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勒斯坦 > 巴勒斯坦经济 > 世界地缘格局终局上世界历史上陆权时
当前位置: 巴勒斯坦 > 巴勒斯坦经济 > 世界地缘格局终局上世界历史上陆权时
世界地缘格局终局
世界地缘格局终局(上):世界历史上陆权时代的大帝国
世界地缘格局终局(中):世界近代崛起的海权帝国
世界地缘格局终局(下):高铁西进与中国海*东出,陆海权复合型中国纪元来临
(欢迎继续跟踪阅读《世界地缘格局终局(中):世界近代崛起的海权帝国》和《世界地缘格局终局(下):高铁西进与中国海*东出,陆海权复合型中国纪元来临》)
部:世界历史上陆权时代的大帝国
在世界陆权时代历史上,曾经存在过雄霸一方17个区域性大帝国,按时间顺序分别是:约公元前年由萨尔贡建立,统一两河流域及周边的阿卡德帝国;前15世纪由阿赫摩斯奠基,图特摩斯建立的跨亚非二洲的埃及帝国;前8世纪建立占据埃及和两河流域的亚述帝国;前5世纪由居鲁士建立占有西亚、埃及、欧洲的色雷斯波斯帝国;前年亚历山大建立的马其顿帝国(或亚历山大帝国);前年建立古南亚孔雀帝国;前年横扫六合统一中国的大秦帝国;前年建立的定名中华民族主体汉民族的强大大汉帝国;前27年建立影响今天西方的罗马帝国;年建立辐射世界的大唐帝国;年建立,影响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至今的阿拉伯帝国;年建立的大宋国;年建立,版图 的陆上大帝国蒙古帝国(包括中国的元帝国和四大汗国);年建立,领土广阔威胁欧洲的奥斯曼帝国;年建立的中国历史上 一个汉族大统一王朝大明帝国;年建立统一印度的莫卧尔帝国;年建立,近代世界 大帝国大清帝国。
1、阿卡德帝国(前年-前年)
阿卡德帝国(前年-前年),统治区域位于两河流域即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早于该地区后来出现的亚述和巴比伦帝国。闪米特语族的一支于前年前结束游牧生活,定居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这个被称为苏美尔的地区,并建立了名为阿卡德的城邦国家。前年左右,在君主萨尔贡的*事征服过程中,阿卡德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君主制的集权国家,苏美尔持续了7个世纪的,各自为*的早王朝时代结束。阿卡德时代末期,受到内部叛乱,边疆独立,外族入侵的困扰,最终于前年,末代君主去世后,在不知谁是继任者的混乱中崩溃,帝国持续时间不到年,但它为该地区后来时代的君主树立了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统一国家的先例。了解世界格局变化,欢迎 公元前年前后,图特摩斯一世是埃及帝国的奠基人。 建立者是图特摩斯三世。他在复位第2年(即他统治的第22年)就开始远征西亚,在美吉多战役中打败了米丹尼王国支持下的以卡叠什为首的叙利亚联*。在其统治时期,战败了米丹尼王国,迫使其退至幼发拉底河以北。这一胜利震撼了整个西亚:米丹尼从此不再与埃及为敌,且成了埃及的盟友,还多次与埃及联姻。亚述、喀西特巴比伦也纷纷与埃及交好,巴比伦将一位公主嫁给了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还将埃及的南部边界推进到了尼罗河第四瀑布以外。了解世界格局变化,欢迎 亚述帝国(英语:Assyriaempire,公元前年—前年)是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带)的国家,使用的语言有阿拉米语,阿卡德语等。公元前8世纪末,亚述逐步强大,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伦尼亚和埃及等地。国都定于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苏尔附近)。亚述人在两河流域古代历史上频繁活动时间前后约有二千年。后来亚述人失去了霸主地位,不再有独立的国家了。4、波斯帝国(公元前年—前年,面积约万平方公里)
公元前年,出身于阿黑美尼德氏族的居鲁士二世(Cyrus)在波斯称王(在位时间为前—年),都帕塞波里斯。公元前年,居鲁士大帝武力入侵征服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新巴比伦王国的首都巴比伦,到了冈比西斯二世时代(前—前年)则最终于前年征服古埃及新王国。大流士一世时期,帝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流士在前年挥*东征印度河平原,纳入阿黑美尼德王朝的治下,西面则出兵多瑙河三角洲、色雷斯、马其顿王国、古希腊,但却因马拉松战役(前年)之失利而功败垂成(前—前年的希波战争)。其子薛西斯一世后来(前年)再度对希腊用兵,可惜最终未竟全功。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是当时世界上版图 的帝国,也是 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前年,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进攻波斯帝国,在格拉库尼斯河战役、伊苏斯战役和高加米拉战役中,波斯*队遭到惨败,大流士三世逃到巴克特里亚时,被当地总督所杀,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灭亡。
5、马其顿帝国(或亚历山大帝国)(前年—前年,面积极盛万平方公里)
亚历山大帝国(前年~前年),又称马其顿帝国,由 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 其统治基本沿袭了波斯帝国的旧规,继承并改进了波斯的行*区划和管理体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并行马其顿*事体系,按照马其顿方式组建陆海*。亚历山大死后,由部将发起的继承者战争连续不断,帝国终于四分五裂并陷入分崩离析中。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终于瓦解。
6、古南亚孔雀帝国(公元前年—前年,面积万平方公里)
公元前年,印度建立了统一的王朝。因新国王旃陀罗崛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农民家族中,故称这个王朝为孔雀王朝,又称孔雀帝国。公元前年前后,孔雀帝国的 一个国王被部将普沙密多罗·巽伽推翻,自此,孔雀帝国结束,统治印度年。
7、大秦帝国(公元前年-前年,万平方公里)
秦朝(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 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了解世界格局变化,欢迎 秦朝创立帝制及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又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文化风俗,加强了大一统的凝聚力,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法”。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 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8、大汉帝国(前—年,传统居住地面积万平方公里,统治万平方公里)
