人嗎?你們忘記了我們的目的地在天上嗎?如今你們卻求地上的君王。”又說:“你們看到信奉巴耳的民族建了王國,便想要學他們一樣。你們只看到君王一聲令下,萬軍齊發的威武,又有否想過為臣民的要為奴為僕,要交稅服役?你們原本具有比棄民們更多的自由,而如今你們卻找到我說,撒慕爾,我們不要自由!”

然而,他卻得到了神明的啟示:“如果人民向你要一個王,便給予他們,因為他們已經決定拋棄他們在天上的主,而要一個人來當他們的主。”神明并指引他,明天會有一個Benjamin家族的人來找他,這就是以色列王。

第二天,門外又有求告的人請求先知。Samuel站起身來看,卻是一個壯實的小年輕,就問:“少年,你又是來求什麼的呢?你也想要一個君王嗎?”

少年一臉茫然,回應道:“大人,我是Benjamin家族的牧羊人Saul,我丟失了我的羊,想請你告訴我他們在哪裡……”

這時候,昨日無功而返的以色列大家長們又帶著他們的民眾來了,先知看著他們,就指給少年看,說道:“看,你的羊。”

這一天,在應許之地上,世界誕生了一個名為“以色列”的王國,此時為公元前年。

那時候,這個新生的國度正“腹背受敵”。Saul王首先著手東線的戰事,他命人取來一頭牛,大刀揮舞,剁成若干份,在以色列境內傳閱。這是新王的宣告:“以色列人要團結起來,共擊外敵,不從者有如此牛!”

以色列人響應了君王的號召,聚集一支大軍,擊退了東線的敵人,解救了被圍困的城池。從此,東部安寧了,以色列軍得以全力與西部的巴勒斯坦對壘。

東方大捷,令君王開始驕傲。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Saul趁著士氣正旺,一舉進攻巴勒斯坦。他有一個王子名叫Jonathan,是一位豪傑,擅長領兵作戰,王就將Benjamin家族的親兵交給Jonathan帶領。這是一支驍勇的軍隊,在王子的率領下屢屢告捷。這次攻打巴勒斯坦王國,也派遣此近衛軍作急先鋒。

禁軍神勇無敵,突破了巴勒斯坦軍的層層防衛,直搗黃龍。然而,在慶祝勝利之餘,君王把敵人的牛羊財寶都納為己有,而不捨得按先知所說地徹底銷毀。

不久,Samuel來到了營中,Saul王向他炫耀戰果,但先知卻對以色列王說:“此生我將不再見你的面。”?

·David王·

位猶大王

以色列王Saul戰功赫赫,但另一方面,他卻明顯地感覺到體力和精力的消退,更可怕的是,他被頭痛纏身,每當夜深人靜時總會頭疼欲裂,腦海裡似乎有聲音在叫喊。有人說這是魔*作祟,他進入了王的體內,與原本在那的上主的靈*爭鬥,以至於王的肉體要承受這場戰爭的痛苦。

Judah家族的琴師善驅魔,人們都這樣說。

君王讓Jonathan王子南下Judah家族的封地尋找能人。王子自己去沒有底氣,就暗地請了Samuel先知一同前往。

在南方, 氣的琴師名叫Jesse,他住在伯利恆小鎮,是Judah大家長Boaz的孫子,如今已經很老了。

Jesse一家以牧羊為生。別人放羊,都是騎在馬上,揮著皮鞭吆喝指揮,而Jesse老人卻只需站著不動,撥動他的琴弦,他的羊就會隨著樂聲循規蹈矩地行動。這種神奇的法力,聽說只有他才具備,他又教給了他的孩子們。

老人曾自嘲:“我們家得的天賦就是為主放牧他的羊。”

王的使者來到的時候,Jesse受寵若驚,把孩子們都召集了回來。王子向老人說明來意,Jesse樂呵呵地對王子說:“承蒙錯愛,老夫現在已經走不動了,連自家的草場都走不過去了,哪裡還有幸能親臨大王的面前。我的手藝,已經傳承給我的孩子們,使者請挑選一位帶他去見大王吧。”說完,便讓兒子們都過來,介紹給王子一行。

大兒子,二兒子……走到每一個面前,王子都回頭看一眼Samuel。先知卻低眉垂眼,似乎根本沒有在看。

王子不知如何是好,沒有挑選到合適的人如何為父王治病呢,恐怕只有勞煩Jesse老人走一遭了。他正在謀劃著如何請兵丁們做一個簡便的擔架,好抬老人走,嘴裡卻不由自主地問了一句:“老人家,你的兒子們真的全在這裡了嗎?”

