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武汉大学王逸文代表学生会,邀请我到武汉大学骆珈论坛办讲座。
给人家讲什么呢?网络这么发达,好多的名人讲座网上一搜到处都是,难道我就比人家讲得好?再说,要是谈时*吧,我不情愿——网上写篇文章,人家看不顺眼,就给我删了,顶多让我一个人不高兴;而到武大这样的名校讲时*,万一哪句话说得不适当”,那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了,而是在给人家学校找麻烦。
我就以我结束学生时代的这三十年的苦难经历,呈现原汁原味,告诉当代大学生一些走上社会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俺爹死了三年,我没有流下一滴泪
俺爹临死前的一个月,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心里还清楚。俺娘问他:你想不想你大孩儿(指的是我,我是家里的长子)?俺爹艰难地张开嘴:“想,想,想有啥法……?”
那时候,我正忙着一桩业务,加上心太粗,没有回去。到我回家的时候,我爹已经不会说话了。为这事儿,我弟发了脾气,也是对的。
俺爹临死前,我给他擦擦脸,刮刮胡子,这是我郭一平这个王八蛋这辈子给爹干的一件好事。
送殡那天,我真是哭得昏头转向,但是过了那三天之后,我再也没有流过泪。不是我心里不难过,而是我的心已经难过得碎了,用多少眼泪也弥补不了我对俺爹的罪过,用多少眼泪也表达不了我对俺爹的爱!
俺爹是个苦命人。解放前两年,俺奶奶走乡串户卖针头线脑,不吃不喝,攒钱买了几亩地。没想一解放就被划成了地主。俺爹因为成份高,解放后就受了大罪。加上他这人和我一样,也是一句假话都不说,我以我口表我心,不知说错了哪一句,文革中被扣上了坏分子的帽子,处处受欺压,度日如年。
我还没有忘记,俺家住着两间破茅房,天阴下雨,屋里到处漏水,俺爹俺娘拿着洗脸盆子慌张着接水,顾东顾不了西。
我还没有忘记,俺爹为了让我学习,自己先学习,我上了初中,俺爹提前学会了初中的全套内容,拐回来教我。我上了高中,他也是提前学会了高中的全部课程,拐回头苦口婆心地辅导我。
我还没有忘记,每当我出门要上学时,俺爹总是送我一程,问我什么东西没有学会。如果我要是不会,他总是找个小棍儿,一边在地上划,一边给我讲。
我还没有忘记,俺娘正上烙馍,俺爹忽然照着馍中间切了一刀,掂起半个,大声招呼我姐和我:“你俩看见没有?这就是二分之一!”
更让我不能忘记的是,在那艰难的岁月里,不光缺吃少穿,还缺医少药,我的两个弟弟,到了七八岁就夭亡了。我有个弟弟就活到了八岁,死的那天,俺爹疯子一样地在院里跳着哭,俺娘挥着一根棍子,不停地敲打着灶台,不停地头撞地,哭得死去活来:“天爷呀,咋不让我去死了呀……”
我还没有忘记,艰难的日子把父亲的性格变得古怪了,动不动就发脾气,我气得不想理他,常常躲他怕他。我姐姐含着泪对我说:“弟弟呀,你可不要这样。咱爹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脾气不好,经常练钢笔字磨练自己的性格,恢复忍性。他后悔不该动不动训你,练字时后悔得把钢笔尖咬断了,你要容他些。”
两个弟弟的死,给俺爹打击太大。俺爹为了养活孩子,自己看《本草纲木》《伤寒杂病论》,家里大小病,他自采草药给看。他还会打毛衣,给我们穿;他还会美术,乡里安全用电的宣传画,也是俺爹画的;俺爹也会音乐,会多种乐器,我从小得到他的真传……