汉朝(前—年)是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汉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 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2年,西汉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汉朝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立,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两汉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汉朝北面已无匈奴*权(蒙古人是一千多年之后逐渐迁入此地形成的),疆域所及的范围可达匈奴旧地的北海(今俄国伏尔加湖)以北及外兴安岭。由于匈奴内迁,后来这些区域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被鲜俾、突厥、契丹、蒙古等民族侵入。东北滨海地区西起斡难河(今鄂嫩河),东抵大海,南接图们江,东北越海而有库页岛。在辽东的秦朝碣石宫遗址表明早在秦朝之前,辽东也成为汉族的传统居住区域之一,后来辽东区域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被其它部落民族侵入。朝鲜半岛北部是汉朝的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南至今越南北部,中国西汉至唐朝立交趾郡(越南语:GiaoCh?qu?n),位于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西面的西域因为匈奴大部*事族群远迁西方,都臣属于汉朝,至此西域各国一直是在大汉王朝的领属下并逐步和华夏民族融合,汉帝国至西仅有罗马帝国。一直到南北朝和五代时期前后这些中国的地方*权才被外来民族先后侵略和统治,在一千多年后蒙元时期更有大量的色目人(包括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开始迁入中国的这些地方。汉朝在青藏高原一带设置护羌校尉。海外诸如日本岛是向汉朝纳贡称臣的“汉倭奴国”,汉朝末年开始台湾岛一直是中国直属领土。汉朝是一个以汉族和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国家朝代,周边的少数民族此时已经归属于汉朝。汉朝的领土在全盛时期先后包括了今中国的绝大部分领土以及今朝鲜、越南、外蒙古、俄国滨海边疆区以及西亚等疆域,文化传播至新的“夷、狄”的地区。所以说汉朝就已经奠定了今天中国版图的基础范围甚至有大量超过部分。
越南北部在宋朝之前曾经是汉帝国的交趾、九真、日南三个郡 汉帝国交州有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共九个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现在为北越。
现在很多汉朝地图只体现汉族后期传统居住区,汉朝管辖到北冰洋是某些权威学者通过论证证明了的事实,不能因為北冰洋附过没有汉人居住就说那里不曾是大汉的疆土,既然匈奴说那些地方是他们的,而匈奴归顺了大汉皇帝,当然大汉帝国的疆域达到北冰洋了。汉帝国疆土万平方公里。
9、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年;西罗马帝国,公元年—公元年;东罗马帝国,公元年—公元年,公元年—公元年)极盛时期面积万平方公里
罗马共和国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大国。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盖乌斯·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共和国由此进入帝国时代。了解世界格局变化,欢迎 安敦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在位时(公元98年—公元年),罗马帝国达到极盛,经济空前繁荣,疆域也达到 :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国土面积 的君主制国家之一。
公元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从此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实行 分治。公元年,西罗马帝国在内忧外患下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纪(公元年—公元年)。 公元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攻破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
10、大唐帝国(年—年,面积万平方公里)
年,大唐帝国的疆域图全图
大唐帝国年疆域
大唐帝国唐高宗年极盛时期疆域图
唐朝(年—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年唐国公李渊发动晋阳兵变,次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又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复振。年爆发*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大唐帝国和同一时期的阿拉伯帝国
年,中国与阿拉伯人之间 的一次战争。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领安西都护府主力唐*3万多人,并裹挟西域各国组织的联*将近7万人,孤*深入敌方腹地,在怛罗斯(详细地点已不可考)与黑衣大食(即当时和盛唐并立的阿拉伯帝国)20多万精锐部队遭遇,怛罗斯之战爆发。唐*远离故土,面对数倍之敌,在7万友*倒戈、腹背受敌之境,仍然重创了阿拉伯主力*团。最终唐*阵亡1万多人,被俘2万,敌方阵亡人数超过3万。唐*退出中亚地区,丝绸之路中断,中华文明自此在中亚地带无法形成像东南亚那样持续深远的影响,而伊斯兰文化逐渐填补了这一真空,中亚许多国家至今仍受其影响。了解世界格局变化,欢迎 唐朝是版图 ,亦是 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朝极盛版图为唐高宗龙朔年间,当时中亚的绿洲地带受唐朝支配,其 范围南至罗伏州(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万平方公里,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治制度。 唐朝与当时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今海外有个叫做李显龙的人,是大唐李家后人,其名取自唐高宗李治年号“显庆”(年—年)和“龙塑”(年三月——年)。
