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圣经史地第9讲迦南地形


(4)犹大山地Judaea

如果鸟瞰以色列全境,犹大山地是偏于南部,但它反而是圣地的中心,更是圣经记述的重心。不但以色列入的宗教中心在此,历史上的犹大名君都执*于此,如:希伯仑,曾是大卫为王七年的地方(撒下五l-5)。而道成肉身来世的耶稣基督,更降生抄本区的伯利恒,故本区有其历史、预言和救赎方面的重要地位。

犹大山地就在以法莲山地之南,东界于约但河下游和加利利海西岸,西接坏于非利士平原,也是施波拉山的东麓,最南就是别是巴了。整区山脉可以说是以法莲山的延续,其主峰希伯仑山,在希伯仑城的附近,不过是海拔公尺而已,但因东边的约但河下游,河谷极深是世界上 的河谷,此河谷到死海一带时,已降至海平面下约公尺,在一高一低相衬之下,才使得河谷西岸的山脉,突显高峻雄巍,其实山谷左方的犹大山地,除了主峰上千公尺之外,余者都在一千公尺以内。像以圣城为中心的北部,其城东附近的橄榄山,也仅仅公尺,地势不很高。

这区的山势呈散状,与北边山脉连绵之情形全然不同,当以赛亚书论到末日真教会的兴旺时,在其预言书中,就曾描述到这一带的地形,他如此形容说:“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罢!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将祂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祂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参赛二章)。可见,锡安山在此居高位,超乎诸山,由上往下俯视群岭,众山如一撮撮的小土堆陈列于其下。

关于犹大山地的农业和畜牧业,可说是发展得很平均,其西北部雨量略多,所以街足以耕作而有农产品,但是其他的地方,则因缺乏充足的雨水,所以部分地区形成山野,仅适宜游牧生活,而牛、羊遍野更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至于东部的土质就较贫脊,因靠近死海一带,是个干旱,高温完全不适于居住的荒地。

如果从全国的土地来比较的话,犹大山地是有几个特色值得注意:

a.粮食之家

犹大地的伯利恒Beth1ehem在耶路撒冷南方,其原意是——粮食的仓库Houseofbread,参撒下二十三l4,土地良好再加上气温凉爽,正常情形下,麦子的产量很多,可以说是“本地热天下足”,而南朝的京都耶路撒冷建于粮仓中,是再好不过了。路得记里头,孝媳路得和财主波阿斯,就是在这一大片的田园之间,发展出这一段温馨的爱情之火(参路得记)。

b. 的国防要地

古代由于无今日所谓的空防,故高山是 的天然保障,迦南地的先住民中,也只有非利士人住在西部的海岸平原,余者都择山地而居,既安全又凉爽,而城邑自然而然的就集中在山上了。

犹大地拥有良好的国防,东部有约但河与死海之裂沟与外地隔绝,西侧则有死海作为保障,所以在历上未曾有外族人自东部攻入。天然屏障是非常重要的,如:圣经中的约伯记,里头提到约伯住在“乌斯”Uz,“乌斯”本是闪之孙亚兰长子所传之族名,其位置约在今叙利亚南部,离犹大不远。当时的约伯虽家财万,牛、羊、骆驼成群,却因在环境上毫无屏障之下,示巴人和迦勒底人可轻易的侵入,将他的财产洗劫一空了(参约伯记 章)。流便、迦得和玛拿西二支派半,没跟大部份的百姓过约但河去分地,径自要求留在约但河东,也就是亚摩利王西宏,以及巴珊王噩的辖区内(民三十二33),这是不智的作法,因在这块大平原上,根本谈不上任何天然国防,唯有靠坚强的*力才能自保。话说犹大山地,它就不同了,其北部有以法莲高山为屏,东南方又有阿拉伯沙漠的阻隔,其南又是旷野,西则越施波拉山地濒临地中海岸平原,这么好的一个国防地理所构成的天然要寨,是本区不为外族入侵的主要原因,自然也就成了人口和物质的集散区了。

