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由由成长记以色列土耳其旅行日志


白癜风应该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

(由由在土耳其的苏丹艾哈迈德广场,后面是蓝色清真寺)

年8月2日

应以色列和土耳其两国人民的热情邀请,为了进一步加强中以和中土之间的民间传统友谊,我们母女和三个朋友一行5人带着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今天踏上中东之行的旅途。此行的主要安排是在两国进行自助考察和参观学习,暂不打算惊动两国*府。

年8月3日以色列航空公司的安检应该是全世界最严格的安检,比正常的安检多两道程序:一是办理登机牌和托运行李前每个人都要接受以航工作人员严格耐心地盘问,直到确定你不是安全隐患才会放行;二是登机前在登机闸口由以航工作人员手捧乘客的护照和登机牌一一对照,并用地中海味的汉语或英语呼唤乘客姓名,直到确定你就是你,你妈就是你妈为止。与严格的安检相比,我们乘坐的机型为波音的飞机的内部设施非常简单,甚至没有国际航班大都配备的个人电视。整个航程都是夜航,北京时间晚上10:30起飞后,由由同学就开始不知疲倦地跟我谈心,先是要我对白瑞德、拉尔夫和罗切斯特(分别是她比较喜欢的世界名著《飘》、《荆棘鸟》和《简爱》的男主人公)进行比较分析,问我最喜欢哪个。幸好作为由由同学的亲妈,我对她的思路非常了解,这种问题无论怎么回答,都会引出一大堆没完没了的后续问题。 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或变被动为主动尽快更换话题。于是我们母女又开始交流以色列与阿拉伯囯家的数千年恩怨情仇。后来我困得实在受不了,向由由同学申请睡觉,她非常体贴地把靠窗的座位让给我,然后拿出彩绘英文版《Bible》默默地阅读。等我睡一觉醒来,发现由由同学靠在我肩上睡着了,我轻声调侃说:“我们的小思想家终于知道累了!”没想到由由同学竟然是假寐,她闭着眼嘟哝说:“连马克思都说:伟大的思想家也有停止思考的时候。何况我这样的未成年思想家?”经过近11个小时的飞行,当地时间凌晨近4:00,我们安全抵达特拉维夫,终于走进了向往已久的以色列国。在机场的Budget店折腾了近一个小时才取到提前在网上租的车,借助GPS导航,顺利找到在Airbnb上预定的民居。该民居位于雅法老城,在阳台上可以看到地中海,步行到海边只需要五分钟。

上午安顿好后在房间休整,中午十二点出发到市中心参观特拉维夫艺术馆。由由同学建议分成两组进行参观,我很荣幸地被要求与她单独编为一组。

由由同学主动要求担任我的私人讲解员。参观西方印象派作品时,惊喜地看到梵高、莫奈、雷诺阿、毕塞罗、毕加索等人的作品。由由同学的讲解别出心裁,不是从作品的美学层面,而是通过作品中所展示的人物形象、景物色彩来分析画家的性格特点及其对人性和大自然的看法。当然由由同学其实讲述的是她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虽然只是面对我一个人,但由由的讲解工作仍然相当辛苦,很快就感到口干舌燥,于是就提议请我到艺术馆附一楼的咖啡厅喝下午茶,给我点了一个大份三文鱼三明治和一杯黑咖啡,她的解释让我非常惭愧:“妈妈,听说黑咖啡比拿铁更能提神,我希望你喝完这杯咖啡后今晚可以多跟我聊会儿天,而不是象往常那样我还在兴致勃勃地聊着,你已经呼呼睡着了!”为了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情,我不仅喝完了这杯浓郁的黑咖啡,而且硬着头皮皱着眉头大口吃完了那个散发着刺鼻海腥味的三文鱼三明治。然后在后面的参观活动中,我一直打着三文鱼味的饱嗝。离开艺术馆后,我们又驱车前往特拉维夫大学,在烈日下参观了整洁有序颇具规模的校园。由由同学对其中的犹太流散历史文化博物馆最感兴趣。我们到达时,该馆刚刚闭馆,经由由同学跟值班的工作人员交涉,我们母女获准参观半个小时。没想到展厅分为三层,面积很大,分主题展示的展品不仅令人震撼,而且因为就我们母女俩徜徉其中,气氛很有些恐怖,加之我们母女俩都没有方向感, 差点儿找不到出口。