Jesse笑著搖搖頭說:“大人慧眼,我家的小兒子在草場看顧著我們的羊呢,不過他還是個孩子,肯定不是王所要的人。”

正在這時,門“吱呀”的一聲被拉開,夾雪的寒風趁機瀉了進來。王子回頭一看,進來的一個小孩恰好和他四目相對。孩子的臉紅彤彤的,不知是因為外面太冷,還是年紀太小。此時卻聽到先知蒼老的聲音說:“David,你來了。”

小David從此以琴師的身份來到以色列王Saul身邊的,他悠揚的琴聲能令王平靜舒緩,為此,他深得君王的喜愛。又因著他與王子Jonathan年紀相仿,兩人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一次,巴勒斯坦軍再次進犯,騷擾Judah家族的地盤,王披掛親征,而身為Judah家族的一員,David請求王子帶上他一起上戰場。

殊不知,這是一場惡鬥。

在巴勒斯坦軍中有一位勇士,名叫Goliath,居然有3米高。傳言他是大洪水之前未死絕的孽種,是巨人的後裔。如今他身披鐵甲站在陣前,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面對這樣的敵人,以色列軍一籌莫展。

王非常焦急,懸賞以色列的勇士,先是贈予黃金,又是應允為其家族免稅,最後甚至許諾將公主下嫁。只是無論是誰,前去迎戰皆有去無回。恐怖的氣氛已經蔓延至整個以色列陣營。

這時候,小David請戰。

將士們看他又瘦又小,還是個小孩子,不由得又氣又惱,說道:“戰場是死生之地,不是小孩子玩的沙盤。”David回答:“縱然是棋手瘦弱,棋子碩大,棋子卻不得不聽棋手的話。”說罷就要上陣。

區區一個牧童,David從來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甚至不曾穿過鎧甲。如今這鋼鐵穿戴一身,他連腳都抬不起來,走幾步就撲通地趴倒在地上。

以色列將士們忍俊不禁,向他投來鄙夷的目光。Jonathan王子把他扶起來,王也勸他說:“弟弟生了一雙奏樂的手,殺不了這惡人,你還是退到後面去吧。”

David狼狽地把盔甲蹬掉,然後對以色列王說:“並不是我的雙手善於奏樂,而是上主願意使用我的手。我所成的一切不因為我,我願成為上主樂於使用的工具。過去上主借著我的手演奏出清心驅魔的音符,現如今,若他願意,也會借著我的手獵殺一切不服從他的惡人。”

王欣賞David的勇氣,也感慨他的虔誠,於是便由的他上陣,並祝福他說:“願上主與你同在。”

David說穿不慣這盔甲,原為保護,實則成為累贅,不如不要,遂徑直來到了巨人面前。以色列陣中也沒有他稱手的武器,他便取了過去牧羊所用的棍杖,懷著驅逐猛獸用的石頭便來到了戰場中央。

Goliath低頭看著這小子,發出震耳欲聾的狂浪笑聲。他對著以色列王的方向叫嚷說:“以色列人是不是已經死絕,如今竟然要派一個小孩上陣。”繼而又仰天長嘯,對天大吼說:“以色列的神你垂顧你的羔羊,你所保佑的民族已經沒有了敢於發聲的狼。”

David盯著那巨人的臉,二話不說,飛出一塊石頭直擊Goliath眉間。巴勒斯坦人特製的鋼甲頭盔,竟然被急速的石子擊出一個窟窿,石頭擊破巨人的腦殼,直接嵌入了Goliath的顱內。巨人轟然倒地。

英雄David殺死了巨人!

