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第四本台历,应许之地一登陆


白癜风健康园地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7232764.html

登陆

这片土地我终究会来,但却没有想到会来的那么早,而且是先踏上以色列的土地。而这次旅行,得益于一位朋友的犹太婚礼。航班落地时,机上的外国人热烈鼓掌,对于平稳航行的这趟海航航班来说,大家应该不是感谢“不杀之恩”,但究竟是为了什么,不得而知。

打开手机收到的移动信息是“欢迎来到约旦河西岸”,我好奇为何不是“欢迎来到以色列”。

走出廊桥,算是真正踏上这片土地了。通道尽头的玻璃窗外,曼联的专机停在不远处。

我会好奇这个异域的机场会是怎样的?毕竟这是个被阿拉伯世界包围的国度,“战火”可能是大多数人对这里的印象或者想象。而走到交汇区的时候,一副现代国际机场的模样,有点印证老王此前说的“在特拉维夫就像在纽约和伦敦”。

接下来是通往海关的通道,朝我们行进的方向,左边缓缓下行通往到达大厅,右边正好相反,从远处缓缓下行往出发方向来。

除了结构,光线的运用是这个部分 的亮点。到达方向紧挨着落地玻璃,映着蓝天,清澈明亮;出发方向的顶部有条状的天窗,阳光就这么像巨型日光灯一样照射进来,配上墙壁上的以色列历史大事记,宛如时光隧道。

一个北京来的高中生希望和我们一起出关,他来这边读高三,完了打算考特拉维夫大学。我们简单聊了他为什么选择以色列,并为他只身一人来此表示钦佩。至少我高三时还没有这样的勇气,当然,我们那时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互道好运后,我们见到了来接机的司机。Keith安排好了一切,妥妥当当。听说他为大家安排了一位当地 的导游,全程陪同我们深度感受以色列,于是,看着戈壁里郁郁葱葱的灌木,期待着未来几天对新世界的探索。

漫步Jaffa海滩

我们的酒店就在Jaffa老城,准确地说就在老市场旁边。这里是有四千年历史的古城,当然,这是后面才知道的。

趁着打扫房间的空隙,天气也正好,可以周边逛逛。听说我们离海滩也很近,于是我们朝着海的方向。

附近的街区都很小,房子也不高,似乎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安安静静地躺在这里。

这算是夜市的一部分,建筑同样和周边保持着一样的格调。夜里,这里完全会是另一个样子。

穿过奥斯曼土耳其时代留下的建筑,左边是一座钟楼,后面的日子里我很多次从它旁边经过,拍摄过它不同时间的样子。过街,经过街心花园,对面的街道边是旧警察局改造的豪华酒店。走到马路对面就可以看见大海了。

这里就是 的Jaffa海滩。差不多一百年前, 批来自欧洲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就是从这里登上这片大陆,那时,这里还没有以色列这个国家。

海滩算不上漂亮,沙滩不是那么松软,特别之处可能仅仅在于它的旁边是地中海。少有的几个本地居民懒散地躺在这里晒太阳,偶尔有几个游客拿出相机留影。

狗狗可以随意的来到这里,和它们的主人一道。

海滨道路上,时不时有跑步和骑车的人经过,我也好想一起去出出汗。

这是Jaffa海滩的最初印象,没有特别的感受,除了这个好天气,和一贯自由的海风,以及不远处小山顶上的古建筑。

回去的路不远,我们找了另一条小路,一座清真寺吸引了我。旅游不做攻略是我的习惯,之前在哪篇文章交代过,不记得了。原因是不想受到计划的束缚,也才会有不断预见惊喜的运气。所以,我来之前不知道这里还有相当人口数量的穆斯林。

我有些饿了,希望尽快吃到当地的美食。在酒店等来了Keith和他的律师朋友,一位亚美尼亚裔的美国年轻人。他确实带有这片土地的基因。和我们一样, 次到访,但却对当地街区和美食十分熟悉。午餐没有肉,一开始,我有些失望,因为我好奇每个地方对牛肉的烹调方法,总是忍不住尝试。但满桌的素菜还是让我很满足,甚至可以说,超出预期。一种用当地“香菜”和西红柿,加上橄榄油和香料拌出来的沙拉,口感和味道都超出了我平日的健身餐。花菜裹上面粉炸出来的“以色列天妇罗”很是惊艳,没想到花菜还能有如此效果。而最令人赞叹的是新鲜的鹰嘴豆泥,用当地的面饼蘸着吃,你可以尽享面饼和着豆泥的香气和鲜甜,以及外酥内软的面饼与豆泥的丝滑带来的反差。就为这个,我们吃了整整两份。鹰嘴豆泥也自此成为我此行每日必吃的食物,它暂时替代了牛肉在我胃里的位置。

Jaffa古城

住在四千年的古城里是什么感受?你每日所见,甚至每次触碰,都会与四千年的历史有一次交融。这片被征服过数十次的土地,现如今正享受它 的时光,或许也是最静怡的时光。在这个时间点,坐在路边的阳光下,喝一杯咖啡,读一本很久以前就想读的书,我想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儿了。

