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主日听道禾场广大,工人在哪里


经文:太9:35-10:8节

讲题:禾场广大,工人在哪里?

引言

现在已经进入了三夏大忙季节(夏收、夏种、夏管),当我们开车行驶在农村的道路上时,看见一片片的庄稼已经成熟,正等待收割归仓呢。正如白居易在《观刈(发音yi)麦》诗里所描写的那样:「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而今天经文也是在说禾场的问题。所以,我们的讲题是:禾场广大,工人在哪里?

01圣经中的困境

在每一个国家里,大多都是分为城市和乡村,耶稣时代的犹太国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城市条件相对好一点,而乡村条件就相对差一些。而人们大多都喜欢到大城市去发展,这也无可厚非。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生在犹太国,成为一名犹太人,主要生活和工作在加利利,拿撒勒是祂长大的地方。耶稣在公开传道不久,就搬到加利利海边的迦百农居住。耶稣的传道采取「统一」模式,不分城市与乡村祂都一一走到,祂并没有只在城市中发展,也到乡村里去。耶稣一个人走遍了加利利周边的城市和乡村。祂绝不是为了旅游而走遍,祂乃是带着使命而走遍,祂一方面在犹太会堂里教训百姓,宣讲天国的福音,另一方面又医治各样的病症。

在走的过程中,耶稣发现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有太多「困苦流离」之人。这说明主耶稣真的看见了他们实际光景。「困苦流离」是表明他们受欺凌,被分散、遭撕裂、被强暴。这些词语构成了一幅画面,脱离羊圈,离开牧人牧养的羊,已经落入豺狼之地了。主耶稣眼中所看见的人正是如此。没有人来关心他们,而这些人都是按照祂的形象和样式创造的。耶稣是在巴勒斯坦的各城各乡,所看到的情形,其实,这种情形也是遍及全世界的。

即使有主耶稣一个人,在竭尽全力辛勤工作,由于工作量太大,也无法应对人们的需要。这正像一片片成熟的庄稼,就是缺少工人来做工一样。如果不及时收割,可能会失掉的。况且作牧人关怀牧养的工作,不是随便安排一个人就可以应对的。这合适的工人在哪里?这就是圣经所展示的困境。

02现今世界中的困境

今日世界一个重大的转变,乃是特大城市越来越多,因为人们越来越发现,在城市生活比在乡村机会要多的多。有的人即使不能在城市安家,也要藉着打工、租房在城市蜗居下来,有人这样呐喊:「宁可在城市一张床,不要在农村一栋房」。经过大半辈子的拼搏,总算在城里安家落户,谁知住进了高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陌生了,即使回到家里,每人只和手机关系最亲,而忽略家人,久而久之,婚姻问题、家庭问题、心理的问题、抑郁症、家暴(冷暴力)等等,不是因生活条件好,而变少,乃是变得更复杂了。

城市的光景不仅如此,就是生活在乡村的人们也好不到哪里去。由于年轻人大多都到城里去发展去了,家里只剩下孩子和老人,这些弱势群体。今天有一个词叫做「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孩子缺少父母之爱,老人缺少儿女的照顾,孤孤单单的生活贫困的农村。放眼世界,看到欧洲有的国家,人口老龄化极其严重,他们不差钱,但就是没有青年人。还有一个现象,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有的孩子们沉迷于网络,心灵空虚,有的甚至走上不归之路,这一切都在说明,今日人们心灵问题仍是一大困境,谁来满足?

再看教会的光景,今日教会最最缺少的就是工人,「庄稼多,工人少;羊群多,牧人少」的局面,根本没有解决。特别是农村教会,传道人极其困乏,庄稼一片片的成熟,做工的人在哪里?异端邪说十分猖獗,不断肆虐神的教会,荒凉的光景,十分可怜。今天是最最需要工人的时代,而最让人焦急的是,近几年全世界报考神学院的学生不是增加乃是减少,特别在中国二十多所神学院招生中,几乎都面临生源匮乏的困境。所以,今日教会与社会「困苦流离」的光景不比耶稣时代少,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和难处,最关键的是,谁来关心帮助他们,真的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这就是今日的困境。

03圣经中上帝恩典的行动

面对如此困境,到底如何解决呢?请看圣经中记载耶稣的伟大恩典行动。圣经记载,耶稣用一连串的「动词」来表达祂的恩典行动:「耶稣看见、就怜悯、就教导、就拣选、就差遣」。在世界上,能「看见」问题的人太多了,但能看清问题本质不多;即使能看清问题本质,但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几乎没有,这就是人类的困境。而耶稣不仅能「看见」,而且能「看清」问题的本质。关键是耶稣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来破解此困境。