“David是Samson再世,是巴勒斯坦的剋星”,以色列百姓唱起了David的讚歌:“David就是‘救世主’!”

自赤手空拳擊敗巨人Goliath之後,David領兵屢屢凱旋,成了以色列的常勝將軍,他的事蹟已經傳揚到以色列的每一寸土地。另一方面,由於老族長Samuel過世,王的親兵缺乏有能力的軍師,反而神奇不再。在見證奇跡的猶大大地上,甚至有人發出“猶大的David才是天選之子”的呼喊。

這樣的英雄,如果實在要挑出毛病說他有甚麽過犯的話,只能說他惟一做錯的就是功高蓋主。

正所謂“三人成虎”,David雖是以色列王Saul的愛將,但傳聞聽多了,王的心裡也不禁擔憂起來。這個小子年富力強,而如今我已日漸衰老,甚至連上戰馬都非常艱難了,哪怕現在他對我忠誠,但難保有一天他會覬覦王座呢。

王於是心生一計,便訛稱頭痛病又犯了,召David來奏樂。趁著奏樂的間隙,王假裝被魔*上身,拔出身後的長槍擲向David,神奇的是David一動不動專心彈琴,長槍卻從他身邊飛過,死死地釘在背後的牆上。

一曲終了,王對David說:“孩子,你覺得Merab怎樣?”Merab公主是以色列王最愛的女兒,天生貌美,引得國內外許多貴族的垂涎,而如今王卻說:“我要兌現猶大戰役時的諾言,將她許配給你。”

David受寵若驚,俯身說道:“大王,David誠惶誠恐。David只是猶大部落一個普普通通的牧羊人,出身卑微,實實在在配不上公主。”

王說:“你是全以色列最出色的勇士,就憑這一點就足夠了。如果你想要證明,那我給你一支軍隊,若你能帶領他們直搗黃龍,攻入巴勒斯坦王國,就拿個巴勒斯坦人的頭顱來做聘禮如何?”

David是喜歡公主的,然而卻內心自卑,聽到王這樣說,不知是計,心想這事一來揚名立萬,二來也為贏得公主,便欣然答應了。哪能想到王竟是想要通過巴勒斯坦人的刀殺了他呢。

然而,David卻真的帶著異族的人頭回來了。被David所帶領的以色列軍震懾的巴人甚至放言:以色列有David一日,巴勒斯坦都不再進犯。不少以色列人已經視David為民族的保護神,他們頌唱道:“Saul王殺千千,David殺萬萬”。

以色列王的權威大為受損,終於沉不住氣,露出了兇殘的一面,公然要殺David。

David得知消息後落荒而逃,逃跑途中遇到了Jonathan王子,嚇了一跳。Jonathan是把達味當真朋友,不相信父王竟真的要殺良將,為了David覲見父王,反而確認了王要殺David之事,Jonathan幫助達味逃走。

正當兩人毫無辦法的時候,Merab公主出現了。她說,父王承諾了英雄凱旋便是我的丈夫,如今我的父親要殺我的丈夫,我惟一能做的就是幫助我的丈夫。在她的幫助下,David順利地逃出國外。

時至前年,以色列此刻沒有David了。果然,巴勒斯坦軍再次兵臨城下,沒有David領導的以色列軍竟然節節敗退,連吃敗仗。

聽著Jonathan王子的戰報,王非常鬱悶,但是現在老先知Samuel已經去世,David又已逃亡,他還能依靠誰呢?聽說平原上有一個非常靈驗的女巫,孤家寡人的王喬裝打扮,來到這個供奉魔王Baal的廟宇裡。

他見披著紅衣的女巫正端坐在水晶球前,就上前詢問國運。誰知他一靠近,女巫就驚嚇得跌坐在地上,朝著他的方向大喊:“以色列的王,我本是用一些伎倆謀生,與你無冤無仇,互不干擾,如今你為何帶著那真神的使者過來害我!”

