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勒斯坦 > 巴勒斯坦时差 > 推荐刘广元新作加勒比海啸
当前位置: 巴勒斯坦 > 巴勒斯坦时差 > 推荐刘广元新作加勒比海啸
周末,隆重向大家推荐一本书:继广受欢迎的《加勒比飓风》之后,好友刘广元先生最近推出了新作《加勒比海啸》。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从《加勒比海啸》到《加勒比飓风》,刘广元先生完成了他的个人超越。这是一副有关加勒比的现实画卷,人物和事件都源于真实,但更为精致细腻,更为惊心动魄,也更能引发人思考。利益的博弈与人性的挣扎,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得漓淋尽致。阅读刘先生的作品,我们很容易忘掉自我,而融入加勒比成为其中的一员……穿越跌宕起伏的故事,感受人性的真实,加勒比,一部令人忘情的长卷。现在,各大网站和各地大的书店已经有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睹为快。当当销售网址: 《加勒比海啸》读后感 继年《加勒比飓风》出版后,作者刘广元又写出了姐妹丛书《加勒比海啸》。在我看来,《加勒比海啸》与《加勒比飓风》,是同样的加勒比人文风采,但别样的*治精彩。 精彩在于,本书突出了加勒比国家的*治核心内容。作为在加勒比国家工作过几年的外交官,我深感加勒比*治最重要的就是一件事:大选。大选的核心是反对*与执**你死我活的*权争夺,通过选民、选票、选举决定最终谁上台,谁下台,这是大选*治 的斗争。人们从报纸上、电台里、电视中往往看到和听到的是:选举的彩旗飘飘,高音喇叭声叫,广场上的音乐震天动地,双方选民人头攒动,千*万马摇旗呐喊。但是,这些只是场面上的造势以博取眼球的表面现象。就表面现象而言,代议制国家的选举场面基本都如此,凯伦岛也不例外。但在操盘运作上,就阴谋与伎俩的坦率与直接而言,凯伦岛还真有点特殊的“加勒比海盗”遗风。这里,选举的暗箱运作与西方国家相比,更显得荒诞式直白、功利式收买。书中从生活原型中提炼写出:凯伦岛*府中觊觎总理宝座的本届内阁成员,竟暗中与反对* 勾结,阴谋联手废掉本*执**府,从而与反对*共同组成新的联合*府,自己充当总理;而现任总理凭借直观感觉当即意识到危险的挑战,即雇用多名私家侦探,暗中跟踪自己的内阁部长们,调查他们中有哪些在搞秘密串联,进行反*和颠覆本届*府的活动,然后采取果断措施使从事篡权活动者去职。同样,反对*中的副 因对老 的不满,竟在大选失败当夜变节易帜,投奔“敌营”,向执** 即总理卖身输诚;而反对*刚上来的新 则以火箭般的速度与执**内阁中的变节*要暗通款曲、勾搭成奸,准备联手以“不信任议案”在议会发难,提前引发大选推翻现*府,自己上台晋身为内阁第二把手。这里,权力与私利交结,雄心与野心相汇,人的两面性成为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为了权和利,朝野两**客所用手段可谓寡廉鲜耻,加勒比式的*治丑陋在刘广元的笔下描写得淋漓尽致。小说写出了另类的精彩,把人性中深藏的“恶”的一面用锋利的解剖刀挑露开,用文学笔端鞭辟入里地刻画出来。当然,书中不乏人性美好的一面的描写与赞颂,如反对*老 的忠诚与廉洁和普通妇女吉娜的正直与公道等。 看懂了大选*治的光明与黑暗这一点,你就明白了加勒比朝野两*的表面宣言与核心追求。核心内涵就是争权夺利,“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数年。上台执*既为国为民,也为利益小集团;既为本*集体兴利,也为自己个人获益。每五年进行一次的大选是两*利益大转换的最重要时刻,*治权力到底是执**连掌还是反对*夺回,就看此时风生水起投票的那一刻。所谓风水轮流转,“轮流坐庄”是加勒比国家的*治常态,所以大选时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加勒比海啸》写的就是这一抉择时刻。围绕此刻,各种形形色色的*客和*治家们、商人与企业家们、广大主流社会民众和边缘群体人士众生相毕露,一幅加勒比*治全景画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你的面前。作为华人,用母语这样深刻、原汁原味地描写出加勒比*治、社会、商业的*情、风情、人情确实是开了中国文学加勒比篇章的先河。 精彩还在于,华人形象作为重要角色跃然纸上。翻开这本加勒比篇章,我深感高兴的是, 次看到华人作为一个群体开始活跃在加勒比社会,初步领悟到加勒比*治的重要性。凭我不一定准确的感觉,我们在加勒比国家的华人,特别是大陆去的华人,往往对加勒比*治的理解把握得不那么深刻。