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勒斯坦 > 巴勒斯坦签证 > 土游记二安卡拉,土耳其文明之ldq
当前位置: 巴勒斯坦 > 巴勒斯坦签证 > 土游记二安卡拉,土耳其文明之ldq
本文为“亚非八国探索之旅”——
1、《三毛的撒哈拉、褒曼的卡萨布兰卡、YSL的马拉喀什|我的环摩洛哥12天自驾之旅》、
2、《迦太基的废墟、巴尔多的弹孔、汉尼拔的传奇|突尼斯,我的5天4夜自驾之旅》、
3.1、《尼罗河,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埃及10天自驾旅行之一:从亚历山大港到开罗》、
3.2、《尼罗河,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埃及10天自驾旅行之二:从开罗到卢克索》、
3.3、《尼罗河,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埃及10天自驾旅行之三:从卢克索到阿斯旺、阿布辛贝、赫尔格达,回开罗》、
4、《带本《圣经》去约旦》、
5、《在黎巴嫩自驾,穿行于七千年腓尼基文明和“战争火药桶”之中》
6、《是谁把爱神维纳斯的故乡——塞浦路斯一分为三?》
7.1、《土游记(一):奥斯曼建筑幽灵般伫立,番红花,空山村,花头巾闪现……》
之续篇。
~1~从番红花城到安卡拉,记得途径森林边一个有着美丽池塘的服务区,我们在那里吃了午餐。其名已忘,没忘的是路边草丛里还有残雪,伴随过我们一程。*昏抵达安卡拉时,车外已近摄氏30度。两相对比,冰火两重天。大凡首都,都是“首堵“,安卡拉也不例外,从北面的主干道入城,车塞几公里,所幸堵而不乱,几乎没有抢道插车、喇叭狂鸣的一锅粥景象,比摩洛哥和埃及有序得多。过了安卡拉大学和钟楼,发现预订的酒店在马路对面,必须一直开到有着四个宣礼塔的大清真寺前U形转弯才能到达。坐在酒店的飘窗望出去,城市的一角,楼影重重,灯火明灭,底下的钟楼成了小人国的摆设,车辆行人皆如蝼蚁。马路当中的钟楼同英联邦国家随处可见的维多利亚钟楼极像行前好多人提醒我要好好考量在中东阿拉伯地区旅行的安全指数,年春安卡拉那场死伤惨重的大爆炸至今令人心有余悸,但我始终认为只要不打仗无暴乱,没什么大问题,凡事谨慎,天暗了就待在酒店尽量不出去。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坐落在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中心,这里亦是赫梯文明的发源地,土耳其第二大城市,现代土耳其诞生的地方。自年凯末尔将首都从伊斯坦布尔迁至此地,近百年来一直是土耳其*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即便如此,人们一提起土耳其首先想到的却是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闪亮的名片,土耳其最伟大、最显赫的城市,大多数人以为它就是土耳其的首都,安卡拉几无存在感。那么凯末尔为何要迁都于此?~2~安卡拉城堡(AnkaraCitadel)
打了不少补丁的城墙
离酒店不远小山上的安卡拉城堡是旧时的防御城堡,正逢周末,车满为患,我们把车停在山腰,沿着台阶走向那儿。路旁有许多小摊,男的卖茶水饮料,女的卖手串别针。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
是城堡下挤挤挨挨的民居
茶摊
淡*色的城墙上,有几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在玩跑跳,间距不小,看着胆寒,其中一大一小,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大的不时关照小的几句,貌似兄弟俩。见我注视着他们,便过来主动与我打招呼,但显然不会英文,不禁想:这是他们 的游戏吗?那两摆摊的中年人是他们的父母吗?无法获悉答案。
土耳其人的长相还是不错的,从小孩子就能看得出,眉眼端正,有棱有型,黑发黑眼珠,突厥的基因很明显,尽管是白人,肤色略深。城堡顶上,游客不少,拗各种型,玩各种拍。成群结队的学生鱼贯而来,有老师带队和讲解。在这里你可以饱览这座城市的全貌,穿越历史的时空,为它的昔来荣衰而叹息。总有人记录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件,
而忽略小人物。
走在新建的仿古街,
看到熟悉的奥斯曼建筑配方。
城堡广场