王驚訝女巫認出了喬裝的自己,更驚恐她所指的那位神明的使者。他轉過身,卻見Samuel站在身後。

王老淚縱橫,哭求道:“先生,你終於肯見我了。”

Samuel卻冷冷地說:“你的先知已經在你的跟前了,你又何必再掛念我?”

王求先知指教戰勝巴勒斯坦大軍的辦法,Samuel卻只是冷眼相待。Saul動了怒氣,道:“我以以色列王的身份命令你回答我。”Samuel冷笑道:“誰是以色列王呢?誰立誰作王呢?你應當清楚上主已另立了你的近人坐你的位置,你又何必追問已經與你無關的國事?”說完,Samuel便憑空消失了,原來與Saul對話的不過是Samuel的靈*。

Saul想起多年前兩人決裂時先知留給他的最後一句話:“我此生將不再見你的面。”

碰了一臉灰的Saul回到王宮,越想越氣,正值Jonathan又來彙報敗仗的軍情。Saul披上自己的盔甲,取出長槍,決意拖著衰老的身體再度親征,一如年少時Samuel先知仍在他身邊時一樣。

但戰局卻沒有如當年,面對巴勒斯坦軍,縱然有Saul和Jonathan壓陣,以色列軍仍如浮萍遇狂風暴雨一般被打散。

正當以色列軍一籌莫展的時候,一支精銳的軍隊襲來,擊退了巴勒斯坦人。有眼尖的人忽然興奮地叫道:“是達味,是英雄達味!”

原來,逃亡國外的David也聽說了以色列王國的境遇,而決心帶著追隨他的人回國勤王。他糾集了一隻軍隊,如今終於趕到。

然而,這場戰役雖然勝利了,將士們卻在山坡上找到了Saul和Jonathan的屍體。David還是回來晚了。

以色列群龍無首,一心要為好兄弟Jonathan報仇的David號召軍民追隨自己,首先相應的是Judah部落,在他們的簇擁下,David在Judah封地的首府希伯侖城宣佈稱王。說到希伯侖城,是以色列民族非常重要的地方,這是以民先代族長的身後長眠之地,先祖Abraham、Issac、Israel都安葬在這裡。

但是,舊王的本家Benjamin家族擁立Saul的兒子為王。兩個王之間由此展開了曠日持久的以色列內戰,直至David最終獲勝,以色列各部終於都認了他們 的王。

新王David帶領著重新被統一起來的以色列軍,沉重地打擊了巴勒斯坦王國,並奪取了敵人的重鎮耶路撒冷,將之定為以色列王國的首都,並用自己的名字為之命名,更把放在舊都示羅城的寶匣迎到了這裡。

一如Saul戰功再大,也需要有一為國師輔助。他有Samuel先知,而David則有Nathan先知。

傍晚,戰場上偃旗息鼓,和風清涼,就是Nathan覲見以色列王的時分。先知給王介紹起民族的歷史,一直追溯到史前發生的大洪水,惟有先祖Noah一家倖免於難。

這一天,Nathan先知到來之時,David王正在閱讀前線Joab將軍寫來的戰報:大王,這是敵人最重要的一座城,我軍挾連勝之餘威原欲一舉攻破城池,將敵軍徹底摧毀。不料這城結構複雜,竟設有隱秘的甕城,我軍突入以為是破城成功,卻被阻擋在高牆之下。敵人向我軍投下巨石和火箭,我軍傷亡慘重,不得不敗退出城,卻遭到追擊,死傷無數。如今我軍在數十裡之外安營紮寨,末將萬死,延誤了戰機。如今敵軍已重整旗鼓,末將建議,兩軍決戰需再作萬全的準備,靜候時機再臨……Uriah也戰死了。

最後的那句話,令他浮想聯翩。

大概是許久之前的夏天,天氣悶熱,王在京城城牆上漫步時瞥見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不遠處的建築的白牆上開了一個端正的窗戶,就如畫框一般。昏黃的燈光,被熱水的蒸汽渲染得略略模糊,也許是某種新款的讓人感覺溫暖的橘色顏料吧。畫中主角長髮如瀑,膚色勝雪,水滴順著胴體玲瓏的曲線流動,洋溢著盛夏的躁動。王欣賞得入了迷,畫中人眼波流淌,恍似要從中出來,直透王的心房。