年8月4日

以色列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好在我们是在火炉武汉千锤百炼的,不怕热,而且感觉干热比武汉的湿热还舒服一些,只是需要不停地喝水才能适应。烈日下的以色列人却是怡然自得,满大街都是皮肤被晒成深红色的美女帅哥。特拉维夫的早晚温差也不太大,原以为晚上可以坐在阳台上沐浴着地中海的凉风,喝着当地的啤酒,点燃一支烟,在这片古老而多灾多难的土地上认真疏理犹太民族数千年的流亡史,顺便对由由同学进行一些爱国主义教育。但昨晚饭后阳台上仍然干热,由由同学下午在艺术馆处心积虑让我喝的那一杯黑咖啡功效全无,我很快就开始打呵欠、想睡觉了,正在感到愧对由由同学不知如何是好之时,学识渊博的同行好友小周勇敢地接过陪由由同学聊天的重担。应由由同学建议,他给她讲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故事,并从拉宾总理遇刺的历史背景追朔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吉伦特派、右翼势力与犹太复国主义的由来,侃侃道来,不疾不徐,成功地拴住了由由同学的注意力、解放了我。以色列时间比北京时间晚五个小时,倒时差的压力不太大,但我今天凌晨不到四点就醒了,估计是由由同学昨天下午给我喝的那杯黑咖啡开始起作用了。根据在希伯来大学攻读犹太文化专业的张之栋同学的建议,我们今天早饭后驱车近两个小时到达杰里科(也称耶利哥,阿拉伯语称为埃里哈,英语称为Jericho,是巴勒斯坦 的旅游胜地。位于约旦河西面7公里处的约旦河谷,低于海平面多米,与耶路撒冷的高度落差多米,被认为是世界上“ 的城市”。人口约为3.15万,绝大多数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参观杰里科老城,据说该老城的建城时间比埃及金字塔还早,被称为“万年古城”。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建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的“冬宫”和传说中魔*试探耶稣的“试探山”。我们从特拉维夫出城后一路向东行驶,途经耶路撒冷,沿途大多是荒山戈壁, 一段路更是崎岖险峻的山路。一进入杰里科市区,就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中国县城:街道破败拥挤,并且散发着浓重的阿拉伯食品的膻味。市中心停了许多*色出租车,游客比较多,大多是欧洲人。由由同学特意到一家小杂货店逛了一趟,买了一瓶饮料,得到的结论是:

1、此地的阿拉伯人都很友善,在不会讲英语的情况下采取手势语认真做生意,认真帮助人;2、此地的流通货币是以色列谢克尔,充分说明以色列实行的巴勒斯坦自治方案很成功,巴以冲突问题迟早会得到很好解决,希望再也不要发生拉宾遇刺那样的悲剧事件(看来小周昨晚为由由同学恶补的中东历史知识发挥了作用);3、没想到我们今天可以到两个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参观学习,更没想到中东地区的*治问题如此复杂,不同宗教信仰所导致的后果如此严重。离开杰里科后,我们就按计划驶向发现死海古卷的库姆兰(Qumran),没想到GPS出了问题,无法导航,只好根据地图和沿途问路,折腾到下午3点多才终于抵达库姆兰,毕竟到死海享受漂浮之乐的诱惑远远大于装模作样地去膜拜“死海古卷的发现地”,于是我们只在库姆兰国家考古公园门口吃了午饭,然后就赶往附近的卡利亚海滩(Kaliahbeach)进行死海漂浮运动。这个海滩位于死海最北部,设施一般,所幸游客不算太多。可怜的由由同学因为手臂上的湿疹没有痊愈,一泡进海水就感到很疼,只好上岸休息。晚上七点左右,我们终于完成了今天的全部活动计划,沐浴着夕阳的余晖踏上归程。今天 的感悟:犹太人是比野草还要坚韧的民族,他们不仅在流散世界两千多年后恢复了本民族的语言,而且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里把以色列建成为一个科技文化强国。今天最闹心的事:我们母女之间产生了严重冲突,由由同学的不合群和不妥协严重影响了我的心情。

