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讲黎巴嫩的故事。他们的历史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研究历史真是有趣,这都是真实的历史哦。当天方夜谭听,也能讲个一千零一夜。
一、两次世界大战
奥斯曼帝国年征服黎巴嫩,直到 次世界大战爆发,奥匈帝国战败。
年,黎巴嫩发生基督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激烈冲突,法国派兵干涉, 将黎巴嫩变成自治区,立下规矩,黎巴嫩行*长官须由基督教派人士担任。这个规矩得以延续,黎巴嫩本身的基督教历史积淀也起了作用。
一战结束后,英法签约,规定约旦、伊拉克、巴勒斯坦归英国委任统治,黎巴嫩和叙利亚成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
又过了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年11月22日黎巴嫩共和国宣告成立,年元旦法国移交权力,年英、法*队撤出黎巴嫩。
黎巴嫩虽然长期以来战乱不断,可和平年代旅游休闲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很快,国内大部分劳动力从事服务业。
黎巴嫩独立时人口万,基督教徒占60%,穆斯林占40%,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差不多各占一半。
当时各教派就国家权力分配达成了协议,基督教马龙派和伊斯兰教逊尼、什叶两派分权共治,相互制约。
根据协议,总统和*队总司令由基督教徒担任,议长由伊斯兰教什叶派穆斯林担任,总理由伊斯兰教逊尼派穆斯林担任,议员和部长的席位按各教派的人口比例分配。
二战后十多年,黎巴嫩经历了和平发展的繁荣时期,社会文化多元,在阿拉伯世界独树一帜。
不过,曾经在黎巴嫩生活过的人注意到,民间各宗教和教派平时相安无事,你穿你的比基尼,我裹我的罩袍头巾,但通婚很少。
现在黎巴嫩*治改革举步维艰,如果说教派和寡头家族各谋其利的积弊难逃其责,部分也是历史的折射。
二、以色列和中东战争
世上没有不散的盛宴。二战结束后,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的地方划出一片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 次中东战争爆发。
年以色列宣布建国第二天,七个阿拉伯国家联手向以色列宣战,结果惨败,巴勒斯坦万难民出逃,其中40万人涌入黎巴嫩。
本来并不牢固的平衡被打破。黎巴嫩权力分享机制建立在人口比例基础上,而穆斯林人口骤增,导致权力分配的变数加大,要求调整的呼声增强。
基督教派不让步,穆斯林强烈要求,矛盾明朗化。
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武力抵抗以色列,总部设在约旦。
约旦是阿拉伯联盟成员,与以色列为敌, 次中东战争后百万巴勒斯坦难民中的60万进入约旦,并允许巴解组织客居约旦。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局势。
三、内战爆发
年9月,巴解组织成员"人民阵线"劫持英国、德国和瑞士的共3架民航客机,将多名乘客囚禁在约旦的沙漠,逼迫以色列释放巴勒斯坦囚犯,遭以色列拒绝后当众炸毁飞机,举世震惊,一致谴责。
约旦国王决定约旦不再欢迎巴解组织,武力驱逐。巴解组织总部迫迁到黎巴嫩南部,在那里安营扎寨,训练武装力量,不断袭击以色列。以色列报复,炮弹打向黎巴嫩。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成立之初曾以约旦和黎巴嫩为根据地
黎巴嫩邻国叙利亚是穆斯林国家,与以色列是宿敌。巴解在黎巴嫩南部安家后,叙利亚进入黎巴嫩北部。
年,黎巴嫩内战爆发,持续15年。"中东瑞士"变成了叙利亚和以色列角力的战场。
年,以色列出动9万大*进攻黎巴嫩,决意彻底摧毁叙利亚和巴解组织在黎巴嫩的基地。第五次中东战争打响,叙利亚和巴解几遭灭顶之灾。 经美苏和联合国调停之下停战。
四、海湾战争
停战后,冲突和矛盾还在延续。
战争期间黎巴嫩南部被以色列占领地区的40万什叶派穆斯林难民涌入贝鲁特,在伊朗支持下成立了真主*武装,目标是以色列。
叙利亚*队停战后继续留在黎巴嫩,直到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后才撤*。
黎巴嫩国内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派势力的平衡被打破之后很难恢复。
不过,经济得到复苏,重建也颇有起色,贝鲁特布满弹孔的墙垣在霓虹灯和夜生活的喧嚣中也不显得突兀。
繁华开始重现,但不安定的潜流和各种摩擦、冲突从未真正消停。受别国宗教冲突和战争的影响,黎巴嫩国内各教派之间的龃龉和矛盾加深。
这种状况持续到年,伊拉克占领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
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无暇顾及黎巴嫩,叙利亚及其支持的伊斯兰教派力量趁机出兵,击败基督教武装,黎巴嫩内战结束。
战后重建分权共治架构,伊斯兰教势力占了上风,虽然议会中两大教派席位均分,但跟年相比,基督教派的地位略有下降。
脆弱的和平只是暂时遮掩了众多不安定因素。
年7月黎巴嫩真主*和以色列爆发冲突,战争持续了34天,仍是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后停火。
四、拉菲克·哈里里遇刺
那次冲突爆发前黎巴嫩发生了一桩震惊世界的暗杀事件,至今尚未结案,又因为今年贝鲁特港区大爆炸重新引起人们注意。
年2月,已经辞职的逊尼派穆斯林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在贝鲁特遭汽车炸弹袭击身亡。经国际团队调查锁定4名黎巴嫩真主*成员。联合国为此在海牙设立黎巴嫩特别法庭。
哈里里在黎巴嫩内战后首次选举中胜出,担任总理。
经过几年调查,联合国黎巴嫩特别法庭年向黎巴嫩检察机关递交哈里里遇刺案起诉书,对4名嫌疑人提出起诉。
黎巴嫩特别法庭原定年8月5日开庭,因4日贝鲁特港区大爆炸推迟到8月18日。
围绕拉菲克·哈里里遇刺背后的动机和元凶,至今仍无定论。因为开庭和爆炸的日期巧合,各种猜测和阴谋论鹊起。
现在新冠疫情是头等大事,黎巴嫩的惊天一爆,又慢慢淡出了视野。但愿中东能重返和平,不然旅游都不敢去了呢。
贝鲁特惊天一爆,爆出黎巴嫩前世今生血泪史
晚尚好
原创不易,打赏前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jj/6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