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我眼里的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四


鐧界櫆椋庡挩璇㈢綉 http://pf.39.net/bdfyy/xwdt/

一场惨烈的战争后,总会引发很多人的思考,他们思考后的行动就会逐步凸显出这场战争的历史价值。

萨达特,这个埃及的总统,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发起者和总指挥;被人称为非洲的雄狮。

在米拉大叔率领的卡麦隆队打败马拉多纳率领的阿根廷队之前,非洲雄狮一直用于称呼非洲各国的*事强人。而现在广泛用于能在足球上取得好成绩的非洲球队,这一文明的进步,曾让卡扎菲很不爽,为此还解散了利比亚 的一家足球俱乐部。

非洲雄狮很多,但伟大的雄狮到目前就只有萨达特这一个。萨达特狠狠打了一战,面子是挣了些回来,但死了很多人,这让他陷入了思考,是深深地陷入了思考,陷入与他名字差不多的那个人--萨特式的思考:啊,存在即为合理!

以色列国已经既成事实的存在了,我们为什么要想方设法的把它灭掉咧!!!!

这个问题他痛苦的思考了很久,他曾经的偶像是印度的甘地。有一段时间,他吃饭穿衣都模仿甘地;现在他认为仅在外表上学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在精神和行动与偶像一致----和平对抗。

当时的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的态度是统一的:*治上拒绝承认以色列国,决不能与以色列人有任何和谈。(这次我在纳布卢斯遇到一个巴勒斯坦人,他还说:“以色列?没有这么地方,这儿叫巴勒斯坦!!!”)*事上采取完全敌对,鼓舞士气的口号是:“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掉!!”

萨达特面壁了五年,终于做出了个惊人的举动。

他亲自跑去以色列,为了和平我有什么不能做的呢?他到以色列国会里慷慨陈词,把以色列的总统贝京感动地热泪盈眶,恨不得抱着他狂亲,啊,兄弟就是兄弟!(我发现,阿拉伯人打架不太行;但论耍嘴皮子,那是杠杆滴!!)

用破冰来称这一行为,都觉得太轻,这简直是破喜马拉雅山,好似把整个印度洋的暖流引入高寒的青藏高原。把以色列那颗强装高傲,冰冷的心;一下子给融化了。装B也是很累的,我不是真想这样,我真的很需要理解!

这是 个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 个与以色列人开始沟通交流的国家首脑,打破整个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仇视清除的壁垒,创建了“和平共处”这个新名词。

其实心里面的山还是比地理上的山容易打破,只要自己想通了,一切都好办。可惜到现在,巴勒斯坦人也没想通。

由卡特做中间人,萨达特和贝京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奠定了中东和谈的基石;然后又签署了“埃以和平条约”;不久约旦也仿效埃及,与以色列达成和约,中东和平出现了曙光。

不是曙光后面就一定是大晴天,也可能下大雨。萨达特的这一伟大举动,在阿拉伯人看来,却是可耻的叛徒行为,特别对于巴勒斯坦人而言,这可是双重的背叛:年是你叫我不要立国的,而到了年,你却承认了以色列国!

年,也就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纪念日上,萨达特被穆斯林极端分子刺杀了。

一个人能有发动战争的勇气,又有能推导和平的气魄;他打出了最漂亮的战争,赢得了对手的尊敬;他谈出了最划时代的和平,又获得对手的感激。

可惜整个阿拉伯世界,到现在为止,也只出了这么一个伟人;如果多出几个像萨达特这样的人,也许中东问题就解决了。嘿嘿,我们这些说闲话的人,又开始如果了。

萨达特的行动改变了一部分阿拉伯人的思想,(还不能说是大部分);但改变了大部分以色列人的思想:“阿拉伯人是可以去和他们谈的;有一部分人是愿意与我们同处一个屋檐的。”

此后以色列的路线是战争与和谈同时进行。其实他们很早就是这么想,只是那时没有一个阿拉伯人愿意同他们谈。

说了那么多犹太人的事,现在来聊聊巴勒斯坦与阿拉伯的事。

巴勒斯坦这个名字是罗马人给取的。用以取代当时的整个犹太地区。

不知道二千年前,犹太人到底做了什么,如此遭罗马人的恨,神殿毁还不说,还要掘地三尺以防重建;把犹太人全部赶走了还不解气,还要把地名也改了;用以彻底消除对犹太人的记忆。

