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区域文学抵抗身份危机以色列境内巴勒斯坦文


抵抗身份危机

——以色列境内巴勒斯坦文学创作述评

余玉萍

余玉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阿拉伯现当代文学。已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并获得 结项。

内容提要年以来以色列境内巴勒斯坦文学创作的主要语言是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在时间上均以年“六·五”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具体的社会-*治语境下,两种文学创作各有其发展态势;二者共同面对的是因悖论式的生存情境所导致的身份危机。本文意在分析以色列巴勒斯坦裔作家们从“居间”的立场出发,所采取的批判与拟仿、反抗与防守并举的抵抗手段。

关键词以色列境内巴勒斯坦文学身份危机抵抗

以色列境内巴勒斯坦文学,指的是年 次中东战争和以色列国成立后,由那些生活于以色列国土上的巴勒斯坦人及其后代创作的文学。以习见的说法,与之相平行的概念是巴勒斯坦流亡文学和占领区文学,前者由陆续流亡至其他国家的巴勒斯坦人创作,后者则产生于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后,由生活于被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创作。后两类因其创作者明确的巴勒斯坦国籍或族裔身份,尚可无所争议地被称为“巴勒斯坦文学”;而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文学却不宜简单划归,在此*治-文化上相互冲突的两极之间,其“居间性”是十分显著的,这也造成了其难以消弭的身份危机。

以色列境内巴勒斯坦文学的身份危机首先源自*治因素。由于年后巴勒斯坦人口被分裂为以色列境内外两部分,生活于境内的巴勒斯坦人陆续获得以色列公民身份,被以方称为“以色列阿拉伯人”,该族群迄今已占以色列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强,尽管被评估为“二十世纪最安静的少数族裔”,但是,在*府和犹太民众眼里,他们对国家安全、犹太身份认同和人口结构都构成了威胁,所以总是不被信任,其文学创作所遭到的 反应也是排斥态度。与此同时,尽管巴勒斯坦和阿拉伯方面对生活于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人亦另眼相看,称之为“来自内部的巴勒斯坦人”,但无论从内在民族情感出发,抑或从民族解放的*治目标出发,均愿将其视为巴勒斯坦人的一部分,其用阿拉伯语创作的文学也多半被视作当代巴勒斯坦文学的重要组成。然而,随着以色列境内巴勒斯坦人越来越多地使用希伯来语写作,对其身份的界定与接受成了民族主义意识较浓的阿拉伯文学批评界的一个难题。

本文    责编:艾萌校对:袁瓦夏

   排版:培育终审:时安

点击封面,一键订购

往期阅读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年第1期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年第2期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年第3期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qz/5412.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