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暗杀和解挑衅中东大变天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www.tlmymy.com/

美国*府10日宣布,摩洛哥与以色列已同意建立全面外交关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我们两个伟大的朋友以色列和摩洛哥王国已经同意建立全面的外交关系,这是中东和平的重大突破!”

据报道,作为协议的一部分,特朗普同意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主权。这是在过去四个月内,继阿联酋、巴林和苏丹之后,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的第四个阿拉伯国家。

特朗普为了自己的连任努力撮合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关系,随着拜登在选举中获胜,特朗普继续在中东搞事情。伊朗核物理学家遭暗杀虽然没人出来认责,但是明眼都看得出来是美国和以色列搞的*,目的就是激怒伊朗,如果一旦引起战争,特朗普做战时总统就可以继续做他的位子,即便不打仗,也给即将上任的拜登挖一个大坑。

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尤其是沙特也是紧密配合,希望趁现在特朗普时代尽可能地打压伊朗,努力拉拢之前断交的伊拉克和卡塔尔也是为了孤立伊朗,为的就是坐实中东老大的位子,甚至摆起姿态向伊朗抛出橄榄枝,说有任何有关核问题谈判的事情,都可以与沙特进行协商,却遭到了伊朗的拒绝。

幕:暗杀

11月27日,伊朗重要核物理学家法克里扎德在首都德黑兰附近遭遇袭击,经抢救无效身亡。截至目前为,仍然没有任何国家组织承认此次恐怖行动并为此事负责。

而伊朗方面已经承诺将对所有暗杀者进行报复。伊朗 哈梅内伊表示,将严惩所有参与犯罪的人员,并且为法赫里扎德举行了国葬。当天大批民众走上街头送别,并且高喊誓为英雄报仇。

此次暗杀行动的具体细节也是众说纷纭。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副司令法达维6日表示,在法克里扎德遭暗杀当天,有11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警卫人员与他在一起。袭击法克里扎德的汽车内部配备了智能的卫星系统,该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锁定法克里扎德。

13发子弹都是由这辆汽车中的机枪射出,其余的子弹则是由现场警卫发射。即便他妻子和他只有25厘米距离,却没有中弹”;随行安保队长挺身保护法赫里扎德,身中4枪。

发动袭击的汽车发生了爆炸。爆炸的目的是为了杀死现场警卫,暗杀现场无犯罪分子。

消息人士还透露,遥控机枪由卫星控制,并装有人脸识别系统,以确保准确击杀,这些高技术设备是以色列制造的。这种说法也得到伊朗 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的认可。

而英媒更是把此次暗杀行动报道成刺激的电影情节。据英媒报道,此次暗杀行动由一个大型团伙构成,除了12名杀手之外,还有50人负责后勤保障,一共有62人参与了此次阴谋。杀手监视着法赫里扎德的一举一动,他们在行动之前就已经知道法赫里扎德会前往阿布萨尔德的私人私人别墅度假。这62人都得到过专业的训练,并且曾经参加过国外的安全和情报工作。在法赫里扎德到达此处时的半个小时之前,该地区的电力已经被阻断。他们早早就伏击在德黑兰的这条公路上,并且在路边停了一辆尼桑车迷惑保镖,另外使用一辆现代圣达菲、和四辆摩托车实施暗杀。在尼桑车被引爆后,杀手们和狙击手才正式出击,残忍杀害了法赫里扎德。暗杀发生后,警方直升机迅速赶到,医院,医院居然停电了。

无论是哪方操控了这次暗杀,目的就是激怒伊朗,从而孤立伊朗,从而灭掉伊朗。

第二幕和解

年9月15日,在美国撮合下,阿联酋、巴林与以色列在白宫签署关系正常化协议。这份名为《亚伯拉罕协议》的文件,从名字便可知其含义。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是先知亚伯拉罕的后人,让人有了失散多年的兄弟终于相认的错觉,绕开了中东和平的根本问题--巴勒斯坦问题。在巴勒斯坦人民尚未拥有自己的国家之前,海湾国家,阿拉伯国家一个个向以色列示好,忘记了巴勒斯坦人民的苦痛与以色列化敌为友,破坏了阿拉伯国家对阿以冲突的一贯立场。