由于本区所形成的城市多且有名,如:耶路撒冷是世界有名的国都和圣城,附近尚有伯大尼、伯利恒、基列耶琳、亚杜兰、耶末、拉玛、以马忤斯……等城。在西部有以实陶和锁拉,而南部则有大卫登基为王七年的希伯仑了,所以南朝虽然仅拥有二支派犹大和西缅,版图范围大不如北朝以色列,但由于地理,地形的优越,所以足以和北朝及四周的外族抗衡,甚至国祚比北朝更长久。

c.世界的宗教中心

以一般的常理来判断,拯救世人的弥赛亚,和这卑微之地发生地缘关系的可能性,应该不是很高才对,更不可能成为世界性宗教的中心,然而事情确实是这样成就了。

耶稣住的拿撒勒,与这儿的距离颇远,以当时的情况来说,根本不可能来此,但早在施洗约翰的母亲以利沙伯怀孕时,马利亚因蒙应许,从圣灵怀了孕,即刻南来探望以利沙伯,从拿撒勒城到犹大山地即从下加利利走到犹大山地,大约要走公里之远(参路一39),可见马利亚对圣灵怀孕的应许,从内心发出何等的喜悦,不因处女怀孕而恐惧,或稍有羞愧之戚。后来耶稣不但降生于这儿的伯利恒,并且工作于此,传道于此,再加上圣殿自古也建于此,圣灵也降于此,教会亦于此形成,这一切宗教上的大事不断发生在这儿,使得本区的重要性,远超过本国,而成为国际性的宗教圣地下。

犹大原意即是“赞美”,若综观上述的特色,这儿真的是一块赞美之地。从雅各在临终前对他孩子们的祝福中,可以发现到:良善的子孙所分得的土地则是美好的地区,而品德不好的子孙,所分得的土地就是不好土地了。

从整体上来看,犹大山地算是一块不错的土地,反倒老大流便支派所得之地,就大不如前者了。如此奇妙的赏赐和安排,绝不会是一种巧合,必有神的作为在其中。故此,我们应该诚心去接受和相信长辈的祝福,更要口出祝福的言语(参彼前三8-10)。

(5)南地Negeb

此处所谓的“南地”,不是指方位的南部,这个“南地”乃是专有的地理名称英译——Negeb,其位置在犹大山地以南,即别示巴以南直到旷野,若要再正确的描述它的范围,即死海西南,犹大山地之南,下抵埃及小河为止。此地段可以说是犹大山地的延伸,从北方的山系延伸到此,渐渐地在在广大的原野上消失,所以地势由北向南,渐往下降,不再有高山,而地势且转为平坦。

南地是圣地的南境,故百科全书中以“南境”称此地区是非常恰当的。由于南地位置夹于阿拉伯沙漠、西乃旷野以及地中海之间,全区非常干旱,土地呈现旷野或半沙漠状态,却因此而成为迦南地南边的天然保障。

亚玛力人是本区最活跃的民族,由于民族性极其强悍,且视本区为该族人的故乡,故长久占据这里,甚至容不得他人通过,客旅或商队每次路经此区,难免要遭到侵扰或欺侮的。从埃及出来的选民,就曾和他们战于利非订,并且世代为仇(参出十七章)。在百姓分地时,就把这地归给西缅支派居住(参书十九l-9)。不过在这一片广大的旷野和沙漠中,人烟稀少,名城也不多,一般人较熟悉的大概只有洗革拉、希斯伦和加低斯。

以色列入的祖亚伯拉罕和以撒,都曾来“南地”住过,当亚伯拉罕蒙耶和华神呼召时,立刻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就从哈兰起行,一边走一边筑坛献祭,绕行两河流域的上源进入迦南地,经示剑、伯特利,渐渐往南地来(创十二9,十三l、3),这一赵路奔波下来,实在难以想象,是多么遥远又艰辛!尤其在一个完全凭借原始交通工具——步行的时代,就因神的吩咐,走了那么远的路途,彻底和本地、本族、父家断绝,称他为“信心之父”,一点都不为过(参罗四章)。尔后,亚伯拉罕住在南地的别是巴时,其妻撒拉去世,他就向赫人购地,葬撒拉于犹大山地的希伯仑(创二十三l7-20),三年后才想起为以撒娶妻,那时的以撒已四十岁了(参创十七l7,二十三l,二十五20),而别是巴即以撒和利百加结婚的地点(创二十一33,二十四62)。