不少人总以为*治与己无关,到加勒比来就是为了发财,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即餐馆、百货店、超市什么的就行了。但殊不知,商业运作成功的真正窍门是掌握法律与法规,而法律规定后面的罩门是大选与*治,大选*治对华人而言更多的是谁上台对华人更有利,这些说得有点关乎华人的命门了。在加勒比,同样经营商业活动,特别是遇到违规犯事,为什么华人经营者受到处理的境遇往往比白人、阿拉伯人、黑人和印度人可能要糟糕一些?《加勒比海啸》中描写了几个这样有生活原型的故事。虽然作者是从华人违法经营受到警察惩处、法院制裁这个角度写的,似乎不那么正面,看起来有点不太爽,但这是现阶段的现实。问题是,即使从负面角度看,同样逃税、漏税,白人、阿拉伯人、黑人和印度人由于种种原因,背后给予或当众处理的待遇要比华人好,至少在前些年是这样。虽然华人违规违法无疑是错误的,人家依法处罚也无可厚非,但当地的法尺执规不“一碗水端平”也时有所闻。在使馆作为大使,当年我遇此情况,往往先从正面对华商们讲,要遵守驻在国的法律,不要做违规违法的事。别人做了,我们不要学。这些国家,“人治”有时确实大于“法治”,腐败现象严重。但即使这样,我们华侨华人仍要守法规,走正路,因为这是真正长远的生存发展之道。在讲道理的同时,华侨华人出了事,不管什么情况,我们使馆都会在当地法律与法规框架内,千方百计地维护侨胞的正当权益。我们找警察局,找*府有关部门,甚至找总理帮助解决,尽量减少他们的损失。中国使馆保护华侨华人权益的行动是实实在在的,海外护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不过,坦率地说,我当时讲的主要是法律自卫,在法律框架内据理力争,尽量维护我们华侨华人的权益。作为一个外交机构,我们也只能做这么多了。但是,作为华人本身,他们可以做得更多。作为当地公民,持驻在国护照,华人既有从商经营权,也有*治选举权,完全可以从正面更主动、更积极、更大范围地维护自身权益。在《加勒比海啸》一书中,陆成枫作为当地成功的华人商贾,提出了参与当地*治以从根本上维护自己利益的思路—华人主动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积极参加驻在国大选,勇于选出自己的*治代言人,通过自己选出的议会代表从而影响议会审议涉及华人利益的议规,请议员仗义执言帮助维护华人正当权益。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在代议制国家,当选议员是选区人民选出的,不替选民办事,选你何用?从长远看,华人应考虑通过选举做到使议会和*府里有人替华人说话。经济和*治是两张皮,但它们是一个铜板的两个面,是华人权益的前胸与后背。华人要在当地做大做强并赢得*府和主流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光靠经营好商业活动,还达不到目的。华人要在当地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兴旺发达,从长远看,融入主流社会和参与*选是保障自己根本利益的不二选择。书中醒目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点,并让人看到希望:华人开始*治觉悟,缓慢但毕竟向前迈出了融入主流社会的 步—在几十年一遇的大海啸可能到来前夕,不是各自分头逃命,而是将孩子和老人们都送出凯伦岛,全体华人留下来参加大选。听起来似乎有点悲壮。 精彩仍在于,华人中出现了成功先行个人。《加勒比海啸》一书中,人物变化多端,情节错综复杂。我似乎看不出谁是主角,谁是配角。但作为曾经在那里工作过的中国外交官,我更 精彩更在于,加勒比华人中出现了“三栖商人”,特别是“文学商人”。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之所以写出如此的读后感,是因为我在加勒比国家当大使期间,深感我们华人在国外要打拼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一定要有经济和*治相向而行的新思维。个人作坊式的经营,可以发小财,但仅止于此,提不高华人的地位。华人要做大做强,要有新的眼光,*经同步。陆成枫在凯伦岛*界“兜得转”,商界更“吃得开”,正说明了这一点。陆成枫能做得到,其他华人也应该能做到。从经历看,本书的作者刘广元的生活原型似乎有点像陆成枫。刘广元自中国改革开放之际出国,二十多年来在加勒比拼搏创业,始于多米尼克,继而延伸至加勒比其他岛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现已开创了大型超市连锁店,横跨好几个加勒比岛国,成为大陆去的华人中跨国公司“巨头” 人。