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大学五年级读书计划经管班小木老土提前毕业


经管班 位毕业生

姓名:杜丹萍

学号:

一、《国富论》

在看国富论之前,我想当然地以为亚当斯密在“论一个国家如何变得富有”,看完 卷才明白,原来他在“论国民财富”。作为一个几乎没有经济学基础的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没有觉得很困难,因为本书的内容确实都很基础——国民财富的来源是劳动,分工提升了生产力,分工之后人们有了交换的需求,交换需要货币媒介......宏观、基础,也成系统。当然,这本书的成书距今已经相当久远,肯定会有短缺的地方,希望通过后几本书的翻阅,在经济方面能懂得稍多一点皮毛,再回过头来时能指出它的不足之处。

二、《中国人焦虑从哪里来》《时寒冰说…》《思考快与慢》

盛世之下,为什么那么多人还不快乐

——《中国人焦虑从哪里来》《时寒冰说…》《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

前年冬天,爷爷病情加剧,我们围坐在床边探望。奶奶颤颤巍巍走进屋里,翻出一个布包,抖开一层又一层,里面包的是一沓百元人民币,这是老两口攒了好多年的积蓄,她拿出来是要分给我们堂姐弟三人。

这可能就是老人们交代后事的仪式感,这几万块钱就是我爷爷奶奶毕生的积蓄,也是他们觉得可以向后辈传递爱意的介质。只是,我的爷爷奶奶不知道,他们攒了多少年的这些钱,已经远远没有他们所理解和印象中的价值了。

我们的上一辈,从苦日子中走过来的,都不会花钱,他们喜欢攒钱,平时舍不得吃穿,就把钱留着,留着干什么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可能就是想着到 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能有财富留给后辈;也可能是因为,积蓄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但是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讲,消费刺激内需,带动增长才是最合理的方式,无奈大多数中国人都继承的是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而目前我们经济增长的方式,也主要是靠投资来拉动,核心的一个投资领域就是房地产。谈到中国经济,房价是个跳不开的问题,因为价格飞涨,泡沫太多,一线城市触不可及的房价,已经让人习以为常,所以当二线城市的房价也开始被炒起来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合理的补长现象,观念的妥协,真是一个可怕的事情。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说劳动创造价值,这在房地产领域就不好用了,一些经济学家,比如茅于轼在《经济学十讲》中就坚持,决定价值的还有市场需求,他算是一个比较客观和理性的专家,在舆论大肆批判开发商无德时,他说,抬高房价的,是买房的人。

目前买房的人里面大多数是投资客,楼市行情好,倒买倒卖轻易就能赚到钱,所以眼红的人越来越多,钱和资源就都集中在这个领域,吹出了大量的泡沫。在房地产高歌嘹亮的同时,大量的实体企业却在唱衰,我身边的一些朋友,经常跟我吐槽公司在频繁裁员、整顿。时寒冰应该是一个比较有忧患意识的学者,他在书中分析说,货币、房地产和债务是高悬在中国经济上方的三个堰塞湖,他预测,年就是危机爆发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危机没有爆发。不得不佩服我国*府强有力的手腕。

手段太强硬也不是好事,容易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就像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那段历史,尽管现在的时代跟彼时大有不同,但其实在某些层面,并没有改观多少,这就是茅于轼一直在强调的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公平的市场环境,需要给人以自然权利,不要搞特权,有了特权,资源就会失衡。目前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与十年前相比,其实已经改善了很多,但是为什么人还是很焦虑,幸福感那么低,一个原因就是,贫富差距悬殊,说人话就是“人比人,气死人”。

不知道我敲出上面这段文字的时候有没有带情绪,可能还是有些情绪,毕竟我也是因为房价迅涨才开始买房,导致直接加大几十万负担的房奴中的一个,看了皮毛的经济学书籍,免不了咣当。可能我再多看基本经济学的书,心胸和眼界会开拓一些。好在我在生活中,看得算比较开,没有太多的负面情绪,可能也是因为“不知者无虑”罢……

Ps.《思考快与慢》读起来没有《中国人焦虑》和《时寒冰说》这两本书有意思,前者是心理学方面的观点及其实验论证,大量的实验过程分析,结论报告,对于我来说,应该只要记住书中的一些结论和定律就可以了吧…后两者中,尽管《时寒冰说》有点集观点之大成的意思,在针砭时弊的时候,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对于我这样的经济学小白来说,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茅老的书就不说了,当时我们报社的一个主编老师提起他时,用了两个词形容——大家、可爱,我比较喜欢这种类型的老头,毕竟是见证了苦难岁月的人,分析经济起来,也会更达观一些。

扫描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图
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sc/133.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