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论坛-北美学生智库
每周要闻点评(12月07日—12月13日)
本周热点
以色列与摩洛哥建交在即
或迎来一波与中东国家的建交潮
在美国*府的牵动下,西非国家摩洛哥为换取美国承认其对西撒哈拉地区的领土主权,近期已同意与以色列恢复官方联系,两国之间也期待彼此尽快建立全面外交关系。对此,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宣称,两国建交将扩大经济文化合作以促进地区稳定。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表示,两国关系正常化协议将带来“历史性和平”。美国总统高级顾问库什纳声称,摩洛哥与以色列将重开联络处并有意互设使馆,两国也互相允许对方航班飞越各自领空,并开通直航。考虑到与巴勒斯坦的利益,摩洛哥国王当天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通电话时重申摩洛哥坚持在“两国方案”基础上解决以、巴问题的立场。
智库点评
今年在美国的牵动下,犹太国家以色列已与周边数个穆斯林国家关系缓和并取得外交上的进展,其中包括阿联酋、巴林和苏丹。而摩洛哥也将成为第4个于今年同以色列关系恢复正常化的国家。这一系列外交事件将有望缓和中东地区积存多年的紧张局势,并逐步恢复以色列与周边国家的正常关系。然而回顾历史,自年以来,中东地区因犹太国家以色列和穆斯林国家巴勒斯坦的领土争端一直战事不断。年,美国公然承认了“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并有意将大使馆迁设于此,此举因损害巴勒斯坦的利益而遭致包括穆斯林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而当今摩洛哥为得到美国承认其对西撒哈拉地区主权以换取同以色列关系的缓和的做法,也有违国际社会对西撒哈拉地区是“非自治领土”的定义,恐怕仍将给区域局势带动一波新的不安定的因素。
外交部:“战狼外交”
是对中国外交的污名化
12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12月10日,欧盟驻中国大使郁白(NicolasChapuis)在北京举行的一次能源论坛上称,欧盟和美国应该统一认识,联合对抗中国的“胁迫式外交”,对中国的“战狼外交”说“不”的评论。对此,华春莹回应称:“如果只是因为中国‘块头大’,就认为中方说出事实真相、护自身的利益和尊严是‘胁迫’和‘战狼’,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对中国外交的污名化。”华春莹也强调,欧盟本身就是多边主义的成果,以坚持多边主义为荣。欧盟也曾是一段时间内单边主义的受害者,一直强调要坚持战略自主。华春莹也反问:“一个普通公民都有权依法行使正当防卫的权利,难道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反而不能拥有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权利吗?”华春莹建议,在涉及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上,不应该不分是非、只讲立场,并希望欧方尊重事实,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不搞双重标准,真正做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开放合作”。华春莹说。据介绍,“战狼”一词源自年中国演员*自导自演的电影《战狼2》,该影片因展现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相关言论引发广泛讨论和争议。当时,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因主张“美国优先”战略而率先发动中美 ,中国的外交作风因逐渐变得强硬,国际社会有关国家因此称呼中国的外交是“战狼外交”。
智库点评
正如背景介绍中所称,中国外交在近几年来展现出日趋强硬的态势而被称作“战狼外交”,并不是因为中国主动对其他国家发起的单方面挑衅行为,而恰恰是为了对等回应特朗普*府和一部分西方国家在近几年对中国在国家主权、国防安全、经济贸易、企业科技、疫情防控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的挑衅性*策举措所致。假设一匹“战狼”的形象是“凶猛好战的”,那么它必定是一匹随时先发制人、而不是一匹等待被迫作出回应的“战狼”。如果中国近年来采取的防御性外交被称作“战狼外交”,那么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在国际上实施的外交手段又该如何在同一个标准上被国际社会所定义?不言而喻。但是,在现有的国际大环境下,世界的格局剑拔弩张,无论中国的外交是否被定义为“战狼”,中国外交也会长期保持外柔内刚的姿态。
其他要闻
日本升级12式陆基反舰导弹射程翻倍
据日本共同社12月7日报道,多名日本*府相关人士7日透露,日本*府已经基本决定将增长陆上自卫队12式陆基反舰导弹的射程。报道称,日本*府此前在年度预算案申请中列入的2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亿元)陆基反舰导弹开发费,目前正在协调,拟大幅增额至逾亿日元。日本*府打算改良陆基反舰导弹,使其目前约多公里的射程增至约2倍,实现对宫古海峡全域的覆盖。日本防卫省正在探讨拟由今年3月部署到陆自宫古岛驻地的反舰导弹部队负责运用。日本*府就此次改良定位为可以从射程外攻击对方的“防区外能力”。报道还提到,导弹设想部署在冲绳县宫古岛驻地,此举旨在强化南西诸岛防卫。日本在今年4月确认到中国海*航母“辽宁舰”等6艘舰船通过冲绳本岛和宫古岛之间海域,日本*府提高了对中国在东海的*事活动的关切。
智库点评
日本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隔海相望的邻邦,海面上发生的一举一动格外引人注意。虽然暂不明确日本当前投入重金以发展*事的意图是纯粹出于自我防卫,还是为了用于今后主动对抗某个国家。我国都应当密切留意与日本在海上进行的*事动向,并随时在维护领土的主权完整,以及维护有关海域安全时作出必要和适当的回应。同时,中国和日本也应谨慎避免*事方面存在的分歧,多多促进双边合作,以促进理解和互信。目前,世界局势已经错综复杂,我们更不希望两个邻居出现*事关系紧张的局面。
欧洲:担心疫情重蹈覆辙
多国出台圣诞季防疫计划
欧盟官员表示,今年夏天欧洲各国在实施解禁方面过于轻率的行为是导致秋冬季第二波疫情凶猛反弹的原因。如今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欧委会呼吁成员国保持警惕。根据欧盟 防疫战略,圣诞节要继续保持社交距离,减少社会交往,加强检测和病例追踪,并加强心理疏导。对此,欧委会称:“今年,挽救生命要优先于庆祝节日。”欧洲多国宣布了假期防疫计划:西班牙将平安夜、圣诞节、新年前夜和元旦当天聚会人数上限从6人临时调至10人,且聚会须在凌晨一点半前结束;德国科学院建议,12月24日至明年1月10日暂停公共生活,实行“硬封锁”,假期除了只与最亲近的固定人群会面外应避免旅行;荷兰首相吕特8日宣布,部分封禁措施将延长至明年1月中旬,家庭访客最多3人,也建议民众在家庆祝圣诞;卢森堡首相贝泰尔9日宣布,餐厅和咖啡馆将一直关闭至明年1月15日。
智库点评
新冠病*疫情从年初升级为全球大流行至年末,至今已过去近整整一个年头。人们已探索出有效的防控措施,并于近日生产出临床疫苗以供注射,为什么确诊病例仍在上升、疫情仍在继续?显然,欧洲目前这波疫情已经不再是由自然因素主导,而是由不恰当的人为因素(即:“违反安全社交距离”、“拒绝戴口罩”等)所致。欧盟的防疫计划虽看起来设计得挺不错的,但实际上落实的如何却有待观察各国的具体表现。不能否认的是,大家都将做好心理准备,应对疫情爆发后的 个主要节日。
推荐阅读
随美国历史飘扬沉浮的在美华人史
新冠疫情后时代:建立“公共卫生危机储备金制度”的重要性
浅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jj/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