年8月5日今天的计划是游览海法(Haifa)市和拿撤勒(Nazarath)。海法是以色列的第三大城市,最重要的港口,位于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地区最宽阔的海湾-海法湾的岬角上、北距黎巴嫩仅仅44公里。整个城市除了海边狭长的港口,都是依山而建,盘踞在苍翠葱茏的迦密山北坡。希伯来语的“海法”意为“美丽的海岸”,的确名不虚传。我们重点参观了建在迦密山顶的海法大学和巴哈伊空中花园。此次以色列之旅,由由同学的惊人变化是偏爱博物馆、艺术馆,而且逛起来没完没了,表现得非常认真和虔诚,参观海法大学的大部分时间她都泡在该校的犹太文化博物馆,我必须紧紧跟随,即使看不懂也必须很认真地看, 不能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否则就会受到由由同学的耐心帮助和教育,而被由由同学教育的滋味还不如静静地盯着那些展品发呆。海法大学的保安员都是背着枪、英姿飒爽的帅哥美女。由由同学两眼闪着奇异的光说:“妈妈,海法大学真是牛X,保安都能配带枪,而且是AK47,为什么?”其时我正坐在博物馆的地上蹭着wifi回复一些邮件,顾不上认真思考,就胡乱调侃道:“可能海法大学需要防备黎巴嫩真主*派人南下过来打劫!”于是麻烦马上来了,由由同学建议我们母女在博物馆旁边的学校餐厅单独共进午餐,要求我向她详细介绍黎巴嫩真主*的故事。巴哈伊空中花园依山势起伏而建,俯瞰整个花园,气势如虹、精美绝伦,花园蜿蜒向下,便是海法市的老城区,从老城区再往下,就是货物呑吐量位居地中海地区 的海法港口,整个港口象一条白色巨龙横卧地中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令人叹为观止。该花园由创立于19世纪的巴哈伊教建造,该宗教组织企图取代基督教,相当于当时的邪教,创始人巴孛与两万多教徒惨遭杀害。告别海法市,我们便往东赶往40公里外的拿撒勒。这座不大的山城因为是耶稣的故乡和主要成长地而闻名天下,与耶路撒冷和伯利恒合称“三大圣城”。经过走错路、过隧道排队缴费、进山时山路狭窄多次遇上堵车等几番周折,我们下午5:30才走进6:00就要关门的拿撒勒天使报喜堂。此时游人已经不多,凉风习习,夕阳映照下的教堂庄严肃穆,让人顿生敬畏之情。我和由由同学先在教堂外面的回廊欣赏了梵蒂冈和各国*府赠送的礼物(这些礼物都是以歌颂圣母玛丽亚为主题、带有各国特色的油画),然后走进教堂静坐,聆听着悠扬动听的赞美诗,直到被教堂工作人员提醒要关门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走出教堂。