我还没有忘记,我家里穷,买不起本子,学校里老师用纸烟盒替我装订了个作业本,俺爹感动得受不了,周末带着我到村前的小河里,自做渔网去网鱼,然后带着我给老师去“行贿”……
我还没有忘记,我给俺爹一块出门,半夜睡在外面,寒冬腊月,一条薄被子,俺爹将被子给我盖上,又把自己的棉袄盖在我的身上,自己蜷着身子冻了一夜。
(二)俺娘说:搭拉儿这孩子命硬
小时候穷,俺爹俺娘没有时间照看孩子,我长得两三岁还不会走,大人出门我着急,我跟着爬出去撵大人。家乡长辈人说:小时候,我爬行的速度比人家跑得还快。那天,俺爹去前村干活,我随后就爬到了他的脚前。村民对俺爹说:“你给孩子起个名字,叫搭拉吧。搭搭拉拉的,跟你后面象个狗尾巴。”
我们家乡有个习俗,总认为给孩子起的名字越是赖,孩子越是命硬,长大了越是有出息。从此,我的小名就叫“搭拉”了。我的两个弟弟没有活下来,爹娘为了让我的命“硬”一点儿,一辈子就叫我搭拉。
俺娘说:“我生搭拉的时候,正是中午头儿,日头*拉拉的,说明这孩子长大了命硬着哩。”
那一年,俺娘带着我去讨饭,东家的狗猛地蹿了出来,俺娘身子扑上去挡住我,我和俺姐吓得大哭。
事后,我娘还骂我姐弟俩:“是祸是福躲不过。哭啥哭!碰见事强悍点儿。没一点出息……”
俺爹俺娘生了六个孩子,活下来四个,我又是两个死去的两个弟弟年长的。他们总认为,我这条命太金贵,百般护着我。
小时候,我偷了人家的桃子,人家骂上门来,俺爹脸上挂不住,啪地照我脸上打了一耳光,我红着脸,就是不哭。俺爹又打了我几耳光,我还是不哭。人家一直骂,俺爹就拾起一块砖头,我一看吓死了,飞也似地跑得出门去。
俺爹掂着砖头在村子撵我,我在前面跑着。
俺娘掂着棍要打我爹:“妈来个X,孩子犯了多大的法,也不能照死里打孩子呀,要打咱俩打;咱俩拚了,死了活该!”
俺爹忽地扔了一砖头……
那天晚上,俺爹搂着我,训我:“妈来个X,我打你,你为啥不哭哩?那不是叫人家看的吗?我扔那一砖头,离你八百丈远,不是叫人家看的吗?脑筋恁死哩!”
俺爹象做了错事的小孩子一样,听由俺娘破口大骂,一句话也没有说。他摸着我的脸,说打重了。突然俺爹搂住我,大滴的泪水滴在我的脸上。
在俺爹娘的心中,我就是他们的命,也是他们的神!
人活着都要有一个目标,有些人想当科学家,有些人想当大官,有些人想挣大钱……俺爹娘也有一个目标,他要当一个好的家长,把我们四个孩子养活大,尤其是让我有出息,活出个人模狗样儿。
因为我的命“硬”,俺爹娘在我身上寄予了 的期望!
(三)俺的爹,俺的娘:我奋然前行的力量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我上了中专。上学去的那天,俺爹到集市上给我买了个衬衣,买了个碗。对我说:“驻马店离这一百里多地,我怕花钱,不送你到学校了,你自己照顾好自己。”
那一年,人生的苦难,岁月的磨励,俺爹过早显出了老态。满脸皱纹,双脚落地不稳。我上了车,看着寒秋中俺爹穿着单薄的衣衫,在寒风中发抖,我流下了泪水……
俺爹俺娘把我这条命看得这么金贵,这么值钱!我就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去拚搏一番,哪怕今生为事业奋斗而死,我也 在冲锋的路上。我不愿意过上一天安稳的日子,我要战斗,我要冲锋!
我的人生有两个目标——大目标离我太远,随着岁月的更替、社会阅历的增加,不停地改变着。但还有一个目标,我没有改变,就是想混出个人模狗样儿,让爹娘过上幸福的生活,让他们觉得生养我一场值得!
