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围绕着巴以冲突,伴随而来的是战争、是无辜平民的死亡,以及许多国家爆发的反以游行。然而,这次冲突的起因,却处处透露着不同寻常的味道。首先,巴以冲突为何突然爆发,而且一上来就是7年以来冲突最为激烈的一次。
其次,哈马斯与以色列的矛盾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可哈马斯这一回为何能拿出如此大的“手笔”,用多枚火箭弹“招待”以色列,这显然不同寻常。
此外,身为“人权卫士”的美国,为什么既不谴责以色列,同时又强调巴勒斯坦人应该与以色列人享有同样安全和有保障的生活?拜登到底是什么态度,究竟向着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
,美国竟然撇开巴以冲突问题不谈,反而提起我国新疆,究竟何意?
不只如此,巴以冲突爆发后,土耳其为何表现得极为兴奋,总想唆使各国对以色列动手?而在此时,又传出阿塞拜疆部分士兵侵入亚美尼亚领土。这短短的10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此次巴以冲突背后到底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隐情”?
巴以冲突,究竟是偶然,还是导演出的一场“戏”?
毫无疑问,在这场巴以冲突中,以色列 算得上其中的“主角”。不过,这场冲突究竟是以色列有意为之,还是全程由以色列导演的一场“戏”?我们需要搞清楚,以色列到底是“无辜的”,还是整个事件的“幕后导演”。
目前有两种观点。 种观点,认为这场冲突是一次偶然,一点也不怪以色列。原因很简单,整个冲突的起因,是以色列禁止巴勒斯坦民众在属于他们的斋月进入阿克萨清真寺。要知道,阿克萨清真寺可是伊斯兰第三大圣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圣寺和麦地那清真寺,在所有伊斯兰民众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更是所有巴勒斯坦人心中的净土、圣地。
不只如此,巴勒斯坦民众每年还会在大马士革门前,举行“灾难日”集会,这是所有巴勒斯坦民众的传统。可这一次,以色列在禁止他们进入圣寺的同时,还要禁止他们举行“灾难日”集会。同时,以色列又驱逐东耶路撒冷平民,这才彻底激怒了巴勒斯坦民众和地方武装,才有了后来哈马斯对以色列多个城市展开的火箭弹袭击。
从这一点来看,以色列显然是这场冲突的罪魁祸首。但是,分析人士却表示,以色列之所以禁止巴勒斯坦人进入阿克萨清真寺,是为了防疫需要。印度疫情爆发,就是因为庆祝节日,而以色列不希望自己成为第二个“印度”,让原本可以控制的疫情失控。
事实上,在斋月当日,以色列拉起防控线,需要疫情检测结果呈阴性才能进入。正因为以色列的严格把关,才导致巴勒斯坦民众的不满,从而与以色列警方爆发冲突。同样的理由,不允许巴勒斯坦民众在大马士革门前庆祝所谓的“灾难日”,也是怕疫情出现集体爆发的情况。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以色列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办错。相反,是巴勒斯坦民众在疫情这个大环境下,非要聚集才导致巴以冲突的爆发。而哈马斯武装的“疯狂”攻势,彻底激怒了以色列,才有了以色列在后续的一系列“复仇行动”。
那么,以色列真的是无辜的吗?
而这件事,真的只是因为疫情的缘故,机缘巧合之下才爆发的吗?有人就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整件事,全是以色列亲自导演的“大戏”。为何这么说呢?这背后,又有哪些“隐情”?
