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美国总统选战白热化徐兴堂临近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副总统哈里斯选情“高歌猛进”,其竞选团队26日宣布,哈里斯“接棒”竞选总统以来已筹款5.4亿美元。不过,共和党方面亦有利好——独立总统候选人小肯尼迪宣布退选并转投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如今,民主、共和两党选情堪称“势均力敌”。随着选举临近,两党的经济政策纲领、对巴以冲突等敏感问题的处理以及近期将举行的两场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和一场副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等,都会影响选情的最终走势。特朗普上月13日在宾夕法尼亚州竞选造势遇刺后,人气骤然爆棚,选情迅速攀升。不少人甚至在社交媒体上断言:“这一枪直接把特朗普送上总统宝座。”然而,当这一波热度褪去,尤其是同月21日民主党籍总统拜登宣布退选、副总统哈里斯“接棒”参选后,选情发生急剧变化。近期,多项民调显示哈里斯正快速逆转选情。全国民调层面,整体上,哈里斯已领先特朗普1.5个百分点,并在关键摇摆州宾夕法尼亚领先。民调机构综合判断,哈里斯在11月5日总统选举中取胜的概率约为52%至54%。相反,8月1日以来,共和党赢下大选的概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距选举投票日还有两个多月,其间可能影响选情走势的重要事件仍然很多。首先是两场总统候选人辩论和一场副总统候选人辩论。哈里斯和特朗普的首场电视辩论定于9月10日举行,第二场辩论目前安排在10月。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蒂姆·沃尔兹与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詹姆斯·万斯的唯一一场辩论将在10月1日举行。电视辩论对双方候选人都是一次严峻考验,表现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各自支持率。此前拜登退选的直接诱因就是在与特朗普辩论时表现糟糕。其次是各种意外情况。例如,小肯尼迪23日宣布退选并转而支持特朗普,令选情更加复杂。小肯尼迪在摇摆州的选票流向尤为关键,如在亚利桑那州,小肯尼迪仍然拥有6%的支持率,其支持者的选票归属将决定这一关键摇摆州的选举结果。持续的巴以冲突也将给选情增加变数。相比共和党,民主党倾向于在言论上批评以色列军事行动导致巴勒斯坦平民伤亡,而在行动上继续对以色列在军事、经济、外交和舆论方面提供支持。只是,这种“摇摆”势必让民主党“两头不讨好”,既得罪支持巴勒斯坦的选民,又难从以色列的支持者那里讨得好脸。全力助选哈里斯的政治行动委员会“未来前进美国行动”组织主席昌西·麦克利恩也承认,选情“势均力敌”,“形势非常紧张”。舆论认为,哈里斯尚处新人“蜜月期”,毕竟开始竞选仅约一个月,而随着后续竞选表现以及两党政策蓝图逐步清晰,她的强势势头能否持续尚待观察。对普通美国民众来说,改善民生是核心议题,这就涉及总统候选人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具体政策。新华社记者近日报道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偶遇在亨氏集团工作16年的员工约翰。他在被问及大选中最关心什么议题时说:“当然是我的钱包。我希望能让我收入增加的人当总统。”他说,特朗普当政时期自己收入很好,拜登执政这几年就逊色一些,所以这次他会投票给特朗普。中产阶层以下民众的想法大多简单直接,这也是为什么哈里斯和特朗普都竞相标榜自己是“工人阶级最伟大的捍卫者”。哈里斯和特朗普都已推出各自的经济政策,对比后可发现,他们的政策基本都因明确的“选票导向”而显得急功近利,选民当前亟需什么,就提供什么,算不上真正从国家发展角度考虑的长久之计。而且,这些选举承诺在美债高企、通胀持续的情况下大多都难以真正实现。总体而言,除了双方均鼓吹税收优惠政策外,哈里斯还侧重于降低食品、住房和医疗成本,特朗普则在强调关税政策的同时,承诺将延长其年推出的减税政策,并控制通货膨胀,增加油气产量。哈里斯和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在很多方面重合,两者都重视提振就业、强调保护产业,即使代价是让本就受通胀困扰的美国消费者承受更高物价水平,甚至拉低经济效率。两人另一个共同之处是,只有承诺,没有实现承诺的路径和办法。比如,最关键的是减税后形成的亏空怎么填补,两者都没有明确方案。近日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包括拜登在内一众民主党“大佬”都来为哈里斯站台。三名在世的民主党籍前总统中,克林顿和奥巴马均发表演讲,将满百岁的卡特虽不能来,也发表声明支持哈里斯。相比之下,上月中旬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举行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就黯然失色很多。唯一在世的共和党籍前总统小布什并未前来参会,另两位党内“大佬”前副总统切尼、彭斯也未亮相。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1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