这是从旧城门进入Jaffa古城举目可以望见的地方。Samuel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四千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战斗,为了抵御入侵,当地人从四周的“城楼”上投下石块。现如今,早已没有当年的厮杀,留下的,是一副市井气的模样。居民住进了昔日的“城楼”,周边满是餐厅、客栈和商店。我们所站的这个天井,几乎成了背巷,少有人来往,偶尔有餐厅小二推出的发着臭气的垃圾车。是不是很难想象这里居然是一座古城的城楼,当年可能也是最宏伟的建筑,是无数次征服与被征服的地方,而现在真的就是个天井。我问Samuel为什么当地人可以住在这里,而不被*府把这里保护起来作为历史遗迹供人参观?他耸了耸肩,大概的意思是这是他们的财产,他们一直住在这里。

我们几乎站在了Jaffa古城的 处,这里可以俯瞰Jaffa海滩,这里也是我在海滩上总能望见的地方。

在新加坡的时候,我专门去拍了ForkCanningPark公园外的“天坑”,今天路过一个不高的城楼,通过圆顶看见的景象和“天坑”很相似。

古城里的一段街区很特别,一是因为这里全是艺术品商店、画廊,自然有很多知名不知名的艺术家;二是因为这里的街道和门牌是用星座命名的,对此极其敏锐的我,很快发现了这点。

一棵活的橘树悬吊在一个路口,这是一位艺术家的作品。而柑橘最早是巴勒斯坦的特产之一,在当地已经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以个头大、椭圆、丰厚多汁闻名的沙莫蒂甜橙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就诞生在Jaffa的柑橘园。犹太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回到这里后,也延续了这个极具经济价值的传统[1]。

我们在一个饮品店稍事休息。我也有机会自己逛逛周边。这是饮品店门口的又一个天井。这样的场景在这个小小的古城里还有很多。天井是种很有意思的建筑形式,你渴望天空之上的自由,渴望四壁之外的世界,而你却总是身在其中。

穿过另一侧的门洞,是一条石板铺成的马路,估计也有几千年历史了,然而时不时一辆辆汽车从这里驶过。前面错落着马路的爬坡和上升的阶梯,让我想起特拉维夫机场的那个通道。

一条小巷的这边是饮品店,那边是个餐厅。正在进行一场婚礼,新人和他们的亲人、朋友们正在里面派对。顶楼的一匹骏马,在逆光下挺拔矗立。

广场上悬挂的一定是当地人某种庆祝用的装饰。这次旅行 的设备惊喜就是华为M20X的广角镜头,几乎可以装下你看到的一切。

一个电话会让我没法继续听Samuel的讲解,跟着大部队继续往前,顺阶梯而下。

又是一个逆光的视角,也是我在海滩上能望见的城堡。

我们停在这里听Samuel讲这个码头的历史,我注意到了这扇窗户。

一对穆斯林情侣站在堤坝边互诉衷肠,不远处停着熟悉的摩拜。

一条狭长的街道是海鲜运输的通道,天空中漂浮着纸帆船。

最有意思的一个墙面。地中海风格的漆面窗户和阳台栏杆,盛开的三角梅点缀着砂石墙面,而真正的主角却是这艘上了墙壁的*色皮划艇。色彩、结构、材料、布局、搭配,一切都刚刚好,不是吗?

阶梯而上,我们去看一家微观艺术家的工作室。这样的攀延在古城里比比皆是,我想到了重庆。

而这样的天井,也会不断出现。

从工作室出来,对面就是码头上的帆船和不远处的防浪堤。

终于又到了午餐的时间。于是又可以见到我喜欢的烤馕饼,还有各式蘸料和泡菜,新鲜的鹰嘴豆泥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我的到来。

出行前 没想到这也是一个会摆弄各种配料的国度。

各式烤鱼。

和烤辣椒。

今日 发现是这个蔬菜丸子,我忘记了是什么蔬菜。

饭后和恬妞品尝了刚刚研磨出来的鹰嘴豆泥,真是美味。但我忍住了饭后甜点的诱惑,但她真的是如此动人。

导游Samuel

Samuel是毕业于剑桥大学的高材生,犹太人,三十多岁的样子,长得很像《卑鄙的我》里的格鲁,真的很像,而且我还蛮喜欢这个角色的。几年前举家搬回以色列,这是犹太人的情节,后面的很多故事会印证这种说法。他做了一名导游,由于学识、认真、充满对上帝的爱(至少我这么觉得),他是TripAdvisor上以色列排名 的导游。Keith为了让来参加他婚礼的朋友们能够深度了解以色列,早早订下Samuel的档期,他会带我们领略最真切的以色列。

我觉得必须要先讲讲他,至少因为如下原因:1、他讲英文,这是当然,而我,能听一些英文,但很遗憾,听得没有他讲得好,也没有他讲得多,因此,对于很多重要景点,我无法把我当时听到的完全还原,更不要说他讲的。所以,不是他不够好,他非常 ,我必须为他正名;2、几年前我们去肯尼亚,除了见过很多大自然的奇观,也接触了很多有着不同故事的当地人,我曾想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想描绘我对那片热土的记忆以及这些人物的脸谱。但那时,我还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qz/5248.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