回到王宮後不久,畫中人便被通曉察言觀色的近臣送來。如今王清晰了,女子名叫Bathsheba,是大將軍Joab手下勇士Uriah的妻子。

夏日正熱,戰役正酣,人妻寂寞。Bathsheba進宮日漸頻繁,直著發現有了身孕。這樣的意外讓以色列王苦惱,便心生一計,致Joab將軍一封急信,傳Uriah回京,以期這軍官回家與妻子同房,好掩飾他們兩人的姦情。

難題解決,王這一覺睡得香甜。只是清晨起來,卻發現Uriah睡在王宮門口。王驚異地詢問為何,Uriah回答說:“大王,現在我們和敵人的戰鬥正值白熱化的狀態,我的兄弟們都仍在戰場上廝殺,承蒙大王厚愛我如今能平安在京,但又哪能獨自與妻子溫存呢。”

以色列王非常感動,就從了他的心願,讓他回到軍營,順便讓他給Joab將軍帶一封信。

不久之後便是現在,君王讀著將軍的回信,心想:“這位勇士在戰爭中英勇死去,可歌可泣”,然後開始謀劃讓喪夫的Bathsheba成為自己的新王妃。

左思右想,Nathan先知授課的時間又到了。

今天先知為王帶來了一個故事:有一個窮人,有一個富人。

富人牛羊成群,層層疊疊的可以覆蓋這座山,又綿延到那座山上。每天清晨,他的僕人就騎著高大的駿馬馳騁在草場上,羊群跟隨而至,白花花的一片,天地間仿佛沒有盡頭。

而窮人卻只有一隻小羊,他很愛惜它,當它作絕無僅有的寶貝,喂它吃沾著露水的嫩草,用清潔的河水給它洗澡,閒暇時就臥在它身旁,為它吹響牧笛。

這一天,富人家來了客人,他決定要舉辦宴請。漫山遍野的肥羊呀,要吃哪一隻呢?這富豪卻捨不得自己的牛羊,就派幾個僕人強奪了那窮人的小羊,殺了剮了,作出一桌宴席來招待賓客。

王聽得火冒三丈,怒道:“這種人真該死!”

先知呷了一口茶,淡淡地說:“這個人就是你。”

·Solomon王·

最後一位以色列-猶大王

以色列王David有幾位王子:Amnon王子是長子,三王子Absalom王子則是一名勇士,立志要成為全以色列最傑出的將軍。至於王的愛妃Bathsheba所懷的頭子,在童年時便早夭了,為此,王最疼愛的是他的幼子Solomon。

Amnon王子喜歡Tamar公主,她是Amnon同父異母的妹妹,Absalom則是她的親哥哥。Amnon強姦了妹妹,又始亂終棄,憤怒的Absalom則將這個王位繼承人殺死,為妹妹報仇後逃亡了。

“你原諒了他?”

“你要恨殺死你兒子的男人,是理所當然的。但如果這個男人是你的兒子,你又能如何呢。”David說:“我失去了一個兒子,如今我不希望再失去一個。”

不久之後,籠絡人心的Absalom王子獲得了Judah家族的支持,一如他的父親當年一樣,在希伯侖城稱南王,宣佈Judah家從以色列獨立。

這位Judah家的王向來擅長領兵打仗,還有名將Ahithophel為軍師,北方的軍隊根本不是南方軍團的對手,屢屢被打得落花流水。以色列王David便派出親信Hushai假意投降,從中離間Absalom和Ahithophel。

Hushai來到南王面前,南王問,你怎麼不追隨你的朋友David?Hushai說,事奉父最終不是也要事奉子嗎?何不一開始就事奉子呢?

