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的人,大多能走得更远
从小到大,也许因为是家中老二的缘故,我比大多数年轻人都活得更自我或者说多一点小自私。我用尽了整个青春在折腾与挣扎,上初中的时候,看武侠小说、打架、逃学、离家出走……除了学习,什么都做。
高一的时候成绩低得离谱。他们说我是《古惑仔》看多了,“义气”这两个字贴在身上一直觉得很酷,当一个牛叉的古惑仔就是我那个年代的目标。大概觉得人生就应该像港产电影里那样,靠自己的双手拼出一条血路,轰轰烈烈,至死方休。于是,我退学了。
遗憾的是,当小混子的日子并不那么美好,在一个小县城真的没那么彪悍和威猛。退学后的我,无所事事地在家里“赋闲”了半年。实在是太无聊了,我只好决定去我姨夫的建筑公司拜了水电安装师傅为徒,在16岁生日那天,正式开始了我的民工生涯。
在工地上,我半夜两三点在打混凝土的工地上安管道,下着瓢泼大雨爬七八层楼高的塔吊,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累。我用 个月的工资给自己买了一台BP机(当时流行的通讯工具)。香港97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为鼓励港人的士气,TVB拍了《创世纪》,总共有多集。
这部片子看得我热血沸腾,其中有两句经典台词,至今都激励着我:“成功就是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一定要打牢!”这是一部关于房地产的片子,主人公叶荣添成了我的偶像。我记得当时数过,他应该有17次创业,16次失败, 一次成功,实现了无烟城的梦想。就因为这部电视剧,我决定重新读书,立志未来要做地产大亨。
我就是这种敢去相信、想明白就去做的人,哪怕所有人质疑我,反对我。不知道那种义无反顾的冲动,人长大之后还能保留多少,我也因为一直幸庆自己保有这样的东西,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公司,招人的时候,其实我并不是那么在意年轻人的学历和经验,反而更喜欢一个人身上有点天真的劲头。因为我知道,天真的人,大多能走得更远。
理想终要有,万一改变命运了呢
从想做古惑仔到当包工头的现实出路,再到有了当地产大亨的志向后,我实实在在地回到了校园。那个时候,我比原来的同班同学低了两级,学习上拉下的差距已经不止一两年。
当一个人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专注力引爆的自身潜能将超出我们的想象。我用两个月把初中三年落下的东西补了回来,再用两个月把高中三年的英语单词背完,三年的高中数学全部自学完,就这样考上了大学。
在大学里面,所有的同学睡觉睡到自然醒,但我每天六点半就蹲在了自习室,如饥似渴地泡在图书馆读商业经管书,自学了商学院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
人一旦知道自己内心真的想要什么,所有别人眼中的苦都是甜的。旁人认为我是在拼命,在我而言每天看到自己的进步,真的是一件很嗨的事。每一个时间点的进步,我都知道这一切离梦想还很远,但它正在越来越近。
人生不可能笔直前行,但可以少走弯路
即便如此,我也不是没走过弯路。大学毕业后,我卖过保险,做过房产中介,帮朋友做网站失败,平均三个月换一个公司,在理想和现实中做过无数的挣扎。这些弯路从来没让我灰心丧气,因为总有更好的目标在牵引着我,让我不断改变方向。
我并不相信所谓一帆风顺的人生,我觉得所有人在找到自己“正确”的职业生涯之前,都应该去“寻”它,试过一些错,经历过一些成长,得到的才更宝贵。
进入出版业后,我的罗盘才最终在“内容”这个领域定了下来。26岁做总经理,29岁当总裁,33岁融资千万做公司。我先后带领团队策划出版了《自控力》《拆掉思维里的墙》《人生不设限》《罗辑思维》等超级畅销书……与李开复、时寒冰、宋鸿兵、陈志武、罗振宇、乐嘉等众多商业名家、知名IP深入合作。我的人生像开了挂一样,在知识内容的土壤里汲取养分,开花结果。
回顾这18年的苦乐得失,我深知思维和格局对于更长时间轴上的自我塑造有多么重要。所谓精进,就是思维与格局上的精进。看到和当年的我一样迷茫的年轻人,我很想告诉他们:人生不可能完全走直线,但是我们可以少走弯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看完了我的故事,或许你们觉得我在给你们励志,其实不是。
从事图书出版工作十多年,我见证过无数超级畅销书的诞生始末,我身边有很多事业做得很好的作者、企业家、老师和同事。和整个中国内容产业的最前端打交道,我始终没敢怠慢过自己的成长。而这么多年,我也始终以虔诚的姿态,向每一个创造和分享知识的人致敬。
从管理工作到现在自己创业,我看到很多迷茫的年轻人,在我曾经绕过的弯上纠结,在那些思维的坎上摔倒。创业的成功首先是团队的成功,我希望我们的创业小伙伴们都愿意敢去相信,都能够有一个更高的思维框架,激发出自己内在的潜能。
基于这个初心和发愿,我想能不能把自己经历过、看到过、领会到的来一次自我总结,把这些东西分享给我创业团队的年轻人,再进一步想,能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都从中获益?或者做这样一个内容产品,对一家原创内容开发与知识IP孵化公司的带头人来说,是否也是一次自己的亲自探路与经验摸索呢?
“时间是一张网,撒到哪里,哪里就会有收获”,可是,我们到底该以何种手法撒网,又该撒向哪片河域,才能以三分的力气获取七分的回报,而不是七分的力气获得三分的收获呢?
所谓精进,首先是我们思维上的不懒惰。知识常常似一团巨大的棉花包裹我们,看似充充盈盈,实则并无实用。甚至降低了我们获取更多实用内容的效率,产生了事倍功半的负面后果。
于是,我和我的搭档张雪松先生创立的“拾用”品牌团队,在喜马拉雅的平台上,开创了这样一个节目。《思维的精进:人生逆袭手册》要做的事是为用户铸造一把锄头,而不是提供一片荒杂的草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思维的精进》不是单纯地节约用户获取知识的时间,而是希望通过提供知识让用户更高效地连接世界,这也是我们创立与闻传媒时的初衷和愿景,也是“拾用”这个全媒体品牌的核心价值观。
这就是我,和我做这档节目的价值。这不是一篇励志文,也不是一篇干巴巴的知识文。我只想坦诚地分享自己,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这档节目能够真正给你一些启发。(来源:声音星球)
?往期热文?
扒开牛逼PE公司的股权结构
东方富海嫁妆:云南4套房和1笔黑记录
定增市场下雪,PE也觉得很冷
美团点评设30亿元产业基金:这事能不能成?
乐视不乐观管理*府基金也有套路?PE快去抢钱,大量*府引导基金沉睡在商业银行
不实控几家上市公司,你好意思说自己是做PE的?
九鼎投资蹊跷的基金份额转让
你看中的,可能是个假风口又一家PE获保险牌照,每个PE巨头都一个保险公司梦北京四环房价的那一年,PE大佬都在干嘛?PE公敌九鼎如何“拉仇恨”?东方富海控制权
?扫码北京请问治疗白癜风多少钱白癜风专科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jj/547.html