从城堡下来,沿着一条新建的仿古街,来到一个新建的城堡广场,中间有一些雕塑,周围是仿古楼,惊觉我们方才是从背面上的城堡,这里才是城堡的正式入口。 的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就在前面丁字路口。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MuseumofAnatolianCivilizations)安卡拉有大大小小众多博物馆,最重量级的莫过于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年被评为首届“欧洲年度 博物馆”。馆内按时间顺序展出安纳托利亚地区自旧、新石器时期、铜器时期,到亚述、吕底亚、赫梯、西泰特、菲尔吉斯、乌拉尔、古罗马、利迪亚、波斯、葛拉特亚、盖鲁特等各个时期的考古发现。其中青铜器时代的赫梯文明遗留的文物最多,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最初的名称就是“赫梯博物馆”。公元前13世纪,一个北方的印欧人部落到此定居,筑起城堡,建立赫梯帝国。由于独有铁器,赫梯成为当时的强国。如今博物馆里展示了当年手工炼铁打造兵器的全过程。这里的每件展物都烙有巴比伦、古埃及、赫梯、拜占庭、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东正教、伊斯兰教、阿拉伯、波斯和奥斯曼等众多文明的印迹,展示着丰富和厚重的历史演变,诉说着亘古以来的辉煌和衰落。~3~游览了安卡拉老城内的历史遗迹,我们朝新城方向行驶,一路途观库库清真寺、安塔图克塔、议会大厦等地。这是土耳其最重要的人文景观,也是土耳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给人似曾相似之感,感觉有点鸡肋,尤其在大太阳底下,难免意兴阑珊。安卡拉 的清真寺KocatepeCamii,
中国旅友喜欢叫它“库库清真寺”。
安塔图克塔(AtakuleTower),
就是地球上各大城市千篇一律的电视塔。
安卡拉,一座充满卡夫卡式隐喻的城市?
及至国父陵。我们在警察指挥下随着车流去找停车位,停车场早已满满当当,在对面住宅区兜兜转转许久,方找到一块犄角旮旯空地,然后在如潮人流的裹挟下大排长龙,挤作一团过安检。这样的局面有违我的旅行本意,可凡夫俗子难免不自觉地会陷入这热火朝天的“羊群效应”。国父陵,又名“阿塔图克纪念馆”(AnitkabirAtaturkMuseum),为纪念现代土耳其的 凯末尔而建,耗时九年。陵墓建在城市一处高地上,整个建筑群由巨大的大理石建成,庞大壮观,气势恢宏,令人肃然起敬。四周有宽阔的长廊,内设一系列博物馆,展出的油画、模型和凯末尔生前用过的物品,再现了现代土耳其的发展及凯末尔的一生。从廊柱间望出去,绿荫覆盖,高楼林立,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蔚然壮观,与先前在古堡顶上所见有云泥之别。国父纪念堂,顶礼膜拜者众
小伙子挺帅,毕竟是国家的面子!观者如云,全是携家带口或集体组织来的,中国游客也不少,大多是团队游客。在这样一个体量庞大、拥挤嘈杂的建筑物里参观,很容易走得人困腿乏,看到放映室便立即进去找位子,里面正不间断地播放介绍凯末尔生平的记录片,正好可以一边歇脚一边看。~4~这部影片还原了凯末尔的一生,其前半生戎马倥偬,将土耳其从几乎亡国的境地拯救出来;后半生砥砺前行进行世俗化改革,使土耳其得以立足于现代文明国家之列。凯末尔,本名穆斯塔法,年出生在爱琴海边的萨洛尼卡(当时属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今属希腊)。父亲是个开明的犹太商人,因生意失败而抑郁早逝,母亲是个穆斯林,在亲戚资助下完成学业。
12岁考入萨洛尼卡预备*事学校,因聪慧勤奋、为人正派,很受老师喜欢,甚至给他取名“凯末尔”(土耳其语“正义”的意思)。18岁考进伊斯坦布尔*事学院,年以上尉*衔毕业。
那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已日薄西山,境内阿拉伯国家纷纷起义,希腊起义后独立,阿尔及利亚成了法国殖民地,埃及成了英国殖民地,堂堂奥斯曼帝国沦为西方列强欺凌争夺的半殖民地。
青年凯末尔逐渐认识到封建领主的贪婪残暴、民族受压迫深重、苏丹(奥斯曼君主)专制制度的野蛮落后。一战爆发时,他敏锐地指出,土耳其加入同盟国参战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但作为*人,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
