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筑墙还是搭桥看看这位巴勒斯坦医生是怎样


美国华人

第篇文章

编者按

这是一个盛行筑墙的时代,不但国与国之间高墙筑起,不同族群间也是壁垒高筑,结果就是纷争与暴力。要在族群间搭建桥梁,用容忍和宽恕代替排斥和仇恨谈何容易,特别是世仇之间?于是冤冤相报无已时。如果有人能够冲破敌对和暴力,用搭桥代替筑墙,那么他所带来的冲击将会是极其强大。

正文共:字

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撰文:临风

特朗普总统年9月18日视察墨西哥边界墙。(NBC新闻截图)

筑墙是种权力的运作,国家利用对外建墙以树立共同敌人,巩固选票;族群间用敌视筑起心墙,藉着族群间的互撕和排斥凝聚向心力。其实, 、新冠起源战、反移民、反少数族群、取消工作签证的提议等等,这些思维背后的动机都是一个:我必须赢,你必须输,因此,我一定要建起高墙,把你排除在外面。筑墙的人从来想不到,在排除他人的时候,他很可能削弱了自己。

如果包容、谅解和为他人争取权利是帮助社会向上提升的良性因素,那么,排斥、仇恨和歧视就是使得社会向下滑坡的恶性因素。在人性中这两种倾向都存在,就看是哪方面的力量在牵引人们的激情。

特别是,当灾难来临,而你是受害者的时候,你是选择“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还是选择搭桥,用积极对话代替撕裂?这是个切身的抉择,你的抉择不但会影响你的一生,更会影响下一代的命运。在今天这个国与国对抗强化,族群互撕白热化的今天,改换思维方式,强调宽容和对话就有了更深的含义。

“生命之女基金会”

大概很少人听到过“生命之女基金会”(DaughtersForLifeFoundation,DFL)的名字,它是个设立在加拿大的非营利组织。年是DFL成立的第十周年,基金会是为了支持中东妇女和女孩接受高等教育而设立。

在过去十年中,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年轻女性从DFL的许多项目中受益,这些项目提供的包括:教育奖学金、经济奖励和研究补助。该基金会与北美、英国和南亚的大学合作,帮助来自巴勒斯坦、摩洛哥、伊拉克、埃及、以色列、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年轻女性实现她们的梦想。去年底,DFL的评审委员从位申请人中遴选出四位年轻女性,给予她们奖学金就读加拿大和美国的学校。

伊兹尔丁·阿布拉什医生。(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基金会的创始人和灵*人物就是伊兹尔丁·阿布拉什医生(Dr.IzzeldinAbuelaish)。阿布拉什医生是个很不平凡的人,基金会虽然规模不大,但却代表一个无畏的奋斗,来自于他本人极其不幸的遭遇。

一个发生在巴勒斯坦的真实故事

加沙地带是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居住区,位于西奈半岛东北部的狭长地带,以色列国的西边。区内有许多巴勒斯坦难民营。年,阿布拉什就诞生在加沙地带的耶巴利亚难民营(Jabalyarefugeecamp)的一个穆斯林家庭,父亲是个劳工,母亲是农家女。可以想像,他有个相当坎坷的童年。

原先,他的家住在AlHawj村,以色列人把当地的阿拉伯人赶走,以建立新的徙置区。那块地竟然成为以色列前首相沙龙的家园。因为经常听到父亲讲述家园被夺的往事,阿布拉什对周遭所发生的不公事件特别敏感。

因为家贫,阿布拉什付不起学费,他在小小11岁的年龄就开始在外面打工赚钱,帮助家用。在学校里,他学习表现优异,是全班之冠。可是他的评语并不突出,因为老师只奖励服饰 的学生,选拔他们做学习优良的代表。这让他意识到,社会只照顾有钱人,穷人是被人瞧不起的。

真没想到,就是在被侮辱与损害的人群间还是有阶级之分。不过,阿布拉什并没有被贫穷打倒。

为了改变命运,年夏天他去一间以色列的农场做了40天的劳工。回到加沙地区的时候,他发现以色列国防*又摧毁了他们在难民营的家,因为国防部长沙龙要清出一条让坦克行驶的大路。他只好把暑期赚来的钱拿出来,替家人买了栋房子,让全家有个归宿。

