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第四章
「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注:就是“得”的意思),便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希伯来原文的字面意思是“我生了一个男子,耶和华。”当夏娃将长子抱在怀中时,她显然记起了创三15节的神圣应许,并期待着他将成为所应许的拯救者,因此给他起名叫Qayin(“得到”的意思《历代愿望》第31页)。这是微乎其微的希望!她渴求福音的应许能够迅速应验,却注定要经历最痛心的失望。她根本没有想到这个婴孩将成为世上的第一位杀人犯。
「知道」一字(译注:和合本译同房),在此特别的含意中,极美地表达出,两性真正的结合是在全然相知相交之中,不过这个字也可能完全失去了这个高尚的内涵(参十九5)。
该隐与qa{na^^「获得」一字发音相近。这种对名字的讲解,通常是文字游戏,不一定是同源字,但将一个常用的名字冠上某种特殊含意。
使(RV,RSV,藉……的帮助)原文只是「藉」(with);虽然这个希伯来字可有其他解释,RV,RSV是最单纯的解法;参撒母耳记上十四45(另一个用「藉」的字)。──《丁道尔圣经注释》
『生了该隐』下有小字『就是得的意思』,此是国语本旧约的第一个小字注。浅文深文本都有小字,该隐,译即得之义。因亚当与夏娃在乐园时,还没有儿女。若该隐为他俩的长子,或许他就是那一位会伤蛇头的女人后裔(创三15),岂不高兴?夏娃便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男子』,那知以为得的,反为失败,该隐杀亞伯,令他的父母何等伤痛!语云:『不怕生坏命,怕在起错名!』名虽重要,最要的是实副其名。――李启荣《圣经小字解》
「又生了该隐的兄弟亞伯。亞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兄弟亞伯」习惯用语“怀孕”在此并没有出现。所采用的是一个独特用语:“又生了”,直译就是“她继续生”,所以有些圣经注释家认为亞伯是该隐的孪生兄弟。这可能是正确的,但这节经文并不一定有这样的意思。亞伯的意思是“虚空”,反映了母亲的希望在她大儿子的身上落空了,亞伯则体现了她人生的苦痛。在本章中,亞伯被七次称为该隐的兄弟。这一点似乎是在强调该隐之罪的严重性。
「牧羊的」职业的选择可能是由他们的特长和品味所决定的,但不能作为他们道德质量差异的依据。
亞伯之名与希伯来字「虚空」或「一个呼吸」外型完全相同(如,传一2,等);但是其关系恐怕是出于偶然,因为经上并未由此提及什么。这名字在字根上或许与苏美文的ibil(a),及亚喀得的ab/plu同源,其意为「儿子」。──《丁道尔圣经注释》
「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有一日」原文的意思是“在许多日的末了”。这意味着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可能到了丰收季节。有些圣经注释家将这句话理解为一周或一年的末了,这是没有依据的,因为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特别理由。复数的“日”(yamim)在许多地方指一年,正如其上下文所清楚表明的,在这种情况下它译为“年”(见出十三10;民九22;撒上二19;廿七7;代下廿一19等)。
「供物献给耶和华」“供物”的原文是minchah。在《利未记》的律例中,minchah指不带血的感恩祭,是用面粉和油制成的,或用乳香与面粉调和而成的(利二1,4,14,15)。但在这里,此词具有一个更广泛的含义,即包括素祭也包括祭牲,因此不仅指该隐的无血祭物,也包括了亞伯的祭牲(见第4节)。
供物是一种\cs22minha^^,在人的交往中,是一种为朝贡或结盟所送的礼物;作为宗教仪式用语,它可以指动物,不过更常指谷类的献祭(如,撒上二17;利二1)。若声称该隐的祭物所以不蒙悦纳,是因未曾带血,是很危险的说法(参申二十六1~11);此处最明显的是,亞伯献上他羊的精华,而该隐却存着高傲的态度献祭(5下;参箴二十一27)。新约更进一步指出其中重要的含意,即该隐的生活与他的献祭不符合;与亞伯完全不同(约壹三12),而亞伯蒙悦纳的关键,在于他的信心(来十一4)。──《丁道尔圣经注释》
答:1该隐Cain─—就是得的意思。他所献的祭物,或许是因非为地里初熟的出产,而且是被咒诅的,不是上好的(利二12—16,创三,四)。他任意骄纵,不承认自己有罪,隐瞒神,怒恨嫉妒,行为不善,所以神不悦纳他的供物。(创四5—79,箴十五8,廿一27,约壹三12,犹11)。
2亞伯Abel—意系新鲜或上升者。他以头生的羊和脂油献上,这羊豫表基督流血舍命,为人的赎罪祭,是上好的。而且是凭信心所献,其行为也善,因此蒙了神的悦纳。(创四,约一29,来九20,十一4,太廿三35,约壹三12)。──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亞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他羊群中头生的」亞伯将他羊群中初生的带了来(见出十三12)。摩西所明示的献祭礼仪,需要将头生牲畜的血洒在祭坛上,并将它们的脂肪用火烧尽(民十八17)。亞伯的供物是信心的表现(来十一4)。该隐的供物则是试图靠行为得救。亞伯毫不迟疑的顺从表现了他对于救赎计划和基督赎罪牺牲的信心。
「看中了」原文为sha`ah,意思是“悦纳”。虽然上帝接受亞伯之供物的方式并没有在此显明,但这肯定包含有火从天上降下将祭物烧尽,正如以后各世代中经常出现的情景那样(见利九24;士六21;王上十八38;代上廿一26;代下七1;《先祖与先知》第71页)。
「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没看到上帝悦纳其供物的征兆,一股强烈的怒火油然而生。这里所使用的希伯来词可以直译为:“就与该隐一同极度地燃烧”。他对其兄弟和上帝产生了强烈的怨恨。显然的,他并没有为罪而忧伤,并没有自我省察的精神,更没有祈求亮光或赦免。该隐的行为是一个顽梗而不思悔改之罪人的典型。他的心不会在矫正和责备面前变软,反而会变得更硬、更悖逆。该隐从未试图掩饰其失望、不满、和愤怒的情感。他的脸充分表明了他的怨恨。
「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耶和华重复问道:「为什么……?」及「若……」,刻划出祂喜爱诉诸理性,并且对罪人仍然关心,就如祂对真理(5上)与公平(10节)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5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