年8月6日此时是以色列时间早上7点,由由同学还在酣睡,俺独自坐在阳台上,面对着大海的方向,装模作样地点燃一根在当地买的香烟,打算整理一下最近三天在以色列自驾游的体会,希望对以后想来这里旅游的朋友们有点儿帮助。当然旅行作为一种“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的全身运动项目,个人体验会因人而已,所以本人的感受不一定适合每个朋友,参考时请谨慎为之:1、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对中国人都很友好,而且到处都是“活雷锋”,问路时恨不得直接把我们带到目的地,景区的很多当地人都会用汉语说“你好”,我们也是以礼相待,对他们说“瞎弄”(希伯来语“你好”的音译)。2、以色列人的生活都很低调、俭朴,往往一个老婆一堆孩子,男人女人都很重视家庭生活。3、以色列国至今没有制定宪法,但法治水平很高,据说以色列犯罪率很低,交通事故也很少。比如我们租的民居的门锁纯粹是个摆设,也没有安装防盗网,应该可以夜不闭户的。4、在市*建设方面,以色列国不追求形式上的高大上,而注重低调有内涵。例如作为前首都、 大城市的特拉维夫,从表面上怎么看都象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二线城市。但其公共交通设施非常发达和完善,而且很注重细节,比如任何时候上洗手间都不会感到困难。我们租的车上还安装了性能良好功能超牛的预警器,负责提醒司机压线、后面有人要超车甚至前方不远处有警察等。5、以色列的农业非常发达,为了克服水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对农作物采取“滴灌”技术,到处可见农田和城市绿化带的植物根径处安装了土*色水管,用于针对植物根部定点定量浇灌,达到不浪费一滴水的效果。6、以色列的水果非常好吃,建议根据自己的兴趣尽可能多吃、拼命吃。7、以色列的7、8月非常炎热干燥,阳光曝晒的后果非常可观,例如,我和由由同学虽然原本就长得颜色比较深,但还不算吓人。经过这三天的太阳浴,我们母女的颜色进一步加深,黑夜里醒来竟然看不见对方。所以建议肤色白晳尚未嫁人又很爱美的女生暂时不要这个季节过来,除非是专程过来嫁人。根据由由同学的建议,今天我们母女俩单独在特拉维夫市内转转,她解释这样安排是为了让同行的叔叔阿姨可以度过一段没有她拖累的美好时光,并强调自己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孩子。

由由同学念念不忘特拉维夫大学那个犹太流散历史博物馆,四天前因为时间仓促只能走马观花,于是今天上午再访该校,门卫要我们出示ID卡,由由同学解释说我们只有护照,没有特拉维夫大学的ID卡。估计门卫看我俩不象万里迢迢过来寻衅滋事的坏人,未加考虑就放行了。犹太流散历史博物馆至少有六个主题展厅,占据三个楼层,只有一楼可以蹭到wifi,我跟由由同学商量自己就待在一楼等她,遭到拒绝,理由是:这是我们母女共同学习的机会,不能逃避。从博物馆出来后,由由建议搭个出租车到市中心吃午餐,然后逛书店。出租车司机是个60岁的银发老太太,英语说得不错,由由同学跟她聊得很投机。我在旁边一声不吭,听任她俩寒喧,心里默默地为由由同学敢于主动与陌生人交流倍感欣慰。到达目的地后,这位命运坎坷的犹太女司机(根据她的自我介绍,她原本很有钱,离婚后把财产都给了前夫,自己靠开岀租车为生)主动要求给由由同学留了姓名和手机号码。我们母女决定在特拉维夫市中心的一个大商场里吃午饭,由由同学不准我选择快餐,她选了一楼的一家意大利聚厅,她点的是意大利通心粉和巧克力奶茶,我点的是三文鱼炒面和大杯拿铁。我的三文鱼炒面配有洋葱、青豆、蘑菇、胡萝卜等,五彩缤纷非常好看,谁知一入口竟然他娘的是甜的,当时我就感到浑身哆嗦,实在无法下咽,但考虑到饭后肯定要被由由同学牵着鼻子暴走,必须吃饱以防体力不支。这样一想,立马觉得这份全世界最难吃的面条还是可以接受的。由由同学在旁边一边大口吃通心粉一边幸灾乐祸地说:“妈妈,你真是了不起,看来信念的力量真是无穷的!”午饭后我们简单逛了商场一楼的一家书店,然后乘出租车再次来到特拉维夫艺术馆。由由原打算去参观特拉维夫的*事博物馆和钻石博物馆,我表达了还想再去艺术馆的愿望。作为一个严重缺乏艺术修养的人,我 喜欢看的艺术作品就是19世纪那些伟大画家创作的印象派美术作品,虽然说不清这些作品好在哪里,但内心多少会受到一些震撼。下午5:00,我们母女终于拖着疲惫的双腿走出了艺术馆,由由同学建议到附近的大街上逛逛,顺便找个取款机取钱。路过一家餐馆时,惊奇地发现里面挂着一个大大的汉字“剁”,这可是抵达以色列以来看到的 个汉字,虽然这个字显得过于生猛。