后来,他终于得到机会去开罗大学进修医学。当他年毕业,回到加沙地区找工作的时候,阿布拉什发现:“你如果想要找工作,那你必得有内线关系,或是有钱,或者你是替以色列人做眼线的。”

因为找不到固定的工作,医院打工。由于工作成绩杰出,医院把他送到伦敦进修妇产科。后来,他回到难民营。出于难民营中那些赤贫人们的需要,他开了一家私人诊所。为了应付病人的需求,他开始跟以色列的医务机构联系,医院“索罗卡医学中心”做义工。

在“索罗卡医学中心”里他表现杰出。三年后,医院正式任命阿布拉什为医生。他是以色列 位巴勒斯坦籍医生!他每周还是空出一天的时间,回到自己的诊所,给穷人免费治疗。

年医院送他到意大利学习胚胎学与遗传学。从那里,他又转换到哈佛大学念“规划卫生*策”。他在哈佛毕业的那天是他人生的高峰,也让巴勒斯坦人自豪。他说:“我希望所有巴勒斯坦人都在场。我希望我的父母亲能够从坟墓里走出来,看见像我这样从贫穷出身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成就。”

同年,阿布拉什回到加沙地区,继续他在“索罗卡医学中心”工作,也继续他自己诊所的免费服务。六年以后,他转医院(TelHashomerhospital)。在这里,他跟以色列人的关系更加紧密。他很直爽地告诉他们,他出身贫穷,他的家园两次被沙龙摧毁,并曾经在犹太人农场上做过苦工。他现在终于熬出头了,作为受人尊敬的医生。

如果这是个童话故事,我们或许应当在这里打住,两个民族有了善意的接触,前途一片大好。但这是个真实故事,所描述的是两个有深仇大恨的民族关系,极端的不公和暴力天天在上演着。年初,阿布拉什经历了一次他这一生最悲惨的事件。

-9年加沙战争的受害者

因为哈马斯的火箭攻击,以色列的*队在年12月17日发动了攻势,进入加沙地区扫荡哈马斯,这就是所谓“铸铅行动”。为了对付哈马斯,以色列国防*承认使用了对平民杀伤力强大的违禁武器白磷弹!

就在停火前两天,年1月16日下午4点45分,这位帮助医治以色列伤患的医生阿布拉什当时正在屋外接受以色列电视台的电话访问。突然一声巨响,接着又是第二声巨响。以色列的坦克向他的房子发射了两枚炮弹。

惨案发生时,以色列电视台正在电话访问阿布拉什医生。

他立刻冲进房子,跑到女儿们的卧室。看到了满地的血和女儿们身首异处的尸体。他充满了恐惧,开始歇斯底里地喊叫。除了大女儿以外,他认出了其他的尸体,他战栗地在废墟中翻找,希望大女儿还活着,在下枚炸弹来袭之前把她救出来。他焦急地喊着她的名字:“比桑!比桑!发生了什么事?”他几近疯狂地哭喊着。比桑是所有父母亲心目中的理想孩子,她与众不同,非常上进,在回教大学攻读商业管理,马上就要毕业,希望将来做个新闻记者。

半岛电视台的访问截屏。

清理的结果,他一共失去了三个女儿和一位侄女,比桑20岁,米雅15岁,阿亚14岁,侄女努尔14岁。米雅的愿望是有一天像爸爸一样做医生。他还有两个女儿受了重伤,一个弟弟和另外一个侄女也受了伤。他无助嘶喊的声音被录进了以色列的电视,你今天还可以在油管上看到!半岛电视台在当天稍后也访问了他。

他问自己,女儿们死时带了武器吗?“是的,她们带了武器,她们用爱心作武器,她们热爱他人。”他说:“比桑从15岁起就参加了和平营。”心里虽然充满了痛苦,丧偶不久的阿布拉什认定女儿们没有白死。

“因为我跟以色列的关系,也因为我的个性,安拉选择我和我的女儿们向全世界,也是向以色列人,显明巴勒斯坦人民所遭遇的灾难。”他的遭遇让以色列人都感到愤怒。

但是,他没有让仇恨腐蚀他。这位医生解释说,作为一个人,他无法去仇恨另外一个人。他虽然痛恨他们所做的,但他无法去仇恨那些夺去她女儿生命的*人。他说:“我们有改变现状的能力”。他认为这个受到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4457.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