11、阿拉伯帝国(年—年,面积万平方公里)
阿拉伯帝国(阿拉伯语:????????????????????,年—年)是中世纪时地处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 阿拉伯帝国极盛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抵大西洋沿岸,北达高加索山脉、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至阿拉伯海与撒哈拉沙漠,国土面积达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亦是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阿拉伯帝国历经年,主要有四大哈里发时期(年—年)和倭马亚王朝(年—年)阿拔斯王朝(年—年)两个世袭王朝。年,阿拔斯首都巴格达被大蒙古国的西征统帅旭烈兀攻陷,阿拉伯帝国灭亡。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年阿拉伯帝国赢得与大唐帝国的怛罗斯之战,俘虏了2万唐*,这些俘虏大多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工匠,让中国古代的丝、瓷、纸、茶等不传之秘在西域得到普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造纸术。自此,造纸业在阿拉伯帝国日益兴旺,为其赚取了数不清的财富。了解世界格局变化,欢迎12、大宋国(年—年)
在靠武力称霸,弱肉强食的世界,宋朝真不值得一提,从立国开始,先后遭到契丹(辽)、金和蒙古帝国入侵,甚至连宋徽宗、宋钦宗二帝,都做了金国的俘虏,史称“弱宋”。即便是“弱宋”,其实其*力也是不弱的。表现出了强于被蒙古大*征服的多个民族最强的抵抗力,蒙哥大汗在四川石头城阵亡,征服偏安一隅的南宋,整整用了40年。
北宋疆域,万平方公里
宋朝(年—年)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 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杀岳飞)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年联蒙灭金,年爆发宋元战争,年元朝攻占临安,年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南宋疆域,万平方公里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年)中国GDP总量为.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美元。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文化得到了发展,科技发展迅速,*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年)的万增至宣和六年(年)的12万。
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经济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是世界上最早规模性开展海洋贸易的国家。 宋代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促成经济中心南移。
农业
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年,全国耕地面积为三百一十二万五千两百余顷,到年增加到五百二十四万七千五百余顷。新工具的出现也让农作物产量大幅成长。一般农田每年可亩收一石,江浙地区一年可达到二至三石。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农业发展迅速。一些北方农作物粟、麦、黍、豆来到南方。棉花盛行种植于闽、广地区。茶叶遍及今苏、浙、皖、闽、赣、鄂、渝、湘、川等地。种桑养蚕和麻的地区也在增加。南宋时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苏常熟,天下足”之称。甘蔗种植遍布苏、浙、闽、广、等省,糖已经成广泛使用的食品。了解世界格局变化,欢迎手工业 采矿业:北宋的主要矿产包括金、银、铜、铁、铅、锡、煤等。北宋时期金属矿藏达到两百七十余处,较唐朝增加一百余处。仁宗时期,每年得金一万五千多两、银廿一万九千多两、铜五百多万斤、铁七百廿四万斤,铅九万多斤、锡卅三万斤。 瓷器制造:宋朝官窑、民窑遍布全国。时有开封官窑、汝州汝窑、禹州钧窑、龙泉哥弟窑、景德镇景德窑、建阳建窑、曲阳定窑等七大名瓷窑,以及分布在各地的许多大小瓷窑,所产宋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如日本、高丽、南洋、印度、中西亚等地区。 纺织业:宋朝的丝、麻、毛纺织业都非常发达。西北地方流行毛织业,重庆、四川、山西、广西、湖北、湖南、河南等地麻织业非常发达。到了南宋时期,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和广西南部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两浙和渝川地区丝织业最发达。 造纸与印刷术:宋朝时期,主要的造纸材料包括丝、竹、藤、麻、麦秆等。重庆、四川、安徽、浙江是主要的造纸产地。渝川地区的布头笺、冷金笺、麻纸、竹纸,安徽的凝霜、澄心纸、粟纸,浙江的藤纸等都闻名于世。甚至还有纸被、纸衣、纸甲等。纸张的大量生产与活字印刷术为印刷业的繁荣提供了基础。宋朝的印刷业分三大系统,官刻系统的国子监所刻的书被称为监本,而民间书坊所刻的书被称为坊本,士绅家庭自己刻印的书籍属于私刻系统。东京、临安、眉山、建阳、广都等都是当时的印刷业中心。当时坊刻书中以浙江 ,称浙本,四川次之,称蜀本。福建的刻书以量取胜,称建本,其中尤以建阳麻沙镇最多,世称麻沙本。社会上流行刻书的风气。其中以临安国子监所刻的书品质 。宋朝的刻书以纸墨精良、版式疏朗、字体圆润、做工考究、传世稀少、价值连城而闻名于后世。
造船术: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宋神宗元丰元年(年),明州造出两艘万料(约吨)神舟。宋朝的主要造船厂分布在江西、浙江、湖南、陕西等地区。虔州、吉州、温州、明州都是重要的造船基地。太宗时期,全国每年造船达到三千三百余艘。北宋时期,人们创造了适用于航海的指南针,把航海事业推向了新的时代。