*昏时的特拉维夫大街有点堵车,街道两旁有一些匆忙赶路的行人,临街餐馆已开始接待吃晚餐的客人,没有了阳光的肆虐,空气凉爽了很多。由由同学不小心看到我的两个膝盖贴着膏药,终于意识到我需要歇歇脚,正好路边有家冰淇淋店,于是买了两杯冰淇淋,我们就在店门口边吃边休息,还可以顺便欣赏过往的帅哥美女,很是惬意。 的遗憾是冰淇淋太甜,勾起了我对午餐时甜面条的尴尬回忆。明天早上就要离开特拉维夫了,虽然只在这个城市待了四个夜晚,虽然每天都是顶着烈日辛苦奔波,但这里的一切都令我们感到亲切和美好,由由同学总结说:“妈妈,我很喜欢这个城市,因为这是一个有信仰的地方。”年8月7日

每次旅行,由由同学都会在第三天开始不愿与同行的朋友一起活动,她的解释是大家在一起需要互相迁就,不自在。我为此非常烦恼,昨晚睡觉时由由同学见我脸色不好,便进行了深刻的检讨:“妈妈,我明白我做过很多让你难受的错事,但我确实没办法,因为我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只做正确的事!”今天早上我们收拾行装,然后驱车告别特拉维夫,向东前往位于约旦河西岸的伯利恒。伯利恒位于巴勒斯坦地区犹大山的顶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是大卫王的故乡和耶稣的诞生地。一进入巴勒斯坦控制区,都是曲折回环又很陡的上下坡,却没有标识伯利恒去向的路标,连我们的GPS也完全失效,路上也没有行人可以问路,基本陷入困境。我们只能依靠直觉,并在心里默默祈祷“耶稣保佑我们”,后来遇上路边修路的阿拉伯兄弟,连说带比划,找到正确方向。没想到正确方向也只是暂时的,很快又迷路了。很快我们又幸运地碰到几个会讲英语的巴勒斯坦帅哥,他们干脆为我们安排了一个人开车在前面带路。历经两个多小时的奔波,我们终于在中午11:00抵达伯利恒。伯利恒是一个很小的山城,游客很多,停车场停满了车。我们在“圣诞教堂”门口请了一个导游,是个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名叫阿布达,会讲英语和德语。在他的引导下,我们参观了圣诞教堂、圣诞洞和乳石洞,由由同学还激动地膜拜了神圣的“伯利恒之星”(其实就是位于圣诞洞地上一颗闪闪发亮的银星,用来标识耶稣的诞生地)。在整个参观过程中,由由同学负责与他交流,我负责紧紧跟随和拍照。参观完后,正好碰上穆斯林祈祷仪式,停车场无法进出,我们只好在教堂旁边的咖啡馆休息等候。虽然我们不是教徒,但却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因为我们面对着圣诞教堂,耳朵里却充斥着穆斯林祈祷词,就仿佛面对着大海,耳畔响起的却是《陆**歌》。幸好我们听不懂阿拉伯语的祈祷词,否则会更加不知所措。由由同学问我:“伯利恒属于巴勒斯坦自治区,为什么可以容忍犹太人在这里建立定居点?为什么基督教的圣地偏偏位于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的控制区?是这两种宗教偶尔可以和谐共处?还是上帝和穆罕默德故意为了考验教徒的忠诚?”我没有直接回答她的这些问题,而是默默地递给她那本随身携带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建议她自己找答案。

离开伯利恒到耶路撒冷的沿途依然没有路标,GPS依然没有任何信号,为避免再走错路,请了一个出租车司机带路,没想到不需要走来时的路,很快就走出巴勒斯坦控制区,更没想到带路的阿拉伯司机要价60新谢克尔(相当于99元人民币)。更更没想到的是等我们的车一驶过以色列边检站,GPS就神奇地恢复了定位功能。这几天令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无论是进出杰里科还是伯利恒,都只有以色列单方面在巴以边界设岗,由荷枪实弹的以色列*人坚守,当然只是管进不管出。好在我们伟大的祖国与巴以双方关系都相当友好,所以进出非常安全。伯利恒距离耶路撒冷不到20公里,GPS很快就把我们导到在Airbnb上预定的民居,房东安排了一个叫Souhail的帅小伙来接应我们。该民居位于耶路撒冷新城,步行到老城只需要15分钟。听说今天是犹太人的安息日,日落后大部分商店超市都要关门,明天全天也不营业。为了不至于这两天在圣城忍饥挨饿,我们母女放下行李就跑到旁边的一家超市购买了面包、鸡蛋、果汁、香肠、水果、土豆、红薯、矿泉水和啤酒等一大堆东西,完全是“备战备荒”的节奏。下午不到五点,希伯来大学的张之栋同学如约来到我们住处,与我们一起简单吃了一些食物作为晚餐,然后就带我们到老城参观。