之前有媒体报道称,沙特王储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美国的“撮合”下进行了秘密会晤,也有媒体说就是这个秘密会晤导致了伊朗暗杀事件,但是立刻遭到了沙方的否认,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辟谣称,所谓的会晤并不存在,在场的只有沙特和美国的官员。而且,就在蓬佩奥到访前几天,费萨尔再次强调,沙特将继续坚持立场,在巴以冲突得到解决和巴勒斯坦国正式建立前不会与以色列建交。随后沙特一名位高权重的亲王12月6日在巴林安全峰会上对以色列进行了严厉批评,似乎将沙以关系又拉回了冰点。

虽然沙特拒绝和以色列“做朋友:,但是拉黑了三年多的卡塔尔,与其的外交危机解决“指日可待”。

年12月6日科威特埃米尔谢赫纳瓦夫·艾哈迈德·萨巴赫向卡塔尔埃米尔谢赫塔米姆·本·哈马德·阿勒萨尼和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致以两封感谢信,感谢他们为解决海湾危机并达成保证海湾国家团结和凝聚力的最终协议所付出的努力。

自年6月5日以来,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巴林和埃及对卡塔尔施加了陆、海、空封锁,声称后者支持恐怖主义,而卡塔尔否认了这些指控,并认为这是企图破坏该国主权和独立做决策的能力。

三年多来,科威特一直在对解决卡塔尔危机不懈努力,在沙特和卡塔尔之间游说。已故埃米尔谢赫萨巴赫·艾哈迈德·贾巴尔·萨巴赫自从争端爆发 天起,就一直在为解决问题做出善意和建设性的努力,80多岁的高龄往返于沙特和卡塔尔,舟车劳顿,德高望重年迈斡旋也不如拜登上台,中东洗牌。

今年6月,沙特阿联酋巴林埃及联合向卡塔尔发出所谓“关系正常化”的十三项 通牒,其中包括送走土耳其驻*、关闭半岛台、10天内和伊朗断交等。随后卡塔尔外长阿卜杜拉赫曼表示,“这个世界并非由 通牒来统治”,正式拒绝了“十三项”。

如今,闭口不提“十三项”的双方都做出了和解的姿态,看来卡塔尔航空很快就能在沙特阿联酋领空飞行,不用绕远延长飞行时间,也不需要再向伊朗交过路费了。

除了卡塔尔,还有伊拉克。

萨达姆*权年入侵科威特,沙特与伊拉克断绝外交关系,阿尔阿尔口岸随之关闭。此后,这一口岸仅在每年朝觐期间临时开放。

第三幕挑衅

据美媒报道,2架美国B-52轰炸机10日飞抵中东,在伊朗领空附近的空域飞行约2小时以后返回。

这两架B-52轰炸机于12月9日从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尔空*基地起飞,在12月10日凌晨抵达中东,然后开始返回。这次飞行任务大约持续了36个小时,很显而易见,这是美国赤裸裸的挑衅,在伊朗反击的边缘疯狂的试探。为了就是挑起战争。然而伊朗却不为所动,以不变应万变,并宣布锁定美*轰炸机,全程密切监视,警告越过红线立即开火!

今年年初,特朗普突然下令对前往伊拉克的伊朗将*苏莱曼尼将*展开刺杀行动,引来伊朗*府及民众的不满。甚至在苏莱曼尼的葬礼上发生了踩踏事件,事件造成至少56人死亡、另有人受伤。伊朗采取了报复行为,对美*基地进行空袭,并一举铲获了5个中东间谍网,可以说特朗普的这次刺杀活动喜忧参半。

苏莱曼尼事件已经成为美伊两国的一个心结,伊朗"核弹之父"暗杀事件,摆明了就是要激怒伊朗采取*事行动进行报复,那样美国和以色列就有了开战的借口,特朗普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续当总统了。

想当初,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是因为"二战因素",连当了4届总统。要是在明年1月20号拜登上任之前,美*卷入了某些重大冲突,还真不排除特朗普会借着混乱,延续自己的总统之位。

如今伊朗并未因法赫里扎德暗杀事件采取任何行动,大概是寄希望于拜登上任后,重回伊核协议中。

而美国依旧没有善罢甘休,声称派战略轰炸机的目的主要是对伊朗进行威慑,避免伊朗对美*在中东的盟友实施攻击。这种贼喊追贼的方式再一次挑衅伊朗。即便伊朗不反抗,特朗普做不了“战时总统”,这个烂摊子也够拜登收拾的了。

古人云,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风。这中东以后刮什么风,尔等知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jj/6270.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