在年的加里波利战役(即达达尼尔海峡保卫战)中,他两次率领土*成功地阻击了协约国的登陆,继而收复大片失地,其中 意义的就是收复伊斯坦布尔及其周边位于欧洲的领土,使土耳其在今后的岁月里依然属于欧洲国家,凯末尔赢得了“伊斯坦布尔救星”的美誉。
同年8月,他又指挥土*打退了沙俄*队对安纳托利亚东部的猛攻,收复大片失地。
然而,凯末尔的*事天才并不能挽救土耳其战败投降的命运。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停战协议,被肢解成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科威特等,连首都伊斯坦布尔也被英国占领,领土只剩下原来的1/7。
国难当头,凯末尔辞去*职,全身心地投入到拯救祖国的斗争中。在他的推动下,议会在年1月通过了土耳其独立宣言《国民公约》,4月23日在安卡拉发起召开大国民会议,成立了以他为首脑的国民*府。
年6月,希腊*队在英国支持下向土耳其大举进攻,九万希*向安纳托利亚地区发起总攻,企图攻克安卡拉。危难时刻,凯末尔出任国民*总司令,他给全*下达了一道充满必胜信念的命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在浸透同胞们的鲜血之前决不丢弃”。
凯末尔亲自坚守前线阵地,日夜巡视。一天,他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肋骨,将士们恳求他治伤休息,他坚决不同意,带伤指挥战斗。全*士气高涨,经过22天的血战,终于赢得了萨卡利亚河大捷。这场战役是土希大战的转折点,土*从此由守转攻,最终把希腊*队赶离小亚细亚大陆,协约国不得不于年7月24日承认土耳其的独立。
在国民*举行的一次庆祝胜利晚会上,酷爱摔跤的凯末尔与一位摔跤大王进行了一场比赛。只见那个摔跤大王紧紧抱住凯末尔的双腿,猛地发力把他高高举起。全场震惊不已,鸦雀无声,他却把凯末尔慢慢地放了下来。
凯末尔笑着问他:“你为什么不摔倒我,因为我是指挥官吗?”
“您是土耳其民族的首脑,七个国家都没能把您打倒,我怎么打得倒您呢?”
顿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土耳其*民对自己的 和救国英雄的由衷爱戴由此可见。
~5~
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土耳其最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事家穆斯塔法·凯末尔当选为共和国首任总统,他告诫土耳其人民:“这个国家无论如何也要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对我们来说,这是个生死存亡的问题。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
说干就干,凯末尔是个执行力超强的*治家,一上任便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做的 件事就是迁都,把首都从伊斯坦布尔迁到了安卡拉。
凯末尔认为,国家要强大必须摒弃*教合一,与西欧接轨,伊斯坦布尔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封建残余势力顽固,为防止他们反扑,必须迁都。同时,伊斯坦布尔位于土耳其海峡两侧的咽喉要道,地跨欧亚两洲、东西要冲,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极易遭到攻击。一战时,英法凭借强大的海*轻松抵达伊斯坦布尔附近的海域,英*一度占领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虽拼尽全力,只收复在欧洲的小块土地,伊斯坦布尔作为首都太不安全。
相对而言,安卡拉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适中,既能辐射全国,加强对国家的控制,又远离边境,非常安全。安卡拉也是凯末尔的大本营,他在当地的统治非常稳固,是凯末尔拯救土耳其之“锚”,更是土耳其现代文明之“锚”。安卡拉正式定为首都前,城市规模并不大,人口不到10万,而今安卡拉已成为一座繁华昌盛的现代化都市,人口达到万左右。凯末尔废除了苏丹封建帝制,粉碎了封建势力,实行资产阶级司法制度,尽管99%的土耳其人信奉伊斯兰教,但他废除了伊斯兰教的法庭和法律,伊斯兰教不能干*,关闭了大量的清真寺与伊斯兰教学校,从根本上铲除了“*教合一”的制度,把这个封建帝制的国家彻底变成了一个世俗化的共和国。