*昏后的耶路撒冷比较凉爽,街道干净整肃。从雅法门进入老城后,路上都是盛装打扮到西墙参加安息日祷告活动的犹太人,或以家庭为单位,或者一群同龄男生或女生结伴而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基本都是父母带着一串孩子,最小的孩子放在推车上,大孩子负责推车,更令我们感动的是这串孩子的妈妈往往又已身怀六甲。以色列鼓励多生育,每个家庭都有一大堆孩子,街上看到的育龄妇女大多是孕妇。耶路撒冷的西墙(westernwall)以具有浓郁宗教色彩闻名于世,我们的运气不错,正好碰上安息日,有幸见识了犹太人聚集在西墙进行各种祷告活动的盛况。连日的奔波和烈日暴晒,丝毫没有影响由由同学的雅兴,今晚临睡前她特别强调自己并不累,明天想到老城走苦路、参观大卫墓和耶稣 晚餐的餐厅,还想去参观以色列博物馆。我一听就觉得头晕,担心自己可怜的双腿不争气,无法坚持陪她完成所有心愿。当然我会尽 努力,争取帮由由同学为她此次的“宗教文化之旅”划上圆满的句号。(邓:位于老城西南方的锡安门,上面的弹孔是 次中东战争留下的痕迹,也称子弹门)

年8月8日今天是我们以色列之旅的 一天。早饭后稍作休息,我和由由同学搭出租车到以色列博物馆与张之栋同学汇合,由他陪我们参观博物馆。由由很想坐一次当地的公交车,因为安息日还在继续,今天公交车停运,出租车也很少,司机都是阿拉伯人,我们运气不错,很顺利搭到出租车,十分钟就抵达目的地。位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馆是以色列 的博物馆。 的死海古卷就保存在这里。张之栋同学不仅要为我们讲解,还不得不应付由由同学提出的一连串奇葩问题,非常辛苦非常不容易。(存有全套《圣经》的小芯片,保存在圣经书写馆)

其实由由同学还算是一个难得的好孩子,因为她用来折磨人的方式就是提问题,同一时间只能折磨一个人,而且所造成的影响仅限于后者的心情。在张之栋同学的友情陪同下,我们母女在博物馆度过了轻松愉快和充实的四个小时,当然轻松愉快是我的感受,充实是由由同学的体会。之栋同学是研究希伯来文化的,他向我们介绍了很多犹太文化与历史知识和典故,使我们对这个古老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有了更为生动具体的印象。

下午2点告别以色列博物馆,我们又到了老城。从东北角的大马士革门进城后,便是穆斯林聚居区。在以色列完全占领耶路撒冷之前,大马士革门内属于约旦,门外属于以色列。我们在一家阿拉伯餐馆简单用了午餐,由由同学向张之栋同学提问的热情丝毫未减,几乎每个问题都令人头疼,而且就象头顶的烈日一样令我浑浑欲睡。公元前年左右统治以色列长达40年的大卫王相当于以色列历史上的周文王, 的所罗门王就是他的儿子,老城西南角锡安门附近有后人为他建造的衣冠墓,墓地旁边就是耶稣 的晚餐厅(UpperRoom),但今天这些景点都不开放。而连日的奔波暴走已使我的膝关节严重受损,就与由由同学商量不去走苦路,先回住处休整,然后晚上再访老城。今晚在西墙做祷告、读圣经的人少了很多,我们走到女性祷告专区近距离感受了一下那种神秘的宗教氛围,为犹太人对宗教信仰的执着和虔诚感到震撼:数千年坚持不懈的信仰已深深融入这个民族的血液之中,这样的民族是永远不会被打垮的。