那时中国的造船技术是世界上 的。宋的商船是当时人们能够想像出的 的船只,有的有六层桅杆,四层甲板,十二张大帆,可以装载一千多人的巨型船只。这些船不仅拥有精确得近乎奇迹的航线图,还拥有几何学家以及那些懂得星象的人,还有那些熟练运用天然磁石指南针的人。通过指南针,在茫茫的大海中可以找到通往陆上世界尽头的路。了解世界格局变化,欢迎 到了南宋,由于南方多水加上海上贸易日益发达,造船业发展更快。临安府(杭州)、建康府(江宁府,今南京)、平江府(苏州)、扬州、湖州、泉州、广州、潭州、衡州等成为新的造船中心。广州制造的大型海舶木兰舟可“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舵长数仗,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航行于南海的多桅大帆船,长数丈,可载好几百人,可存积一年的粮食,还能在船上养猪和酿酒。)。船上还安装了当时 的导航工具指南针,不管天气怎样变化也不至于迷失方向,而当时仅次于中国的大食(阿拉伯帝国)船,还不是用铁钉,而是用椰子皮制绳缝合船板,船体也较小。因此,宋朝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可说是首屈一指。
海洋贸易:由于西夏阻隔了西北的丝绸之路,加上经济中心的南移,从宋朝开始,开启了中国人的大航海时代,东南沿海的港口成为新的贸易中心。唐朝时期全国仅广州一地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宋朝先后在广州、杭州、泉州、密州板桥镇、润州、苏州、温州、江阴*、明州、嘉兴府(秀州)华亭县(松江)、澉浦镇(海盐)和嘉兴府上海镇(上海)等地设立市舶司(就是今天的海关)专门管理海外贸易,是当时最重要的海上的贸易大国。泉州在南宋晚期更一跃成为世界 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宋朝海上贸易的税收,是*府的主要财*来源,占到了一半的财*收入。北宋时中国就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亚和东亚的日本与朝鲜。与中国通商的国家有:占城、真腊、三佛齐、吉兰丹、渤泥、巴林冯、兰无里、底切、三屿、大食、大秦、波斯、白达、麻嘉、伊禄、故临、细兰、登流眉、中里、斯伽里野、木兰皮等欧亚地区五十八个国家。科技
宋代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两宋的科技成就不仅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也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处于 地位,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国四大发明,在宋代得到改进并应用。提到两宋科学技术时,人们还常常提到沈括及他的《梦溪笔谈》。如李约瑟博士把沈括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而他的《梦溪笔谈》则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在其他方面也有颇多成就,如医学方面,医学从此前的三科分为九科,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录》。针炙有了很大发展。《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所收药物比《唐本草》新增四百七十六种。文化学术
完成了儒学复兴,传统经学进入了“宋学”的新阶段,产生了新儒学即理学。促进了儒、道、佛三家的融合,使外来佛学融入中华文化,使儒释道成为今天中国的“中华传统文化”,完成了古文运动。在唐宋八大家中,宋人占了六家,词达到全盛,话本在中国文学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史学体裁多样,兴起了方志学、金石学;著作丰富,史家辈出,达到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顶峰。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如书法、雕塑、石刻、绘画等都达到了新的水平,佛教、道教亦有了新的发展。宋朝是中国战国原创文化发展高峰之后,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
正是由于宋朝的高度繁荣和发展与开放的经济*策,导致了人类史上空前的东西方技术和物资交流。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等等先进高超的技术迅速传遍西方,中国大宋创造出的灿烂文明让正处在野蛮时期的西方人 次较完整的体验拥有了文明。 中国文明各个方面都影响着西方,给西方后来的文艺复兴与文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了解世界格局变化,欢迎13、蒙古大帝国(包括中国的元帝国的四大汗国,年建立,万平方公里,版图 的陆上大帝国)
蒙古帝国(英文:MongolEmpire;西里尔蒙古文:ИхМонголУлс),是在13世纪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与四大汗国联合组成的大帝国,是西方史学家对蒙古*权的统称。
年,孛儿只斤·铁木真在斡难河上游的大忽里勒台被推举为大可汗,标志着大蒙古国的诞生。铁木真及其子孙在对外征战中,开拓了东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亚、南至波斯湾的辽阔疆域,国土横跨亚欧大陆,极盛国土面积达三千多万平方公里(含西伯利亚北部),是世界历史上连续面积 的帝国。
蒙古帝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帝国。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队,先后灭亡70多个国家,征服多个民族,消灭各国*队人数超过千万,征服各民族人口数目达六亿。但是这个帝国却是建立在对被征服国家和地区的疯狂的屠杀上的。
蒙古西征后,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四大汗国的统治者在血统上出自“*金家族”,同奉大蒙古国为宗主。
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于斡难河(鄂嫩河)建立大蒙古国。当时蒙古的宗主国为金国,金国与西夏走向衰落,蒙古先后攻打西夏与金国,并分别于年和年攻灭西夏和金国,占领中国华北。在西方,蒙古先后发动三次西征,使蒙古人称霸欧亚大陆。年元宪宗蒙哥于征伐宋战争去世后,领有汉地的四弟忽必烈与受漠北蒙古贵族拥护的七弟阿里不哥为了争夺汗位而发生战争, 于年由忽必烈获胜。忽必烈于年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这场战争让蒙古四大汗国先后脱离与大汗忽必烈的关系,直到元成宗时期才承认元帝为大汗。年孛儿只斤·蒙哥大汉去世之后,四大汗国实质上都获得了独立。14、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年—年,面积万平方公里)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语:Osmanl??mparatorlu?u)是土耳其人建立的一个帝国,创立者为奥斯曼。17世纪也叫奥托曼帝国。 土耳其人原本居住阿姆河流域,实际上就是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花剌子模地区,属于土耳其人卡伊部落,在当时为花剌子模沙王朝的臣属。自古从事游牧,逐水草而居。 13世纪时,蒙古人开始向西扩张,迫使他们迁移。