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浪尖的中以关系,能否继续前行?
///////////////
5月17日,一则新闻轰动世界。中国驻以色列大使杜伟不幸于5月17日在特拉维夫去世。这则新闻将国内的视线投向了远在地中海东南沿岸的以色列。中国和以色列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联系以来,两国历史关系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双边关系自建交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经历了诸多变化,其未来也可从历史发展的弧线中窥探一二。
●中以关系的发展历史
1、20世纪40年代-20世纪60年代,从相识到疏远。
在以色列和中国,都建立了新的*权,两个国家都面临如何在美苏冷战背景下维持生存的问题。
以色列建国之后,发现中国形势不一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并参与到国际舞台中。当时以色列也在考虑是否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协商之后,以色列做了非常重要的外交决定。
以色列外交高管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是一个事实,我们必须要尊重这个事实,但是我们不一定要马上在*治上认可它。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与美国相对抗的,我们必须要尊重和美国的关系,因为美国给我们提供了大力支持,包括在联合国当中也有很大的支持。所以,以色列当时不急于做任何动作。
但一周后,特拉维夫*府却直接给北京发了电报,表示我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作为中国 的*府。这也是非常有趣的一点,两个国家从那时起就建立了联系。这对北京当时也是很大的惊喜,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周恩来总理很礼貌回复了“谢谢承认”,就完了。
对以色列来说,这是令人困惑的答复。这两个国家在接下来几个月时间当中有一些困惑,不知该由谁来主动推进建交,这是中以在建立*治外交关系当中失去的 个机会。
过了半年之后,才知道双方都在互相等对方的回复。因为两国在苏联都有领事馆。
之后 爆发,以色列*府就觉得先把这个事情放一放。在以后几年当中,中以两国之间没有特别正式和频繁的连接,*治和经济都没有。
以色列曾经想在其它国家的帮助下,在 当中发挥促进和平的作用。
2、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难以调和的矛盾。
中国在巴以冲突、中东局势中扮演了并不简单的角色,是支持巴勒斯坦的重要力量。
北京和莫斯科都在巴勒斯坦解放当中给予了很大支持,他们当时做了很多工作使得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当中。
于是,阿以冲突就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转变成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之间的矛盾,从国家间战争变成了一场民族解放斗争。
在历史当中,我们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国在这部分也做了很多工作,并在年解决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矛盾中发挥了影响。
3、20世纪70年代-冷战结束,秘密接触时期。
以色列是一个核心话题,当时基辛格跟中国讲说,以色列是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国家,所以不要再想着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掉。
周总理说,我们从来不想消灭以色列,我们只是希望可以让以色列不要再对巴勒斯坦人民进行侵略,我们希望以色列可以跟阿拉伯人建立和平。
美国提出,中国可以跟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让所有反苏联的国家可以建立起联盟。然后中国说不,我们不想跟以色列建立什么外交关系。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当中国表示不想和以色列建立任何联系的时候,中国和以色列正在秘密地联系。
4、冷战后到现在,中以经济关系不断加强。回顾中以关系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中以关系将走向何方。
一个阶段就是90年代中期到现在,两国经济连接不断强化。中以两国最终在年建立了外交关系。
有趣的是,建交之后,中以在*事方面的合作并没有增多。两国的*事关系其实是在弱化,反而民用和经济方面合作日益增长。
这是因为冷战后,美国不需要中国对抗苏联了,所以美国反对以色列向中国*事输入,这导致中以两国在*事方面的交流的机会就变得越来越少,不过美国并不反对中以加强经济关系。
所以两国的经济关系,在过去 十年间发展非常迅速。
这就好像是双刃剑。民用方面有更多兴趣发展,中国也更注意以色列的高新领域,而以色列特别希望进入中国的市场。
在目前局势下,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我们的未来有非常多的机会,因为双方互有所需。
●中以关系未来发展前景
首先,从以色列角度而言,以色列有理由跟中国发展良好的关系。
以色列是个小国,为了保证国家安全,它愿意与强国发展良好的关系,这就好像上了保险一样,如果跟包括中国在内的强国关系发展好的话,就有可能在恶劣环境当中更好地生存。
另外一点,以色列愿意与西方之外的国家发展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当前欧洲反犹太主义再次抬头的情况下,以色列会自然而然地朝东看。
还有一点跟地理有关,以色列在亚洲大陆,虽然大多数以色列人认为自己属于西方世界,但从很多地理而言,很多以色列*治家认为以色列应该跟亚洲合作。
冷战期间以色列多次希望中国承认等一系列行动,原因便在于以色列认为中国是亚洲的一个枢纽,可以帮助以色列进入到亚洲市场,帮助以色列发展。
同样,尤其冷战期间,以色列觉得中国在联合国聚结了很多力量,所以从地理上、*治上而言,以色列都有理由与中国发展关系,与其它国家发展关系。
●中以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美国的问题,这一点大家很容易理解。
第二是阿拉伯问题,50年代阿拉伯国家不同意中国与以色列发展关系,现在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和平的时期。中国和以色列以及阿拉伯关系都还不错,但是我们不知道未来是不是会有更多的中东地区冲突,中国是否能在这样局面下保持中立。
第三是国内问题。其实很多人忽视了这点。中国也需要考虑穆斯林问题。以色列和穆斯林国家未来会不会有冲突,冲突下中国的立场会是什么,我们要亲某一方,或者我们对穆斯林态度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非常小心处理的中以关系中的问题。
中国和以色列都希望可以保持良好的关系,从以色列的方面而言,他们希望中美两国 能够和平解决,这样可以跟美国和中国同时做生意,也跟两国保持互信的*治关系。
那么中国也在看中东地区和平进程能不能推进,这样中国能够和以色列、阿拉伯、以及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都同时保持良好关系。
所以中以两国的利益是非常攸关的,从安全、经济、外交角度来说都是这样。但是同时不能够忘记有非常多的不稳定因素,有可能阻止我们发展更好的关系。
图文:来自网络
排版:杨镕河罗炜
审核:网编小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qz/4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