中专毕业后,我分配到一家银行工作。我发奋学习的精神,非一般人能比,这个我不是自吹——当年我的同事们都可以作证,我相信他们一定不冤枉我。我 比读博士的几个人读书多。每当我上床睡觉时,腰带一解开,总是把书拿起来,这一看,往往就是一夜!我总是感觉,在我读书的时候,俺爹俺娘就站在我的身旁!
学习很苦,奋斗很苦——可我没有一点感觉,而是感到一种莫大的安慰和幸福!因为,我没有忘记,我身上是三条人命的结合体:我,还有我那两个死去的弟弟!
为了报答俺爹娘,参加工作后,我把俺娘和弟弟妹妹带在身边,以减轻爹娘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我上自修大学,边采访边写作,写出了纪实体小说《杜岗会师》,加入了省作家协会。
(四)俺爹说:为人民服务,就是“为穷人服务”。
“总是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总是让命运穿越激流;向自己的故事挥一挥手,还没有结束又有新开头;太多的忙碌冷淡了温柔,无穷的辛劳是我一生的朋友……”
“拍拍身上的灰尘,振作疲惫的精神;远方也许尽是坎坷路,也许要孤孤单单走一程;早就习惯一个人,少人关心少人问,就算无人为我付青春,至少我还保留一份真……”
我喜欢这首歌,因为这就是我的人生写照,也是我心灵的写照。为自己活着,活着不委屈自己的心灵,干自己想干的,不论别人说什么,坚持内心的自我独白:至少我还保有一份真,至今我还有保有一份真……
(五)今天就是俺爹娘的生日!
年,那个冬天是北京几十年少有的一个寒冷的冬天,离了婚的我,把分得的钱舍不得花,以应父母不测之用,开始了我人生的又一次艰难的拼搏!
中专毕业,在北京算什么文凭?大家可以想一想。北京是高学历扎堆的地方,上了公交车,哪一个年轻人不是“重本”、研究生?我一边在北大听讲座,一边补充新知识,一边找工作。
带的钱一分钱也不敢花,觉得这是爹娘的命根子。因为他们年龄大了,没有本事挣钱了,省着算他们的。
在北京北三环的一个普通地下室里,这是我奋斗的起点。
每当我要出门时,我都大声念几遍自拟的语录,用以激发自己:
——今天,是攻克上甘岭的战斗,我要拿出不怕牺牲的精神,完成今天的任务!
更重要的是下面的这句话——
——今天,就是俺爹俺娘的生日,我要用斗争的结果,给他们满意的答复!
每当我读着这些激励语句,仿佛俺爹俺娘就站在我的身旁,我的力量倍增,无所畏惧,只当是把脑袋别在腰里,疯也似地出门了。
在战争年代,无所畏惧,一般是不怕死。在和平年代,无所畏惧,就是“不要脸”,不想那么多,厚着脸皮地奋斗,失败了再来,失败了再来,用一百次的失败,换来那一次成功的机会!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他们为什么“不言愁”?总要是“为了点啥”,也就是有一种内心的信仰和追求。这种信仰和追求就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推动着他们前进!
原来,他们是“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
爱我们的父母,敬我们的爹娘吧!他们就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当然,有人说,我这人没出息,人家都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全人类……”
我对大家说,这些都有些远,一远了就空,不容易对一个人形成真实可感的激励。当然那些高远的东西,我也有。但是,日常激发我的更多的是俺爹俺娘!如果觉得此文对你有所帮助,欢迎转载,乐于分享将会得到更多。
郭亦平,男,年11月19日出生于河南商水县, 学者、时评人、房地产评论专家,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三赢图书工作室主编。
年12月,被30万网民公推为与戴旭、郎咸平、张宏良、于建嵘、易宪容、时寒冰、曹建海等人并列的"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之一。郭亦平与郎咸平并称为"两平",其时评文章在整个华人世界也具有较大影响力,他被广大网民称为"中国真正的专家""有良心的学者"。
赞赏
长按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医院哪里可以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