最初他们依附于塞尔柱土克曼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在和拜占庭帝国相邻的萨卡利亚河畔得到一块封地。部落酋长埃尔托格鲁尔死后,他的儿子奥斯曼(~年)继位。继其父担任部落首领,年,土耳其趁塞尔柱罗姆苏丹国分裂,正式宣布独立,称号“加齐”,奠定了土耳其国家的雏形。 年,奥斯曼之子奥尔汗(~在位)继位后,改称总督,建立了常备*,吞并了罗姆苏丹国之大部分地区。于年,打伤了拜占庭帝国皇帝,并攻占了尼西亚城,并迁都于此。 1年,土耳其奥尔汗率*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占领了加利波利半岛,并把这里作为进攻巴尔干半岛的桥头堡。奥尔汗对内确立国家行*组织,中央设立迪万,任命维齐尔(即大臣),向各地派行**事长官和卡迪铸造统一钱币,成为土耳其国家的真正 。 年土耳其君主穆拉德一世(~在位)继位后,向东南欧扩张取得决定性的进展。年,占领埃迪尔内,并以此为都。接着又征服西色雷斯、马其顿、索菲亚、萨洛尼卡和整个希腊北部,迫使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统治者称臣纳贡。 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大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联*。这一胜利震动了欧洲各国的统治者。欧洲各国为了拯救拜占庭帝国,派出了援*。 土耳其君主巴耶塞特一世(~2在位)在年的尼科堡战役中,一举打败了匈牙利、法国、德国等国的联*,将近一万名十字*被俘,除了用巨款赎回名贵族骑士外,其余的几乎全部被杀。从此,欧洲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奥斯曼帝国扩张。拜占庭帝国危在旦夕。但就在此时,中亚的突厥人帖木儿强大起来,并开始向小亚细亚扩张。了解世界格局变化,欢迎 2年,在安卡拉战役中,帖木儿*大败土耳其*,土耳其君主巴耶塞特被俘。这一事件暂时挽救了拜占庭帝国。因为巴耶塞特的四个儿子之间开始了争夺王位的战争,土耳其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不得不推迟了在欧洲的扩张。
土耳其君主穆罕默德一世(~)结束分裂局面,收复帖木儿征战时丧失的领土。 年,穆拉德二世(~在位)在瓦尔纳战役打退了欧洲基督教王国的反扑。 土耳其在年至年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年前的领土、经济及文化扩张时期及其后的*事及*治相对缓和的时期。 年,21岁的穆罕默德二世继位不到两年,亲率八万大*进攻君士坦丁堡,鏖战53天,终于5月29日攻克,并迁都于此,拜占庭帝国灭亡。穆罕默德二世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语意为“上城去”。 征服了君士坦丁堡同时亦稳固了土耳其作为欧洲东南部及地中海东部地区霸主的地位,接下来土耳其进入了漫长的征服扩张期,将疆域扩至欧洲及北非。土耳其的陆上扩张主要倚靠其强大的中央集权体制、*事革新及铁一般的*纪,而土耳其的海*亦对其征服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意大利及葡萄牙手里争夺及保障了黑海、爱琴海、地中海、红海及印度洋的远航路线。 由于土耳其握有欧亚之间主要的陆路贸易路线,帝国的经济因而蓬勃发展。土耳其对西欧及亚洲间贸易的垄断经常被引证为西班牙女王支持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西航寻找亚洲海路的主要原因。 年前已有人推测地球是圆的,然而哥伦布却是 位发现了可缩短需经奥斯曼帝国往亚洲贸易的危险路线的方法。 土耳其在一些贤能君主的统治下繁荣兴盛。塞利姆一世在位时,对内致力于国内经济的建设,对外致力于向东及向南扩张,于年查尔迪兰战役击败了塔赫玛斯普一世治下的波斯萨法维帝国,取得了阿塞拜疆的部分地区。 年,土耳其消灭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其海*势力亦扩至红海。此后,奥斯曼帝国及葡萄牙帝国成为了地区 支配地位的势力。继后的苏莱曼一世并没有停止征服步伐。 1年,土耳其攻陷贝尔格莱德,其后征服了匈牙利王国,并在匈牙利及中欧的所在地建立土耳其属匈牙利。 年,土耳其人在 次摩哈赤战役得胜,并于1年发动维也纳之围,但由于冬季的来临而被迫撤退。 年,土耳其举兵逾二十五万再次进攻维也纳,但在维也纳以南的克塞格被击退。 年,土耳其继续进逼,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斐迪南一世在年正式承认土耳其对匈牙利的宗主权。在苏莱曼一世治下,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及反复无常的摩尔多瓦都成为土耳其的附属国,须向土耳其纳贡。在东面,土耳其在波斯人手里夺取巴格达,得以掌控美索不达米亚及波斯湾。 在苏莱曼一世统治时期的末段,土耳其的总人口多达1万人。 在塞利姆一世及苏莱曼一世时期,土耳其拥有强大的海*力量,能控制地中海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土耳其海*司令巴巴罗萨·海雷丁在苏莱曼一世时期带领土耳其海*多次击败基督教国家的海*,包括征服了西班牙的突尼斯及阿尔及利亚。土耳其海*协助穆斯林及犹太人在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时期逃离西班牙,并护送他们抵达土耳其。
年,土耳其海*占领神圣罗马帝国的尼斯,这是由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促成的。法国及土耳其因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于中欧及南欧的敌对而联合起来,成为当时的强大联盟,这是一个*事及经济联盟,土耳其允许法国可在帝国内贸易而免收徵税。事实上,当时的土耳其是欧洲相当重要及受接纳的*体,土耳其与法国、英格兰王国及荷兰共和国缔结*事同盟,对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意大利及奥地利公国。了解世界格局变化,欢迎 随著16世纪的发展,土耳其的海*力量受到冒起的西欧势力挑战,特别是在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及摩鹿加群岛一带受到葡萄牙威胁,双方势力此消彼长,并且土耳其在这一时间段占据上风,东南亚地区的亚齐国、马六甲苏丹国皆成为土耳其势力范围。由于土耳其封锁了向南及向东的海路,欧洲各国只得另觅路径。在陆上,土耳其被奥地利的战争及波斯这两条战线困扰,维持战争所需的资源、后勤补给及通讯因距离过远而变得困难,使海*无法维持。 另外,土耳其对伊斯兰国家的征战,一直继续到塞利姆一世的继承者苏里曼大帝时期(1~),1年,土耳其海盗海雷丁,绰号为巴巴罗萨(红胡子),宣称自己是土耳其君主的时候,征服了阿尔及利亚。 从年起,土耳其中央*府向阿尔及利亚派遣地方官僚——贝勒贝伊。 年,土耳其人 次试图征服与阿尔及利亚毗邻的突尼斯,甚至占领了突尼斯,但是次年这个地方又被西班牙人所据有,不过很快土耳其人击败了西班牙人,完全占领了这个国家。土耳其侵占的黎波里(今利比亚)约在年左右。