从《加勒比海啸》一书中的内容看,若作者没有在加勒比岛国的商海沉浮、宦海进出、国际闯荡的亲身经历,似是难以写出如此集*治与经济交融、人性与世情激荡的加勒比风情卷的。 值得一提的是,从《加勒比海啸》出书看,刘广元好像还不满足于成为加勒比岛国中商业大贾、*治顾问的上流社会角色,居然还“野心勃勃”地走上了“第三条道路”—搞文学创作。作者作为东加勒比地区几个岛国中的华人 商家和*治活动者,出人意料地写出了《加勒比飓风》和《加勒比海啸》两本精彩小说,从而在成为商业“*顶”商人和*治“红顶”商人之后,又成为一位文学“白顶”商人。正如我在《加勒比飓风》一书序言中对他的评价所讲,“发财只当风送帽,南洋巨贾是诗人”。像广元这样集经济、*治、文学三方面成功的华人作家在加勒比地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难能可贵。在这里,我作为文学外交官,以文会友,对他的姐妹往篇的出版再次表示祝贺;亦以诗言志,希望广元作为儒商,进一步探索在加勒比国家如何经济发财、*治上台的未来华人艰难之路;再以笔寄情,祝愿作者这一经济有成、*治有神、文学有声的“三驾马车”在加勒比地区策马长鞭,马年及其后跑得更出彩、更风采、更精彩。 是为序。
陈立钢 序二 以星星的姿势回答黑夜 今年4月的时候,朋友时寒冰打电话来,说要到杭州会友,邀我也前往一聚。正是西湖好风景,如何不去? 于是就这么的,我与朋友的朋友、作家刘广元有了一见的机会。 其实说起来,跟刘广元的缘分还可以追溯得更早一些。五六年前,也是时寒冰,曾给我寄过一本长篇小说《通天塔》,作者叫刘广宇,是位美籍华人作家。朋友推荐的书,自然要好好地读,因此,刘广宇这个名字,在我脑子里就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去年,时寒冰再次给我发来电子稿,推荐刘广元的小说《乩坛玄狐》,那时我便有了一个疑问:刘广宇与刘广元,会不会是同一个人?至少两人有关联吧?结果不出所料,他们是兄弟俩。 文缘如此巧合,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作友朋之交了。 从杭州回来不久,刘广元发来了他正在创作中的《加勒比飓风》续篇《加勒比海啸》电子稿,让我先睹为快。于是整个夏天,我都像身处3D影院,面对着一个陌生岛国的风起云涌。 说《加勒比海啸》(以下简称《海啸》)之前,多少得先说说《加勒比飓风》(以下简称《飓风》)。 《飓风》是一部写实主义长篇小说,它以五年一次的大选为*治背景,讲述了加勒比海地区某岛国为赢得执*权,各*派之间无所不用其极的明争暗斗。其间,各路*客粉墨登场,大肆演绎各种算计、各种巧取豪夺;商人们则不想错过赚钱的机会,猎犬一样四处搜寻可以下手的缝隙;还有黑手*,他们也不甘寂寞,纷纷出动欲对大选进行幕后操控……全书人物众多,情节跌宕起伏,看得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 据说,《飓风》出版后,大卖,网上网下一片叫好声:传统的,称它是“加勒比的《清明上河图》”;时尚的,则叫它“加勒比的《纸牌屋》”,更多的呼声则是“出续篇!出续篇!” 这大概是刘广元本人也没有想到的结果,于是,开始“海啸”! 《海啸》依然奔着大选而来。 几年执*,劳动同盟*基本没有兑现当初竞选时对人民的承诺,*绩平平不说,甚至还制造了好些见不得人的黑窟窿。尤其不堪的是,**内部因为钩心斗角,昔日战友早已渐变为对手和敌人。局面如此糟糕,而大选即将来临,如何保全**的执*权,最主要的,是保住自己的总理宝座,就成了劳动同盟* 霍本最为头疼的问题。 好在,他够黑、够狠,还够聪明,因此总能在一次次险情面前,见招拆招,侥幸过关。 相较于霍本的阴*,联合工* 詹·巴特尔就显得太正直、太光明磊落了。然而这种优良品德不仅没有给他带来好运,反而令他尝尽失败的苦果:先是他领头的**在《飓风》里败给了劳动*,然后他在《海啸》中又失去了 地位。为了偿还上次竞选中欠下的经费债,詹·巴特尔卖掉了自己的房子;而鉴于**落选,他又引咎将 位置让给了哈维。只是,他的所有努力同样没有给联合工*换来多少转机,因为一切燃烧起来的希望之火,都在哈维一次失心疯的狂*中,灰飞烟灭了…… 同样地,《海啸》沿袭了上部《飓风》的写作手法:全景式扫描,没有 主角,不把舞台中心和追光灯多让给任何一个人。就像T台走秀,每个应该出场的模特,他们所享受的时间和舞台空间都是同等的,无论观众更偏爱谁,你得首先接受纷至沓来的各种色彩、造型以及人物表情。当然,万法归宗,作者千头万绪,最终所有的箭头都只是朝着一个方向—大选。 造就一座迷宫,却不给它出口,刘广元明显缺少那份狡黠与不厚道。 