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6.16,北京·小*知行空间
《中东国家社会与文化》开课六周,
选课人数只有多人。
相比之下,《俄国通史三十讲》和《冷战史专题》
分别为四千多和九千多。
我想,原因应该不止是学校和老师的名气,
肯定也和老师的脑洞有关。
比如,内容浅显如旅行社小册子的《旅游资源》单元,
不过是用十几张小图介绍(或者说是“提到”)十几个大众景点……
上图:整章就是这么简单地介绍大众景点。截图自《中东国家社会与文化》课件。
却配上这么一道无厘头高难度的单元作业题——
上图:《中东旅游资源》单元作业。截图自《中东国家社会与文化》测验页面。
老师,您确定没有贴错网站么?
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在“巴勒斯坦”和“旅游”之间建立脑回路?
上图:中国称“巴以”,欧美称“以巴”,就是上图中我用笔尖指出的弹丸之地。翻拍自《地理与世界霸权》。
一.巴以地图
我不知道其他选课同学的感受,然而老师的无厘头问题激起了我的斗志。
我可是连俄罗斯签证都办好了,车臣格罗兹尼进、克里米亚辛菲罗波尔出的机票都订好了的『读行』专业户呀!几个月没研究行程,正缺个有挑战性的目的地。
老办法,先从地图开始研究——
上图:这幅地图看懂了,巴以的问题就明白了一半。图片来自百度,中文标注是我加的。
1.浅*色块为以色列。以色列的主体民族为犹太人,信仰犹太教。而周边国家(从左下看起,逆时针分别为)埃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以及图中看不到的沙特、伊拉克等——全都信仰伊斯兰教。以色列就是这样被重重伊斯兰教国家包围。
2.依仗高科技和美国的支持,以色列以碾压周边所有国家的超强*事实力,接连取得五次中东战争的胜利,领土不断扩大。而巴勒斯坦却被步步蚕食,如今被分割为“约旦河西岸”(约占国土面积94%)和“加沙地带”(约6%)两部分。
上图:为弥补相对于阿拉伯国家的人口劣势,以色列实行“全民义务兵役制”,无论男女皆要服兵役。图为以色列女兵。图片来自百度。
3.加沙目前成为巴勒斯坦的长条状飞地,一面临海,两面被以色列包围,仅在西南面有一狭窄通道与埃及西奈半岛相连。
4.耶路撒冷正处在巴以之间,是巴以冲突的根源之一。现在该城被分为两部分,西边被以色列占领,称为“耶路撒冷”;东边暂时划给巴勒斯坦,称为“东耶路撒冷”。二者之间设检查站。
上图:以色列修建的绵延近公里、5.8米高的“约旦河西岸隔离墙”。图片来自百度。
5.约旦河和死海是天然边界,西边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东边为约旦。周边环境如此险恶,约旦却死里逃生,目前*局基本稳定,实属不易。
6.戈兰高地目前处于以色列和叙利亚争夺中,已经和巴勒斯坦没有关系。现在叙利亚全国忙于内战,戈兰高地不再是重点。
上图:以色列一侧的戈兰高地已开放为景点,游客可通过望远镜眺望叙利亚。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来自百度。
二.今日巴勒斯坦
“二战”结束后,英国无力再维持在中东的势力,遂将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权交由联合国。年底,联合国通过了支持以色列建国的“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划分约55%的土地给犹太人。
巴勒斯坦人已在此定居千年,受尽殖民,终于送走 的殖民者——大英帝国,却又突如其来地失去近半数土地,这是决不可接受的无妄之灾,于是在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下,与以色列前后四次开战,试图收复失地。但是实力不济,阿拉伯国家联盟间又矛盾重重,屡战屡败,越打越小,越打越穷。
上图:巴以面积对比。除在战争中直接占领,以色列还通过驱赶巴勒斯坦人并修建犹太“定居点”(即隔离设防的居民区)的方式,进一步压缩巴勒斯坦的空间。图片来自百度。
巴勒斯坦于年宣布建国,但因为美国反对,只于年获得“联合国观察员国”身份。
执**是名为“法塔赫”的*治联盟,初期由阿拉法特领导,获得部分国家(包括中国)的承认;然而成分复杂,管理混乱。
阿拉法特去世后,由阿巴斯继任。
上图:年11月29日,巴勒斯坦被接纳为联合国观察员国,阿巴斯(中间白发者)接受与会代表的祝贺。图片来自百度。
巴勒斯坦领土主体为约旦河西岸,由法塔赫控制。
加沙地带自年起被激进武装组织“哈马斯”占据。
年底,哈马斯同意向法塔赫交出加沙,但并未成真。
三.“约旦河西岸”旅游攻略
巴勒斯坦没有机场。游客若想进入约旦河西岸地区,只能通过以色列入境。
以色列签证可以在飞猪等旅游平台上办理。单次(有效期3个月,30天停留)价格元左右,资料简单。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以色列和伊斯兰教国家的冲突,护照上如有以色列签证或入境戳,再去伊斯兰教国家可能被拒签。
因此一般游客会选择先去阿拉伯国家,再去以色列;或去完以色列后换护照;或不盖以色列的入境章。
上图:某旅行社对于以色列旅游签证的说明。截图自飞猪。
在以色列办理《往来巴勒斯坦通行证》并签署免责声明(也有网友说不需要办理,可以凭中国护照直接坐公交车通过),可以进入约旦河西岸的开放地区。
一墙之隔,两重天地,物价也比以色列一边低了不少。
约旦河西岸的主要城市包括拉马拉、伯利恒、杰里科等。
拉马拉:实际*治中心(法定*治中心为耶路撒冷),阿拉法特墓所在地。
上图:年11月13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拜谒阿拉法特墓。图片来自百度。
伯利恒:包括圣诞教堂、耶稣受洗处、牧羊人田野、拉结墓、马萨巴修道院等基督教圣地,以及奥玛尔清真寺等伊斯兰教场所。
上图:伯利恒圣诞教堂。图片来自百度。
杰里科:诱惑山、耶利哥古城等景点。
上图:杰里科诱惑山上的修道院。据说耶稣在此冥想四十个日夜以抵御撒旦的诱惑。图片来自百度。
四.加沙
加沙,人称“关押万人的露天监狱”。
不仅是游客的禁地,即使巴勒斯坦人自己进出,也要经过层层检查站,一旦局势紧张则更加严格封锁。
城内物资奇缺,人口却在无节制地增长,失业率奇高,多数人只能靠联合国救济勉强度日。
加沙人民在自己的国土上沦为难民。
上图:加沙日常。图片来自百度。
但是,外有封锁,内有对策,比如——连接埃及的走私地道。
小至外卖快餐,大至火炮汽车,半官半民,堵不胜堵,竟成一景。
上图:两位快递小哥通过地道将肯德基套餐从埃及走私入加沙。图片来自百度。
文字和图片除注明外均为本人原创
欢迎个人转载(注明作者即可)
商业转载或使用费用私议
欢迎留言~
若想浏览自创办以来的所有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