后来阿拉伯人慢慢放羊放到这里,定居了下来。

很容易把阿拉伯同穆斯林等同起来,其实不是的,也有很多阿拉伯人是信天主教。也有很多信穆斯林教的,但并不是阿拉伯人,如伊朗。阿拉伯世界准确是指说阿拉伯语人的世界,主要在西亚和北非一代。

他们是不是都是亚伯拉罕(易卜欣拉,阿拉伯语)的后代,我很怀疑;例如埃及人,肯定比亚伯拉罕出生的早,但他们现在也算阿拉伯人;也有可能,亚伯拉罕的儿子以实玛利在埃及放羊时,放着放着就把埃及人都换成了自己的后代。

总之古埃及文明失落了,变成了阿拉伯世界;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好像巴比伦;巴比伦文化也没有了,也变成了阿拉伯文化。

再说那时是游牧年代,就是做买卖,也是游牧式的买卖;人们走来走去,语言也混同了起来;到后来默罕默德在《圣经-旧约》的基础上写了《可兰经》,创立了穆斯林教,当地的社会凝聚力就强大起来了。

其实阿拉伯世界从*治上说,就没怎么真正的属于过阿拉伯人;先有犹太人,后有波斯,希腊,罗马; 土耳其人管了这块地方差不多一千年;有国家*治的概念还是二战后。

但从地缘上说,阿拉伯人从来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这是与犹太人不同的,也是他们同犹太人 争论的一点。

太远久的事就不说了,说回奥斯曼帝国解体后,整个阿拉伯地区由国际联盟托管,实际上是由英法两个老冤家来管理。

由于阿拉伯地盘太大,他们俩管不过来,就怂恿该地区的大教派,大部落以宗教或血缘的关系立国。当然你可以说是他们带去了民族自由,国家独立的思想。但实际上,所有阿拉伯成立的不是君主制就是*宪制的国家,没有一个正在意义上民主,独立的国家。

且阿拉伯世界里,教派繁多,并且各自认为自己才是最原汁原味的;同时,阿拉伯的部落也各自林立,特别是分成不同的国家后,更加难以同一协调起来了。其实,各自独立成不同的国家后,国与国之间,没有必要非得一样;但阿拉伯人喜欢用兄弟相称,既然是兄弟,就得有大哥,二哥的。

谁做老大,谁做老二,这是个问题。恰巧,这时来了个以色列,可以把内部矛盾转化成外部矛盾;后来就有了这么个不成文的规矩,谁能带头打以色列,谁就是阿拉伯的老大。于是常常以色列人在家里坐,锅从天上来。

次中东战争,约旦做了回老大,一是约旦的巴勒斯坦人最多,二是约旦当时的阿拉伯*团很有战斗力。

其后一直是埃及做老大,后来埃及人想明白了,这个老大没啥意思,还白死人,不如安安稳稳的搞我的经济建设;就同以色列讲和了。

后来萨达姆想做老大,伊拉克不同以色列接壤;但可时不时的发发导弹过去,或送钱送物给巴勒斯坦人去打以色列。于是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准备推荐伊拉克做老大。推荐信还没写完,萨达姆就因恼怒科威特的过路费收得太过分,一举把科威特给踹了。

这下,阿拉伯世界里可炸了锅。

这是伊拉克对科威特赤裸裸的侵略和占领,也是阿拉伯世界里的内乱,虽然阿拉伯以前也有不少内乱,如叙利亚驻兵黎巴嫩,约旦驱逐巴勒斯坦,但如此公然和直接的侵略还是 次,而且这次内乱阿拉伯世界没法自己解决,不得不求助联合国和美国。

在联合国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撤*时,伊拉克的一个条件是以色列从巴勒斯坦占领地撤*。

伊拉克进*科威特的原因同巴以问题八竿子打不着,为什么伊拉克非要往这方面扯呢;无非是只要打压以色列,就会获得更多阿拉伯其他国家的支持;其二,巴以问题是人人都话衰的事,衰事都往那个推,自己的压力也可小一点。

由此可见,巴以问题当真就是目前世界所有问题和冲突的来源吗,我看未必是,只不过那是个脏水区,所有的脏水都可以朝那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qz/7784.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