土耳其的扩张也波及到了阿拉伯半岛,年,土耳其占领也门,1年占领巴林,年在阿曼马斯喀特击败葡萄牙人,并控制阿曼。不久,土耳其人征服了红海沿岸的厄立特里亚与索马里。接着,摩苏尔成了土耳其向伊拉克推进的新的出发点。土耳其与波斯争夺伊拉克的百年之争,以土耳其的胜利而告终。继伊拉克之后,土耳其人又征服了波斯湾沿岸的哈萨。 这样,仅百余年的时间,几乎所有的伊斯兰国家都被土耳其所征服,只有摩洛哥和阿曼仍独立于土耳其之外,并以藩属国形式存在。在以后~年的时间里,这些阿拉伯国家饱受土耳其的*事压迫。直到19世纪~20世纪则为欧洲国家更为沉重的压迫所代替。
伊斯兰各国依附土耳其的程度有所不同。北非马格里布地区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的黎波里(今利比亚)形式上是土耳其的边远省份,实际上在17~18世纪期间就已经脱离土耳其*府而独立。 16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日趋鼎盛,其领土在17世纪更达 峰。在巴巴罗萨的带领下,其海*曾压过西班牙,取得地中海地区的优势。
土耳其人初从属于罗姆苏丹国,后在土耳其独立建国,日渐兴盛。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领有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之大部分领土,北及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 土耳其是15世纪到19世纪地中海地区重要强国,并在16到17世纪和西班牙、法国、奥地利等同为该地区最强的国家之一。不过在17世纪的 期之后,土耳其日趋衰弱,不敌崛起的奥地利和俄国。 土耳其最终于 次世界大战里败于协约国之手,国家因而分裂。之后凯末尔领导起义,击退希腊,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奥斯曼帝国至此灭亡。
15、大明帝国(年—年,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0万到1.5亿)
明朝(-年)是中国历史上 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年。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至明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大明帝国初期疆域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官方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年大明帝国疆域
大明帝国疆域北方 明初在与蒙古边境一带设置四十余个卫所为边防前线,包括东胜卫、开平卫、大宁卫等皆为明朝边防重地,其走向大致为阴山、大青山、西拉木伦河一线。永乐以后,由于天气转寒,农耕不济,致使边境逐渐南移。明中期,随着蒙古复振,边境再次内迁,并修建长城以防御蒙古,在长城沿线设九边重镇加强防御,长城也成为当时农耕区与游牧区的界线。
年大明帝国疆域
东北 朱元璋置辽东都司经营辽东,后朱棣招抚女真部落,于永乐九年(年)设奴儿干都司,共辖多个卫所。宣德十年(年)明宣宗撤回在奴儿干的流官驻*,不过之后女真仍奉明朝为主,至万历年间卫所增加至个。晚明,后金崛起后逐渐取代了明朝对东北的统治,并进占辽东。 东北邻国高丽于元明之际大肆扩张领土,通过招谕、剿杀、驱赶女真部落,使本国疆域不断向北推进,年朱元璋内迁铁岭卫,默许取代高丽的李氏朝鲜占据鸭绿江以东、图们江以南的地区。了解世界格局变化,欢迎西北 明初于西北先后设有哈密、沙州、安定、阿端、曲先、赤斤蒙古、罕东左等卫,明朝西北疆界抵达今新疆东部哈密。成化八年(年)哈密卫被吐鲁番攻陷,后于成化十八年(年)兴复。弘治年间三失三复,嘉靖七年(年)后嘉峪关以西皆为吐鲁番所据。
年大明帝国疆域
西南 年,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等率吐蕃诸部归降,后于青藏地区设乌思藏、朵甘卫指挥使司,采取广行招谕、多封众建、因俗以治的治藏*策。在完成藏区的统一后,明太祖要求藏民输马作赋、承担徭役,或蒸造乌茶、输纳租米,强调“民之有庸,土之有赋,必不可少”。7年,明成祖派遣刘昭、何铭等人前往藏区设置驿站,年,又遣中官杨三宝往藏区招谕各土官恢复驿站,经多年努力终使往来西番的驿道安全畅通。 年,明*平定云南全境,除正式府州外另设有三宣六慰,永乐年间増设底兀刺、大古刺、底马撒三个宣慰司,统治范围包括今缅甸、老挝大部及泰国西北部抵达孟加拉湾,中后期这些地区多因鞭长莫及所弃或为周边国家所并。 6年,明*进攻安南,南限达到日南州一带。次年设置交趾布*使司,安南正式成为明朝的一个行*区,下设府十五、州四十一、县二百零八,共得三百一十二万人民。后因当地势力反抗激烈,年明朝罢交趾布*使司,放弃安南。安南再次脱离中国独立,建立后黎朝。
年大明帝国疆域
东南 年葡萄牙租借澳门,获得停泊船只权,年取得居留权,葡萄牙人要向明*府交付租金,明朝依然拥有澳门主权。 年荷兰殖民者进入台湾南部,筑热兰遮城。1年西班牙殖民者进入台湾北部。年荷兰赶走西班牙,占领台湾大部。1年,郑成功进攻台湾,次年驱逐荷兰人,攻占台湾。
行*区划 洪武九年(年)改行省为承宣布*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年于各省设置一都卫,年改为都指挥使司。
大明帝国初期行*区划。安南(越南北部)在宋朝之后脱离中国版图独立,明朝重新回到中国版图
年弃安南后,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布*使司,包括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以上为北五省)、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以上为中五省)、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为南五省)。共设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其中十三个是与布*使司同名的都司,其它三个是万全都司、大宁都司和辽东都司。
大明帝国晚期行*区划
工商业
明朝无论是铁、造船、建筑,还是丝绸、纺织、瓷器、印刷等方面,在世界都是 ,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明朝民间的手工业不断壮大,而官营却不断萎缩。 明朝以较短的时间完成了宋朝手工业从官营到私营的演变,而且变化得更为彻底。迄至明朝后期,除了盐业等少数几个行业还在实行以商人为主体的盐引制外,一些手工业都摆脱了官府的控制,成为民间手工业。 晚明时中国民间私营经济力量远比同期西方强大,当英国商人手工场业主拥有几万英镑已算巨富时,明朝民间商人和资本家动用几百万两的银子进行贸易和生产已经是很寻常,郑芝龙海上贸易集团的经济实力达到每年收入数千万两白银,当时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根本无法与之相抗衡。