以色列的“算计”,大魄力、大牺牲
另一种观点,则是认为整件事都是以色列的“算计”。首先,美伊之间正在想办法达成和解,重新签署伊核协议。为此,拜登当局率先做出了让步,表示愿意归还被韩国当局冻结的70亿美元。当年韩国之所以会这么做,任谁都清楚,一切都是美国的授意。
在见到拜登当局根本不顾及以色列感受,执意要恢复伊核协议,以色列才动了歪心思,要把美国变成整个中东国家的“敌人”,以此彻底断绝美国想要在签署完伊核协议后,直接从中东溜之大吉的心思。
不过美国毕竟还是美国,以色列想要左右美国,改变拜登可谓是难上加难。所以才想到这出“苦肉计”,由以色列出面挑衅整个中东国家,而美国注定会站在以色列这一边。这样一来,美国就会被以色列拉下水,届时美伊之间想要达成谅解、重签伊核协议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即便伊朗鲁哈尼*府想要这么做,但前提是,伊朗民众同意吗?更何况伊朗下个月要举行大选,如果鲁哈尼当局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强行与拜登当局达成伊核协议,恐怕接下来将面临伊朗下一任总统的“追责”,最终落得晚年不保。毫无疑问,以色列的算计成功了。
不只如此,以色列还有第二个“算计”,那就是以色列或许希望内贾德成为伊朗下一任总统。而当下的情况则是,内贾德很可能通过不了宪法监护委员会的“*审”。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资格审核,看看申请竞选总统的候选人到底有没有参选的资格。
在年时,内贾德就因为没有获得宪法监护委员会的批准,直接被取消了参选资格。这一次,内贾德可能还会面临同样的遭遇。
不过,经过以色列这么一折腾,伊朗境内反以情绪注定高涨。再加上伊朗议会75%以上的席位落入到伊朗保守派手中,他们大多数人都是支持内贾德的。
即便伊朗 哈梅内伊不喜欢内贾德,恐怕也不能再轻易剥夺内贾德的候选人资格。真要是这么做了,恐怕伊朗议会保守派会直接将哈梅内伊看中的下一任伊朗总统给直接“架空”。
按理说,内贾德可谓是“反美斗士”,而在对待以色列问题上同样强硬,为何以色列看中内贾德呢?当然不是出于好心,而是想要让内贾德“帮助”以色列完成三个“心愿”。
分别是,让内贾德与美国缠斗,从而让拜登当局没办法彻底从中东脱身。这样一来,以色列也就不需要独自面对内贾德领导的伊朗。
此外,以色列或许更愿意相信,内贾德若当选伊朗总统,最不安的当属沙特等国。如今以色列与阿联酋建交,若沙特等中东国家感受到内贾德时代的伊朗所具备的“威胁”,或许会放下与以色列之间的恩怨。
这样一来,以色列将打开中东外交的困局。更何况,阿联酋一定会从中干预,帮助以色列化解与中东的仇恨,共同将伊朗视为“ 威胁”。而内贾德的硬脾气,恰好适合胜任这项“任务”。
一点,内贾德断然不会和美国和解,而且对待核武器研发问题,一向强硬。这样一来,伊朗只会在核问题上越陷越深,那么以色列就有机会逼迫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发动战争。即便不发动战争,也有机会制裁伊朗。
这一切,或许就是以色列的“算计”,简直细思极恐。不过,我们会不会冤枉了以色列?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单看以色列禁止巴勒斯坦人进入阿克萨清真寺或举行集会,或许真的是出于防疫需要。但是,真正压垮加沙地区和平的 一根稻草,却是以色列驱逐东耶路撒冷平民这一举动。
所以,以色列的这次“算计”,因为是藏在疫情下,所以显得无辜。但是,在驱逐巴勒斯坦民众后,无论是防控系统,还是后续的“ 打击”,很显然以色列为这一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换句话说,一切就绪,就等巴勒斯坦武装按捺不下“火气”,主动上钩了。
而以色列为了能够达到目的,可以说毁掉了此前外交方面的全部努力。可以说,对于以色列而言,为了达到战略目的,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这 是一种魄力,但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冷漠与扭曲。所以,这样的以色列,极为危险。
哈马斯背后,同样是“算计”
哈马斯这一次之所以能对以色列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袭击,背后少不了伊朗的支持,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对于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动袭击,相信伊朗早就预料到了后果。之所以坚持支持哈马斯要对以色列给予“沉重打击”,其实也是为了破坏以色列与其他中东国家越来越“暧昧”的关系。尤其是搅乱以色列在中东的布局,有利于伊朗在大选后两届*府的顺利交接。
土耳其两眼放光,西方国家真有些扛不住
若说以色列和哈马斯是这场冲突的“主角”,那么 配角一定当属土耳其。原因很简单,这段期间就属土耳其最“兴奋”。一会联系俄罗斯,一会叫嚣美国,一会又呼吁中东国家联手,拿出点骨气“收拾以色列”。
不只如此,土耳其还有意无意地观察着阿塞拜疆派兵入境亚美尼亚后,各方的反应,看看有没有机会趁机捞点“甜头”。而西方国家,从美国到德国,再到英、法等国家,其国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反以游行活动。很显然,游行过后,又少不了一波疫情的爆发。各国很头疼,希望以色列见好就收,别再折腾了,不然西方国家率先扛不住。
拜登很郁闷,竟然又想要“甩锅”中国
拜登最近很郁闷,以色列拆台,西方盟友向拜登抱怨,国际社会也盯着美国看,想知道拜登该怎么解决巴以冲突。
至于国内,特朗普有事没事就跳出来找拜登麻烦,而美国疫情还在“上升”,经济有待复苏,盟友们都各忙各的没空理拜登。
左看右看,发现中国小日子过得很滋润,而且忙里忙外结交人缘。愤怒的拜登当局果断决定,重新提起新疆问题,试图给中国找点“小麻烦”。同时刷一波存在,顺便遮掩一下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不如意。
不得不说,美国还是那样,不干正事,整日搬弄是非。指望这样的国家带领世界走向和平、繁荣,无异于痴人说梦。
还好,有中、俄这样的顶梁柱,令世界的未来依旧充满希望。风波还在继续,国际形势依旧混乱,但中国还是在砥砺前行,并且努力维持着世界的秩序。
一切都在变,一切还在照旧。巴以冲突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qz/11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