猶大王聽了開心,對Hushai很有好感。又問Hushai對猶大和以色列之間的戰事有何看法。

Hushai就說,如今猶大軍更為強盛,但人心向背在頃刻間能決定戰事走向,如今殿下既然已經入主了京城,建議王佔有以色列王David的妃嬪,奴役與蹂躪他所愛的近人,以表示與之徹底決裂,這樣支持猶大家的人就會更死心塌地地追隨殿下。猶大王便這樣做了。

以色列王在逃亡的路上,猶大王的軍師Ahithophel建議馬上抽調精兵追擊,斬草除根。Hushai馬上跳出來反對,他說,跟隨以色列王逃亡的肯定是以色列王最忠誠的勇士們,如果貿貿然與之決鬥,反而容易遭遇失敗,這樣軍民們就會認為猶大軍收穫了失利,大傷士氣,建議猶大軍歸整集結後再正面襲擊以色列軍。

猶大王採取了Hushai的建議,Ahithophel見自己失寵,就 自殺了。同時,Hushai也向以色列王告密,結果當猶大軍集結完畢時,以色列王早已逃走了。

以色列軍和猶大軍最終展開了一場正面的決戰,猶大王在戰鬥中被樹枝纏住了頭髮,吊在樹上死了。

戰爭結束了,戰勝的以色列王悼念戰敗的兒子Absalom。獲勝的人,反而沉浸在一片悲戚之中。

猶大部落迎回以色列王,宣佈臣服,從此沒有再背棄David一脈。

“我失去了一個兒子,如今再失去一個。”

大哥被三哥殺死了,如今連三哥Absalom也死了,四王子Adonijah王子在Joab將軍支持下,認定自己將會成為繼承王位的那個人。

那時候王已經很老了,老到甚麽地步?外邦獻上美女Abishag,David也已經無動於衷了。

前年,Adonijah王子已經等不及了,宴請眾臣,恍如慶祝登基一般。

而國師Nathan先知則與大將軍Joab的觀點不一,他所支持的是王子Solomon。當Adonijah正在大宴群臣時,Nathan先知奉天承運,在老君王的授意下,由司祭Zadok冊封了Solomon王子為以色列王。得知這個訊息,Adonijah傻了眼,之前支持他的群臣們紛紛樹倒猢猻散,都改變立場支持Solomon了。

成王敗寇,Adonijah向Solomon王求饒性命,父王的一切他都不繼承,只求弟弟可以將Abishag王妃賜給他。

Solomon說,你要父王的妃嬪,就是想要取代父王的地位,既然你要的是王位,那我只好把你殺了。

“我失去了一個兒子,如今再失去一個。”

王國內部便穩固了。

又憑藉Solomon王與埃及公主成親,以色列和埃及就聯合了。以色列的國力達到鼎盛,應許之地已經沒有敢於與之對抗的民族與部落。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你的名受顯揚,願你的國來臨,願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求你今天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求你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兇惡。以色列王Solomon如此禱告:請賜我以智慧。如果可以,賜我以智慧。不要富貴,不要長壽,只求有智慧足矣。

神明於是回應道:常人向我求富貴,你卻說你不要富貴;常人向我求長壽,你卻說你不要長壽。你惟一向我求的是智慧,因你是以色列王,你求治理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智慧。你所求的,我都給你。至於你所沒有向我求的榮華,我也願一併都給予你。

Solomon王成了東方一帶遠近聞名的智慧 ,坊間傳頌著他的典故:

話說,有兩個女人帶著一個孩子來找以色列王訴訟,因為她們都聲稱兒子是自己的,而對方的兒子早已經死了。

王說:“不要爭了,這點小事有什麼難處理的,既然你們都認為是自己的,來人,把孩子切成兩份,讓兩個女人一人拿一份去好了,對誰都公平。”

其中一個女人認可這個辦法,大呼:“大王英明,公正嚴明!”