朝贡体系 明初逐步恢复了唐宋时期的朝贡制度,到明成祖时期开创万国来朝的外交局面,进一步完善了中华朝贡体系。奠定了至今为止东亚民族国家的基础。 中华朝贡体系又称中华朝贡圈,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治秩序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 中华朝贡体系有着悠久的历史。朝贡体系的“意识形态结构”由三个层面构成,包括“儒家思想、天下观、华夷秩序”。而其功能包括“提供*治合法性、保持体系内经济繁荣、维护地区稳定”。通过中华朝贡体系,中国文化逐渐被传播到了中国的邻近和周边国家,如朝鲜、琉球、日本、越南,并深深地影响了这些国家的*治体系、社会结构、世界观念,伴随着这一进程,东亚地区最终形成了儒家文化圈。 “中华朝贡圈”为形式的国际关系体制在明朝达到鼎盛,在明太祖朱元璋明文规定的“不征之国”中,基本上囊括了东亚、东南亚及中亚的大部分国家。
明朝藩属国有朝鲜、安南、占城、满德勒(今缅甸)、琉球、真腊,中亚有帖木耳汗国(伪元驸马)、叶耳羌、喀城、哈利、野忒迷黑、日本、外吕宋(菲律宾以北的吕宋半岛)、苏禄(菲律宾)、暹罗、满刺加(在缅甸)、占卑(今印尼)、苏门答腊、马六甲、锡兰狮子国(斯里兰卡)、胡马塔(今印度南部)、古里、木古都束、中也门、舍利弗(在今红海)、扬波(东非)、苏马(索马里)、千里马(坦桑尼亚)、桑结(今桑给巴尔岛)、西洋花烹国等。下西洋与通西域 为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朱棣派郑和出使西洋。从5年到年,郑和七次航海,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16、南亚莫卧尔帝国(年—7年,面积万平方公里)
莫卧儿帝国(波斯语:?????????????Shāhān-eGūrkānī;乌尔都语:???????????;英文:MughalEmpire,年-7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在印度建立的封建专制王朝。在帝国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阿富汗等地。莫卧儿帝国上层建筑是穆斯林,而基础则是印度教,波斯语是宫廷、公众事务、外交、文学和上流社会的语言。
帖木儿帝国崩溃后,其皇室后裔巴布尔率*入侵南亚次大陆建立莫卧儿帝国,帝国在其子胡马雍时期曾一度衰落,后在第三代皇帝阿克巴时期进入全盛时期,这一时期莫卧儿帝国内部实行文化融合和宗教宽容*策,但这一*策在第四代皇帝贾汗吉尔时期因叛乱而被抛弃。到了第五代皇帝沙贾汗时,莫卧儿帝国空前强大,但由于沙贾汗大兴土木和赋税繁重而发生内部纠纷,年沙贾汗被其子奥朗则布推翻。
泰戈尔诗中的泰姬陵: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纪念爱妻阿姬蔓·芭奴而兴建的陵墓
奥朗则布时期的莫卧儿帝国领土达到最庞大的时候,莫卧儿帝国衰落后,大英帝国、法兰西殖民帝国、荷兰殖民帝国和葡萄牙殖民帝国等殖民帝国在印度争夺殖民地,最终英国胜利,使莫卧儿皇帝成为傀儡。8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称号,成立英属印度,莫卧儿王朝灭亡。了解世界格局变化,欢迎17、世界 大帝国大清帝国(年—年,面积万平方公里)
清朝(年—年)是中国历史 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六十八年。
大清未签订任何条约时 疆域面积万平方公里
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一片石之战后,摄*王多尔衮率领清*趁势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事上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权,并大规模屠城(详见满清大屠杀),20年间逐步掌控全国。
大清帝国疆域
年乾隆帝粉碎了准葛尔贵族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年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叛乱。年,清朝设伊犁将*,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自从年起,清朝陆续派遣大批*队进驻新疆。 驻*的官兵携带家眷,主要来自东北、河北等地的达斡尔族、满族等。这些驻*为保卫中国、开发边陲作出了贡献。
大清帝国疆域之变化(明末,东海女真和后金)
年和年,康熙命令清*两次进攻盘踞雅克萨的俄*,遏制了沙俄侵略的野心;年,他派代表与沙俄代表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线。
大清帝国初期疆域(一)
大清帝国初期疆域(二)
年,平定准噶尔汗国的清朝疆域达到极盛,东北与俄罗斯帝国分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与外兴安岭,这条疆线直到鄂霍次克海与库页岛;正北与沙俄分界萨彦岭、沙毕纳依岭、恰克图与额尔古纳河;西北与哈萨克汗国等西北藩属国分界萨彦岭、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至帕米尔高原;西南与印度莫卧儿帝国、尼泊尔、不丹等国分界喜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与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分界相近,但清朝尚获得缅甸北部的南坎、江心坡等地;东与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与东海,与朝鲜王朝沿图们江、鸭绿江分界;清朝还领有台湾、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诸岛(时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极盛时期总面积可达万平方公里,尼布楚条约之前,含贝尔加湖地区,最多控制面积达万平方公里。
年,大清帝国全盛时期疆域(万平方公里)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同时清朝的*治也有很多弊病。明代后期的君权有一定的松懈,而清朝又把封建专制推向了 峰。中后期由于*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大清帝国年退位时,疆域面积万平方公里
年8月,清朝屠灭准噶尔汗国,领土达到全盛期。 以现在中国国土面积为基准,计算清朝全盛期领土面积如下: (1)共和国实际控制面积:.7万+阿克赛钦3.35万=.05万 (2)清朝全盛期面积包括:共和国.05万、外东北万、外西北51万、外蒙古.65万、图瓦共和国(唐努乌梁海)23.63万、帕米尔约6万、拉达克4.51万、藏南6.7万、中印中段争议区0.2万、缅甸克钦邦8.9万。
(3).05++51+.65+23.63+6+4.51+6.7+0.2+8.9=.64万,大清全盛期领土面积为万。
(4)注:清朝曾2次征服朝鲜,并在朝鲜3座大城驻*,所以朝鲜半岛22.05万领土属于清朝的“实际控制区”,只因为没有建省,才没有计算入清朝领土。但在美版清朝地图上,朝鲜被画成中国领土。如果加上朝鲜,清朝的实际控制面积达到了万。
次鸦片战争,清朝只割让一个香港本岛,面积忽略不计,仍然维持万。