提到别是巴这“盟誓的井”,亚伯拉罕和以撒,都曾经和非利士人起过争端,何以基拉耳王亚比米勒,会来找亚伯拉罕和后来以撒的麻烦呢?简单一句话,都是为了“水”,这儿要掘井汲水并不是容易。那么为甚么亚比米勒又要与他们立盟誓呢?也是为了“水”,因为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竟能每掘必有水,这简直是大神迹,让他们明显看出神与亚伯拉罕、以撒同在,所以甘心彼此立约,免得有神同在的亚伯拉罕反过来侵犯他们,当地就起名为——别是巴Beer-sheba,意思是“盟誓的井”(创二十一22-34,二十六章)。水是生命之本,无水就不能生存,而世人之灵命所饮的“生命的水”——圣灵,不也是大神迹、大恩典吗(参约四章)?总归,发生在别是巴的事迹,不胜枚举。

要提的是,犹太人被掳七十年,被释归回圣地,在感触良多的情形下,作诗如此赞美耶和华说:“耶和华果然为我们行了大事,我们就欢喜,耶和华阿!求你使我们被掳的人归回,好象南地的河水复流。”(诗一二六3,4),哈利路亚!我们的神是行大事的神,祂能使无水的地方出水,使无子的妇人生子,使被掳的子民返国,更使亡国几千年的以色列复国,大哉!权能的主,祂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4.约但河谷ValleyofJordan

所谓约但河谷,当然是指约但河所形成的河谷,由于它是由北往南流,不但沿途将古代的米伦湖现已干枯消失,加利利海及盐海串连起来,也因河水的切割,使河谷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地形:

(1)约但河JordanRiver

论约但河的长度,本来是不堪与世界上的其它大河相比。其水利功能,也不及世界其它大河来得重要,但其知名度,却有凌驾全球其它大河之势,这除了地理环境的因素之外,最重的是和宗教有密切的关系。因约但河流域,是普及于世界各地之犹太教、伊斯兰教及基督敦文化的发源地,随着这些宗教文化的普及,“约但河”一名,也就为世界各地所认识,难怪其知名度也就高了。

话说回来,约但河虽然不算很长全长大约公里,但从地理上看得出来,它的谷地非常的深壑,犹如在地球表面,深深的划下一刀似的,使它成了世界上 低于海平面的河谷,也等于是世界之沟,同时对西亚中东一带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约但”,原来就有——落下者Descender,或——水地Thewaterplace的意义,其发源地是黑门山之北,近公尺高的利巴嫩对山间之户勒湖LakeofHulch参圣经人名地名汇编p.3l0,集雪水、雨水和泉水成河,然后由北向南直冲而下,在短短不到五十公里之内,水位就降到和海平面等齐的地方而注入米伦湖LakeMerom,过了米伦湖直至流入加利利海时,已在海平面下约公尺,再流出加利利海之后,河势仍然下降,直到盐海时,其湖面已降到海平面下约公尺了,即如其河名“降下”之意。此沟就这样地从黑门山开始,串了米伦湖、加利利海、盐海亚拉巴海,直接到非洲之东北角。

约但河实际流经的直线距离,约在公里左右,然而从发源地到终点,居然一口气下降了3多公尺,一方面落差大,加上水的流速急,故河道则严重弯曲,河道婉蜒若蛇,以致河道长达公里。可惜的是河道弯曲,水流快,又有公里以上低于海平面,因此,既无水上交通之利,也谈不上灌溉之甩,缺乏水利的功能。闷热和低湿的沿岸,人烟稀少,成了*蛇、野兽和虫类的温床,不过倒也成了迦南全地的天然要隘、自然屏障及界限。