年8月9日今天起床很早,因为要从耶路撒冷赶往特拉维夫本古里安机场,乘土耳其航空的飞机从特拉维夫飞往伊兹密尔,开始我们的土耳其之旅。整整一周的以色列之旅即将结束,由由同学静静地坐在阳台上,向这个只待了两晚的城市告别。一切都很顺利都很美好,然后就发生了一件麻烦事儿。我们租用的民居门口是不能停车的,我们租的车只能停在两条街之外的停车场。一直担任司机的小周同学昨晚送王医生到机场回来比较晚,考虑到今天一大早就要出发去机场,正好楼下右边有一个空地,就偷懒停在那里。今早七点多下去就发现有几个警察正在车边转悠,其中有一个美丽的女交警,另外两个便装警察是以色列国家安全局的,原来路边的电子监控系统拍下了小周同学违章停车的全部过程,由于是租车公司的车,于是便惊动了安全局。随后我们就接受了严格的调查盘问,还要求我们提供房东的电话。为了不连累房东,加上担心再扯下去会误了航班,小周同学如实交待了违规停车的前后经过,并希望缴纳罚款。安全局的那个警察却说不需要罚款,只是为了弄清情况。历时四十分钟后,我们终于被告知可以离开了。通过这段小插曲让我们认识到:在以色列自驾,必须严格遵守所有交通规则,绝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以色列*府并不以罚款作为解决交通违规的主要处罚方式(当然也可能因为我们是外国人,该问题已被提升为国家安全问题,所以只需要查清问题即可)。

从特拉维夫到伊兹密尔,中间在伊斯坦布尔中转并办理入关手续,我们于今天下午5:30顺利抵达土耳其西部港口城市伊兹密尔。鉴于土耳其国内地形复杂等原因,我们的土耳其之旅不采取自驾游。

从机场到WyndhamGrand酒店只需要半个多小时,车费58土耳其里拉(约合人民币元),之前通过Agoda预定的海景房(注:如果提前预定,可以定到该酒店的打折优惠价,性价比很高,建议大家以后到土耳其旅游可以在这个酒店住一两个晚上,既可以享受爱琴海北部美丽的风光,还可以就近去80公里外的以弗所)面对大海的一面都是落地窗,蓝色的爱琴海尽收眼底。平生 次终于来到了从童年阅读希腊神话故事便开始神往的爱琴海(伊兹密尔位于爱琴海北部的东岸),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海天都是淡淡的蓝色,几朵低垂的白云飘荡在海天之间,仿佛童年的记忆正在慢慢走向自己。稍事休息后,由由同学建议到海边转转,顺便吃晚餐。夜色下的海边热闹非凡,各具特色的露天餐厅生意都很好,土耳其传统的音乐歌舞表演在我们周围此起彼伏,但并不觉得刺耳吵闹。由由同学负责点菜,由于在以色列旅行的一周我们只顾考察和学习当地的宗教文化,吃饭都很将就。今晚由由同学想好好吃一顿土耳其特色的东西,结果明明只点了两个主菜和一份小菜,端上桌的足足有六盘东西,摆了满满一桌,看得我头晕目眩,根本没有胃口。由由同学兴致很高,慢悠悠地吃着,边吃边凝望着对面的爱琴海,她的眼神告诉我:她已经困得不行了!

年8月10日我们今天的安排是参观伊兹密尔南部50公里的以弗所(EPHESUS)和圣母宫(VirginMarysHouse)。早餐后就岀发了。我们四人包了一部车,并请了一个英文导游,导游是个帅小伙,名叫Selcuk,正好与以弗所古城所在的小镇同名。我们沿着地中海东岸行驶,天空湛蓝,气温高达38度。

