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读犹太人年,千年离散,千年追


白癜风精细化治疗 http://pf.39.net/xwdt/171020/5777821.html

尽管历史上对犹太民族有着太多的看法,或是种种流言蜚语,可是谁都不能否认他们是一个既聪明又富有的民族,这一点,毋庸置疑。有人统计,获世界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有23%犹太人;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中有20%犹太人;美国的百万富翁中有20%犹太人;而在思想和艺术领域,犹太大师同样是群星璀璨。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毕加索、卡夫卡、洛克菲勒、基辛格、斯皮尔伯格……你能 时间想到的各大领域的巨擘很多是犹太人。

《犹太人年》这部书,初看封面和装帧,就很喜欢。因为感觉是对的,绿色和蓝色,草原与天空,犹太人的颜色。这个时代,书多得读也读不完。除了朋友相互之间推荐的书,很少会在书市上自己去淘书看。唯独这部书,看了一眼,就喜欢,于是就买了回来。

犹太人的始祖是希伯来人,曾游牧于阿拉伯半岛,辗转于大河文明之间, 定居于“应许之地”——迦南。欲了解犹太民族,离不开《希伯来圣经》,其中不仅记载了希伯来人的历史流变,也见证了他们辗转经历,浓缩了他们的 记忆。基督教的《圣经·旧约》就是来源于《希伯来圣经》。

犹太人的先祖亚伯拉罕,原名亚伯兰。他的父亲叫他拉,是闪的后代。闪的父亲是挪亚,是的,就是按照上帝的吩咐造成了方舟,在大洪水中幸存下来的那个人。

亚伯拉罕后来娶了同父异母的妹妹撒莱为妻,一直没有子女。他按照上帝的吩咐,带着侄儿罗得,举家迁到了迦南。古时的迦南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区,这是上帝与亚伯拉罕的约定。

若干年后,这个地方牛羊成群,人口密集,变得十分拥挤,人们常会为水草而发生争执。于是,亚伯拉罕对侄子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至亲骨肉。整个大地不都在你眼前吗?你的年龄也不小了,请离开我独立生活吧!如果你向左,我就向右;如果你向右,我就向左。”

罗得选择了约旦河平原,迁移到东面的所多玛。亚伯拉罕留在了迦南。从此,叔侄分手。

年,荷兰*金时代作家彼得·拉斯特曼(PieterLastman)画了一副《亚伯兰迁往迦南》。画中的亚伯拉罕被上帝召唤,满怀着信心与信任,正欲走向应许之地迦南,画中的妻子和仆人都是目瞪口呆,憨憨的样子。画面左下角的那只山羊另有喻意。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都听说过“替罪羊”这个词,其出处就是源自于《圣经》的“杀子祭神”。上帝欲考验亚伯拉罕,令其带子上山,杀子献祭。亚伯拉罕不敢违背上帝的旨意,履约而至。其子不解,问其父:“无羔羊何以献祭?”亚伯拉罕说:“吾儿,汝即羔羊”。遂绑儿子,拔刀就砍。这时天使出现:“知道你对上帝的忠心了,你已经通过了考验”。亚伯拉罕这才松了口气。这就是圣经里 的一个样板戏《杀子祭神》。

巴洛克时期,罗马台柱子卡拉瓦乔绘有的《杀子祭神》。卡拉瓦乔是继米开朗基罗后,第二位红遍罗马的大咖。卡拉瓦乔的画风追求暗色调手法,有一种梦剧场的效果。

在这个故事中,亚伯拉罕不仅通过了考验,还得到了上帝更多的祝福。在犹太人的历史记忆中,先祖亚伯拉罕被视为完美精神与卓越品质的象征,他仁慈亲善,恭顺虔诚,被誉为旧时代的终结者与新时代的开创者。

从亚伯拉罕开始,神从偶像实物抽象为无形无状多神崇拜,升华为全能的一神崇拜,这是宗教信仰上的一次飞跃,更是一次革命。人与神之间是一种契约的关系,双方互有约束,这就为犹太人播下了“独一神信仰”这颗种子。这颗种子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成长壮大,最终演化成为完备的信仰体系,从而对犹太文化以及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世界上各古老民族的历史大都以传说开始,但却没有一个民族将自己的开端追溯到某个个人,特别是一个“普通”人。这个普通人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思想的变化和他采取的奇特的迁徙行动,他的迁徙是从富庶的两河地区到贫瘠的迦南地,这种反常行为体现的是“一神观”,是人与独一神立“约”。

亚伯拉罕祖孙三代(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生活在迦南的时期,被称为“族长时代”。这三代人中,雅各子孙众多,共十二个儿子。根据犹太传说,他们构成了犹太十二支派的主干。雅各因与神角力获得了“以色列”的名字。《旧约》中以此称呼犹太人,表明他们是雅各的子孙。

接下来,由于饥荒,雅各及其家族迁往埃及,并在那里繁衍生息成为大民族。后来,他们受到法老迫害,成为奴隶。为了摆脱奴役,获得自由,他们又在首领摩西的带领下出埃及,开始返回“应许之地”,即为《圣经·旧约》的《出埃及记》。这一过程,犹太民族意识加强,摩西在西奈山接受神谕,从上帝手中取得《十诫》法版。

据《圣经·申命记》所载,继摩西之后,约书亚成为以色列人的 。在他的领导下,以色列人在许多战争中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占领了以色列地区一带土地,站稳脚跟,建立了以色列犹太人王国,这是犹太人 次拥有了自己的国家。

到了公元1世纪,这里先后遭到巴比伦、罗马等强国入侵,罗马人对犹太人进行了肆无忌惮的屠杀和残暴的统治。犹太人多次失败无望后,犹太人便开始了逃亡迁移之路,进入了西班牙,英国,法国,俄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

大流散后,犹太人客居他乡,势单力薄。为了生存,必须从事小商小贩、放债放利等一些低贱的职业,因此在居住国形成低人一等的形象。而同时作为“有钱人”形象的崛起,又必然引起居住国居民的妒忌和掠夺的野心,这是犹太人不断遭受迫害的又一个原因。

流散世界各国的犹太人寄人篱下,过着低等人的生活,品尝着亡国之痛,犹太人背负将耶稣推上了十字架的罪名,导致古代基督教徒对犹太人压制和屠杀,二战期间,就有人死在德国。

苏联解体后,犹太人开始移民以色列,在90年代几乎以每年10万的速度进入以色列这个弹丸之地。当时以色列总人口只有万,却在几年间接纳了万俄罗斯犹太人。

可以看出,犹太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宗教矛盾和意识形态差异,饱受迫害。在不断的迁徙中,之所以没有受到同化,作为犹太人精神支柱的犹太教功不可没。另外,庞大数量的聚居模式,以及流入国家的民主文化包容性,也是保证犹太人独立性发展的沃土。

荀隐

谢谢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jj/7164.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