(2)米伦湖LakeMerom

米伦湖位于约但河上游,为约但河自黑门山源流而下,未及50公里处,所注入的 个湖,这湖的湖面约海拔80公尺之高,其长约5.6公里,而宽则1公里仅供参考,不很确定。米伦湖又称为“米伦水”,因为米伦湖的湖水,已往原本就很浅,再加上长期沙土的淤积,于是湖水的深度渐渐减少,现在除了约但河的河道有河水流经之外,米伦湖已经被泥土所填满,成了一个干湖。

以色列史中,有关米伦湖的记载只有一处,即在旧约的约书亚时代(书十一5-7)。到了新约时代,此湖就不再被题及了。话说摩西的接棒者约书亚,他的确是一个*事家,从他征服迦南地的*事行动,就可看出他确实被智慧的灵充满,不只百姓肯听从他,使他的统御的工作顺利地从摩西的手中转移过来,而且,他的作战计画还是经过相当的筹算:自什亭进入耶和哥之后,面对的是广阔的应许之地和强悍的迦南各族,约书亚并非鲁莽的勇往直前,他先攻下艾城,接收基遍,把迦南地从腹中横切,分成南北两半,然后先南后北的蚕食鲸吞。南方大战则于基遍一带,顺利的打败南方异族,回到吉甲之后,北方“这诸王会合,来到米伦水边,一同安营,要与以色列入争战……,于是约书亚率领一切兵丁,在米伦水边突然向前,攻打他们。”(书十一5-7),于是将他们尽行杀灭。尔后,就不再有关于米伦湖的记载的出现了。

(3)加利利海SeaGali1ee

约但河所注入的第二个“湖”,就是加利利海,位于巴勒斯坦的东北部,北距米伦湖还不到十五公里,由于其四周地势的变化多,加上是迦南地 的淡水湖,不但风景极为优美,鱼产量也不少,湖中出产闻名的彼得鱼。因此,是该地区 且最重要的淡水湖。

加利利海亦称太巴列湖大不列颠百科全书p.,其余尚有四个名称,共计有六个名称,从其称呼中,可以探知它的意义及其名的由来:

a.力利利海——

加利利在希伯来文有周围Circ1e,或环行Circuit的意思(太四l8)。

圣经最早出现加利利这个名称,是在以色列王比加年间,亚述王提革拉昆列色带兵入侵北朝,夺取了以色列北部的加加利及其附近的一大片土地时(王下十五29-31),当时的加加利海就有此名称了。

b.基尼烈湖——

基尼烈Chinnereth,原意是竖琴Harp,因其湖状如大卫所使用之琴的倒挂状。

这湖名在圣经中约出现七次,都是记载在旧约(民三十四ll;申三l7;书十一2,十二3,十三27,十九35;王上十五20),但在新约则未曾使用过这称呼。

c.革尼撒勒湖——

革尼撒勒Gennesaret,即“王子之花园”的意思GardenoftheDrince,可能是因其西边有一风景美丽的革尼撒勒平原,而称之.

这个名称的出现和基尼烈正好相反,它在旧约完全没出现过,却在新约出现三次,不过这三次是记载与主耶稣有关的两件事迹:(1).是王耶稣来此,藉下网的神迹,拣选了彼得、雅各和约翰(路五1-11)。(2).是主耶稣抵此,凡摸祂衣裳缝子的,都得痊愈(太十四34;可六53-56)。

d.提比哩亚海——

这个名称在圣经中出现三次,且都在新约中(约六l、23,二十一1),也是指加利利海而言,是阿拉伯人最喜欢用的称呼。

提比哩亚Tiberias的意思是——来自河神Fromthetiber,asriverGod,此称呼原是在加利利海滨的一个城邑的名,为分封 希律所建,建城之初,为了讨好当时在位的罗马皇帝提比留该撒大帝,在城盖好之后,以其名命之参圣经人名地名汇编p.,尔后,甚至因此城在利利海边,就称加利利海为提比哩亚海。