另一個女人卻叫道:“大王,孩子我不要了,給她吧,整個都給她!只求你不要殺死他,因為我寧可失去孩子,也不願我的孩子死去。”

案件就明瞭了。

除了與南方埃及的結盟,以色列也與北方的黎巴嫩交好。埃及公主隨嫁而來的若干個城邦,Solomon盡數贈予黎巴嫩,而以色列在都城耶路撒冷大興土木建造聖殿,黎巴嫩便為以色列提供大量的木材。

那是先王David早就期盼建設的聖殿,但他無法完成。為了建國立威,David手上沾滿了鮮血,不潔的雙手不配成為聖殿的建築者,於是他把這個夙願交由他的繼承者完成。

聖殿設計巧妙,所有石材在產地就雕琢好,甚至在工地都不會有敲打石頭的聲音。基石建築好,覆蓋上好的香柏木材,能工巧匠雕龍畫鳳,繁花的木雕覆蓋了整個殿堂。

王又安排把寶匣移到此處安置,為此專設了一個殿宇。這殿內部鋪滿了黃金,顯得金碧輝煌。又立了兩尊高大的神獸像,橄欖木質,外包金箔,好不威武。至於木刻鑲金的雕花,更是無處不在。整個聖殿如此修築,耗時7年。

這時候的以色列王國,尤其是國都耶路撒冷城的富饒,遠近聞名。連全阿拉伯大地的掌權者埃塞爾比亞女王聽說了,也特地來訪,盛讚Solomon王的功績。

王非常驕傲,開始聲色犬馬。他花費了兩倍於建造聖殿的時間,建造自己的王宮。其中一個大殿是審判之所,是王上朝的地方,中央的寶座即審判者的王座,殿堂裡寶石為基,柏木為梁,極具奢華。王又為自己和王后埃及公主分別建了兩個同等大小的內殿作寢宮。

更威風的是,王宮後院竟建設了一片森林,作公園供王公貴族玩樂,裡面有各種奇花異草、參天巨木,一如在起初天上的樂園一般。

王的妃嬪,除卻埃及公主,更有來自巴勒斯坦等地的美女。這些地方都是敬拜邪神的,王為他的愛妃們建立了眾神像,供其跪拜,以換得她們的歡心,卻慢慢遺忘了以色列的神明。

Solomon年老後,將他的智慧用長卷記錄下來,留給後世的人。

他說,江山代有才人出,王侯將相人來人往,然而斗轉星移,世界照常運轉,不曾為誰人停下,後人又有誰紀念逝者呢?人不僅終有一死,而且事事無常,沒有一件是人所能掌控的,生命中充滿未知。

如此看來,此生真如捕風,變幻莫測,莫非到頭來就是一個虛空?

並非如此,智慧 道:這不過是一份告誡,勸你不要去試圖控制人生,而要學會去接受現狀。人能把握的只有現在,因此,不要把“現在”花費在憂慮上,在明晰自己的一生稍縱即逝這個設定之後,帶著敬畏生活。

只是不知道,他的子孫們能從中領悟多少呢?

以上故事,見載於《Samuel》、《Kings》、《Chronicles》、《Psalms》、《Proverbs》、《SongofSongs》、《Ecclesiastes》及《WisdomofSolomon》卷,另有參考:

李愛實《聖經易讀學校》,李相學等譯,上海三聯書店年出版

蒙提費歐里《耶路撒冷三千年》,黃煜文譯,臺北究竟出版社年出版

西琴《第十二個天體》,宋易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年出版

張錫模《聖戰與衝突》,上海三聯書店年出版

赫斯特《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席玉蘋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年出版

文若愚《世界未解之謎》,中國華僑出版社年出版

彌爾頓《失樂園》,朱維之譯,吉林出版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年出版

周燮藩《蘇非之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年出版

徐新《猶太文化史》,北京大學出版社年出版

福特《基督教神學》,吳周放譯,譯林出版社年出版

科尼什《簡明教會歷史》,杜華譯,敦煌文藝出版社年出版

各修會神長及各地教會講道分享內容……

?

以上·亞孟

撰文丨EricG

聖心騎士團

圖片丨via網絡(侵刪)

編輯丨山吹

聖心騎士團

若沒有方向,和我們

我們只有一個方向:向前

若沒有目標,和我們

我們都有一個目標:追光

一個人走,走得快;一群人走,走得遠

這裡是

一切開始的地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5855.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