原以为车程只需要一个小时,结果2小时后才抵达以弗所附近的圣母宫。所谓圣母宫,其实就是圣母玛丽亚曾经住过的房子,即圣母的故居。据说该故居是根据19世纪一个德国女人做的一个神奇的梦发现的,这个德国女人从来没有到过土耳其,却可以梦见遥远的土耳其半岛西南地区有一处圣母故居,根据她的描述,教会安排人在此地真的发现了一处与她梦境一模一样的房子,于是就在这里建造了圣母宫用来纪念圣母。告别圣母宫后,我们又在土耳其的黑山山脉盘旋前进,十分钟后抵达以弗所。以弗所是地中海东岸保存得最完好的古典城市,也是早期基督教的重要中心,常被西方人称为土耳其的庞贝。以弗所于公元前10世纪建城,早期是古希腊城市。在古罗马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是罗马帝国中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公元一世纪的时候这里的人口已达二十五万。该城几经沉浮,最终在15世纪衰落,不复往日的辉煌。我们顶着烈日行进在古城遗址内,游人比较多,树荫却很少,每个游人都很虔诚,古城的规模之大建筑之恢宏精美令人震撼;古罗马时期建造的排水系统令人惊叹;古希腊时期的巨石建筑与古罗马时期的砖石建筑分列道路两边,形成鲜明对比,它们共同见证了古城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岁月无声,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多万人专程前来感受它们存在的意义。由由同学在整个参观过程中都表现得非常认真,不怕累不怕晒甚至不吃中饭(因为早餐吃多了),而且在我听不懂导游讲解时为我充当翻译,让我深感欣慰。自中东之旅开始后,由由同学除了不合群、不妥协和不会交流的毛病屡屡令我伤心难过之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敢于与陌生人交流,英语口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懂得了旅行的意义,擅于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知识;3、精力充沛,不知疲倦,而且能吃能睡,在外面辛苦奔波一天后回到住处还可以继续读书和写日记。此外,最神奇的是:在家时由由同学经常不是眼睛痒就是耳朵疼,小毛病不断。出来后这些毛病都没有了,问其故,答曰:“只要妈妈在我身边,我就一切都好。”上周在以色列期间,由由同学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读完了一本名为《耶路撒冷异乡人》的小说,作者是一位以色列的阿拉伯人。该书从宗教、婚姻等方面讲述了在耶路撒冷生活的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然后由由同学就开始热衷于谈论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弄得我头晕脑胀。昨天进入土耳其后,我以土耳其目前形势比较紧张为由建议她不要再讨论宗教和民族问题,其实是为了息事宁人。此招果然有效,今天在往返以弗所的路上,由由同学一直戴着耳机听音乐,没有要求聊天。回到酒店后已经晚上6:30,我多么想静静地休息一下。由由同学突然要跟我探讨婚姻问题,并且直接提出论题:是否存在理论上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我有点反应不过来,毕竟脑袋刚刚在烈日下暴晒了几个小时,还不太好使。她却是有备而来,滔滔不绝,采用案例讨论法,举的例子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多年前在加拿大定居时委托代理人在国内判决离婚,结果根据加拿大法律该离婚无效(因为加拿大离婚法规定:“离婚判决地国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在离婚判决作出时一年内的实际居住地”,而当时我的这个好朋友夫妇已连续在加拿大定居五年之久),他后来又回国定居、结婚。 由由同学说:“这是否意味着他在加拿大和中国各有一个合法妻子?他在加拿大的妻子如果继续在加拿大居住,就不能再婚?”(此次借用同行的王蜀鄂医生在耶路撒冷抢拍的照片表达我此时的心情)

年8月11日我们下塌酒店对面的海边是一个土耳其*舰博物馆,从前天到达这里开始,由由同学就想去参观,今天早餐后正好9点,我们过去时博物馆刚刚开门。该博物馆由两艘*舰(分别由美国和德国制造)和一艘潜水艇及一架意大利生产的直升机组成。它们都曾在土耳其海*服役多年,见证了二战后土耳其海*的发展历程。博物馆专门安排导游引导我们参观,我们的导游是一位非常英俊的帅哥,一位24岁的现役海*士官。在历时整整一个小时的参观中,导游不仅用英语认真讲解了舰船各部分的构造和功能,而且耐心回答了由由同学提出的许多与博物馆八杆子打不着的问题,比如土耳其人与外国人通婚的多吗?土耳其现役*人是否可以与外国人结婚?等等。看着导游因无从回答这些问题而抓耳挠腮的样子,我忍俊不禁,只有我心里明白,由由同学在同一阶段只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qz/6314.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