约但河的河道到这里,已低于海平面约公尺了,河水极为清澈,在此深洼之地,形成了加利利海,其最深处在湖的北部, 5~50公尺之间,湖面呈梨状,南北约20公里,东西约9.6公里参百科全书D.,周围地区气候良好,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量特别充足,自古就是迦南各族争夺之地。新约时代,更是主耶稣足迹所常到之地,祂巡回宣道的时候,就常常往来于加利利海两岸,以及四周的许多城邑或乡村,和此湖的关系至为密切。主耶稣长大的拿撒勒,距加利利海,约20公里而已,属下加利利区,当时的本区聚集了各式人种,其中犹太人占了大多数,主耶稣那些温和门徒和狂热的奋锐*人,多出于此区参应许之地小百科P.6,难怪这儿成了主耶稣的工作一大重点,祂走遍加利利一带,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太四23),并且常常提到此湖沿岸的伯赛大Bethsaida、哥拉汛Cho-razin、迦百农

Capernaum,马加丹Magadan、提比哩里亚Tiberias,且到稍远的低加波利Decappolis,大行神迹:

a.在伯赛大——

四福音所记载的“伯赛大”,其实是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在约但河东旷野加利利的东北岸,另一个是在下加利利,也在加利利沿岸(约一44)。这两个地方都是主耶去过之处:

“他们来到伯赛大,有人带一个瞎子来,求耶稣摸祂,耶稣拉着瞎子的手,领他到村外,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他定睛一看,就复了原,样样都看得清楚了”(可八22-25)。此伯赛大是属于前者,即约但河东的伯赛大,也就是主耶稣以五个饼两条鱼分给五千个人吃的地方(可六32-44;路九10;约六1-21)。“伯赛大”在希伯来文的意思是“渔家”,分封 腓力在此建城,并以奥古斯都之女犹丽亚的名命之,全名为“伯赛大犹丽亚”,主耶稣曾多次在此行神迹,但此城的人心硬,不肯相信接纳祂,所以主耶才警告他们:“……伯赛大啊!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痲蒙灰坐在地上悔改了,当审判的日子,推罗、西顿所受的,比你们所受的还容呢!”(路十l3-l4)。

至于另一个伯赛大,在加利利海的西南岸,是使徒腓力、彼得、安得烈三人的家乡,主耶稣就是来此拣选“真以列入”——拿但业的地方(参约一44-48),彼得的岳母蒙主医治热病,就是在这城(可一29-31)。

b.在哥拉汛——

在加利利海的北方约两公里处,和伯赛大犹丽亚一样,都是同时为主耶稣所责备的城(路十13-l4)。足见这地方的人,他们的罪恶亦是何其大,其心又何其坚硬。

主耶稣曾否来此,圣经没有明确的交代,不过对当地人的罪恶生活,至少祂知之甚详。

c.在迦百农——

伯赛大、哥拉汛和迦百农三个城的罪恶,都是一齐被主提及的,主耶稣说:“迦百农阿!你已经升到天上,将来必推下阴间。”(参太十一23-24;路十l5)。

迦百农是在加利利的西北岸,主耶稣在这儿行过不少的神迹,如:医治百夫长的仆人(太八5-l3),赦罪并医治四个人抬来的瘫子(可二1-l2),又如:在会堂里赶出附在人身之污*(路四3l-37)。

但是枉费主耶稣连连在迦百农行了这么多的神迹奇事,竟然还建立不了民众对祂的信心,难怪祂会感叹并责备他们的罪恶和心硬。

d.在提比哩亚——

这个称呼是约翰对加利利海最喜欢的名称,圣经中三次的出现,都在约翰福音里头(约六l、23,二十一1),原因何在,很值得探讨。

有关这三次的记载: 次是提到主耶稣变饼给五千人吃之前,就是渡过提比哩亚海,然后到山上去的(约六1)。第二次记载:主耶稣变饼之后,“……有几只小船从在提比哩亚来,靠近主祝谢后分饼给人吃的地方。”(约六23)。不过叫人印像最深的,应该是第三次:耶稣在提比哩亚海边,又向门徒显现,再次要他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那网满了大鱼,共一百五十三条,鱼多网没破,并且三问西门彼得:“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要他回头,去牧养祂的羊(参约二十一章)。一个人在蒙主大爱之后,究竟是仍眷恋着“船和网”,或是肯拋下这一切,爱主更深呢?提比哩亚海边的三问,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除了以上发生在加利利海四周城乡的事迹外,尚有三则发生在加利利海海上的事迹:

e.在革尼撒勒湖加利利海边教训人,并且藉网鱼的神迹,拣选西门彼得、雅各和约翰三人(路五1-11)。

f.在船上斥责加利利海,风和浪就平静了(太八23-27)。

g.另一伟大的神迹是耶稣履海,这海就是加利利海(太十四22-33;可六45-52;约六16-21)。

加利利海的北边山高海面低,每当太阳一晒,海面上的气温就起变化。因此,海上就有大风大浪,难怪主稣在船上睡的时候,海面本是平静的,会忽然起了大风暴,彼得也曾在水面上走,因见风浪甚大,就害怕,便喊着说:“主啊,救我!”(太十四30)。世间犹如大海,每每有难料之意外,俗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个人每逢困顿之际,除了如彼得呼求主搭救之外,也别无他法了。

加利利海的湖水,主要来自约但河,同时湖泊对约但河,也起了调节和澄清的作用,湖中淡水鱼种类多,近代以出产“彼得鱼”闻名,以色列国复国以来,北面与东面的环湖平原已引水灌溉,改进耕作技术,农业得到发展,湖上有定期汽轮来往于湖滨城镇之间

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4)死海DeadSea

死海是约但河所注入的第三个“湖”,也是约但河的终点站,整个湖已深陷地底公尺,是地球上位置 的海了。这个海的确配称为海,其南北的长度有64公里,东西则较窄,最宽处约15公里,是迦南地 的内陆海湖。

地理上除了称此海为“死海”之外,至少尚有四个不同的称呼,即:盐海SaltSea、东海EastSea、亚拉巴海ArabiaSea和罗得海LotSea,总括这五个名称,都各自具有其名称的由来及意义:

a.死海——圣经里并没有“死海”的称呼,在公元一百多年后,才开始希腊文称呼此海参圣经地理.真耶稣教会台湾总会编印p.39。它是约但河的河水经加利利海后,再往南约八十公里,往下注入而形成的海。顾名思义,之所以会称它为“死海”,是因河水有入而不能出,如传道人所云:“江河约但河往海里死海流,海却不满……”(传一7)。于是形成一大片的死水,水中无鱼类或其它生物的生存,索性就如此称之。

b.盐海——盐海(参创十四3;申三17:书三16),因为陷入地底下约公尺,再加上炎热的气温,使水份大量的蒸发,加上没有与其它的湖沼相通,故合盐质甚浓。死海的盐份浓度极高,水中的含盐度高达百分之廿六一百公斤的海水可晒出廿六公斤的盐,与大西洋的百分之六相比,高出太多了,因此浮力很大,以致旅客仰卧其水中时,竟不下沉,死海反成不死之海,因此称之为“盐海”,一点都不为过。

c.东海——这海位于以色列国的*治、宗教中心,也是人口汇集的耶路撒冷之东边,相距十多公里而已,可从榄橄山遥望之,故称之为东海(珥二20)。

d.亚拉巴海——“亚拉巴”,希伯来文之意是“干燥、不毛之地”,它的四周非常的干燥,水分蒸发奇快,自古以来就是人烟稀少的野地,甚难到达之处,右侧即是亚拉巴阿拉伯旷野。

e.罗得海——现在的阿拉伯人称之为罗得海,因为罗得曾住在死海海边之所多玛城的关系(创十九1)。

自古以来,死海一直被认为毫无用处之海,不过近来的死海犹如咸鱼翻身,因人们已经发现,至少这个海有四个特色:

a.海深却无生物,是一般湖、海所没有的现象。

b.油质多,四周是石油的矿区,西订谷(创十四9)就有许多石漆坑石漆即是沥青,这儿所产的石漆,为北非,尤其是埃及人所需求。

c.水中有许多矿产,以前是一无用处之海,岂知却是神为选民所预备之水矿,除了盐的产量多外,水中的稀有矿藏,也极为丰富,是世界各国所注目的焦点,实在是以色列之宝库。

d.其实它也是以色列国(犹大)之天然保障,仇敌不易自东边入侵。

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死海和周围一带,既然是个所谓:“荒无人烟”的地方,照理是死寂一片才对,其实不然,历史上这儿可热闹得很:

a.最早为耶和华从天降火毁灭的二城,所多玛和蛾摩拉Sodom&Gomorrah,就在死海南端浅水之处淹没。这二城罪大恶极,神和祂的使者亲自下来查看,简直不相信祂所造的人,竟堕落到这种程度,二城之中,连十个义人都找不出,就可知其恶之严重:

①恶待外客——要对二天使任其所为,简直是一大荒唐的恶事(创十九5)。

②淫乱成性——罗得要以女儿任凭他们的心愿而行,更是可耻之城(创十九8)。

③暴力行凶——向前拥挤罗得要攻破房门,充满暴力,毫无人性(创十九9)。

因此神“又判定所多玛和蛾摩拉,将二城倾覆,焚烧成灰作为后世不敬虔人的鉴戒”(彼二6),只是现今又有多少人,肯以此为戒,敬虔度日呢?

b.虽然死海是个四周空旷、人烟稀少之地,然而却曾是闻名的古战场,历史上的四个大战役,发生于其西南之狭径中参百科全书p.。

①四王和五王之战(参创十四章),暗拉非等四王联*,就是由巴比伦出师,经彼得拉之大道,立刻北进,经亚玛力人与亚摩利人之地,转而下至死海西岸中点的隐基底,再居高临下进攻所多玛及其它五王的联*,这赵路途虽艰困,却是五王始料不及,可说战术运用成功,四王得胜,五王被败。

②南朝约沙法王时代,也有一战役(参代下二十章),摩押人和亚扪人又有米乌尼人、西珥山人,一同来攻击约沙法,也是绕行死海之南端,北上隐基底之处,入侵犹大国,“约法沙……就设立了歌唱的人,颂赞耶和华,使他们穿上圣洁的礼服,走在*前赞美耶和华”(代下二十21),于是神使仇敌全*溃乱,自相残杀,没有一个逃脱的,这次犹大国蒙神拯救,打败外族的联*。

③亚哈之子约兰当王时,摩押人背叛,约兰王就联合犹大王约法沙并以东王出兵讨伐(参王下三章),先是以利沙指示他们掘沟疏水并解渴,然后经死海之南端而追杀摩押人,但也因以色列入遭遇耶和华的大怒原因不详,未竟全功而退。

④罗马人在毁灭圣城后A.D.70,忠勇的犹太人坚守马赛大Masada而拒不投降,由于其垒立于海平面公尺,高出死海水面多公尺,敌*易守难攻,罗马兵在未次倾全力围攻时,犹太全*全部战殁,余者亦 ,以免落于罗马人手中,其状甚为悲壮,可见这块被视为死寂无用之荒地,曾是人类相残之所在。

·从以上四大战役之惨烈的情形来看,这地方还是兵家作战时的必经之地。

c.至于这儿的历史古迹还有一处值得一提的,就是死海东岸的玛开路Machaerus坚垒,这地方是希律禁锢施洗约翰之所在,约翰是新约初期最早的传道人,也是主耶稣的开路先锋,却因为指责希律之恶,而遭受监禁, 就是在此监狱中,被斩首殉身(参可六l4-29)。

d.近代则以“死海古卷”DeadSeaScroll的出土,最为轰动和珍贵,公元一九四七年,在死海边的山洞发现了几卷的皮卷,其中有以赛亚书的手抄本,因此也引起了大量的考古工作。

◎米伦湖、加利利海、死海是巴勒斯坦的三个湖渤,它们除了靠着约但河串连起来之外,在历史上更是缔造了不少的重要史迹。

史地第9课作业思考:

犹大山地

(作业:地形特色)

犹大南地

(作业:地形特色)

约旦河谷

(作业:画出地图,并写出约旦河谷四个地形特色)

1.约旦河

2.米伦湖

3.加利利海

4.死海

5.亚拉巴洼地

王老师神学工作室

谢谢鼓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4617.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