因耶稣的「看见」,耶稣就「怜悯」他们。什么是「怜悯」?简单来说,怜悯就是感同身受,与百姓一同进入痛苦之中,与他们一起哀恸。其实,祂的「怜悯」不是消极的,乃是积极的亲自担当他们的忧患,和他们一起经历罪所带来的痛苦。耶稣除了有「怜悯」以外,祂还有教导。「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祂的庄稼。”」在耶稣的教导中,让我们明白一件事:庄稼是「祂」的庄稼,不是地上哪一个人的庄稼。所以,只有祂才是真正「庄稼的主」。我们往往以为,这些人又不是我的亲人,与我何干?既然祂是庄稼的主,而要收的庄稼如此之多,做工的人却如此至少,怎么办呢?耶稣教导我们的一个恩典行动乃是:向庄稼的主祈祷!

耶稣不仅有教导,还有另一个实际的恩典行动。那就是拣选十二使徒。对于这十二个使徒的名字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头一个叫西门,又称彼得,还有他的兄弟安德烈等等。其中有两个人,我们不能不单独拿出来说一说。一个叫税吏马太,另一个叫奋锐*的西门。税吏是为侵略者罗马帝国收税的,这种人是犹太人所憎恶的,被称为「犹奸」。而奋锐*却与税吏相反,使用武力对抗罗马*府的,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游击队份子。而税吏正是奋锐*要刺杀的对象。若不是出于耶稣的怜悯,税吏、渔夫和奋锐*等等这些人,怎么会成为上帝所拣选的伟大使徒呢?把牧养、关心与爱护人灵*的伟大事工,亲自交给这些人。对这些人有极大的信任,赐给他们权柄,差遣他们去做工。

04上帝在今日世界中的恩典行动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现实之中,基督徒更不例外。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一定会看见人们的生活状况,知道人们的疾苦。无论在城里或是乡下,都是如此。当人们落入疾苦之中,谁来关心他们呢?我们会惊奇的发现,上帝已经在我们中间做工了。有一位学历不高,没有经过神学培训的平信徒,她除了在家里作家务以外,就是照顾家人们的生活起居。她有一颗怜悯之心,她更愿意把自己宝贵的时间与别人分享,从来不嫌烦。由于她有神所赐爱心,以致于有许多在生活中遇见难处的人,打电话给她或到她家里去,她都用主的话语来劝勉帮助,上帝藉着这位平信徒,使一个个忧伤的心灵得到安慰,生活充满希望。而这为得到帮助的人又去帮助了别人,就这样传递下去,带来了人意想不到的果效。解决了社会与教会因缺乏相关的人才而带来的困境。

还有一个姊妹,自己生了一位有自闭症的孩子,当时,自己几乎崩溃,因为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当她接受耶稣以后,在主爱的激励下,她的内心被主改变了,不但自己接受了这样的孩子,而且自己不断学习有关儿童自闭症的相关知识,不断的帮助孩子走出自闭症。不仅如此,她也主动去帮助其他有这样疾病的孩子,到后来,她创办了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使许许多多的家长和孩子走出心灵的阴霾。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况且这些被上帝呼召起来帮助人的人都是平凡又平凡的人,结果却作出了极不平凡的事来。谁也不会想到,上帝竟然使用这些卑微之人来作伟大的工作。这就是上帝在今日的恩典行动,拣选,使用卑微之人来作帮助别人的工作。这些人都是主合用的器皿。亲爱的弟兄姐妹,你也可以被主使用,起来成为帮助别人的人,成为主手中合用的工人。

有一首诗歌这样说:「不要等到能做大事,才来发大光,不要等到光能照远方,眼前便有许多责任,你能尽力量,光照你所在小地方。拨开当初愁云迷雾,正要你相帮,漫道力微,不肯来担当,纵使只有一人听见,也值得歌唱,光照你所在小地方。这里像你这样才能,总有事帮忙,就在这里,返照晨星光,就在一双卑微手中,也好施天粮,光照你所在小地方。海面有船等你光照,平安好进港,光照你所在小地方。」(新编赞美诗首)

结语

弟兄姐妹,我们一方面被主兴起,参与收割庄稼的行列;另一方面,我们仍要向庄稼的主祈祷,求祂打发工人去收割祂的庄稼,因为专职传道人仍是不够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为今年各大神学院招生工作献上祈祷,愿上帝呼召更多年轻人起来奉献作传道。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像先知以赛亚那样——我听见天上有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赛6:8)

欢迎长按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qz/5378.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