或许是去国离乡太久,久到忘了中国文学历来有脸谱化这回事:好人总是挺拔俊美,坏人总是猥琐丑陋;好人最终赢得胜利,坏人最终自取灭亡。因此,刘广元的笔,不光在T台上不偏颇,在角色外形上,他也不搞站队。心底磊落的詹·巴特尔并不比权欲熏心的霍本更玉树临风,丰神俊朗。恰恰相反,作为一个往阴险处塑造的人物,作者将霍本划拨到了大帅哥阵营。而且,即便机关算尽、众叛亲离,霍本 依然出现了翻盘迹象。这种因人物形象反差太大而造成的视觉冲击力,多少让读者有些受伤。 但是没有办法,现实就是如此:美与丑,善与恶,从来都由心来证明,而非外在。不然,人一出生,直接根据其外貌来判他的生死与贵贱好了,何苦让这世间多出一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所以,刘广元文学上的公平与客观,正在这里。 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如果模仿这个句式,我说:“世界上 的是江山,比江山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对权力的欲望。”你会信吗? 如果我再模仿一下,改成:“世界上最深不可测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深不可测的是宇宙,比宇宙更深不可测的是*客的权谋。”你会反对吗? 不管你信不信,反不反对,我都这么认为。我想,刘广元在《海啸》中要告诉我们的,也是这个真相。 你看,为了搞定自己的宝座,霍本一个人扮演了多少角色:一会儿是老鸨,不惜让女友去色诱对手科克,为的是卧底反对*;一会儿是天使,给孤寡老人又是建房子又是发放生活费,图的是民意和选票;一会儿是奸滑市井,既贪小又占大,为了逃税不惜造假和狡辩;一会儿是末日狂魔,对着昔日好友阿伦目露杀机,只是担心他成为自己竞选的绊脚石…… 如此变脸如翻书的一个人,谁能真正看得透他欲望的上限和道德的底线在哪里?没有人。就连跟他狼狈为奸、沆瀣一气的大律师托比,也被霍本的胆大妄为惹得跳脚不已。 自然,任何权力斗争从来都不会是孤立的,它势必要牵连影响到每一个人,不管这个人是社会精英还是贩夫走卒。就像池塘的涟漪,每滴水都有被波及的可能。 所以,当各**们为了拉选票而开始“顺应民意”时,华商就成了他们拿来祭旗的 滴血。而叶檀夫妇首当其冲:原本是他们去抓小偷, 却是他们沦为了阶下囚。 在我眼里,所有人物中,最值得欣赏和报以敬意的,要算陆成枫,也就是亨利·陆。这个最早移民岛国的华人,身上有着太多的闪光点:聪明,善良,讲义气,好管闲事。他既会冲动地拿着枪去帮人打架,也会冷静地带着华人同胞去中国领事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尤其难得的是,他还很具*治头脑,认清了华人在岛国没有*治地位,就只能任人宰割的现实后,他开始联手同胞扶选议员,而交换条件是,这位议员必须维护华人所有的正当权益…… 刘广元似乎也是偏爱陆成枫的,他几乎把所有能在普通人身上找到的优点和美德堆积到了他的身上,让他不仅成了岛国的华人 ,还成了一方纵使*治斗争也无法令其心灵龌龊的净土。这也使得加勒比大选暗沉沉的天幕上,有了一颗固执闪烁微光的星星。 因为这一点,我原谅刘广元在 还让霍本那么嚣张。 加缪说:“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是的,此刻即未来:你现在付出什么,将来必收获什么;你现在付出多少,将来必收获多少,没有例外。 我不知道,作者是否赞同这句话。但是,当预言中的海啸日近在眼前,原本想要离岛避难的华人却最终选择留下来行使一个选民的投票权时,我想他已经完成了对加缪的附和。 刘广元是一个非常安静的人,说话声音很轻,语速也慢,开口先用敬语,显得极有涵养。 他的夫人*锋则聪慧灵敏,明媚大方,跟人说话未语先笑,温暖四溢。这样的两个人,总是让我不由自主地就会联想到陆成枫夫妻两个身上去。我想,如果他们就是现实版陆成枫伉俪,那么,加勒比有福了—刘广元和*锋都是笃信因果的人,出于对未来的慷慨,他们必定已把 的善意带给了那片土地和那里的人们。 要说的是,《海啸》依然不是最终的结果,我们依然不知道,胜利的天平将会向谁倾斜。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民在慢慢觉醒,他们开始知道,自己手中握着什么,应该如何去掌控自己的命运。尽管权术可能会丑陋到底,但选票最终会站出来表达公正的审美观。 所以,还好。 江南梅 年9月2日于宁波
文章内容转自时寒冰新浪博客、腾讯博客、搜狐博客、凤凰博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