年,凯末尔为大力发展经济,领导了土耳其历史上 次、也是规模 的一次土改。奥斯曼帝国时期实行封建采邑制,宗教人士有很多是大地主,于是凯末尔强征全国79%的耕地,判处13万大地主死刑,令其亲属强制劳动,最终造成40万人死亡,而那时土耳其全国人口不到1万。这场惊心动魄、代价惨烈的土改,至今仍被誉为“民族迈向工业化复兴的 步”。凯末尔的另一项改革是改变土耳其人的服饰。男性不准穿戴伊斯兰教的服饰帽子,必须戴西方的礼帽、穿西装,妇女不许再蒙面纱,否则会被抓起来。凯末尔自己也带头脱了*装,穿上了西装。这里不得不提及凯末尔的婚姻爱情生活。凯末尔从*半生,直到年把希腊*队从伊兹密尔赶进爱琴海,认识了当地的一个富家女,不惑之年的他才进入婚姻生活。妻子从小在欧洲受教育,完全是西式作派,试图改变凯末尔在*营生活中养成的习惯,炒掉传说中与之有绯闻的女秘书。两个三观不尽一致的人生活在一起,必定摩擦不断,凯末尔忍无可忍,终于在磕磕碰碰2年后成了进一步世俗化的典范——带头和妻子离婚。从此,凯末尔对婚姻彻底失望,孤独终身。意义更深远、影响更大的还有文字改革,废除沿用了上千年的阿拉伯文字,改用西方的拉丁字母。他亲自到城镇、乡村,挂起黑板教大家识字。在他的带动下,所有官员都下基层教老百姓识字。由于拉丁字母比阿拉伯字母学起来容易,土耳其的识字率大大提高。一个千年古国,就这样在半年之内把旧的文字改成了拉丁文字。同时,他还废除一夫多妻制,给予妇女受教育权、选举权和遗产继承权,这在上世纪20年代相当 ,超过许多西方国家。他把 的女儿(养女)撒比阿·格尔岑(SabihaGokcen,竟与我们四进四出的机场同名,不知其中有何关联,待考。)送进空*飞行学校,成为整个伊斯兰世界 位女飞行员,世界上 位女战斗机飞行员。就这样,凯末尔领导土耳其摆脱了中世纪以来年的封建专制束缚,带领土耳其逐步跨入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行列,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人均GDP过万美元。“没有凯末尔,就没有土耳其。”这句话切中肯綮。凯末尔在土耳其推进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采取的却是独裁、强制和过激的手段,但人民并没有反对他,反而拥护他、感激他,因为他是救国英雄,他掌握着 权力,他的初心是为了改变国家的落后局面,从“西亚病夫”变成现代化文明强国。为表彰他为土耳其建立的不朽功勋,年,大国民议会授予他“阿塔图克”(即土耳其之父)的荣誉称号。年,凯末尔因积劳成疾而离世,年仅57岁。我的微小的躯体总有一天要埋于地下,但土耳其共和国却要永远屹立于世。——凯末尔80多年过去了,无论在繁华的都市广场,还是偏僻的村镇街头,土耳其到处矗立着凯末尔的塑像,或高踞马背,或昂首挺立,注视着他的国家和人民。~6~
作为一方地区性大国,扼守东西要冲的土耳其,一边大力发展经济、增强人民福祉,成为中东阿拉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一边处于博弈、缓冲、摇摆不定的*治境域中。凯末尔去世后的长达半个世纪里,他开创的事业一直被他的继任者们遵循着、延续着,土耳其一直向世界展示着它开放包容的局面,直至另一位强人的出现。埃苏丹敢与普京扳手腕
埃尔多安的夫人, 的“头巾夫人”年,埃尔多安上台了,开始在全国推行反世俗化的运动,做起重现奥斯曼帝国辉煌和“泛突厥大国”的“*粱美梦”,历史又一次进入轮回。他的雄心和*策遭到国内民众、国际社会的非议和警惕,其善变的“二哈”性格经常让人目瞪口呆、叹为观止。土耳其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是祸是福,历史会给予答案。*未完待续,敬请期待《土游记(三)》。*部分图片取自网络。往期选粹:1、巨富长,至今流传着30年前庄忠强说的话“佐罗是英雄,我就叫保罗吧。”
2、在黎里,金宇澄收到父亲的加急电报:“即使天仙美女也不许见面。”
3、百年遗珍,惊艳时光:上海的十处美国老建筑(二)|陈纳德与陈香梅的爱巢
4、“永年路:偏安一隅,群星闪耀”(续):几人知晓美术大师张光宇,一代宗师四段婚姻叶浅予
5、上海哥伦比亚住宅圈:雷文、邬达克、孙科、蓝妮的璀璨烟花(1-3)
6、“百年愚园路,半部上海史”(1~9合集)
7、苏州河,河滨大楼,多少爱与哀愁(合集)
CC私人旅行笔记用心写好每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qz/3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