8年5月28日,俄*直逼黑龙江瑷珲城下,逼迫清朝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的土地划归俄国,6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从此脱离了中国版图,清朝领土从全盛期开始下滑。
从年8月到8年5月,清朝将万的领土保持了99年,其间曾有尼泊尔入侵西藏,遭到福康安的坚决反击,一直打到加德满都城下,尼泊尔臣服,从此成为清朝属国。 年晚清时期,清朝有左宗棠收复新疆伊利。 年清帝退位,留下了万的条约领土,俄*未进入外蒙。直到年清朝灭亡2年后,俄*才进入唐努乌梁海。
大清帝国朝贡体系
清朝藩属国最多时有19个,早在皇太极、康熙时期就有朝鲜与琉球国。到乾隆时期扩充到东南亚地区的安南(越南)、南掌(今老挝)、缅甸、暹罗(今泰国)、柬埔寨、兰芳共和国(今加里曼丹岛西部)以及吕宋、苏禄(于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群岛后相继消失);南亚地区有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不丹与拉达克(归驻藏大臣管辖)等国;中亚地区有哈萨克汗国、布鲁特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爱乌罕(今阿富汗)、巴达克山与干竺特等国。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年2月12日,北洋*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近代清*府与他国家签订的平等条约一览
1、尼布楚条约年中俄划定中俄东段边界
2、布连斯奇条约年中俄划定中俄中段边界3、恰克图条约年中俄划定中俄中段边界
4、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年中日,日代韩明确中国对间岛(吉林延边)的领土主权,中韩以图们江为界
近代清*府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览条约名称中方签约人失地赔款签约时间
1、中英广州和约余保纯—六百七十万两年5月27日2、中英南京条约(旧称江宁条约)耆英,伊里布香港岛二千一百万圆年8月29日3、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耆英—六百七十万两年7月22日4、中美五口通商章程耆英——年7月3日5、中英虎门条约耆英——年10月24日6、中法*埔条约耆英——年10月24日7、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麟桂上海租界—4年7月5日8、中俄瑷珲条约奕山60万平方公里(黑龙江以北)—8年5月28日9、中俄天津条约桂良,花沙纳——8年6月13日10、中美天津条约桂良,花沙纳——8年6月18日11、中英天津条约桂良,花沙纳—四百万两8年6月26日12、中法天津条约桂良,花沙纳—二百万两8年6月27日13、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桂良——8年11月8日14、中英北京条约奕欣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一千叁百万两年10月24日15、中法北京条约奕欣—八百万两年10月25日16、中俄北京条约奕欣40万平方公里(乌苏里江以东,含库页岛)—年11月4日17、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明谊44万平方公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年10月7日18、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蒲安臣——年7月28日19、中日修好条规李鸿章——年8月13日20、中日北京专条奕欣—五十万两年10月31日21、中英烟台条约李鸿章—二十万两年9月13日22、中俄伊犁条约曾纪泽7万平方公里九百万卢布年2月24日23、中法会议简明条款李鸿章——年11月5日24、中日天津条约李鸿章——年4月18日25、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李鸿章——年6月9日26、中英烟台条约续增条约桂良——年6月9日27、中葡北京条约奕劻——年12月1日28、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升泰——年3月17日29、中美华工条约杨儒——年3月7日30、中日马关条约李鸿章3.6万平方公里(台湾及澎湖列岛)二亿两年4月7日31、中日辽南条约李鸿章赎回辽东半岛叁千万两年11月8日32、中俄密约李鸿章——年6月3日33、中德胶澳租借条约李鸿章——年6月3日34、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李鸿章新界(租借九十九年)—年6月9日35、八国联*辛丑条约李鸿章—十亿两,实际赔付约60%年9月7日36、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唐绍仪——年7月9日37、中日满州善后条约又称《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奕劻瞿鸿禨袁世凯——年12月22日38、中俄满洲里界约宋小濂0平方公里(额尔古纳河北部)—年12月20日
在陆权主导的世界和冷兵器时代,决定国家强盛 尺度就是一个国家拥有的人口数量,而人口数量的多少又由农耕技术的先进性决定,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农业能够养活多少人口。在有文字记述的中国历史里,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秦始皇帝横扫六合统一中国之后,在*治经济文化上为中国制订的*策就是“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车同辙、书同文,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耕经济。这个*策不管两千年历史有多少“老不更事”的文人谩骂攻击,“百代都行秦*法”却是千年事实,这个“*法”强盛国家本体真实有效,维持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世界有记录的十七个古代大帝国中,有七个与中国有关,他们是大秦帝国、大汉帝国、大唐帝国、大宋帝国、元蒙帝国、大明帝国,和年才寿终正寝的大清帝国。在农耕文明时代,人口和农业技术是决定国家鼎盛最重要的两个标志性数据,若以人口数量和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看,中国的七个古帝国,无疑都是世界陆权时代最强的帝国。
要了解世界大国之间的地缘战略和战略对抗,请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白癜风是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jj/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